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少阳病往来寒热与疟病寒热休作

2020-03-02邓飞强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卫气少阳伤寒论

邓飞强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中医学术语中存在不少近义词,如少阳病发热特点为“往来寒热”,而疟病发热特点为“寒热休作”,从字面意思理解,它们似乎均有间歇性恶寒、发热的属性。《中医诊断学》等现代中医教科书认为往来寒热是“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往来寒热发有定时的为疟疾,发无定时的为少阳病[1]。笔者参考相关文献,认为这种望文生义的观点混淆了这两种热型的本质,在本文中,对这两种热型做对比探讨,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1 发热与“寒热”

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是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是一种客观体征,人体发热是机体对致病因素的一种防御性的适应性反应。发热分为三种时相: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2]。由于古代并无体温计及温度单位,中医学倾向于将发热作为症状,强调患者主体自觉发热或客体触诊患者皮肤时的灼热感(他觉发热)。因发热时常伴有恶寒、寒战,故常称之为“寒热”[3-4]。中医学认为,发热是邪正相争、正能抗邪的结果,是机体健壮的表现[5],而恶寒是卫气虚馁或为邪所遏、正不胜邪的表现,如《伤寒论》第7 条[6]25“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即三阳病正气充实能抗邪外出,故恶寒伴有发热,三阴病正气虚馁、无力抗邪,仅恶寒而无发热。其中三阳病各有其“寒热”类型:太阳病为“发热恶寒”,类似于体温上升期;阳明病为“发热不恶寒、反恶热”,类似于高热持续期;而少阳病的“往来寒热”与汗出热退的体温下降期却有所不同。

2 少阳病往来寒热

少阳为弱阳,且气血经过太阳病、阳明病两个阶段的消耗,已无力抗邪于表,故《伤寒论》第97 条[6]46谓之:“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血气不足以抗邪于表,但尚能拒之于表里之间,正邪相争胶着而呈相持阶段,当虚馁的气血铆足力量、鼓舞卫气与邪相搏,卫气充实而达邪出表,热达腠开,则恶热、汗出;卫气因得不到气血的持续供应,正不胜邪,邪复向里,卫气虚馁而不能宣发以“温分肉”,则恶寒、无汗;由此产生恶寒、恶热一来一往的“往来寒热”现象。

《中医诊断学》认为往来寒热是“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而“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容易令人误解为“恶寒与体温升高交替发作”。从体温调定点学说可知,患者恶寒时,处于体温上升期,此时已有发热;患者发热时,可处于体温上升期而恶寒,也可处于高热持续期而恶热。故“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是不符合临床的。因三阳病均有发热,因此“往来寒热”也不是简单的自觉恶寒与自觉发热交替发作,而是“发热恶寒”与“发热恶热”两种状态的反复交替[7-8]。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往来寒热属于弛张热,为人体免疫机制(正)与致热原(邪)抗争而出现此消彼长、体温及体温调定点随之上下波动所导致的。当免疫机制清除致热原,体温调定点下移,则恶寒消失而恶热、汗出,当致热原强于免疫机制而不能被清除,则体温调定点上移,出现恶寒、寒战。有医者认为[9],少阳病类似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为机体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对立双方失衡,从而出现寒热往来的表现。现代病理生理学亦认为[10],当致病因素强烈或长时间作用于机体时,炎症扩展至全身,免疫细胞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同时亦释放一定的内源性抗炎介质,用以拮抗炎症反应失控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如果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二者强弱相当,则在全身炎症反应的病理状态下机体呈现暂时的平衡,SIRS的进展受限;此期若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SIRS 可向好转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这种“向好的方向发展”即是“战汗”,如《伤寒论》中第101条[6]47和第149 条[6]59柴胡证误治后正气虚馁,无力祛邪外出,使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扶正祛邪后即出现“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类似于体温下降期,是病情向愈的佳兆。

3 疟病寒热休作

疟是一种古老的疾病。《素问·疟论》统称疟为“痎疟”,包括了疟疾与类疟之病,它们的特点是“寒热蓄(休)作有时”“病以时作”,有固定的发作期和间歇期,如“一日一作”“间日”“间二日或数日”[11]。《说文解字注》云“瘧,寒热休作病,谓寒与热一休一作相代也”[12],这与少阳病“往来寒热”在词义上相近,是否意味着它们的热型一样?

参考现代医学可知,疟疾是一种感染疟原虫后周期性恶寒、发热、汗出热退的传染病。疟原虫产生的裂殖子在红细胞内繁殖,并周期性地从红细胞内破裂而出;裂殖子及其代谢产物、破碎红细胞等为发热激活物,激发免疫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致中枢体温调定点升高,此时患者骨骼肌节律性收缩以增加产热来升高体温,表现为寒战,同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以降低散热,表现为恶寒;当体温逐渐上升至调定点后,则处于高热持续期,此时患者寒战停止,皮肤血管舒张,血流增多以促进散热,恶寒消失,反而出现肌肤灼热、怕热的表现。当血液中裂殖子大部分侵入其它红细胞繁殖,内源性致热原消退,中枢体温调定点下调,并以汗出的形式增加散热来降低体温,此时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寒热”均停止,与常人无异。由于裂殖子周期性从红细胞破裂释放,导致疟疾出现“寒热休作”的热型[13]。

4 “往来寒热”是弛张热,“寒热休作”是间歇热

根据仲景《金匮要略·疟病篇》“疟脉自弦”[14],不少医家[15]认为“疟病不离少阳”,亦有不少医家[16]认为疟病与少阳病是交叉重合关系。其实,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用专篇论治疟病,在《伤寒论》却无疟病的论治,仅有数处“如疟”[6]28,58,77作为鉴别点,显然,仲景认识到疟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与伤寒热病不同。有些医家认为“寒热”发有定时是疟病与伤寒热病及内伤杂病最显著的区别,如戴原礼[17]:“诸病皆有寒热……寒热发作有期者,疟也,无期者,诸疾也。”然而,《伤寒论》第97 条[6]46明明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并未指出少阳病“寒热”是发无定时,古今亦有许多医案用小柴胡及其类方治疗发有定时的疾病[18-19]。可见,“寒热”是否发有定时并非少阳病与疟病的鉴别要点。笔者认为,疟病是专指外感疟邪的疾病,而少阳病是外感寒邪的一个阶段,感邪本就不同,人体感受疟邪后,可有寒化或热化的趋势,寒邪亦不仅仅是疟邪,它们引起的病理病机是复杂而有所差别的。首先,少阳病之“寒热”是正邪在表里之间相争引起的,正胜邪走表则热,邪胜正入里则寒;而疟病之“寒热”是卫气与疟气在不同病位相争引起的,“疟气”入于阴位与卫气相争,则肌表失去卫阳温煦而恶寒;卫气达邪复出于阳位与“疟气”相争,则肌表充实而发热,如《素问·疟论》:“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11]其次,少阳病之“往来”是正邪相争胶着于表里之间,互有进退引起的,而疟病之“休作”则跟卫气的昼夜循行相关,“疟气”与卫气相合则“作”,与卫气相离则“休”。如《素问·疟论》:“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搏”“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疟气随经络沉以内搏,故卫气应乃作”“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11]。

综上可见,“寒热休作”与“往来寒热”的不同在于:“寒热休作”是间歇热,“寒热”均作,“寒热”均休,其“作”时体温升高,先发热恶寒,而后发热恶热,而后汗出热退,其休时体温降至正常,无发热、无恶寒、无恶热,犹如常人而病未愈,正邪有离有合。少阳病之“往来寒热”为弛张热,患者在持续发热状态下时而恶寒、时而恶热,其体温虽有波动而未能降至正常,有持续不适感,正邪胶着难分,唯有正气完全战胜邪气后,“战汗”而愈,体温方降为正常。

猜你喜欢

卫气少阳伤寒论
基于“卫气稽留”论治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童心童画
《三千年》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解读少阳病辨证论治体系※
卫气:保护人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朝医太极针法治疗少阳人失眠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