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金融改革推动国企发展的思考

2020-03-02康延娇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9期
关键词:信贷债券融资

◎康延娇

一、企业资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暂时性困难企业融资难,面临极大的财务风险。

近年来,监管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引导金融机构降杠杆的监管操作不断出台,基于监管约束,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融资政策明显收紧,导致暂时性困难企业面临融资难的困境。同时,企业的高负债率,导致债务融资压力大,加大财务风险。

2.简单的将装备制造企业列入产能过剩行列,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贷政策。

当前,银行业收紧产能过剩行业信贷,倒逼市场加快去产能化。近几年,受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整体需求锐减、供需不平衡、竞争激烈的不利因素影响,装备制造行业经营业绩普遍出现亏损,存在一定的过剩产能。受此影响,一些金融机构简单的将装备制造企业列入产能过剩行列,并未充分考虑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改变对企业的信贷政策,增加增信措施,导致其他相关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也开始审慎或收紧,给企业融资环境带来极坏影响。

3.债券融资门槛较高,限制条件多。

一是发行债券的限制条件、审批程序较长期借款、融资租赁的限制条件多且严格,从而限制了企业对债券融资的使用,甚至会影响企业以后的筹资能力。二是筹资规模受制约。《公司法》规定,发行公司流通在外的债券累计总额不得超过公司净产值的40%。三是企业债券信用评级降级后,将不具备公募发行条件,使得债券融资受限。同时,又面临着以前年度发行的大额债券到期,偿债压力增强。

二、存在困难问题的现象描述及原因分析

1.监管部门加大风险防控力度。

当前,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余额和比率上升,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和信托、低信用等级债券等金融产品的违约风险加大,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金融风险上升趋势明显。在系统性风险增加的大背景下,监管部门持续加强风险防控力度,当企业出现暂时性困难时,信贷政策将受到直接影响,面临融资难的困境。

2.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贷及风险管理机制。

一是商业银行基层行与总行信息不对称。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其信贷管理多为总行权限,信息传递过程中层层加工处理,易出现总行掌握信息不全面,失真的问题;各银行大部分信贷业务由客户经理进行发起,再层层上报到有权审查信贷的人员审查、有权审批的人审批,易导致前后环节的信息不对称。二是总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要求更加严格,往往是基层行积极推介的客户,而在总行出于更多考虑,授信额度批复周期较长。

3.评级公司过于谨慎。

评级公司对债券信用进行评级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方便投资者进行债券投资决策。发行者不能偿还本息是投资债券的最大风险,债券的信用风险因发行后偿还能力不同而有所差异。评级公司会对发行债券的还本付息可靠程度持续进行评定,由于评级公司在尽职调查方面过于谨慎,当企业效益出现暂时下滑时,评级公司会对企业债券信用评级采取降级措施,这将影响公众的投资信心,同时对企业后续债券融资产生不利影响。

三、对策建议

1.做好金融创新,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

我国装备制造行业一直以来都缺少流动资金,货款回收周期长,应探索更加契合企业周期特点、符合企业实际的金融服务模式。一是成立装备制造业发展基金,支持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对重点项目的政策支持。二是创新金融业务品种,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加快信贷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力度,为客户开发从资金融通、风险规避到财务管理、资产保值增值等一揽子金融产品。三是鼓励金融机构试办循环贷款、贸易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创新贷款、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为企业采取融资销售、租赁销售、集成销售等新型销售模式做好金融服务。

2.做好银企协调发展,促进经济行稳致远。

银企双方需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共筑互信基础,着眼未来谋划全局,扩大合作,协调发展。一是银行监管部门要全面、客观地研判企业形势,在企业出现暂时困难的情况下,适度放宽信贷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而不是加强风险管控,收紧信贷政策,给企业施加压力。二是优化信贷结构,协调经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信贷资源分配,努力推动形成各区域各领域欣欣向荣、全面发展的景象。

3.做好绿色金融,全面追求可持续发展。

金融机构应坚持绿色金融发展理念,促进装备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一是采取多元化的信贷监管方式,改变在流动资金贷款发放和支付环节的“受托支付”方式。二是在国内结算方式中,强制推行“国内信用证”结算方式,发挥好传统优质业务的作用,解决国内企业间债务拖欠问题。三是引导银行业建立绿色信贷长效机制,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探索推行绿色债券、碳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和服务。

4.坚持开放发展,优化关键资源配置。

金融机构应以开放的视野、开放的思维模式,开放的做法,助力企业发展。一是对涉及国家安全、承担国家基础装备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实行信贷差别化管理政策。进行行业细分,根据企业的产品类别、在行业中的地位、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等,按照“区别对待、有扶有控原则”制定不同的信贷准入标准和信贷政策。二是扩大银行双向开放,充分利用全球网络、跨境业务等优势,发挥出口对稳增长的促进作用。三是支持外资银行在商业可持续前提下合理布局、均衡布点,支持港澳台银行在内地发展。

5.做好共享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分享改革红利。

一是建立银企之间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互利共赢。银行可以凭借其在信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财务管理咨询等中间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二是采取债转股等方式,使银行参与企业经营,实现利润共享,真正建立互利合作的银企关系。三是加强金融扶贫,持续规范银行服务收费,逐步扩大续贷政策适用范围,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将五大理念贯穿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全过程。塑造金融开放发展新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和审慎管理框架,坚持底线思维,确保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金融平衡、稳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牢牢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猜你喜欢

信贷债券融资
2020年9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融资
2020 年 7 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融资
2020年2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7月重要融资事件
2016年9月投资人持有债券面额统计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