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

2020-08-31王晓娇甘慧炯郁洁汝张仁陟

陇东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产学研导师应用型

齐 鹏,王晓娇,甘慧炯,吕 莹,武 均,郁洁汝,张仁陟

(1.甘肃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3.甘肃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背景意义

农业资源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加剧;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农业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甘政发〔2016〕23号)、《甘肃省科技创新规划》(甘政发〔2016〕166号)中均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推动有机肥资源利用,始终不渝地坚持绿色发展。由农业部指导的国家化肥减量增效科技创新联盟也于2017年3月20日在北京成立。甘肃省根据发展战略定位和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围绕发挥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努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1]。祁连山生态整治工程也在逐步实施。这一切工作的实施都需要培养农业资源与利用等方面前沿的应用型人才[2-5]。

甘肃农业大学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就业主要面向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甘肃农业大学农业资源利用专业源于1959年创建的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2001年开始招生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至今,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学位研究生为西部乃至全国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健康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随着生态安全屏障、旱作农业、化肥减量、有机肥替代、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等方面的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农业资源利用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势在必行!本文在对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进行了提炼总结。

二、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新要求,以及研究生招生单位之间的竞争,使农业资源利用研究生教育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招生就业固定化,招生等学校指标化,就业靠学生自己;培养模式学术化,未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导师队伍单一化,缺乏与企业的交流,以本校导师为主;监管体系花瓣化,缺乏校内、企业、实践基地的系统监管。

三、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构建

(一)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设计思路

以“立足生态环境、厚植专业硕士、耕耘农业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通过大量调研和论证,在明确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的办学理念和方向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的人才教育体系。即形成“五化”特色模式:招生就业目标化、课程教学案例化、实践教学全程化、师资队伍多样化、质量体系标准化;将“五化”特色模式进一步细化后,即形成了具体的改革思路[6-8]。如图1所示。

图1 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研究生教育模式构建设计思路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策略

1.突破“坐等靠”的招生就业模式,建立全员参与的联动模式。招生就业模式的改革分为3个方面:(1)制度改革:学院制定了招生指标分配办法、吸引优秀生源办法,充分考虑了导师推荐生源数量、导师的科研经费、导师的师德、导师已有招生情况和研究生就业情况等因素,充分调动了导师的积极性;制定了推免生指标分配办法,在强化校际交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院内学科的发展;在入学时,对于来自985、211院校、第一志愿报考并录取和初试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一次性奖励,建立优秀生源奖励机制。在学生就业环节,将研究生就业率作为对导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督促导师在研究生就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2)方式改革:通过网络、QQ、微信、电话和校友录等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并为研究生提供就业机会。其具体执行办法为:首先,在重点生源高校、潜在生源高校开展招生宣讲会,选派本学科骨干教师和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在本省及临近省区的高校宣传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的实践应用优势、办学特色、招生导师和奖助政策。制作招生宣传片,发布网络信息;其次,积极推荐本校学习成绩良好、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本科生到本学科攻读研究生,优先录取在校期间获得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奖励或取得其他科技成果、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学生。通过以上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研究生招生导师不主动、就业靠学生的问题。

2.突破“学术化”的培养方案,构建“产学研”的融合模式。“学”的主体是学生,任务是在教育教学规律的指导下培养合格的毕业生,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研”的主体是广大师生,任务是在创新性技术活动规律的指导下,进行创新、转化、应用科技成果。产学研融合是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融合的基础上,将教师的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合理而充分地融入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从而借助科研实践活动促进教学改革、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工作技能、科研项目、学习过程三方面融合。农业资源利用专业构建了“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以达到以研促教、助学和兴企的目标,以国家、区域需求为导向,体现高校教育的社会性、开放性、区域性、实用性、可行性及针对性等特征,解决了专业学位培养学术化的问题。

(1)改革培养方案,让培养更接“地气”。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紧紧围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养分资源利用与管理和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4个研究方向,针对甘肃省发展中所面临的生态脆弱、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等现状和问题,并结合甘肃省“两屏三带”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生态安全屏障、旱作农业、化肥减量、有机肥替代、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等方面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改革上,构建了“核心学位课+规定选修课+自主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的总体要求上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教学内容围绕专业知识和相应的实践案例展开,课堂教室、实践基地可以相互交叉和融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30%教师授课+50%学生报告+20%讨论”)和新型授课方式(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

在“产学研”融合的指导下,构建“请进来,走出去”的融合模式;首先构建“产学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目的为培养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其次是调整课程结构,实施实践课程结构改革,反映学科前沿方向,体现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的特点优势,提高实验实践技能,增强创新思维能力;最后是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转变教学方法。农业资源利用专业根据社会需求,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根据学科综合、整合和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转变教学方法,打造专业特色,明确思路。教学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突出实践研究和案例分析;教学过程重视运用模拟训练、现场研究、案例分析、团队学习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如图2所示。

图2 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方案思路

(2)建立产学研模式运行的评价指标。纵观已有对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产学研的绩效分析大多集中在重点高校或经济发达地区,对西北地区特别是西北农业院校和当地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的研究较少。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遴选出产学研合作的评价指标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绩效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4,10],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突破“单种群”的导师队伍,实现校内外导师的深度融合。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最终目标,之前的培养方案过于重理论,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并没有实质的区别[11],导师在农业资源利用研究生的培养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达到真正的有机结合,提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校内外导师融合,联合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和教学水平,还具有较强的专业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除此之外,还能较强地运用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从事相关的技术开发与创新以及有能力、有经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12]。实现校内外导师的深度融合解决了专业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问题。解决方案如图3所示。

图3 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导师队伍建设解决方案

4.突破“花瓣式”的监管模式,构建锯齿式的系统推进体系。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监控管理、保障管理”构成的闭环式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障管理包括资源保障和制度保障,进一步细分包括:①吸引优秀生源机制;②课程教学评估制度;③学科综合考试制度;④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监查处机制及质量监控机制;⑤研究生论文抽查和双盲评审制度;⑥激励机制;⑦研究生“三助”制度等。监管核心是改革考核体系和过程管理,培养过程由“一次性考核”向“多次考核”转变,构建了“导师、学院、学校”多重考核体系。改革过程管理,主要包括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监管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关键控制点,即资料收集、归纳整理、提炼升华、报告与研讨;论文选题来源应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环境建设,并且与学科前沿相结合、与导师科研项目相结合、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体现出真实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前沿性,解决以前“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具体见图4所示:

图4 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培养内容及模式创新:特色培养“接地气”

农业资源利用专业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脆弱、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等现状和问题,结合甘肃省“两屏三带”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生态安全屏障、旱作农业、化肥减量、有机肥替代、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等方面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研究生论文选题紧密结合我国“三农”问题,来源于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在2013-2017年毕业的40名全日制专业硕士中,选题“三农”的34人,选题土地利用的17人,生态整治的12人,节水研究5人,气候环境的6人。撰写的论文充分体现了科学配肥,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新型施肥方式;数字土壤,将土壤学融合到现代地学和信息科学,实现“精细农业”;农业节水灌溉以及技术咨询等技术的优势,使科研成果向解决农业问题的方向转化。

(二)培养效果创新:模型分析“定量化”

运用构建的指标体系,通过对产学研合作基地参与人员的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对产学研合作绩效综合评价[4],模型求解简便,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符合实际情况,能客观实际地评价农林院校与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的实际情况,并有利于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对其资源进行最优整合,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水平和程度的有效发展。

(三)目标导向创新:全员参与“双保障”

建立学院、导师、家长、学生全员参与的联动模式,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与社会有关部门、行业通过进行产学研合作等活动加强联系,努力创造就业条件,进一步扩大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研究生招生数量显著增加,从2013年招生专业硕士8人到2018年招生15人,增长了50%;其次是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研究生就业质量显著提高,近5年来共毕业全日制专业硕士40人,其中签订就业劳动合同的为28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4人,签约单位主要分布在甘肃省(57.1%)、其次为西部其他地区(21.4%)和东部地区(14.3%),中部地区就业人数则较少(7.1%)。

(四)条件保障创新:全程监控“促质量”

农业资源利用专业以毕业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能力培养效果为出发点,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从课程体系与探究式教学方法设计、导师队伍的培养与评聘、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等全方面的改革,构建成三个实践环节,一是在校期间的实验和毕业课程设计,二是校外实践环节,即公司企业的生产实习,三是校企产学研,最终形成校内实验室、校外提供的实习基地和校企联合组成的“多维学习以及实践平台”来全面、综合的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基础、技术创新和实践能力[13]。现有产学院合作基地19个,其中农业资源类10个,生态类9个,环境保护类7个。

五、结语

本文以甘肃农业大学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学位研究生授权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生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从研究生的招生、培养方案、管理方式、导师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以及就业等诸多方面制定了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并利用已有的数据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总体上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甘肃农业大学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同时也为其他专业和其他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产学研导师应用型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V eraW an g
导师榜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