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非农就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
——基于VAR 模型

2020-03-02杨甜甜YANGTiantian

价值工程 2020年36期
关键词:非农产业就业人数比重

杨甜甜YANG Tian-tian

(安徽财经大学,蚌埠233030)

0 引言

河北省农村非农就业人数比重在1985年为20.43%,2018年达到55.20%,非农就业人数迅速增长。农村非农就业增加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发生变化,数据显示,2018年该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85年的36 倍,其中非农收入占比69.61%,而该比重在1985年仅有28.44%。所以非农就业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农村非农就业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有现实意义。

1 实证研究

1.1 变量设定和数据选取

本次研究以农村非农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衡量农村非农就业水平(NFE),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衡量城乡收入差距(GAP),并分别进行取对数处理,得到LNNFE、LNGAP。具体见1985-2019年《河北经济年鉴》。(表1)

图1 脉冲响应图

表1 滞后阶数检验结果

1.2 建立VAR 模型

由于两变量均通过了平稳性检验,所以确定滞后阶数后可直接建立VAR 模型。结合表1 可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因此建立VAR(2)模型。进一步检验稳定性可知,所有特征根的模均小于1,即该模型是稳定的;因果关系检验中,两个原假设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被拒绝,即LNGAP 是LNNFE 的格兰杰原因,LNNFE 也是LNGAP 的格兰杰原因,说明LNGAP 与LNNFE 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两变量关系的分析合理。

表1 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非农就业比重冲击的响应结果中,给农村非农就业比重一个正的标准差冲击,城乡收入差距的响应方向起初为负,响应程度在第3 期达到最大,随后逐渐减弱并在第8 期转变为正响应;正响应在第10 期达到顶峰后逐渐降低,最终在第15 期趋于收敛。面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冲击,农村非农就业比重的响应方向始终为正,响应程度从原点附近不断增强,第7 期达到顶峰后逐渐降低;非农就业对收入差距冲击的响应时间相对较长,第45 期才趋于平稳。

上述脉冲响应结果结合实际进一步分析,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短期内,农村非农就业比重提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具有积极影响,且这种促进作用先提高后降低;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非农就业部门(农村平均收入增长降低)以及部分非农从业者迁入城市(城市平均收入提高),非农就业增加在中期内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从长期来看,农村就业结构转变对收入差距降低的促进或阻碍作用都不显著,此时应采取其他措施实现收入分配的平等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能在较长时间内提高农村地区非农就业水平,缓解农村居民因只从事农业而收入偏低的现状,但这种正向影响具有先提高后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长期内不显著。

表2 方差分解结果

方差分解结果中,LNGAP(LNNFE)对LNGAP 变化的贡献度在1-5 期快速降低(提高),从第6 期开始逐渐趋于稳定;第30 期时,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有70.89%归因于自身因素,29.11%由农村非农就业比重的变化解释。LNGAP(LNNFE)对LNNFE 变化的贡献度在1-10 期快速提高(降低),从第11 期开始增长(下降)的幅度有所放缓并趋于平稳;第30 期时,农村非农行业人数占比的变动有55.40%由城乡收入差距解释,非农就业比重的贡献为44.60%,即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就业结构变动的贡献度大于后者对自身的贡献。

上述方差分解的结果结合实际进一步分析,得到以下两点结论: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被自身解释,农村就业结构转变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贡献度不高;虽然非农就业比重对变量自身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贡献,但是农村非农就业水平的波动有一半以上的原因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引起。

2 结论及建议

2.1 结论

利用河北省1985-2019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VAR 模型,分析河北省农村非农就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农村非农就业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但农村非农就业对城乡收入差距波动的影响小于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非农就业水平变动的影响;短期内,农村非农就业比重提高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长期来看,非农就业对收入差距任何方向的影响都不显著;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能在较长时间内促进农村居民非农就业,但这种影响先提高后降低且在长期内不显著。

2.2 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河北省相关部门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和非农就业水平的提高,实现城乡居民财富分配的均等化。

第一,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外出非农就业促进两个角度,提高农村非农就业水平。由于农村非农就业人数增加对收入分配的平等性有利,所以政府应该从增加本地非农就业机会和促进外出非农就业两方面提高农村非农就业率。政府通过出台投资优惠政策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回乡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城市相关部门要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效果,例如,通过宣传教育改变某些企业的用工观念、加强农村流动劳动力就业网站的建设、鼓励大学生为农民工提供法律知识培训或援助等。

第二,从社会保障健全、农村非农劳动力分流两个角度,减少阻碍非农就业者收入提高的因素。因为收入差距扩大能在较长时间内促进农村非农就业,但非农就业部门(尤其是城市非农就业市场)过于拥挤不利于工资增长,所以相关部门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农村非农就业者的流动成本;除了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外,当地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资金贷款、免费培训等方式吸引优秀外出从业者回乡就业或创业,对农村非农从业者进行合理分流。

第三,从政策设计加强、农村农业振兴两个角度,促进城乡收入分配的合理化。由于农村非农就业增加降低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在长期内不显著,所以政府应适时采取干预措施使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首先,政府应加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处理,注重再分配。其次,促进农村农业发展,除了以非农产业发展带动农业振兴外,政府还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财政支农投入力度、加强新型农业技术的宣传教育、为有意愿的农民提供农业知识培训等。

猜你喜欢

非农产业就业人数比重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德国就业人数创统一以来新高
中国城镇非农产业区位布局的省际变迁──基于2005—2013年城镇地区的就业数据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