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生命历程研究
——以尤文凤为个案

2020-03-02蒋满娟

贵州民族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赫哲族代表性文化

蒋满娟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尤文凤,女,赫哲族,195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同江市勤得利农场,现为国家级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省级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她出生在伊玛堪世家,母亲尤翠玉是赫哲族聚居地唯一会制作鱼皮衣的人,也会唱伊玛堪。外祖父尤贵连、舅舅尤金良都是著名的伊玛堪歌手。叔叔尤志贤是伊玛堪翻译家,大姐尤文兰也是省级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受家庭环境影响,尤文凤的赫哲语十分流利,擅长伊玛堪“老调”“长调”。尤文凤见证了伊玛堪的繁荣、破坏、复兴,打破了伊玛堪“传男不传女”的传统,且在伊玛堪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成绩斐然。她出生、成长的时间与空间的特殊性、典型性,使她成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一、学习伊玛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无意识学习是指我们在参加社会活动或与人交往时,潜移默化地从实践中或他人处习得知识、技能的过程。它没有自觉的识记,带有明显的偶然性[1]。有意识学习是指我们为了掌握某些知识、技能主动地、有目的性地去学习、训练的过程。尤文凤生活在赫哲族文化浓郁的大环境中,对伊玛堪耳濡目染,处于一种不自觉的学习当中。当她走进文艺圈尤其是被评为省级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以后,出于工作需要和民族情怀,她开始进入到自觉的学习之中。

(一)无意识学习伊玛堪

家庭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基本细胞,是我们首要的社会环境,会对个人的成长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2]。赫哲族人民喜也唱伊玛堪,悲也唱伊玛堪。不管是渔猎劳作,还是待客、婚丧嫁娶,伊玛堪都是必备节目。尤文凤生在伊玛堪世家,接触伊玛堪的机会非常多,这对她习得伊玛堪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实伊玛堪谱系就是我们家的,就是讲《希特莫日根》的尤贵连,他是我的亲姥爷。尤金良是我姥爷的亲侄儿,是我的叔伯舅舅。我的亲姥爷没有儿子,所以活着的时候就把伊玛堪传给了尤金良舅舅。尤志贤是我的亲二叔,《希特莫日根》是他翻译的。

伊玛堪之所以传给尤金良,没有传给尤文凤的母亲尤翠玉,除了尤金良年纪大一点能记住,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伊玛堪有传男不传女的习俗。虽然尤翠玉没有得到父亲尤贵连的直接传承,但她有很多机会听父亲尤贵连演唱伊玛堪,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伊玛堪部分篇目。尤文凤非常爱自己的妈妈,婚后也常跟母亲呆在一起,有了学习赫哲语和伊玛堪的启蒙环境。

我和姐姐尤文兰从小就在母亲身边打转转,结婚后也是。我念五年级时赶上1966年搞文革,就辍学回家挣工分贴补家用了。那时候我妈做鱼皮衣我就帮着打下手,她会给我唱一些伊玛堪小曲。1970 年,我结婚了,婚后我常常回去看望妈妈。有一次佳木斯来了个石姓记者要订做20套鱼皮衣服,5000块钱一套。我母亲鱼皮衣服做得好,家中孩子也多,就分到了两套。我从小就爱家庭,爱妈妈,爱自己兄弟姐妹,就寻思着帮着妈妈一起做鱼皮衣服。做鱼皮衣服特别费劲,妈妈对我很严厉,但是我做错了她从不打骂我。她告诉我“你不好好去学,以后怎么能学会啊?你好好缝,要是不好好缝,就是反复多少次你也不一定能把它缝好。”后来我就在想,不管做什么样的事,再艰苦的情况下,如果你自己愿意去做,你就好好把它做到底。这个艰苦不是说耍脾气就能完成的,你得有耐心,有磨砺,好好去整。为了让我心情愉悦地在那儿工作,妈妈会给我唱嫁令阔小调(赫哲族民歌),讲一些赫哲族民间传统故事……

人是社会中的人,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社会情感通过社会关系来传递和维系。尤文凤时常环绕在家人身边,由此有了多次亲密接触伊玛堪的机会。在与母亲尤翠玉的相处中,尤文凤被母亲高超的鱼皮制作技艺折服,被有趣的伊玛堪故事吸引,被母亲对赫哲族文化的坚持和喜爱影响。在尤文凤的伊玛堪学艺之路上,母亲是最重要的启蒙老师。

纵观无意识学习伊玛堪阶段,家庭和社区氛围对尤文凤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伊玛堪歌手中,女性所占比例较少。据高荷红调查,近百年来人们能记住的伊玛堪女性歌手只有3位[3],这与传男不传女的习俗有关。尤文凤身为女性,没有正式学习伊玛堪的资格。这一阶段属于无意识学习,获得的是最初始的感性认识。这给她以后学习伊玛堪奠定了基础,也带来了不少困难。

(二)有意识学习伊玛堪

尤文凤与家人呆在一起时潜移默化地习得了伊玛堪,这是无意识学习阶段。而她步入有意识学习阶段始于一次契机:

我是国家级鱼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为什么担这个省级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呢?就是2009 年去北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赛系列活动”,在展示、解说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时,我给当时中国文化部的管伊玛堪这块的副主任唱了段伊玛堪。他觉得我赫哲语说得挺好,当时就决定让我担任省级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我是赫哲族人,能说赫哲语,应该为赫哲族做点事,所以我就接下了。

生命历程理论的“个人能动性”原理认为,人们做出某项选择,除了受社会情境的影响,也受个人经历,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影响[4]。国家级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每年有10000元补助,省级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没有任何补助,且尤文凤担任着国家级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年过六旬、精力有限,还要不要接受省级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这个称号?尤文凤最终决定接受,缘于对赫哲族文化的喜爱、珍视。接下省级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的重担,对尤文凤而言是一次人生的转折。

尤文凤被评为省级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后,为了系统、正规地传承伊玛堪,尤文凤开始进入有意识学习阶段。这一阶段,尤文凤的伊玛堪学习分为纵向学习和横向交流:纵向学习,即根据老一辈留下的录音带学习,主要是跟着姥爷尤贵连、舅舅尤金良留下的录音带学习;横向交流,即跟同行进行交流,比如向赫哲族老人请教,与其他代表性传承人互相交流。尤文凤在学习伊玛堪的过程中,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尤文凤学习伊玛堪主要有以下优势:

一是懂赫哲语。

我们代表性传承人不会国际音标,只能通过听磁带去抠,再用汉字记录下来。如果你会赫哲语就能抠出来,不懂赫哲语你就抠不出来。

二是懂音乐知识。

抠伊玛堪时还要抠曲调。2000年我曾加入伊玛堪艺术团,了解一些音乐知识。所以哪怕他跑调跑得再厉害,我懂得音乐的内涵,也能把这段音乐给抠出来。

三是从小与伊玛堪的“亲密接触”。

《希特莫日根》的前面部分,我听我妈唱过,如果换个人,他不懂这里的内涵,就拿不出来这曲子。

四是性格开朗、眼界开阔、意志坚定、富有激情。

学习伊玛堪时也会有委屈,但我感觉自己是为了赫哲族努力奋斗,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为了对得起赫哲族,我要求自己往好里做,认真对待每一次舞台演出。

同时也存在以下困难:

一是老一辈优秀伊玛堪歌手逝去,无人请教。

《希特莫日根》是连说带唱一起的。我们现在学不好,是因为以前没整,现在想整,老前辈没有了,想学都不赶趟儿了。

二是文化程度低,看不懂国际音标。

我看不懂国际音标,整理伊玛堪硬用脑力去整。有时候一年半载整一段都整不匀乎。整理伊玛堪资料,我自己没有文化写不了,请人写又不满意。

三是代表性传承人之间秘不相传,横向交流受阻。

有一次尤俊生给我葛德胜说唱《香叟莫日根》的磁带。有调子,但他前不给,后不给,中间又掐一段,找不到头也找不到尾,就那么一段……

“文化自觉”一词最早由费孝通提出。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5]人们对这一文化有了深入了解后,往往会产生认同感和责任感,支撑他们把这种文化发扬光大。尤文凤走上有意识学习伊玛堪之路,主要是一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支撑着她。只要一想起“母亲在吃、穿都十分艰苦的情况下都没把鱼皮制作技艺丢失,努力地做了那么些年……”,她就更加坚定了要把伊玛堪学好并传承下去的决心。为此,她马不停蹄地投身学习。但尤贵连、尤金良等老一辈伊玛堪歌手的离世、自身文化程度低以及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之间秘不相传之风的形成,使尤文凤学习伊玛堪变得异常艰难。

二、传承伊玛堪:自然传承和正式传承的结合

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主体,其数量和质量都会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分为自然传承和正式传承两种基本模式。自然传承既包括纵向层面具有血缘关系的个人或群体接力式的代代传承,如家传;也包括横向层面的日常生活中非血缘关系人群间自由式的传承,如宣传。正式传承主要是指师传。近年来,代表性传承人、学者、政府甚至是全世界都在为伊玛堪的传承与保护献力献策,但伊玛堪的传承仍旧面临着会唱伊玛堪的人越来越少、愿意听伊玛堪的人越来越少、愿意学伊玛堪的人越来越少等危机。因此,正如尤文凤所说“传承伊玛堪,现在是一时也不能闲着,一刻也不能停。”

(一)自然传承

1.家传

所谓家传就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世袭制[6]。赫哲族伊玛堪的家传由其血缘性而带有明显的系谱性。如现在伊玛堪传承主要有三个谱系:尤贵连、尤翠玉、尤文兰、尤文凤为一个谱系,吴贵连、吴明新、吴宝臣为一个谱系,葛长胜、葛德胜、葛玉霞为一个谱系。

我跟我大姐尤文兰是一个谱系的,我的上一辈是我母亲尤翠玉、二叔尤金良,再上一辈是我的亲姥爷尤贵连。那个吴明新和吴宝臣他们是吴连贵那边,那是他们的谱系。葛玉霞是葛德胜的谱系。

尤文凤把家传作为伊玛堪传承的主要方式,是传承习惯的延续,也是迫于现实的无奈之举。伊玛堪是一种家传技艺,尤文凤成为省级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之前就有意识地将伊玛堪传给自己的孙子孙女。孙子孙女较好地掌握赫哲语和伊玛堪后,受到当地领导的赏识,获得了一系列荣誉,激励着尤文凤继续向自己的孙子孙女传承伊玛堪。

我最看重的是家传,就是教俺家的孙子孙女。孙子孙女跟我学习伊玛堪有七八年了,现在赫哲语说得很流利,也会唱一些伊玛堪。他们在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赫哲族乌日贡大会上得过二等奖,央视9台、4台都拍过他俩的节目。

尤文凤将家传作为伊玛堪的主要传承方式,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伊玛堪的学生很难招。政府对代表性传承人又有任务要求,他们不得不把家人、亲戚发展成为自己的学员。在尤文凤的5个学员中,有3个是她的亲戚。

这样的学员构成也是没有办法的。学员来上课,每次给20块钱。有劳动力的、在上学的小孩都不愿意来挣这20块钱。学会伊玛堪,以后的出路也不明确。街津口原先也有七八个学员。后来稀稀拉拉的都不干了,今年我又重选学员。这样带起来太费劲了,不像我孙子孙女可以一直在我身边学。

尤文凤选择伊玛堪传人最重要的标准是兴趣。赵建斌认为,“只有爱好才会去主动学习,只有爱好才会去主动思想,只有爱好才会去找机会锻炼,也只有爱好才会有意识去提高。”[7]尤文凤深深明白这一点,这与她年轻时和母亲一边愉快地制作鱼皮衣一边轻松地听伊玛堪的经历有关。

我有三个儿子,跟我学伊玛堪的孙子孙女是二儿子家的,大儿子和老(小)儿子家的孩子都不爱学伊玛堪。学习最重要的是兴趣,他们喜欢,我就认真地去教,他们不喜欢,强求也没有用。

尤文凤十分注重从小培养孙子孙女对伊玛堪的兴趣。虽然伊玛堪的生存场域遭到了破坏,但只要尤文凤去参加民族文化活动,都会将孙子孙女带在身边,让他们去感受民族文化氛围,增强民族认知度和自豪感。傅思瞳、傅思凯之所以能较好地掌握赫哲语和伊玛堪,成为最年轻的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得益于奶奶尤文凤从小培养他们的兴趣、督促他们坚持下去以及在这过程中给予的悉心培养。

2.宣传

2006 年,尤文凤被评为国家级鱼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此后她有了更多外出宣传赫哲族文化的机会。每次在展示鱼皮技艺制作时,她都不忘宣传伊玛堪。2009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赛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尤文凤在展示和解说赫哲族鱼皮服饰时演唱伊玛堪,引起了分管领导的注意。2010年,尤文凤参加上海世博会,展示鱼皮服饰、演唱伊玛堪时得到了中央领导李长春的驻足凝望、询问赞赏,最后荣获“优秀贡献奖”。2012年,尤女凤参加中国文化部组织的“北京非物质文化成果奖”,获优秀传承奖;参加“中国首届(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大展”,获金奖;参加“中国第二届(台儿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获展示奖。2012年6 月,尤文凤被评为省级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更加热衷于宣传伊玛堪。

通过乌日贡大会传播伊玛堪。乌日贡大会是赫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四年召开一次,时间为农历五月十五日,一般持续二至三天。伊玛堪是乌日贡大会上的必备节目,十分受群众喜爱。尤文凤是乌日贡大会的常客,她的孙子傅思凯也曾在同江市第九届乌日贡大会上演唱《阿哥上山去打猎》荣获二等奖。随着交通的日益便利和民族文化旅游的兴起,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族人民在乌日贡大会相聚。人们在盛会中感受赫哲族的风情风貌和伊玛堪的独特魅力。乌日贡大会作为宣传窗口,把伊玛堪带到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面前。在展演过程中,伊玛堪以多种形式参与我国现代民族民间文化体系的建设,因此重获生机。

伊玛堪还被制成纪录片在电视上播放。2012年尤文凤的孙子傅思凯参加中央四台节目《赫哲族人家过年了》的录制。以伊玛堪为主题制作纪录片在电视上播放,对于广泛、有效地宣传伊玛堪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伊玛堪不是放在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一种活态流变的知识和技艺。因为一个“活”字,决定伊玛堪的传承和保护必须走生产性发展道路。尤文凤所在的伊玛堪艺术团在赫哲族风情园演出,既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伊玛堪,也从中获取了一定的收益,激发了演员们学习和传承伊玛堪的积极性。在采访过程中,赫哲族风情园附近的客店老板提出了伊玛堪生产性传承与保护的另一条途径,即请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到客店演唱伊玛堪。

我今年准备请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到我饭店来唱伊玛堪。这样,我的饭店有特色,生意就会好些。代表性传承人可以有一笔收入,也能让更多人认识伊玛堪。

尤文凤是没有固定经济来源的代表性传承人到饭店演唱伊玛堪,一方面可以解决她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她提供了伊玛堪艺术实践的场所,让更多人认识伊玛堪。对于在宣传过程中如何保持伊玛堪“原真性”的问题,其实大可不必过分介意。“技艺自觉”是作为代表性传承人的必备能力,即代表性传承人会自觉地在保留非遗项目核心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为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相应融合、创新,做到万变不离其宗。

(二)正式传承

正式传承主要是指师徒传承,即拜师或者师傅公开招收徒弟。它淡化了血缘关系,通常有一套模式化的传授技巧、特有的教授规则以及一套仪式化的拜师过程。伊玛堪的师徒传承相对简单、开放,如果想向哪位伊玛堪歌手拜师学艺,你只需要买些酒、向师傅磕几个头,师傅就会把自己所学倾囊相授。由于现在会说赫哲语会唱伊玛堪的人极度匮乏。为了使伊玛堪活态传承下去,2008年政府在同江市建立传习所。传习所让每一个代表性传承人去招收学员,学员每次来上课给20 元的补助。代表性传承人每一个月上一次课,课时费为200元。这种传承机制有益于伊玛堪长久的传承和发展,但也暴露出如下问题:

第一,招收学员十分困难。尤文凤利用自己的关系找到七八个学员来上课,后来稀稀拉拉的不来了,尤文凤没办法只能重新招收学员。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伊玛堪生存场域的破坏和赫哲族人民文化自觉意识的丧失。学习赫哲语和伊玛堪并不能给学员带来实质性的回报,学不学、传不传全凭文化自觉。在趋利性价值观盛行的当今世界,这种文化自觉是很难获得的。

第二,通过国际音标教授伊玛堪难度较大。2012 年之前,教授伊玛堪主要用汉字标注。尤文凤说:“用汉字标注有一个弊端,即有些赫哲语汉字没法写,比如赫哲语‘ki’的音就没有相对应的汉字。”2012年以后,传习所有了国际音标版的教材。国际音标是为全世界所有语言注音的符号系统,它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用汉字标注赫哲语的弊端。但同时也会带来新问题,如代表性传承人和部分学员年纪大、文化程度低,不懂国际音标。

第三,教学不分年龄、文化程度,统一上课有弊端。在尤文凤的学生中,既有十几岁的孩童,也有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还有年纪更大一些的学员。他们的文化程度不同,把他们放在一起进行上课,效果参差不齐。

虽然同样上课,但他们掌握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比如你年纪小可能记忆力就好一些,他年纪大可能记不住许多。

第四,缺乏赫哲语演练的语境。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当赫哲语的交际空间萎缩,学习者的演练空间就会缩小。学生仅仅通过一个月一次的课堂学习,没有操作的实践环境,让他们真正掌握赫哲语或伊玛堪是很困难的事情。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以前大家都说赫哲语,现在大家不说了,你学了赫哲语和谁说去?

伊玛堪传承的现状,正如分管非遗工作的佳木斯市文广局纪委书记胡大伟所说:“现在,伊玛堪家族传承的机制已经难以维系,社会传承的机制尚未建立完善。”[8]过去伊玛堪主要是以家族传承为主,作为伊玛堪的继承者,可以得到赫哲族人民的喜爱和一定的社会威望。如今,随着精神享受方式的多样化,伊玛堪家族传承机制逐渐瓦解。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设立了伊玛堪传习所,采用课堂式师传的方式以期传承和保护伊玛堪。但也面临着招收学员难、教学方式不适用、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三、用生命历程理论分析

生命历程理论是研究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说。它认为,个体生命的发展受社会情境和社会关系的影响。同时,个体生命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社会情境和社会关系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之上,生命历程理论形成了四个基本原理,即一定时空中的生活、相互联系的生活、生活的时间性、个人能动性原理[9]。在尤文凤学习和传承伊玛堪的过程中,生命历程理论的四个原理很好地诠释了她的命运。在伊玛堪的传承和保护过程中,代表性传承人作为重要的桥梁,把与伊玛堪相关的部门、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市场等社会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推动伊玛堪的传承与保护。

“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原理认为,时间包括历史时间、个体时间、社会时间,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时空交融会对身处其间的个体生命产生社会影响。尤文凤生于赫哲族聚居区和伊玛堪世家,无意识习得了伊玛堪的基本腔调。2011年伊玛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世界开始关注伊玛堪。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呼吁下,尤文凤打破伊玛堪传男不传女的习俗,开始进入有意识学习和传承伊玛堪阶段。尤文凤的生命历程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在这特定时空中,尤文凤每个阶段的经历,都在一步步影响着她人生的走向。

“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认为,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由人组成,个体生命受周围亲戚朋友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尤文凤生于伊玛堪世家,从小有亲密接触伊玛堪的机会。她爱自己的妈妈,辍学以后帮着妈妈做家务,结婚之后回家帮妈妈完成制作鱼皮衣的任务。这一阶段尤文凤与伊玛堪结下了不解之缘。

“生活的时间性”原理认为,生命历程中事件发生的社会时间起关键性作用,甚至某一事件发生的时间比事件本身更加重要。这一事件会对个体生命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成为人生的转折点。20 世纪70年代,石姓记者来收购鱼皮衣,尤文凤回家帮妈妈分担制作鱼皮衣的任务,有了再次接触伊玛堪的机会。2009年,尤文凤去北京参加活动演唱伊玛堪,意外获得文化部领导的青睐,担任省级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尤文凤所遇到的生命事件,都恰好在她人生的每一个节点,从而影响着她的生命历程。

“个人能动性”原理认为,个体生命受周围环境的制约。但他对环境并不完全是被动的,而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环境产生影响。由于家庭和社区氛围的影响,热爱民族文化的种子早早地在尤文凤心中埋下,使她在精力有限,无任何补助的情况下毅然接下了省级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的重担。同时,尤文凤乐观开朗、做事踏实。即使伊玛堪传承还处在困境之中,但她相信只要自己实实在在地把传承工作做好,伊玛堪就会有不错的明天。

四、思考

通过对尤文凤生命历程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传承和保护伊玛堪不仅要有作为传承与保护主体的代表性传承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也要政府、专家学者、市场、媒体等多种社会力量发挥作用。如今伊玛堪的传承与保护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如赫哲族民众参与程度低,文化自觉意识不强;宣传方式单一,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不紧密;市场化程度低,尚未形成文化产业;生存场域遭到破坏,缺乏赫哲语使用、伊玛堪演出的空间和平台;民众学习积极性不高,招收徒弟有困难等。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从政策方面来说,政府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专门制定《赫哲族伊玛堪保护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保护条例中要明确代表性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社会保障、著作、伊玛堪使用受益、补助等方面的权利,以及授徒、宣传、参加培训等方面的义务。同时,明确民族、文化、旅游、教育等部门在传承与保护伊玛堪中的责任。

从教育方面来说,政府应从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两方面着手,培养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语言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母语断奶会造成年轻一代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疏离。建议当地教育部门从幼儿园阶段开始用普通话和赫哲语进行双语教学。同时,在当地学校开展赫哲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设置伊玛堪表演社团,开展赫哲族传统文化艺术节活动等等。聘请代表性传承人担任校外指导教师,对师生进行培训,重点培养一批能胜任赫哲语和伊玛堪教学的师资队伍。在赫哲族聚居社区设置赫哲族民间文化兴趣班,举办伊玛堪大赛。采用引导、奖励的方式鼓励赫哲族年轻人参与伊玛堪传承活动。如当地在招录文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对会说赫哲语、会唱伊玛堪的人给予优先考虑或加分,高等院校尤其是民族院校招录少数民族学生时对赫哲语测试合格的考生适当降分录取。

从宣传方面来说,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伊玛堪宣传体系。一是通过节庆来宣传伊玛堪。如举办“伊玛堪”大赛、乌日贡大会、赫哲族文化艺术节、文化博览会展演等;二是通过拍摄以伊玛堪为题材的电影、纪录片,再现赫哲族人民生产生活情景,达到宣传的目的;三是通过名人名曲效益宣传伊玛堪。《乌苏里船歌》是在赫哲族民歌曲调基础上改编创作的名曲,可以此为“导火线”,点燃人们对赫哲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政府为代表性传承人外出参加伊玛堪宣传活动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支持。促进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与民族音乐专家合作,创作兼具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作品,打造艺术经典之作;四是通过报刊、网络等方式宣传伊玛堪,如报刊、电视、网络、微信、微博、宣传标语,以及抖音、快手等热门APP。

从研究方面来说,高校、科研机构、文化教育部门联合发力,建立伊玛堪研究的专业队伍。首先,摸清家底,建立伊玛堪资源数据库。包括代表性传承人的备案音像资料、民众学习伊玛堪资料、节庆活动中伊玛堪的表演资料以及老一辈伊玛堪歌手的演唱资料等,做好资料收集、整合、共享工作。其次,定期组织专家学者赴赫哲族聚居地区进行田野调查,了解赫哲族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的变迁和伊玛堪保护和传承的现状,针对问题出谋划策。定期召开伊玛堪学术交流会议,了解伊玛堪学术研究的前沿趋势,集众人之智谋伊玛堪保护与发展大局。

从市场方面来说,打造“伊玛堪”核心品牌,推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推动伊玛堪艺术团从事业单位向企业运作转化改制,激发市场活力。把艺术团、歌舞团、文化馆以及代表性传承人个人比较成熟的节目搬到景区表演,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激发传承和保护伊玛堪的积极性。其次,以伊玛堪为题材打造经典文化产品,推动伊玛堪融合、创新和发展。结合赫哲族的现代生活,将伊玛堪改编成舞台剧、音乐剧,融入伊玛堪的歌舞、曲调、故事等。此外,结合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中国传统村落建设,构建伊玛堪的生态文化空间。将伊玛堪、鱼皮制作技艺等赫哲族代表性文化与当地生态旅游相结合,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赫哲族代表性文化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传承赫哲族音乐的几点思考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闽台地区代表性道地药材
赫哲族滑爬犁的演化及在赏冰乐雪活动中的应用
谁远谁近?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勉冲·罗布斯达
黑龙江省赫哲族“伊玛堪”说唱保护项目现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