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环保措施对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

2020-03-02文|

经济视野 2020年18期
关键词:规制竞争力工业

文| 王 青

环保措施对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国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

首先,直接影响。研究表明,在环境规制初期,规制强度每增加1%将导致全国工业竞争力下降0.526%,但环境规制强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增加1%的规制强度会刺激工业竞争力增加0.486%,这是由于工业企业在环境规制初期会受到各种环境规制工具的约束,企业被动增加环保支出,进而挤出其他生产性投资,造成企业利润减少,工业竞争力下降;而工业企业在环境规制后期会提前将规制成本进行合理预算,并不断增加环保产品与生产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驱动竞争力的提升。

其次,间接影响。在环保约束下,科研经费支出、外商投资及对外贸易对城市工业经济的影响会发生方向性变化,而劳动投入没有明显变化,这是由于环保措施会使外商投资的流向和额度发生改变,外商投资的减少与转移会造成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资金与技术流失,抑制工业竞争力的提升;环保措施下对外贸易抑制工业竞争力的原因在于环境约束的加强在短期内加重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外向型企业成本,抑制了企业的利润率水平;科技创新作用方向转变的原因在于治污成本对科研投入产生挤出效应,影响了工业企业的科研活动。

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直接影响。环保措施对不同地区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东西部地区环保对城市工业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特征,而中部地区却不明显。在环境规制初期,它对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负向抑制作用,其中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对城市工业经济竞争力的负向影响较小;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对城市工业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并不显著,而西部地区的城市工业经济竞争力对环境规制强度变化反应最敏感,原因可能在于西部地区现阶段的工业产业仍以资源型工业为主,环境规制的加强会对相关产业带来更大影响。

其次,间接影响。在环保措施下,东部地区外商投资对城市工业经济竞争力的影响由积极的促进作用转为抑制作用,原因可能是环境规制的加强使外商投资由东部地区转为环境规制较弱的中西部地区,减弱了东部工业企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进而阻碍了东部地区工业竞争力的提升。从科技创新角度而言,环保措施使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对城市工业经济竞争力的影响方向发生了改变,由推动作用变为抑制作用,究其原因可能在于规制成本的增加挤出了大量的科研资金投入,抑制了科技创新对城市工业经济竞争力的贡献作用。

环保措施下城市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构建完善的环保体系,提升环境规制效果

1.完善环保法律体系。具体而言:政府部门要明确分工,克服行政职能分工交叉带来的环境规制空白与随意,如环保部门可以通过法律明确规定的形式将不同环境事务的处理归属于不同行政部门,提高环境法律规制的实践性与权威性;进一步完善环保基本法则,积极探索国外环境规制的相关经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规制法律体系,进一步加强环保基本法律法规的制定,重视环境问题的事前预防,严惩环境污染的事后处理,制定与完善环境污染防治行为的激励制度;在环境规制法律体系的制定中,除了强化政府部门的主体地位,还要从立法的角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保,克服政府型规制的不足,实现环境规制的行政命令性和公众自主参与性的有机结合。

2.综合利用环境规制工具。现阶段我国环境规制工具主要集中于政府的行政命令型,公众参与型和市场激励型的规制工具利用不足,故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激励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环保税收制度、排污费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及生态补偿制度等市场型的规制政策,为企业自愿进行环保行为提供积极性和灵活性;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及媒体等工具,组织多样化、多渠道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明确公众参与环境污染举报的奖励机制,积极推动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的发展;构建体系化、科学化及透明化的环境信息公开体系,依法规定相关企业的环境公开信息,加强环境保护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3.制定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政策。政府要充分考虑地区经济的差异性,在对地区工业产业进行命令性约束的同时,利用财政补偿及税收优惠等方式为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减排投资减负,实现对地区工业影响较小基础上的环境改善;各地区提出适宜性的工业竞争力提升策略,旨在使工业发展策略既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又能遵循地区环境规制标准。

合理引导工业经济发展,增强工业经济竞争力

首先,优化工业结构,倒逼产业升级。通过对相关企业的补偿机制或同行间的兼并重组,实现污染企业与产能过剩企业的有序退出;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与人力资本投入,探索生产流程的效率化与环保化,追求产品的高端化,提升现有工业产品的品牌价值与附加值,实现工业由大向强的转变;大力发展战略型新型产业,加强政府对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财政支持与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融资提供良好金融环境;强化科研资金的投入与科研成果的转变,并制定宽容的准入标准来大力支持外资企业的入驻。

其次,重视科技创新,践行绿色生产。工业企业要自主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其中科研资金的输入不仅包括自有资金,还包括多渠道吸引的外资投入;提高人才引进力度,吸纳各类人才,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培训班,提升人力资本对工业创新与绿色生产的贡献;充分发挥政府服务功能,为企业创新合作提供优质环境,积极引进与借鉴国内外工业企业绿色生产与高效经营的相关经验,加强区域间、产业间、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在对先进技术进行吸收的基础上形成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个性化技术,真正实现自身技术优势的形成。

最后,发展新工业体系,提升工业竞争力。各地需要深入分析传统工业产业,根据工业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潜力,有选择性的对缺乏生产力的工业推行新工业产业革命,推行深层循环生产,实现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新生产方式;政府要加大对新工业产业的技术与资金投入,制定明确的政策与发展保障,积极推动工业产业发展与体制管理创新;针对不同地区间的发展差异,依据各地的资源与产业差异,科学规划新工业产业示范园区,实现分层分布的渐进式发展。

优化配置工业布局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从全国层面而言,要确定专门的政府机构管理产业转移,规范产业承建地间的竞争,进一步出台区域振兴计划,通过完善财政税收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科技教育投入等手段来有序推动工业转移,科学选择适合不同地区的输入与输出产业,并及时筛选落后产能产业的转移,推动健康工业布局的形成。对工业竞争力较强的地区而言,要遵循市场规律,对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的企业自觉进行关停淘汰以避免落后产能的转移,对符合转移的工业要积极鼓励与引导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缓解其他工业企业生产的要素压力与地区环境压力。对工业竞争力较弱的地区而言,加大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视人才及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进科学研发基地的建设,强化地区政府的服务意识,为转移产业提供到位的政策支持,营造吸引产业转移的营商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环保措施的强化会对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产生影响,会对劳动力、对外贸易及外商投资等因素产生作用而推动产业的转移,工业产业的转移不仅会影响地区工业竞争力与环境质量,而且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故需要从工业环境规制、工业产业发展及工业结构布局等角度出发,寻求实现地区工业经济健康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改善的路径。

猜你喜欢

规制竞争力工业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论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发展和完善——从抑制性规制到激励性规制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保护与规制:关于文学的刑法
工业人
日本竞争力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内容规制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