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社区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3-02李美兴
李美兴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 贵阳 550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1]。这对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顶层确定了社区科普作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关键手段和重要地位。贵阳市社区科普工作是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贵阳市在大力发展社区科普建设、定期开展社区科普宣传、加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等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贵阳市社区科普工作是一个全民参与的、长期的、持续不断的过程,既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又要考虑到各类人群,既要扎实,又要有创新,只有从点滴做起,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一、社区科普工作的必要性
社区科普工作的特点和重要地位,对社区科普工作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充分发挥社区科普工作的作用,不断推动社区科普工作的发展,就必须依靠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部门、各镇(街道)的协调配合,广大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更需要各级科协组织在社区科普工作中拓宽思路、完善内容、加强组织建设、创新举措、整合利用资源。
(一)社区科普工作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提高社区成员素质的社区教育中,科普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社区通过定期开展形式丰富的科普活动,建立和完善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科协组织和科普服务站等,提升社区居民的科学知识水平,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科技素养,促进社区科技发展与进步。
(二)社区科普工作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科普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让社区居民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促使他们善于利用科技来改变生活,而且还能丰富文化活动内容,以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组建科普志愿者队伍,定期举办科普讲座、科技活动周、文艺演出等活动,有助于开阔社区居民的科学视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党的十八大首次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写入了工作报告,做好社区科普教育工作,能够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2]
(三)社区科普工作是促进科普事业创新发展的核心措施
科普工作创新的难度越来越大,广大基层科普工作者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做了大量探索。开展社区科普工作有助于工作者在实践中对科普进行理性思考和研究,夯实科普理论基础,并且在形式与内容创新的同时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做出实质性的创造发明,促进科普事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二、贵阳市开展社区科普工作的现状
(一)初步建立社区科普工作团队
贵阳市建立了以科协为牵头组织单位,食品安全、卫生疾控、体育保健、民政等各行政职能部门配合实施的社区科普工作团队。社区科普工作团队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每个社区都是科普工作的小网格,各社区由专人专岗牵头负责本社区的科普宣传工作,辅以部分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等共同开展日常科普宣传、科普活动等工作。
(二)社区科普硬件环境逐步改善
近年来,贵阳市尤为重视社区科普工作,旨在通过该工作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居民科学素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对社区科普工作的投入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硬件投入方面。虽然有不少社区科普馆受到场地限制,与社区活动室、社区图书馆共用场地,但是这些社区也在努力确保场地共用、功能独立的建设和布置原则,逐步改善社区科普工作的硬件环境。
(三)定期开展社区科普宣传活动
贵阳市各社区定期开展各项科普活动,以提升社区居民的科学素养,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发展。各社区或是通过宣传栏的形式,定期对广大社区居民开展专项科普宣传活动;或是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开展科普专题讲座、集中播放科普宣传片等活动,强化社区居民的科学意识;或是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参观科普场馆、博物馆、科技馆、养殖基地等,使社区居民能够身临其境、交流互动,并对相关科普活动充满热情。
三、贵阳市开展社区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科普宣传方式单一
贵阳市虽然初步建立了社区科普组织体系,并且定期开展社区科普宣传工作,但是当前的社区科普宣传方式过于单一,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社区板报和宣传栏的形式开展宣传工作,从而导致社区居民对社区科普的关注程度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除了部分老年人以外,已经鲜有社区居民能够驻足阅读宣传栏和板报上的内容,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冬季严寒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安置在户外的宣传栏更是难以被关注。由此可见,由于受到天气、场地、阅读习惯等诸多因素限制,传统的宣传形式已经不再完全适用于目前的社区科普宣传工作,单一的宣传形式也限制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科普宣传工作的积极性,亟需通过新的宣传方式广泛吸引社区居民的关注,提振他们参与社区科普的热情。
(二)社区科普内容缺乏吸引力
贵阳市的社区科普工作已经进入了常态化运作模式,各社区网格也已安排了专人负责组织开展科普教育工作,但不论是宣传教育还是组织活动,社区居民的参与力度和热情依旧十分有限,不仅参与人次少而且大多集中在中老年群体。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大多社区居民认为当前开展的社区科普教育活动对个人发展的实际意义并不大,例如普法教育、地质地貌介绍、大气污染防治等科普教育虽然能够拓展居民的科普知识、提升居民的科学素养,但由于与居民的实际生活关联度不高,实用性不强,因此很难引起居民的兴趣。类似的情况在贵阳市多数社区的调查中均有体现,社区居民参与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的内在动力是个人的兴趣和需求,如果社区服务工作脱离了居民的实际需求,那便成了一个空架子,成了形式主义。
(三)社区科普活动形式单调
贵阳市不少居民认为社区科普活动的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参与社区科普建设的积极性。调查显示,大多数居民认为当前的社区科普活动频率高但形式单一,活动形式集中体现为听讲座、看视频或者板报展示,在生动性、互动性、创新性等各方面都明显不足。就社区老年人而言,他们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弱,如果仅通过简单的讲座或者宣传栏展示,许多具有实用性的新科技就很难被掌握,他们需要通过反复地实操才能更好地掌握并运用。而对青少年而言,讲座、视频等会显得枯燥乏味,难以有效激发他们对科普活动的兴趣。对社区居民而言,社区科普建设除了是一个提升个人素养的过程,还是社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目前照本宣科模式下的社区科普活动使得社区居民逐渐失去了参与的积极性。
四、贵阳市社区科普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区科普信息化程度不高
贵阳市社区科普宣传方式单一的主要原因在于沿用宣传栏、板报等传统的宣传手段而没有与时俱进,导致信息化程度不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融入社会服务和居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居民获取信息的方式也逐渐向信息化转变。但目前贵阳市社区科普宣传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并不高,不论是社区信息化建设还是电子政务领域对社区科普宣传都不够重视,就连较为普及的微信公众号也鲜有社区完成创建,惠及社区居民的范围和程度十分有限。贵阳市要强化社区科普的宣传力度,就应该加速信息化发展,并将其有效融入社区科普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社区科普内容未充分征求民意
社区科普宣传是社区服务的工作内容之一,旨在提升居民的科学素养、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当前贵阳市社区科普工作的规划采取自上而下的组织方式,由科协牵头各行政职能部门制定年度社区科普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各街道、社区负责具体落实,容易导致社区科普宣传内容单一且脱离实际。笔者通过走访发现,虽然社区安排的科普宣传内容紧贴我国国情,也有一些适用的卫生、急救知识,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社区科普工作的规划未能通过现场沟通、问卷调查等贴合实际的工作方式来具体了解居民当前的实际需求,仅从宏观、管理、指导的视角来制定计划,导致社区居民参与相关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最终影响到社区科普工作的效果。
(三)社区科普活动创新意识不强
贵阳市社区科普活动难以吸引居民参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区科普工作人员缺乏创新意识,难以组织起具有趣味性且互动性强的科普活动。由于贵阳市对社区科普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尚不完善,并且对其评价大多也只是定量分析,难以就工作实际效果开展定性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工作人员只满足于工作数量的统计,而不追求工作的形式和达到的效果,久而久之便在工作中丧失了创新意识。科普工作本身就是要将前沿的科技知识、实用的生活技巧以百姓容易接受的形式传递给社区居民,其工作的本质就是一种创新。如果在一项具有创新本质的工作中继续沿用单一、刻板的传统工作方式,那再有意义和价值的科普内容都会黯然失色,难以吸引社区居民参与的兴趣。
五、改善贵阳市社区科普工作的建议
(一)丰富宣传方式,提高科普工作的信息化程度
贵阳市各社区应该不断研究和丰富科普宣传方式,在创新发展传统宣传媒介的同时积极利用社交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实现社区科普资源的共享。贵阳市要实现社区科普工作的快速发展和全面覆盖,重在转变宣传手段,将信息化建设有效融入社区科普工作中。首先,在现有的电子政务平台和各街道的信息化建设中,分配专门的平台和栏目重点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并利用信息化专栏的方式开展持续性的科普宣传,保证宣传效果的长效性。其次,各街道或网格应该建立专门的微信公众号来开展社区科普宣传活动。目前,微信在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普及,成为居民沟通交流乃至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社区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一步细化宣传栏目,比如科学养生、卫生健康、食品安全、防灾减灾、健身锻炼等,以实现分类科普、精准宣传,让社区居民能够各取所需。再次,社区或者网格内部的科普工作人员还应该鼓励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居民建立“科普互联网自组织”,通过QQ群、微信群的方式组建专题性的、具有一定研究深度的专题性科普互联网自组织,加强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探讨学习。
(二)精细分类、精准推送,增强社区科普吸引力
有效开展社区科普工作需要工作人员以合适的方式精准推送居民切实需要的科普内容,其重点可以放在如何方便和有效地协助居民找到所需的知识上,由传统的“授人以鱼”转化为“授人以渔”,以适应居民对科学知识需求的个性化、复杂多变和千差万别。贵阳市要实现社区科普建设,提升社区居民的科学素养,就要尽可能地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科普活动中来。社区科普工作者应该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调研、征求意见等方式及时了解居民对社区科普的实际需求,综合分析、评估和实施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层次居民的科普宣传计划。第一,根据社区内各居民群体的需求开展科普活动。例如,针对中老年人开展卫生保健、老年病预防等知识的宣传;针对中青年开展新兴科学技术、旅游常识等相关活动;针对青少年开展自然科学、生物技术、VR/AI技术等科普教育。第二,根据不同年龄段居民的作息时间开展社区科普建设。中老年人一般退休在家,针对他们的科普宣传以及相关活动可以安排在工作日进行,便于充分利用社区的人力资源和活动场地。而针对中青年的科普宣传活动可以安排在周末,同时辅以互联网自组织的形式,让部分具有组织能力的居民有进一步组织深化研究的空间。针对青少年的科普宣传教育,除了可以安排在周末以外,还可以利用寒暑假和国家法定节假日来进行,并结合社区暑托班等活动,开展持续性、专题性的科普教育宣传工作。贵阳市各社区只有充分了解居民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实现精细分类、精准推送,才能更大范围地吸引居民参与到社区科普建设中来。
(三)转变活动形式,提升社区科普趣味性和互动性
要提升社区科普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就要充分重视科普对象的多元化,强调科普信息的传播者已不再局限于过去的某一类人或某一群体,需要社会多方力量的参与、协作。新时代背景下,社区居民对社区科普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对于社区工作是积极主动的,并且拥有发言权。贵阳市的社区科普工作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应该将科普活动的趣味性考虑进去,改变惯用的讲座、视频等单一活动方式,通过组织社区居民参观科普场馆、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等活动,达到参观交流、现场学习的目的。此外,贵阳市社区科普工作人员还应该积极转变科普活动的形式,从“体验式”向“互动式”发展。社区科普活动的目的是让社区居民在了解最新科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以致用,他们通过互动式的科普活动能够实现亲身体验,有利于相关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例如急救技能、逃生技能、消防技能等。
综上所述,社区科普建设不只是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之一,更是我国开展科普宣传最基本的活动阵地,做好社区科普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居民的科学素质、改善居民的生活。贵阳市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社区科普服务体系,但依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有坚持创新理念,不断转变工作方式,丰富社区科普宣传内容,发动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到社区科普事业中来,才能真正做好社区科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