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5G 进校园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2020-03-02张洋阳ZHANGYangyang刘建坤LIUJiankun王艳WANGYan

价值工程 2020年36期
关键词:大学生

张洋阳ZHANG Yang-yang;刘建坤LIU Jian-kun;王艳WANG Yan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384)

0 引言

国家与地方出台相关政策持续推动5G 技术快速发展。《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1]指出,5G 将会在2020 进入发展战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政府加快对高速、新一代移动、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也进一步推进了5G 的商业化进度;《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继续释放国内需求潜力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力争在2020年开始5G 的常态化商业使用;地方政府如北京、陕西、江苏、江西等也都出台了5G 相关发展政策,政策中提到要协调负责单位,协调计划的准备,简化审批程序,促进联合建设和共享,确保电力供应,建立行业许多优惠的政策,如产业园区和支持企业创新,给5G 高速发展铺路[2]。

未来15年,5G 技术对全球GDP 增长的贡献将超过3万亿美元;到2035年,5G 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带来2200万个工作岗位。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2030年5G 将带动800 多万人就业,间接创造1150万个就业机会。天津理工大学2020年增加了3 个与5G 相关的专业[3]。

我国5G 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新时代。预计到2020年,我国仅基站价值就将达到1000 亿元的规模,整体5G 行业市场愈发开阔。大学生需要紧跟行业走向,但目前相关文献或调查研究很少,很难为选择就业的大学生提供帮助。

经过市场调研,对5G 人才的需求占比最高是互联网、电子通信、机械制造产业,占比分别为41.57%、36.96%、14.56%。互联网行业发布的就业机会最多,占行业近30%。工程师最受欢迎,网络安全工程师排在前20[4]。据猎聘发布的2019年中高端人才库存数据报告,北京和深圳对5G 人才的需求属全国最高的[5]。在2019年十大与5G 相关的工作中,多数基于技术的。其中后端开发人才资源特别稀缺,随后便是算法工程师。趋于成熟的5G 技术对运营商服务垂直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运营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软件工程师的参与,无疑是增强自身的研发力量的灵魂。

对于5G 网络,数据的无线传输,扩大了人机之间的通信。由于电磁波的公开传播导致无线链路的脆弱性,移动通信系统仍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安全问题,如智能终端的各个集中部分的分组链接,以及多个异构网络的集成等。5G 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能够应对复杂问题的防御能力。

5G 推动了物联网技术与智能新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使智能机器人在劳动生产中大显身手。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当今社会劳动生产中,对于某些重活、脏活、累活、险活,一般人不愿做或难以做到,万联时代的机器人则可以担负,而对于以消费电子产品为代表的高精度、高品质的先进制造业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机器人的优势将逐渐得到体现。在万联时代,由先进网络技术控制的智能机器人不仅能承担许多特定的劳动生产任务,减轻人们的劳动负担,保证劳动生产安全,而且能弥补当今快速到来的老龄化时代劳动力资源的严重不足,减少企业人力成本不断增加的困扰[6]。

1 调查与研究

1.1 高校学生对就业认识现状分析

以天津理工大学现阶段四个年级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结合已有资料设计了《5G 影响就业系列调查问卷》。其中,高校学生一级指标设立学生专业、企业的性质、毕业薪酬预估值、计算机技能重要性分析值四个二级指标;“就业市场”下设社会身份、招聘取向指数、不同地区需求程度三个二级指标。问卷采用分值为1~5 的李克特五点式量表方式进行收集。本次调查采用线上征集问卷的形式,收到全部问卷数量为434 份,包含有效问卷374 份,有效率达到86.18%。对于问卷数据的处理运用SPSS 进行信效度分析,分析可得,问卷信度为0.889,效度为0.891,达到问卷使用要求,因子分析结果准确。

1.2 就业市场里5G 的应用

《2019 中国连锁零售业人才供需及新职业新岗位发展研究报告》[7]估算,目前,第三产业中零售业人才缺少问题严峻,人才缺口可达477万。连锁零售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内人才供需矛盾较大。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也带动了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持续以未来为导向优化企业的人才分布。

目前市场所主要运用的配电是全自动集中配电方案,通信系统主要负责传输数据功能,但是随着对可靠供电集中能力要求的提高,对可靠性供电区域的实现连续供电,这对整体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配电自动化主站的集中处理能力和时间延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5G技术后,通信双端通过智能通讯极大地解决了相应的问题,可以在非故障区域进行智能分析,故障定位,故障判断,电源隔离等等操作,实现故障处理的全自动化,最大可能减少因故障停电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把分钟级的配网故障处理时间提高至毫秒级,因此,5G 网络的智能电气自动化,将会成为未来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的一大趋势[8]。

5G 技术的大连接性[9]特别的强,可以连接大量高精度的农业传感器,如监测土壤温湿度传感器、pH 传感器等,此外,配备5G 和8k 的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也可以应用农业监测、紧急救助救援等领域。

融合5G 技术下的智能教学服务场景也会趋于多元化,智能化,也对教育提出了具备有形展示的效果、最大化接近“数字一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一方面,华南师范大学进行智能教学的一个尝试成果,值得我们去学习,该学校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课程中运用到5G 加全息互动课程技术,并且首次在学校中实现了5G 全息投影公开课教学。[10]未来有计划就业与教育相关领域的同学,可以以提升高校交互式,情景式教学为出发点将此“5G+全息互动课程”技术巧妙运用在高校教育模式改革、辅导班,教育机构等的更新方向。这么一个智能的教学环境,增添不少兴趣感,科技感和现实感,为教学服务提供了有形展示效果。智能的“分身式”教学环境给学生们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接近全真的认知和体验。

1.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就业导向关键因素与社会身份、就职企业的性质比例数、行业性质数、就职企业的性质数、招聘取向指数、5G 人才指数、毕业薪酬预估值、二级考试重要性分析值、不同地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其中ai,i=0,1,2,…,9 为待估计的各个因素回归系数,ε 是随机误差。

1.4 模型的求解

检验y 与各影响因素xj之间的线性关系利用pearson 相关性

将数据依次代入公式

根据描点绘图及相关性可得:

根据Pearson 相关系数的值域等级解释:r1、r4、r5、r7、r10、r11、r12均大于0.8,因而对应的因素与大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具有极强的相关性。

因此,影响因素主要是以上七种要素,因而可以列出下式:

由“五大”体系下的工资总额分配模型。受上面分析,x1、x4、x5、x7、x10、x11、x14、x15、x16为衡量工资总额分配的参数。

6i 为第i 项指标的标准差,xi为第i 项指标的平均值。

通过计算可得本来分配制度的vi及wi,经分析可知:大学生各类差异指标权重均比较合理因而来讲原有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合理。

根据大学生各项评分进行推荐建议:

从而得到最佳职业导向方案。

1.5 模型的优缺点

①本文比较完善的给出了就业导向的相关因素的求证,并求出了相应的相关系数,并给出了比较科学的工资分配模式的公式,整体完成了建模任务,以及相应的问题。

②本文对于该问题的探讨有理有据,生动形象,结果可靠,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

③由于推导和计算能力有限, 以及经知识的缺乏,因而无法较为准确的将相应的一些要素进行数据化,调查程度的视角比较小,仅仅限定于大学生群体,没有考虑未来的经济状况对于模型的影响,例如经济危机、货币贬值、国家政策改变等一些对总公司工资分配产生影响的因素,所以可能和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误差值。

④为了简化分析的方法以及难度,我们假设影响分配的其他因素和分配是成简单的线性关系,没有深入分析讨论相应的散点图和残差图,只是使用了一些经验公式,因此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以及片面性。

2 结论与政策启示

基于我国当前的现状研究5G 关注其网络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研究急需5G 和就业之间的关系,但很少有文献可以发现,对5G 的可能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进行了探讨。提出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调查研究5G 授权智能技术将给构建大学生就业新生态系统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在5G 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如何创新地实现就业预备路径等问题,这无论是对于未来想自主创业的高校在校生还是想本科毕业及就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关键刚需,如果能把握好5G 浪潮带来的新时遇[11],找对落脚点提前夯实好基础,做足准备应对,定能打一场漂亮的胜仗。

5G 要求大学生自觉进行信息反馈。5G 时代人、机、物联网的特点使受教育者能够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这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各方面的体验。然而,由于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同,教育者和教育者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上存在较大差异,由于个人价值观念而导致的对信息选择能力不足[12],容易受到网络思维的影响,易受误导信息的主观判断,如何准确对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一个大问题,这就要求群众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充分发挥自己能够快速提取信息的特点,集合教育者较强的信息分析能力,“1+1>2”的教育效应。

5G 带来产业互联,但是这些产业基本是存在一定门槛的,消费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互联网从业者不仅要掌握互联网相关知识,还要不断学习新的行业知识。产业互联网的要求往往比消费互联网要高,C 端和B端比起来,往往是B 端的产品更难一些,C 端只要做好内容、运营,用户大部分都会买账,但是B 端产品所涉及的环节要更复杂,也更加讲究实用性,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出现bug 可能直接影响生产效率。

从调查结果来看,5G 领域是高科技交叉混合领域,对从业者的综合能力均有很高的要求,主要涉及移动通信网络规划,网络云处理、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化行业五大领域,这些涉及的领域要求对应对5G 多端点多场景的应用需求增强,增强从业者的智能化、自动化运维能力,从而可以大大降低运营商成本,可以根据各个层级对不同的垂直领域的需求去制定个性化的问题解决方案。

在全国各省市分公司人才的需求排名中,北京和深圳两个城市占据排行榜的前两位占比为28.83%和20.22%;上海排名第三,但人才需求达到16.79%,推理北京和深圳排名靠前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个城市具有相同的特点:高科技企业比较密集。北京拥有最多的互联网企业,深圳市是华为和中兴的总部所在地,这两个城市非常适合5G 人才发展,也对5G 人才的需求强劲。但是反观在校生未来的城市规划却不尽相同,两套数据的差距暴露出在校生对市场认识不清,未来规划未紧跟潮流等问题。

综上,显然,大数据时代需要的人才更具有创新性和思想性。作为职场的一股新生力量,我们需要担心的不是被人工智能取代,而是理解如何掌握人才需求,如何在这种背景下增加我们的厚度。因此对于政府、学校、学生三个主体给出以下建议:

在我国各级政府必须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市场连接,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电信和主要国内信息技术公司,专注于“5G”网络与大数据的主题和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和工业各部门创新推出的研讨会,邀请各行各业的精英教育,政府与企业进行主题演讲、圆桌对话、案例分析。

首先,高校应该为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提供相关的就业知识指导,让他们对未来的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健康教育,让学生对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有新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另外,要让学生敢于竞争,积极竞争,适应竞争。此外,学校每年要及时收集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运用相关工具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分析并撰写报告。

人们行为容易受到思想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即将走出校园的大学生,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所处思想知识体系的低端,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不足都容易导致他们就业观念的错位,这也会严重阻碍大学生就业理想的实现,当前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反而追求高薪舒适的工作,这种心态严重阻碍了毕业生找到自己理想的单位,因此,大学生应该适当放低自己的期望,充分去收集社会的就业信息,形成正确的就业定位,拓宽自己的就业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取长避短,选择那种自己既适合又喜欢工作,在学校学习阶段学生不仅要掌握好相应的专业知识,更要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手能力。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