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防范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

2020-03-02闫爽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事业单位财务

◎闫爽

内部审计是监管事业单位经营、财务、管理等工作部门,在单位内具有一定权威性,能够通过审核手段查验财务支出数据是否真实有效,经营管理机制是否完善健全。期间,若是内部审计工作存有风险,不但会严重影响事业单位审核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同时还会对财务与管理等工作造成误导。故而,如何做好内部审计工作,规避潜在的审计风险,便需要内部审计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内部审计工作的特征

首先,内部审计部门属于相对独立的部门,通常需要借助审计措施规避单位经营的风险,而从实际活动角度来看,审计部门参与的活动项目较少,并且对活动的深入了解程度不足已成常态,此种环境下审计误差风险自然偏大,很难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应有保障。其次,从内部审计的职权范围来看,工作内容不仅限于财务方面,只要牵扯到事业单位的经济行为,便都需要纳入审计对象,而这也直接导致审计压力过大,极易诱发风险。最后,审计工作开展期间,通常会对设计内容与信息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判断是否吻合审计标准,并针对风险概率进行评估,若概率值低于预期,则可以接受审计,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事业单位活动都与发展战略息息相关,因此审计工作便不再具备选择性。

二、内部审计的风险诱因

1.客观诱因。

引发内部审计的客观因素主要体现两点:其一,事业单位没有赋予审计部门足够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是事业单位的一个部门机构,在责任人的带领下开展审计工作,并为事业单位各项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服务,因此,在开展审计工作时,缺乏足够独立性和权威性,就会导致审计人员难以公平公正的开展审计工作,从而降低审计结果的精确性,不利于审计质量的提升。其二,缺乏完善的审计体现,审计作业标准不够规范,目前审计工作法律层级较为低下,且操作性不强,同时对实际作业标准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内部审计法律依据欠缺,导致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只能依照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这样会严重影响审计结果,同时也会增加审计风险。

2.主观诱因。

大量实例表明,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内部审计结果的质量,审计经验主要就是指审计人员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在工作中需要实践慢慢累积,比较于复杂且多变的审计对象与内容,导致漏审或审查不透的情况发生,另外还会做出误判的问题。另外,被审计对象制约也会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的不理解、不合作,甚至设置障碍,就会导致审计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和进行,使得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三、内部审计风险解决对策

1.加深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首先,事业单位领导必须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给予足够重视,确保审计人员在设计模式与手段等方面得到创新,并能够为事业单位带来更丰厚的经济效益与利润,避免暗箱操作等问题出现,持续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的宣传与推广,积极号召单位职工响应内部审计工作,才能使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力与效率性得到显著提升,为后续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构建奠定扎实的审计资料基础。

2.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事业单位的工作涵盖面较广,工作内容也较特殊,受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面临的风险也较多,若是内部审计人员在专业素质方面存有问题,势必会严重影响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甚至撼动事业单位的社会地位。故而,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前,审计人员需端正自身工作态度,严格按照审计工作要求展开工作,而单位也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提供培训平台,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审计手段与理念,并做好创新引导,才能使审计工作的水准得以持续提升,并增强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可控性。另外,在内部审计队伍组建期间,单位还需定期考核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将奖惩机制落实,才能使培训工作得到积极地响应,并能够更好的控制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提升风险防范的可控性。

3.优化审计理论与管控机制。

随着网络信息化进程的持续推动,传统且单一的内部审计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需求,而站在现代视角来看,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已成为目前事业单位审计模式的必然发展方向,对此便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的专业知识,以便能够更好的运用审计工具,使审计效率与水准得以保障。另外,内部审计工作还需重视单位制度的审核,确保制度的重点与事业单位工作内容相匹配,才能使审计理念彻底融入事业单位。

4.融入审计风险评估体制。

首先,内部审计人员需协调单位领导做好风险控制,站在内部审计工作视角为风险评估机制的构建提出建议,以便更好的融入审计思路,降低内部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其次,在风险评估体系中,内部审计人员需注重事业单位决策、风险评估工作的控制要素,严格遵照审计流程对单位面临的风险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将相关提交至风险评估平台内,以便更好的应对潜在风险。期间,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从事业单位实际经营与决策目标角度确定风险类型,并与企业领导做好交流,以便在风险应对方案方面达成共识,同时还需要相关经营与财务风险资料,确定审计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并在年度报告中阐述清楚。

四、结语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工作的有效落实,既能够有效规避管理及财务活动中潜在的风险,使事业单位经济体系的构建更合理且可靠,同时凭借管理机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也能够持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操作水准,使审计工作的抗风险能力提升。故而,在论述如何防范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期间,必须明确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与管控要点,以便使内部审计风险得以有效预防。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事业单位财务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水利财务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