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师课堂教学自我监控的关注点
2020-03-02李鑫
李鑫
(沈阳市皇姑区教育研究中心)
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应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小学生,遵循中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从文件精神中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反思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教师应该承担的工作职责。中小学课堂具有灵活性、互动性、活泼性等特点,心理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心理专业优势,结合学生特点,不断在实践教学中积累经验,通过实践反思创新心理课堂授课形式和内容,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水平,自我监控将贯穿教育教学始终。2014年,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也强调,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研、科研与交流工作。教师能力的提升一方面要依靠教师团队合作,另一方面要靠教师自我监控。通过自我监控,反思自己在教学当中出现的不足,不断优化课堂设置,增强课堂感染力,锻炼敏锐的觉察能力。自我监控需要明确心理课堂氛围的创设、心理课堂环节的设置、心理课与品德课的区分、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等方面。
一、心理课堂的自我监控需进行氛围创设
积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条件。心理课堂的氛围创设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起点,是诱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外在因素。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在积极的环境中发展内心的进取动力,逐步使每位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全;同时,宽松、活跃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敏捷思维、主动学习、积极乐观等心理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师是课堂氛围的驾驭者、课堂情境的渲染者、课堂导向的引领者。心理课堂中教师应有设计、有引领地与学生共同经历,让学生在心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体验情绪、情感的起伏,进而引发思考。心理教师带领学生到达预设的氛围中,不仅要充当其中一员的角色,更要理性地去观察,及时提问,引领学生的觉察与思考。探求触动情绪的波动因子,即:“引发情感背后的记忆是什么?”“我曾经在何时、何地,与何人有过类似的情况发生?”帮助学生从潜意识的情绪表达升华到理性的意识层面,这个过程可以是修复曾经压抑的情感、隐含的伤痕,亦或是建筑快乐的基石、创建思维拓展的空间。
当学生在课堂中出现哭泣、愤怒、消极等情绪状况时,恰好是进入了内心表达的真实情景,心理教师不必马上阻止这种情绪表达,更不该使自己焦灼不安。此刻在学生身旁陪伴是教师最好的回应,待学生进行情绪的适度宣泄后再提问。此外,无论设计的活动会使学生出现什么样的情绪波动,课堂结束前都应该让学生在最后的环节调整好情绪,愉悦地走出课堂。
二、心理课堂的自我监控需进行环节设置
心理课堂环节的设置是重中之重,中小学心理课堂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照其认知能力、情感、情绪发展状况,设计与其思维、意志所匹配的课堂活动内容。课堂整体结构应包括“活动—体验—感悟—分享—升华”等环节。
(一)活动
团体心理活动是心理学科课堂教学的主线,对环境的要求较为简单;但对心理教师的专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活动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既符合教学目标又要符合学生实际。活动的设计既注重形式,又不能忽略教学目标。所以,好的活动设计是重点,要做到一个中心、主题突出。
中小学的心理课堂大多由热身活动—主题活动体验—感悟—分享—升华等几个环节构成,而所有的课堂活动都是为心理教师设计的教学中心所服务的。中心明确不仅使心理教师指导、控制课堂氛围变得简单容易,更可以使心理教师在预设导向性问题时明确方向。
在课堂活动环节,所有的课堂活动都是为心理教师设计的主题体验和感悟所服务的。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教师担心活动时长不足出现冷场,便堆砌活动内容,这样做不仅冲淡了课堂目标,而且会使学生模糊了中心,无法按照心理教师引领的方向进行体验和感悟。主体活动可以有1~2个,最多不要超过3个。活动设置不仅需要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更需要考虑到距离的空间感。这个距离不仅指身体方面的空间距离,也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避免突然性的“靠近”使学生间产生阻抗。另外,活动项目过多,往往会冲淡主题,导致学生无法归纳总结,而密切相关的活动内容则会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引发感悟。
(二)体验
心理课堂注重学生活动中的体验。心理活动体验是指课堂上学生通过参与心理教师设计的活动所生成的内心感受,这有别于旁观者的观察,更侧重于参与者的内在觉察。心理教师可以在活动前,引导学生关注的方向——如何觉察内心的感受(喜、怒、哀、乐、惧)。活动中,学生关注“内心这种感受有变化吗?”“变化源于什么?”“我的情绪带给我哪些想法和态度,这会让我产生哪些行为?”以上种种内心活动引发的体验感受都会触动参与者的思考。
(三)感悟
在心理活动中去感觉、认知内心不同的体验是觉察的第一步,教师可以运用心理咨询的一些技术,引导学生表达活动当中的感受,整理并总结自己的情绪体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教师要避免将自己的感受投射、暗示给学生,要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不可操之过急。第二步是心理教师的引导与挖掘,帮助学生发现自我的内心冲突或升华已有的认知,进而产生感悟。正是通过心理教师设计的心理活动不断感悟,使学生对人生、事物以及世界的看法发生改变。
(四)分享
心理课堂以活动、游戏为载体,让参与者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并在分享中把个体独特的内心感受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因个体、团体的结构不同,层次不同,感悟到的智慧也不尽相同。心理课堂是一个开放的空间,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关注内心的情感体验,将内心感受大胆表达。分享内心的真实感受需要极大的勇气,把真实的内心暴露在同学面前,需要信任和被保护的前提。在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切忌打断发言或是对其发言做出负性评价,要以肯定、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情感,避免心理创伤。
学生通过分享不仅可以通过他人的视角来看待事物,还可以通过分享感受他人的内心世界。心理教师要在学生的思维前端设置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以达到分享中获得相对正性观念的目的。在学生分享的时候,教师还应注意到学生的内容、表情、语气、措词等,这样可以更全面地领会发言者内心的活动状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回应,让学生产生一种“被读懂的感觉”。
(五)升华
心理课堂中个体的差异造成了其领悟能力的差别。心理教师无需硬性提升、归纳、统一,而是接纳学生不同的感悟结果。开放式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不仅乐于参与活动,更愿意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心理课堂上当学生情感被触发、内心被激活,伴随而来的便是言语及行为表露。此刻教师尽可能地给每位学生发言机会,并在回应中表现出接纳与鼓励。若发言中出现“意外”情景,我们应先回应以肯定,而后抛出问题,引发其思考。这个过程中,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发掘背后的积极资源,也可以抛给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促使认知思维、情感的升华。教师需要注意,不管学生领悟到了多少内容,都应该以一种积极、赞赏的态度去看待,鼓励学生积极、持续地去探索活动中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
三、心理课堂的自我监控需明确心理课与品德课的不同
心理课堂的特色,在于唤醒每个学生的内心情感,建立个体独特的认知模式,提升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积极的意志品质,促进良性行为的塑造。然而,有些教师的授课立意虽然都围绕在心理课的层面,但是在执教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品德课的影子,所以需要甄别心理课与品德课的区别,以便心理教师更好地完成心理课教学目的。
第一,品德课堂主要是以掌握道德知识、训练行为习惯为基础的过程。品德课堂主要使学生在政治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等较高层次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哲学思想及杜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问题。主要运用说服、榜样、评价、锻炼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具体运用时往往强调外在强化,强调社会要求等外在影响。而在心理课堂,注重依靠学生自身的力量发现,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健全人格塑造,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心理课堂本身是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重要手段。
第二,品德课堂把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公民来要求。而在心理课堂中,我们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要求,它强调尊重学生人格特质、接纳学生人格缺陷,教育者一般不急于对学生暴露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作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偏差,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以提高社会适应性。在这个过程中,避免或弱化社会角色感,更多的是关注个体本身的人格成长与内心力量提升,为将来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做准备。
四、心理课堂的自我监控需教师加速专业成长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性不仅体现在本学科领域的知识性,还需要自身的专业素养,而这种专业成长更多的体现在非结构性的知识层面。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敏锐的觉察能力,智慧的语言、非语言能力,积极的课堂感染力,引导与正向反馈能力,丰富的想象与创造能力,良好的倾听与共情能力。
(一)敏锐的觉察能力
在注重情感体验与内心感触的中小学心理课堂,学生多处于情绪跌宕、行为外显的真我状态。这就为心理教师提供更多的察觉和定位机会来预防、干预消极事件的发生。心理教师不仅要在听觉层面捕捉学生情绪和内心的消极想法,更需要在视觉层面去关注学生行为层面表达——委屈、压抑和攻击。心理课堂是每位心理教师筛查心理偏差学生的最佳时机,要尽可能地关注每位学生的课上反应,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学生,为课后个体辅导做好准备。
(二)智慧的语言及非语言能力
心理教师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一项重要特质是语言与非语言应答能力。一方面,作为以语言为主要表达形式的专业,心理教师不仅要对知识点、观念进行清晰地表述,还应具备幽默、歧义、婉转甚至是夸张地转述来自学生的声音,以辅助教学中学生所生成的不同体验、感受、观点,帮助学生甄别、引导、提升,尽可能地形成正向、积极的结论及行为导向。
另一方面,目光、手势、躯体动作等非语言能力需要心理教师日积月累的训练,进而形成无意识的应答。在心理活动中,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反应,及时关注加以指导或干预。心理活动中往往会伴随学生的情绪、情感波动,而这种波动会通过表情、行为表现在课堂中,心理教师应尽可能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并加以鼓励或阻断。鼓励的是正性行为,而阻断的主要是消极情绪或悲观认知的态势,心理教师可以通过简洁的语言或肢体动作加以关注,如摸摸头、拍拍肩、拥抱等直接方式。
(三)积极的课堂感染力
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关键在于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课堂教学中要使师生双方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使教师传授的知识、提供的信息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丰富的内心体验,教师就必须增加情感投入,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实施情感性教学,以教师自身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这要求教师在心理教学活动实施前对此项活动有一定的体验和掌握,对活动即将发生的情感体验有所感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倾注积极的情感和内心真实的感受,用情感和爱心去感染和触动学生,让学生伴随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要深入学生内心,体验学生的情感,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缩短因教师的权威、地位、角色而产生的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与学生在心理上的合作。
(四)引导与正向反馈能力
中小学心理课堂以学生现场生成为主,心理教师应遵循挖掘学生表达中积极、正向的因子,来影响学生的思考与关注方向。如果课堂出现的是消极、悲观甚至是绝望的表达,心理教师应先予以接纳,并探究发言学生的结论产生渊源,和学生共同探讨经历,邀请在场学生一起去感知过程中带来的启发与思考,寻找改变结论的节点因素,进而得到对人生的思考。
(五)丰富的想象与创造能力
避免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讲授,培养自身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能力是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能力的和素质的拓展方向。中小学心理课堂为心理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巧妙地把心理学知识进行转换、重组,设计成学生可以理解的心理活动,就如同物理教学中将微妙的自然变化形成可视化物理实验一样呈现出来,把心理学理论设计成学生愿意感知、引发思考的活动,更易于学生接受和启迪智慧。
(六)良好的倾听与共情能力
倾听、共情是每一位心理教师的基本功,全身心地聆听学生的表达(言语、肢体),听懂学生发言背后的传递的潜在信息,并适当地回应与共情会让学生感受到被读懂、被接纳、被包容,进而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当教师带着有温度的言语让学生感受到人性的温情,而不是单向的说教,便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得以慰藉,愿意敞开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