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下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

2020-03-02孙向杰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9期
关键词:金融业务商业银行交易

◎孙向杰

由于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在此背景下,碳金融的市场发展空间比较大,其主要指的是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如项目融资和产品交易等活动。我国碳金融交易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商业银行在发展期间比需要加强对碳金融业务的重视,根据市场环境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完善,创新碳金融业务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创新制度机制

碳金融业务属于一个全新的业务,虽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在发展期间还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许多金融机构在发展这项业务时的投入比较少,采用保守的运营方式来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要想推动低碳经济下碳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有关部门则需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条例,为金融机构业务活动的开展提供政策支撑,去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碳金融业务。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管理机制,明确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实现责任的有效落实,这对能源结构和体制改革有着积极影响,同时也可以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改善传统经营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二、优化银行结构

商业银行要想而推动碳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对银行内部治理结构进行改进和完善,根据国家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建立符合公司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确保能够严格按照政策制度来开展碳金融业务。商业银行需要明确各部门员工的具体责任和工作内容,形成针对性的问责程序,使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各项制度和政策进行操作,保证整个流程的规划合法。对于融资方法银行可以推出不同的融资机制和贷款服务,同时对整个流程进行全面审核监管,保证公司治理结构的完整性根据实际需要推出不同的管理机制。

三、提供碳金融中介服务

我国银行中间业务起步晚,发展缓慢,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仍以传统结算、代理收付等业务品种为主,咨询类、承诺类等新兴的、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开展较少,而金融衍生工具业务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中间业务创新将促进我国碳金融发展。首先,应优先发展与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理财产品业务。利用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无论是市场规模,继续深度发展与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理财产品业务。其次,发展碳交易代理、融资担保、咨询等中介服务业务。为了使商业银行积极地参与低碳项目融资过程,可以施行“比例担保”,即在项目初期,银行为项目提供一个较高比例的担保,随着项目的深入逐渐减少担保的比例。

四、丰富产品类型,提高碳金融服务水平

从目前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情况来看,存在产品单一服务落后的情况,一般只推出绿色信贷服务没有对产品内容进行进一步拓展,不利于的碳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这是商业银行在发展期间需要加强重视的内容,将产品创新放在首要位置,制定战略性发展目标以此推碳金融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对以往的信贷结构进行改进和创新,同时要对银行投入的项目类型进行控制,减少高污染、高耗能方面业务的投入,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加大对环保业产业的投入。另外,商业银行在发展期间还要注重技术方面的完善与创新,低碳经济发展环境的特点,将其与金融产品相结合,形成长效稳定的创新机制为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五、加强低碳金融的国际合作

发展低碳金融是目前金融领域的大潮流,美欧等国家的低碳金融体系已较为完善。我国应当在积极参与国际低碳市场建设的同时,寻求多种合作模式,加强低碳交易、低碳基金和低碳金融衍生品等方面的国际研究与合作。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借鉴发达国家及其金融机构建立低碳金融市场和低碳金融服务领域的经验,结合国际先进的低碳交易机制,探索出合乎我国国情的低碳金融体系。

六、重视专业人才引进,提高技术水平

碳金融与商业银行以往的业务相比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有着更高要求。由于我国碳金融产交易市场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产品内容、操作方法和服务开发等都存在一定不足,特别在人力资源方面缺少碳金融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人才作为各项工作开展中不可缺少的战略资源,商业银行想要推动碳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则必须要重视人才培养,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工作,让工作人员学习有关低碳金融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引进一些优秀人才并加强国际间的沟通交流,为碳金融业务更好的开展提供基础支撑。在加强人才建设的同时也需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使其能够进一步发展碳金融。

七、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各国在碳交易市场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搭乘碳交易快车提升本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加速走向世界主导的国际货币的行列。中国的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国的商业银行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借助我国当前的碳交易量和碳交易额巨大的优势,将人民币与碳排放权绑定,努力推进碳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最终使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这是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在新能源领域争取定价权的关键一步。

结语:从上文内容可以了解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关于碳金融业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还有一定的差距,整体的发展空间比较大,缺乏对这方面内容的深入研究。商业银行在发展碳金融业务时,首先要对其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缺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开展“碳金融”业务中重视中问业务领域的创新和碳金融风险的识别、度量、防范与控制,同时应该借鉴国外先行者经验,针对自身的不足,努力克服不利因素,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金融业务商业银行交易
绿色金融回顾与展望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拓展策略探讨
商业银行发展住房租赁金融业务的路径探析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大宗交易榜中榜
大宗交易榜中榜
商业银行发展县域网络金融业务的策略探讨
大宗交易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