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集团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改革探索

2020-03-02文|

经济视野 2020年18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经营国有企业

文| 郝 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发展至今,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仍处于不健全的状态,还有诸多问题和矛盾需要解决。不仅需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还要对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进行改革。只有建章立制、规范经营、加强监管,才能将国有资产做强做大,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国有经济的优化布局。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现状

长期以来,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所期盼的改革,也是解决国有企业市场活力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国有资产规模稳步增长,实力不断增强,但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仍与经济发展不匹配,国有资产管理不善是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转型发展所面临的困难。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改革面临的相关问题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模式不够清晰

从目前企业集团的国有资产经营情况来看,一些地方国有资产主管部门依旧通过投资经营公司对国有企业进行直接管理,并没有明确相关的授权管理模式,相应的投资集团、企业,也只是名义上的股份制机构,未行使作为股东的职责;而一些集团母公司也通过行政命令或文件的方式对子公司的管理和投资进行干预,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于行政化,缺乏市场活力。

内部人控制导致国有资产经营风险加大

内部人控制是指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的不一致,导致经营者控制公司的情况。这种现象会导致风险管控不力,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近年来,随着各种经营弊端的显现,一些国有企业集团、金融机构及其附属公司的投资方向已经衍变为虚拟经营,不仅加大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风险,更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授权经营机制不健全

主要表现为权力下调机制不足,对现有授权经营体制改革的工作延迟,不能实施均衡和有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国有资产市场化运作,不能为核心的经营性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技术,并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手段为企业融资,提升竞争力,不能对资产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对国有资产实施市场化、专业化的整合,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的改革探索

明确职责,下放权力

国有资产授权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政府和企业分离,政府和资本分离,以资产管理为中心,先确定国家资产监督机构的监督职责与具体职能,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当依法明确履行投资者的职责,逐步分离其他职能,分类、重组设立,赋予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的类型权限,进一步下放权力和授权,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使企业更好的融入市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切实转变出资人代表机构职能和履职方式,实现授权与监管相结合、放活与管好相统一,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国有资本做大做强。

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夯实管理基础、优化集团管控,提升资本运作能力,推动集团企业、联盟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参照非公有的优质多元化股份制,将技术、管理和资产这三者有机结合、加快现代国有资产授权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市场经营体制建设,将民间经济的优势和国有经济整合起来,国有资产经营企业集团更应积极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

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建立管理体系

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提高监管企业信息的透明度,注重建立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系统中信息的透明度,降低资本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称性的潜在性成本。

加强稳定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企业风险预警机制和响应机制,完善预防、监督、控制、响应、追责等一系列完备的管理体系。提升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力度,真正做到有效监管,依法监管,切实维护好国有资产的安全,防止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投资企业是实体经济稳步发展的马前卒。有效防止和应对资本危机,是实现国有资产增值、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目前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改革的现状和问题为出发点,重点研究了有效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改革的探索路线,得出了改革探索的研究结论和意见。现在,国家层面的授权经营体制改革相关的模式正步步发展和优化,而试点工作的相关进步成果或不足之处也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制度。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经营国有企业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