APP下载

基于本土文化的陇东乡村景观文化墙设计研究

2020-03-02李旭升孙来忠

陇东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陇东墙体景观

李旭升,王 乐,孙来忠

(1.陇东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2.兰州文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3.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文化墙的形成有着悠久的演变历史,最早是以涂鸦艺术和宗教壁画艺术的形式产生,后发展为上世纪初的墙体彩绘,到如今规划设计的文化墙[1]。而景观墙作为建筑小品缘起于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因其不拘一格的形式和丰富多样的材料,人们常常采用障景、漏景、对景等多种方法加以修饰,常见于供人们欣赏的园林和宅院[2]。景观文化墙可以理解为增加了文化要素设计的景观墙体,其概念也不再只适用于景观欣赏的建筑小品,很多为构筑人居活动空间,由建筑、墙体、道路等形成的公共空间上展示了文化景观内容的空间分割体都可以称之为景观文化墙[3]。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空间的视觉感受和互动需求越来越多,不同的视觉艺术也需要一些特定载体进行表达。因此,景观文化墙这种依据人类自我需求而创造的空间符号便盛行了起来,在城乡空间改造和设计中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一、乡村景观文化墙的概念及分类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炯异,各地特色明显,地域文化丰富。乡村景观文化墙是结合不同地区乡村文化和资源,以倡导乡村文明、公益教育、健康运动、绿色环保,宣传乡村振兴和地域文化,推动乡村品牌建设以及帮助乡村提升品牌形象为己任。把墙景美化作为支持乡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一项行之有效的载体,与改善美化村容村貌结合起来,与乡村的形象品牌有效融合。描绘和谐、文明、人文、艺术的乡村风景线[4]。

乡村景观文化墙因其样式、材质和内容的不同,往往形成的墙体景观也不尽相同。(1)根据其构成样式可以分为独立式、连续性和间断性三类。①独立式的景观墙,作为一个文化景观整体被独立安排,是游客和行人的视觉焦点,这类景观墙常见于乡村旅游景区或主要景观节点处,墙体上的内容主要是用来表达特定的主题故事或文化宣传;②连续性的文化景观墙,是以一长段单面墙体或建筑墙面作为载体,墙体上的内容形成一定的秩序感,主要表达特定的艺术或文化;③间断性的文化墙,是由多段样式相同或不同的墙体,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墙体上的内容可以单独表达一个主题,也可以组合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2)按其使用材质可以分为砖混型、木板型、金属型、复合板型四类。①砖混型景观文化墙,是在一些重要的景观节点和路段上附属于建筑墙、围墙等墙体进行文化主题的设计,使用成本较低,生命期较长;②木板型景观文化墙,多以当地木质材料作为墙体选材,对其进行雕刻和设计,立体效果较好,取材方便,但对艺术雕刻者的技术要求较高;③金属型景观文化墙,主要选用铝塑板或金属复合材料作为墙体的一部分或全部材质,具有经久耐用和便于维护的特点,但缺乏个性和特色;④复合板型景观文化墙,因复合板材质多样性和可塑性的特点,能够满足多种功能的设计需求,在主题文化墙的使用中较为常见。(3)按照表现的内容不同景观文化墙可以分为两大类:①涂写式景观文化墙,是由不同样式、色彩形成的彩绘墙面,通常表达的主题鲜明、内容明确、风格严肃,因其图画色彩夺目,内容形象生动易懂,兼备观赏和教育功能,深得村民和游客喜爱;②粘贴式景观文化墙,是由贴纸组合而成的墙面或贴纸板墙,即将确定的内容做在贴纸或贴板上,再将其放置于墙面上,这类文化墙的内容是既定的,也利于调整,具体可以是宣传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或成语故事等[1]。在乡村振兴规划的实施工作中,应该因地制宜、因材设计,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主题选用适宜的形式、材质表达文化内容,在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乡村品牌的同时,展示地域文化、宣传乡村精神风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陇东乡村景观文化资源及文化墙现状分析

陇东地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包括庆阳市和平凉市的大部分范围(经纬度范围为34.88~37.16°N、106.35°~108.73°E),处于陕西、甘肃、宁夏三省的交界地带[5],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构造特征,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高原风貌雄浑独特,是甘肃省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区和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素有“陇东粮仓”之称。

(一)陇东乡村景观文化及资源

陇东历史悠久,居民朴实,文化资源丰富,主要包括:黄土风情文化、红色旅游文化、周祖农耕文化、岐黄养生文化及传统民俗文化等[6]。①黄土风情文化,陇东地区土地覆被多为丘陵性耕地和林草地,生态环境系统的功能一般,尤其是庆阳北部地区,海拔为1200~1800,沟壑纵横,乡村建筑仍然保留有传统的窑洞建筑,结合连接不同居民点的道路,形成独特的黄土窑区乡村景观,也孕育出本地区浓郁的黄土风情文化。②红色旅游文化,以南梁红色革命根据地、环县山城堡战役革命根据地为代表的陇东红色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庆阳作为革命老区,地处陕甘宁交界处,中国共产党在此开展游击活动并打下重要的胜利战役,建立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是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7]。③周祖农耕文化,远在20万年以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轩辕黄帝和周先祖不窟率族人来到庆阳,“教民稼穑”,“务耕种,行地宜”,开创了农耕文化的先河[8]。④岐皇养生文化,庆阳是中医鼻祖岐伯故里,岐伯与皇帝在这里创立了以《黄帝内经》为载体的经后世丰富和发展的古代生命科学文化[9]。⑤传统民俗文化,指以庆阳香包、剪纸、皮影、刺绣、泥塑、根雕等为代表的物质形态和以庆阳道情、陇剧、杂曲、民歌、荷花舞、唢呐艺术、徒手秧歌、社火等为代表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形态,并在此基础上,伴随着庆阳人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活动,所形成的一系列的民间文化活动和文化习俗[10]。

(二)陇东乡村景观文化墙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乡村振兴规划使得各地的村容村貌发生很大变化,陇东地区乡村景观的改善得益于民居建筑整治和基础设施完善。规划将乡村建设用地进行了布局调整,激活了原有的一些未利用地和利用不良土地;将部分分散的居民点进行了统一集中安排,对原有的一些危旧建筑进行了改造;对道路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调整和安排,道路交通联系更加方便,基础设施沿道路布置更为合理;乡村的道路景观和重要的景观节点进行了重点规划,主要是对乡村入口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重要景观资源地进行了绿化景观规划。这些规划大多是一种功能性或者技术型的规划,实现了乡村居民生活方便、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目标,但未能真正体现本地历史和长久以来积淀的文化,而这些要素往往可以通过文化墙来体现。正如葛红兵所言,“那些已经在我的记忆中死去的东西,我没想到会在一面墙上活着,它们活了下来,而且活得非常好,就像它们从来没有死去过”[11]。

因此,尽管陇东地区乡村规划已经实施多年,但对景观文化墙的规划设计却很少,经过调研发现,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本地区原有文化墙较少,主要缘于陇东位于西部较贫困地区,乡村文人和艺术人才甚少,在传统的自发式建设过程中没有相应的能力和意识。第二,新的乡村规划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发掘不够,由于规划前期调研的深度不够和本地区自然环境较差,景观规划大多偏重于自然景观的设计和改造,对乡土风情和发展历史之类的文化研究较少。第三,对景观文化墙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居民和规划师大多会把景观文化墙理解为一种艺术表现或墙景美化,忽视了其记忆符号的意义和倡导乡村文明、公益教育、健康运动、绿色环保的作用,从思想和行动上都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统一化和形式化现象。

三、基于本土文化的乡村景观文化墙设计策略和建议

(一)注重结合本土文化设计

本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体现了本地区独有的特质和内涵,陇东本土文化的表现载体有黄土窑洞、南梁红色精神革命根据地、周祖农耕地等空间地点,也有庆阳刺绣、香包、剪纸、环县皮影、陇东道情、陇东民歌、民间故事等经典作品。新的乡村规划给村民带来最大的感受是村容村貌发生变化,但也经常会因为呆板的复制模式和固化的钢筋混凝土被人所诟病,其主要原因是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就会注重精神交流和情感空间的需求,在墙体控制人的行为空间的同时居民更希望能够得到情感上的回应。因此,在景观墙的设计中融入本土文化,既是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又是乡村居民精神生活的客观需要。要做好乡村景观文化墙规划设计,就应该遵循结合本土文化设计的原则:第一,要做到融入环境,结合重要的景观节点和景观墙周围的空间环境,将不同类型的文化元素设计置于景观墙上,以此做到宣传和美化的目的,如将红色文化元素设计在乡村革命遗迹地的景观墙上,将乡风文明宣传的主题用剪纸的形式展示在村庄公共活动空间的景观墙上等;第二,要做到突出重点,融入本土文化的景观墙设计应该存有差异性,通过样式或者颜色区分主景和背景,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第三,要做到创意设计,结合现有的本土文化作品,做好文化的“解构”与“演变”,结合文化特色和地理位置有创新的差异化表达,既使人不乏味于常见的文化产品,又能做到品牌宣传和教育。

(二)注重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公众参与

文化不同于空间实体,在乡村规划或景观规划中可以用测绘和图纸描述,它长期伴随着人民生活和发展中,影响人的行为和思想,因此,要做好景观文化墙的设计首先应该注重文化资源的挖掘。这份工作可以由乡村的管理部门或者规划师主导完成,主要通过收集大量文献资料、走访当地居民、分析现有建筑文化元素等方式,梳理当地特色文化。陇东乡村景观文化墙在结合本土文化设计时并非要将这些文化或作品原样复制,而是应该在现代景观发展的理念下有所借鉴和提炼,应该注重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应用。另外,乡村景观文化墙作为乡村景观的一部分,是乡村品牌展示的窗口和教育引导村民的重要平台,其生命过程中应该积极倡导全民参与及可持续发展。村民作为乡村社会的主体,既是文化资源的源泉,也是文化墙后期宣传维护的主力军。只有全民参与的景观文化墙才能起到寓教于乐、教育和引导人们崇尚美德、弘扬文明、激励后人的积极作用,也只有全民参与才能存在时间更久、宣传力度更大,后期才会有新的文化主题和景观文化墙形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注重结合墙体控制和引导作用

墙体可以被认为是空间上竖向的界面,这些竖向界面的功能可以分为挡土墙、边界墙、围墙、景观墙等,它们都具有对空间进行控制的作用,将大空间划分为不同尺度、形状的小空间,同时也划分和引导着人的视线,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行为空间和视觉空间。由于陇东乡村地区,文化符号记忆的载体选择主要来源于这些墙体,应该根据不同的风格、主题、色彩及形式,将不同的文化内容绘制在不同形式的墙体上。在乡村的入口处、公共活动空间及一些景点的主要聚集区,属于景观设计中的主要景观节点,应该利用好墙的控制作用,可采用景观设计的方法,将景观文化墙设计在核心位置,设计篇幅占墙面比例可适当加大,设计内容建议选择一些反映红色主题、农耕主题或养生主题的故事,也可以是用于宣传教育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容,既强调场所的整体性,又凸显了景观文化墙的主体景观。在乡村的道路、旅游线路等一些流动性的线路上,属于浏览欣赏的景观线,应该选择道路两侧具有层次性和流线型的墙体,设计内容占墙面的篇幅不宜过大,和人的视觉应该保持平行,内容应该体现当地乡土风情、乡村文化和品牌宣传的主题,以此触发人的感知意识,吸引人的视觉,引导人在空间上的活动路线,体验的感受也更加自然、愉悦。

(四)加强交流与合作

景观文化墙的设计创作需要加强专业交流和技术合作,因为文化是多样的、繁荣的,景观也是一个宽泛的词,景观文化墙的规划设计会运用伦理学、生态学、美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因此,在设计之初,应该广泛听取和吸收各专业人士的建议,也应该积极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多加沟通,才能提取最主要的景观元素,更深刻地理解本土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应该加强各部门和各团队的合作,村镇管理部门应该做好组织、服务和引导工作,设计师应该利用专业知识设计好文化墙的形式和文化主题的安排工作,工程师应该做好墙体的施工和美化工作,艺术家应该做好文化墙上图案的创作工作,村民应该做好宣传和保护工作。通过合作,才能使得景观文化墙完成的整个过程得到完美衔接,才能发挥不同专业和团队的优势,创造优秀经典的作品。

(五)加强规划管理与教育工作

从权属层面讲,景观文化墙存在于乡村公共空间,是公共物品,其建设和管理的主导者是乡村的管理部门或村集体,为了避免“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景观文化墙的规划和管理工作应该明确责任主体,村委会作为乡村的主要管理部门,是主要的职责部门,乡镇政府及其他专业部门应该进行相应的指导工作。同乡村规划一样,乡村景观文化墙规划也并非一蹴而就,应该做好长期发展的计划,对于主要景观节点和重点地段,应该作为近期规划建设项目首先落实,道路流线上的文化墙可以安排为远期建设项目,逐步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宣传要求的调整,部分乡村景观文化墙上的文化主题和内容也应该有所调整,保证宣传的目的和效果。乡村景观文化墙的管理工作主要是进行规划建设项目管理和文化墙发展维护管理,通过制定有关办法、规章制度,协调技术和建设部门,对文化墙的设计内容进行监督和审核,对工程进展和质量进行督促检查,对劳力和资金进行协调和统筹,后期对文化墙要进行保护和管理维护。另外,为了激发村民创新的积极性,节省设计成本,对乡村有艺术创作能力的人群进行教育和培训,鼓励村民作品上墙,实现新旧作品有序更替。

四、结语

景观文化墙是乡村振兴建设规划中景观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村容村貌改善美化工程的重要举措,常见于乡村道路系统和公共休闲开敞空间,是景观廊道、景观节点上的亮点工程。作为视觉符号的空间利用形式,景观文化墙具有倡导乡村文明、公益教育、健康运动、绿色环保,宣传地域文化和文明治理的作用,其文化价值和设计意义都将深远地影响着当地居民。陇东地区乡村景观发展尚处于滞后状态,融入文化的景观建设内容基本处于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教育和素质发展。本文通过梳理陇东地区文化资源和乡村景观墙发展问题,明确了陇东地区乡村景观文化墙对于本地区的乡村建设、文化发展、村民教育和吸引游客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在乡村建设方面,是村容村貌的一种美化形式,也是记忆陇东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载体,墙体的文化艺术设计是将文化、历史、空间融为一体,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在文化发展方面,景观墙上文化的展示是最为直接的、生动的,能够通过艺术符号、美化的图案、形象的文字等形式传播给村民和来客,给读者感受美的同时记住和传播了文化;在村民教育工作方面,参与这种艺术文化墙的设计和创造,能够增强文化自信,能够激发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欲望,激励劳动人民更加努力地创造美好生活;在吸引游客方面,景观文化墙展示了当地文化和精神面貌,能更好地塑造乡村品牌,给游客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最后,提出了基于本土文化的乡村景观文化墙的设计策略,希望能够对本地区乡村规划发展和景观文化建设在理论上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陇东墙体景观
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景观别墅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浅谈UHPC在异形曲面墙体中的应用
浅析建筑垃圾在节能复合墙体中的应用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