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辑视角下地方高校学报质量提升的路径探析

2020-03-02

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投稿人编校责任编辑

段 娟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 贵阳 550004)

地方高校学报是各地方高等院校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对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开展学术交流以及推动科学研究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我国出版业虽然已经形成了三级审稿责任制度、责任编辑制度、责任校对制度、“三校一读”制度等基本出版制度来保障其质量,但是地方高校学报仍然存在“全、散、小、弱”现象,缺乏特色;学术研究水平不高;编校合一,编校工作不严谨;印制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其整体质量的有效提升。因此,地方高校学报要实现学术研究成果数量与质量的同比增长,就需要在借鉴已有的出版物质量保障制度的基础上,针对出版实践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积极探索适用于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日常出版工作的具体路径,从出版工作的全过程确保地方高校学报整体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高校学报质量的内涵

高校学报质量是指高等院校学报出版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满足出版要求的程度,主要由内容质量、编辑质量、校对质量、印制质量等构成,几种构成要素缺一不可。

文稿的政治性、学术性、科学性、前瞻性、严谨性、创新性等反映了高校学报内容质量,而内容质量的提升需要作者、编校人员和审稿人员的共同努力。其中,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思想倾向是保障内容质量的先决条件,根据我国《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任何出版物内容不得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等。政治问题无小事,高校学报必须严格把好政治关,对相关法律法规了然于胸,提高政治敏锐性和警惕性。在把控好政治方向和思想倾向的基础上,高校学报发表的论文还应具有创新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并且能够准确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与动态。

文稿的体例格式规范性、表达准确性、内容可读性等反映了编辑质量和校对质量,《报刊质量管理规定》要求期刊的编校差错率不得超过万分之二。高校学报编辑质量一方面体现在文稿内容的知识性、逻辑性、科学性、严谨性和常识性上,涵盖了体例、文字、公式、标点、符号、图表等各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对学报选题和栏目设置的合理性上。而校对质量则主要体现在“校是非”和“校差错”这两方面。编辑和校对是高校学报出版流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要保证编辑质量和校对质量,首要任务就是提升编辑和校对人员的综合素养。

学报的版式设计、印刷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装订规范性等反映了印制质量。高校学报的版式设计以科学、规范、合理、布局协调为宜;印刷前一定要再次确认样刊的全部内容,印刷时要做到文图清晰、颜色纯正、批量无色差,确保套印的精度,防止出现叠印、重影等问题;装订时要根据学报的开本、厚度、市场定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装订方式。科学的版式设计和精美的印制质量可以为高质量的学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地方高校学报在出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1]近年来,我国地方高校学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体现在研究水平偏低、整体质量不高方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所讲,我国学术研究“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2]

(一)学报缺乏特色

我国地方高校学报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容全而不强、杂而不精,缺乏特色。早在2002年召开的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就已经明确指出我国高校社科学报普遍存在“全、散、小、弱”现象。“全”是指学报刊发的论文和设置的栏目几乎涉及各个学科,综合性、趋同化特征明显,但这种综合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各学科文稿内容的堆砌而并非学术界所提倡的综合研究方法,没有形成研究特色或者优势;“散”是指学报内容布局粗放,刊发的论文往往是按照收稿和定稿时间的先后进行排列组合,基本没有经过选题策划环节,编辑的选题策划功能被弱化;“小”是指的学报发行量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低;“弱”是指学报的质量和影响力普遍偏低,在学术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弱。

为改变高校社科学报“全、散、小、弱”的状况,实现“专、特、大、强”的目标,我国于2003年底正式启动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其入选的首要条件便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办刊宗旨,学术定位准确,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并且为深化和拓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教育部又于2004年10月11日印发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地方高校学报纷纷效仿名刊和名栏建设,开始打造自身“特色”,但这种所谓的“特色”在各学报中普遍存在,所以成效并不好。例如,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学报大多将“终身教育/远程教育研究”作为其“特色”,却没有几家能够形成《中国远程教育》这样的品牌效应。在“特色栏目”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部分地方高校学报甚至还出现了断断续续的“内容空窗期”。

(二)学术水平不高

地方高校学报的学术研究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优质稿源严重匮乏。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成果认定、职称评聘时都是以发表论文的刊物档次作为评判依据,而地方高校学报多为一般性公开出版刊物,不属于核心期刊,影响因子和转载率都较低,在优质稿源争夺战中的竞争力自然不足。作者向地方高校学报投稿往往都是退而求其次的被动选择,但凡他们有研究水平高一些的稿件都会优先选择向核心期刊、三大检索源收录刊物等投稿。其二,“人情稿”“关系稿”问题严重。地方高校学报的稿源主要来自本校或者兄弟院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部分本校稿件质量偏低,但碍于“关系”“人情”,退回就成了难题。而三级审稿责任制度在地方高校学报的一般做法是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其中编辑和主编是学校在编在岗工作人员,专家或为学校在编在岗的学科带头人,或为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或为退休返聘的专家学者。作者、编辑、专家、主编属于同事关系,收稿、审稿的时候很容易带入人情因素,只要稿件能够基本达到学报的刊发要求就会尽量给予发表。其三,审稿专家队伍构建不科学、不完善,部分稿件存在“无人可审”的问题。地方高校学报的审稿专家队伍往往是以本校的学科带头人或者相关专业特殊人才为主体,地缘特点尤为突出,受人数或学科限制而无法满足学报所需专业研究方向的审稿需求。

(三)编校合一现象普遍

地方高校学报的发行量小,办刊经费和工作人员有限,为保障其时效性和周期性,往往只能选择编校合一的方式来缓解这一问题。编校合一是将学报出版的编辑加工整理和“三校一读”工作合二为一,二者同时进行,并且一般由同一责任编辑完成,导致编辑工作后移,自然也就延迟了编辑加工整理环节中对稿件问题的排查和纠正工作,加上责任编辑在完成稿件内容和格式的编辑加工整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完成专业校对人员的“三校一读”工作,大大增加了责任编辑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在高度疲惫的状态下责任编辑难以一如既往地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学报出版工作对校对人员的要求虽然不如编辑人员高,但编辑与校对毕竟是两项不同的工作,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责任编辑并不能完全取代校对人员的功能,编辑人员在校对过程中往往存在校对符号使用不规范、过度依赖校对软件或者作者“自校”等问题,“三校”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

(四)印制品质有待提升

地方高校学报普遍采用无线胶订的平装装订方式,有时候会出现脱页的情况。此外,在印制品质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版式设计缺乏科学性、布局不合理,部分地方高校学报的天头和地脚设计不规范,有的甚至出现同一期刊物的天头和地脚留白宽度不一致的情况;二是印刷的准确率不高,有的学报还时常因样刊确认不仔细而造成印刷成品存在错页、漏页、空白页或其他差错;三是文图不够清晰,出现叠印、重影等问题,有的彩色图片或者封面还有明显色差或者颜色不纯正问题。

三、地方高校学报质量提升的路径

很多学者基于编校实践,从文献检测、选题策划、专家审稿、编校质量等方面对高校学报质量提升的策略进行了探讨,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作用,但从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经验来看,笔者认为学报出版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倘若只有某个环节出彩根本无法提升学报的整体质量水平,可是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或差错都会对整个学报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探索地方高校学报质量提升的路径应该涵盖出版工作的全过程,这不仅对提升高校学报的整体质量意义重大,于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而言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还能助力于学报编辑部日常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以提升内容质量为核心

1.重视选题策划工作,科学制定选题计划

地方高校学报的选题策划一般分为年度选题策划和各期选题策划,它能够高度概括各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选题策划除了是编辑部进行组稿的重要依据以外,还是作者和读者了解学报内容要求、关注重点、特色与价值的一扇窗户。正常情况下,地方高校学报的出版周期、栏目设置、办刊宗旨都是相对固定的,各期选题策划建立在年度选题策划的基础之上且变动很小,一般由编辑部主任或学报主编、副主编等根据本刊办刊宗旨和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进行微调。

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首先应根据办刊宗旨、学术定位和刊物特色拟定具有本刊特点、完整、详细的年度选题计划草案,而各期选题计划则在年度选题计划的基础上适时调整。拟定的选题计划要充分体现刊物的特色,在办刊宗旨的指导下,着眼于学校的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及时、连续地展示这些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科学设置“特色栏目”。其次,将选题计划草案提交专家委员会或编辑委员会,以广泛全面地征求意见。这里的专家委员会或编辑委员会相当于地方高校学报的“智囊团”,在“智囊团”成员的选择上应注意学科多样性、学术严谨性、研究深入性等,以弥补学报编辑部工作人员在不同学科领域所欠缺的专业知识。同时,编辑部应形成格式规范且模块分明的“意见征求表”用于开展选题计划草案意见征求工作,以便最终的意见统计和归档保存。再次,学报编辑部根据专家委员会或编辑委员会提出的意见修改选题计划草案并再次提交,征求意见,直至选题计划修改完成。最后,完成修改后的年度选题计划应经过主编确认后方可执行,以确保其更加符合学报的发展实际。

为了保障学报的时效性,高校学报编辑部最好在每年12月初公开发布第二年的年度选题计划。编辑部可以利用出版学报的封二、封三、底封或末页刊登学报的征稿启事,并在征稿启事中明确本刊年度选题计划;也可以利用学报官网或编辑部所在的学校二级网站发布年度选题计划;当然,还可以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媒体进行推文。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年度选题计划推送是为了方便作者和读者及时了解刊物下一年度的选题方向和要求,便于他们结合自身的学科研究和教学实践提前准备写作素材,尽早投稿。

2.抓好征稿工作,保证稿源的数量和质量

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社会征稿和个别约稿工作,以保证学报拥有充足的稿源,进而做到“优中选优”。第一,加强与各大期刊数据平台的交流合作,利用官网、微博、QQ、微信等手段加大学报的宣传力度,以面向社会征集优质稿源;第二,竭力挖掘审稿专家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编辑委员会或专家委员会对学报出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咨询作用,编辑部要多与审稿专家和委员会成员沟通,建立稳固的联系,以便向他们约稿或请他们介绍优质稿源[5];第三,提前预约科研课题和基金项目的论文,以提升学报的学术水平;第四,积极参加行业培训、研讨活动以及相关会议,并与业内专家、学者保持联系,定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扩展作者队伍;第五,加强与“兄弟院校”联合办刊,主动向其他高校学报“取经”,以互相推荐优质稿件的方式扩大学报影响力,通过互相交换盲审、编辑、校对的方式提升学报质量;第六,编辑工作人员要与时俱进,紧跟学科前沿和社会热点,及时捕捉各种稿源信息,稳定“特色栏目”优质稿源的同时争取创建“热点栏目”。

3.严把审稿质量关,实现以质取稿

为有效避免“人情稿”“关系稿”等,使出版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以更好地适应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进而提升出版质量和效率,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应积极探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学校也应及时为编辑部配备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即“网上投稿审稿平台”)和手机版采编系统。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和手机版采编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稿件采、编、发一体化,规避部分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采用邮箱投稿存在的工作繁复、文件易丢失等问题,便于实现以质取稿。当然,要最大程度地提升审稿质量,只靠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手机版采编系统等硬件设施远远不够,还需要从审稿制度上进行把控。

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可以在出版单位内部实行的三级审稿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全面执行投稿人和审稿人双向匿名的审稿制度,即“双盲审制度”。其中,匿名投稿指投稿人在投稿时需要隐去姓名、单位、基金项目等一切可以反映其真实身份的信息,只保留文稿的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这种投稿方式可以确保审稿人在审稿时秉持以质量选择稿件的基本原则。匿名审稿指学报编辑部或学报投稿平台仅向投稿人反馈审稿意见和审稿结果(刊用、退修或退稿),不对外公布审稿人的姓名以及可以反映其真实身份的相关信息。“双盲审制度”,既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又保证了稿件的质量,有效避免了“关系稿”“人情稿”等。

正常情况下,“双盲审制度”的审稿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由学报编辑部具备编辑职称的工作人员对已经隐去投稿人个人信息的稿件进行初审;其次,由编辑部将初审中符合本刊发文要求的稿件转交给同行专家进行评审;再次,由编辑部将同行专家评审后的稿件转交主编终审,并形成最终的审稿意见和结果;最后,责任编辑根据复审和终审意见提出退修方案,同时将隐去审稿人相关信息的审稿意见和审稿结果反馈给投稿人。实施“双盲审制度”时,编辑部一方面要保障审稿专家队伍的科学性,不论是在专家数量上还是在研究水平上都要满足学报审稿需求,使得稿件“有人可审”;另一方面必须严格按照本刊投稿须知或征稿要求进行审稿,对未隐去投稿人真实信息的稿件要及时退回,对不能隐去审稿人个人信息的审稿单,可采用由编辑部工作人员重新打印的方式将审稿意见和审稿结果反馈给投稿人,以确保审稿人对所有稿件一视同仁,同时能保障投稿人和审稿人的隐私权。

由于地方高校学报的投稿方式主要分为网络平台投稿和邮箱投稿两种,因此“双盲审制度”的实施也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学报编辑部采用的是网络平台投稿方式,首先需要投稿人在登录投稿平台后录入个人和稿件的基础信息,并将隐去个人身份信息的稿件以附件的形式直接上传到网络平台;然后,学报编辑部网络平台管理员利用该平台的稿件管理功能将符合编辑部要求的稿件分给特定的审稿人;再请审稿人登录审稿平台,下载已经隐去投稿人身份信息的稿件进行审阅并提出审稿意见,提交审稿结果;最后,请投稿人登录投稿平台查阅所投稿件的审稿意见和审稿结果。如果学报编辑部采用的是邮箱投稿方式,就需要编辑部工作人员手动隐去投稿人的身份信息后再将稿件交给审稿人,待审稿人审阅结束后,由编辑部工作人员汇总审稿意见和审稿结果,然后再发给投稿人,整个过程都需要编辑部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手动操作。

(二)以提升编辑质量为根本

1.贯彻落实相关标准,规范编辑工作

期刊标准化是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前提下,对出版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发布并实施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相关标准的活动。编辑工作作为期刊出版中的重要一环,理所应当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规范编辑工作,进而保障出版物质量。

地方高校学报编辑应该在国务院2011年修订发布的《出版管理条例》、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发布的《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发布实施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管理办法的指导下,严格执行GB/T 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GB 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CY/T 119-2015《科学技术名词》等标准[4],并结合学报编辑部的工作实际和编辑自身的实践经验,制定符合本刊需求、内容覆盖全面的编辑规范,使编辑加工整理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

2.建立双责任编辑制度,把关编辑质量

这里的双责任编辑制度是指,每一期的学报分别由内容责任编辑和编校责任编辑两位责任编辑对整体质量进行监管[3]。内容责任编辑主要从稿件整体结构、政治导向、学术价值、研究水平、思想倾向等方面对稿件的内容质量进行把关,可由各学科领域具备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担任。编校责任编辑主要从稿件内容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语言文字的可读性、标点符号和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规范性等方面对稿件的体例格式进行把关,可由学报编辑部的专职编辑担任,他们具备全面的编校知识和技能,能够高质量地完成编校监管工作。双责任编辑制度充分弥补了学报编辑部工作人员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专家学者的学术优势,分工明确,进一步保障了学报稿件的质量。

一般情况下,双责任编辑制度的实施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由编校责任编辑使用一种固定颜色的规范编校符号在稿件上添加具体的修改意见;其次,由内容责任编辑使用另一种固定颜色的规范编辑符号在稿件上添加具体的修改意见;再次,内容责任编辑使用学报公共邮箱将所有的修改意见反馈给投稿人,并提醒作者仔细阅读修改意见、及时修改稿件;最后,内容责任编辑确认投稿人返回的修改稿件内容质量达标后,需再次转交给编校责任编辑确认稿件的编校质量,如果编校质量达标即可进入出版工作的下一环节,如果仍然存在编校质量问题,则需要编校责任编辑以同样的方式继续向投稿人反馈修改意见,直到稿件的编校质量达标为止。

双责任编辑制度施行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学报编辑部工作人员、内容责任编辑和编校责任编辑都要使用学报公共邮箱与投稿人联系,并且要以学报编辑部的名义与投稿人进行沟通,以确保交流的保密性、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投稿人在修改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难题,也可以通过编辑部公共邮箱与两位责任编辑进行沟通协商。二是,两位责任编辑要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由于稿件的内容修改一般需要往返多次才能达到刊发标准,所以在内容质量达标之前都是由内容责任编辑与投稿人联系,而在内容质量达标后则需要编校责任编辑确认稿件的编校质量是否达标,如未达标就需要编校责任编辑继续与投稿人沟通,直到稿件达到刊发标准。三是,如果已经完成编辑加工整理的稿件在后期的校对环节仍然发现有内容质量问题,编辑部工作人员还是需要将稿件再返给内容责任编辑,并以与之前相同的方式提出修改意见并反馈给投稿人。四是,学报编辑部应拟定一份详细的稿件撰写规范并展示优质稿件样例,使投稿人在修改稿件时有参考依据,这样既能缩短稿件往返修改的时间,又能提高稿件编辑加工整理的效率。

3.提升编辑综合素养,端正工作态度

要做好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工作,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除了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丰富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熟悉期刊标准化管理规定,掌握期刊出版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还需要掌握娴熟的编校技能,并兼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做到学有所长、博中求专。首先,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所在单位应该聘用具备相应资质的专职人员担任责任编辑和编辑部主任,受聘工作人员要在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努力做到学习的常态化,不断熟悉并应用各专业领域内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更新个人的知识库存,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其次,编辑工作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参加业务培训、编校技能大赛和学术论坛,通过业务培训深入系统地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利用论坛会议扩大学术交流范围、增长业务知识[6]。最后,编辑工作人员应保持严谨审慎、敬业求是的工作态度,不拈轻怕重,不逃避责任。在出版工作中,编辑工作人员要做到逐字逐句地核查,大到稿件的整体结构,小到一个标点符号,都需要仔细琢磨,提出的修改意见也应中肯可行、操作性强。

(三)以提升校对质量为重点

学报的校对工作主要包括校是非和校差错,二者同等重要。要保证地方高校学报的差错率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所在单位就应该充分重视校对工作。单位需要聘用专职且具备责任校对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校对工作任务,具体聘用人数要视学报的校对工作量而定。如果人员编制受限,单位可以只聘用责任校对作为专职工作人员,以外聘形式雇用一般校对人员。

除此以外,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还应做到合理使用校对软件,将“人校”与“机校”有机结合。这里的“人校”是指,由学报编辑部的专业校对人员对稿件进行全面校对,主要是校是非;“机校”是指,由校对软件完成稿件的校对工作,主要是校差错,建议放在“人校”前完成。具体工作步骤包括:首先,由学报当期的校对人员利用校对软件对清样进行初校,快速校对出基本的差错,即校差错;然后,由当期的校对人员在“机校”的基础上进行“人校”,进一步完成校是非的工作;其次,由责任校对进行全面核查;再次,由编辑部所有责任编辑对清样进行轮流校对,查缺补漏;最后,轮流校对完成且确认无误后,请主编确认签字即可进入下一环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各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的校对人员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拟定条理分明且覆盖所有内容的校对单,为责任编辑校对清样指明范围、提供依据;第二,所有责任编辑在进行轮校时发现任何问题都应及时反馈当期责任校对,并由当期责任校对确定修改方案。

“人校”和“机校”相结合的校对模式,不仅能提高校对效率,而且能在最大程度上消除个别校对人员因粗心而留下差错,还有利于促进编辑部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统一校对规范。

(四)以提升印制质量为保障

1.重视样刊确认工作,保障印刷品质

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可以根据本刊实际情况和长期出版工作经验制定印刷确认单,主要包含样刊的内容质量和印刷品质两项内容。

在学报正式印刷发行前,当期责任编辑和编辑部主任还需要分别检查样刊的内容质量和印刷品质,确认版式、文字、图表、颜色等全部无误并在印刷确认单上签字后,才能正式印刷发行;如果检验时发现问题应该立刻联系印刷厂,及时修订。只有符合编辑部出版要求的样刊,才能通过检验,正式印刷发行。印刷确认制可以有效避免学报出现印刷错误。

2.强化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刊后审读制

学报正式印刷发行后,主编、副主编、编辑部主任、责任编辑、责任校对等编辑部全部工作人员应对刊物进行全方面审读,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适时更正。但在刊后审读实施前,学报编辑部需要根据本刊实际情况和出版工作经验制定出模块分明、内容详尽的审读意见表。编辑部工作人员需要对每一期学报的审读意见表进行汇总分析,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和差错,还应通过召开工作会议的形式进行集中讨论。

四、结语

地方高校学报作为我国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有效提升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学术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但是要实现学报质量的有效提升,编辑部不仅要重视内容质量、编辑质量、校对质量、印制质量等各个出版环节的作用,还需要树立全局观念,确保学报出版的全过程在整体上都达到高质量、高水平。地方高校学报这条质量提升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出版工作者勠力同心、不懈奋斗。本文仅从编辑视角出发,作出了简单探讨,要想全面提升我国高校学报的学术水平和整体质量,使其具备国际竞争力,还需要各位专家学者从更多方面思考可行路径。

猜你喜欢

投稿人编校责任编辑
ABSTRACTS
严正声明
严正声明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English Abstracts
严正声明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Abstracts
编校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