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采空区安全评价研究①

2020-03-02陈翌娇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31期
关键词:煤矿安全工作面煤矿

陈翌娇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学院 山东泰安 271019)

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煤炭资源连续开采的趋势将在很长一个时期不会改变。浅部资源的枯竭,开采深度增加,地质条件恶化。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煤矿出现不同程度的灾害,岩爆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矿压显现剧烈、突水事故严重、巷道持续变形、瓦斯突出量增大等灾害形式,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甚至导致矿井停产,停建。河南省政府结合我省实际,下发各类煤矿安全管理文件, 其中严格煤矿准入条件,提高准入标准。要求不具备灾害防治能力的企业不得开采存在一定危险的煤炭资源。国家《矿山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且煤炭采选在生产工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且短时间内无法找到更合适或者勉强替代煤矿的能源。而采煤工作面又是生产煤炭的第一场地,其安全管理工作影响着整个煤矿的安全管理。因此,煤矿采区工作面安全评价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有至关重要的影响[1]。

1 采区工作面常见事故

自燃事故、顶板事故、瓦斯爆炸事故、煤尘爆炸事故、透水事故、职业病(如表1所示)。

2 AHP 采煤工作面安全评价

2.1 AHP模型

AHP模型见图1。

(1)确定层次分析判断矩阵标度,由文献[3]得出一致性指标如下表2。

(2)一致性检验。

表1 煤矿重大死亡事故

表2 一致性指标

图1 AHP评价流程图

2.2 实例评价分析

如图2所示建立了基于AHP的煤矿采煤工作面安全评价指标,根据重要性比较,得出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

CR为0.0625,<0.1,满足条件,同理可得指标权重及检验结果如下。

U1-U1j的指标权重的CR为0.0535,<0.1,U2-U2j的指标权重表的CR为0.0125,<0.1,U3-U3j的指标权重的CR为0.0623,<0.1,均满足一致性条件。

由上述分析可知煤矿采煤工作面中事故的环境的因素大多是一些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因此,只有通过减少或者消除人、物带来的危险因素降低事故发生率。合理的设计系统,使人机系统在生产过程中达到安全,高效,相互匹配,利于防止事故的发生[4]。

3 采煤安全评价的建议措施

首先,提高评价人员的素质,评价的结果与评价人员对被采煤工作面的认知程度、专业知识以及自身的判断分析思考能力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践与理论并行的方式等对专业人才加强专业能力及素质的培养,对培训结果采取闭卷考试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其次,完善相关评价体系和标准,安全评价所涉及的学科及层面较广,自然科学、管理学、安全学等一系列科学知识;因此需要更加严谨、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而现存的安全评价方法由于煤炭行业是煤矿、地质等多种影响因素交互的整体,评价指标定夺困难并且定量模型自身受条件限制等,降低安全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国家应当完善并制定统一的适应国家采煤现状且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全面的煤矿安全评价标准[5]。

再次,企业应加大在安全方面的投资。投资与安全成正比关系,只有增加投资,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才能增强煤矿的安全性,采购使用各类新型开采装备和设施,在安全监测和围岩监测等设备上加大投资,跟进市场新型设备使在开采过程中实现安全化。甚至预测未来可以实现生产的自动化、高效化、先进化。

图2 AHP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表3 判断矩阵

最后,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各个企业的安全评价意识,精准理解煤矿质量标准化和安全评价管理。当前的大部分煤矿企业质量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使用与安全评价工作类似的安全检查表法,存在人为疏忽的可能性,在公司内部走廊、井口、大巷等地设置安全理念提示标语,时刻提醒警示全场工人,同时使用奖罚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借助安全制定新章程新规定,奖金与惩罚并存。开展教育讲座、教育宣讲、教育娱乐等有关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安全理念[6]。

4 结语

综上,为有效地避免煤矿安全及自然灾害事故发生,相关企业需要从专业人员的理论素质培养、招聘、考核等多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从安全隐患的来源,安全过程的预测预防,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不良影响。国家政府切实加强基层安全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和评价体系,企业也应当不断提高安全科技水平,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宣传。做好煤矿安全评价工作,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推动我国煤矿安全评价工作的发展,实现煤矿的长治久安。

猜你喜欢

煤矿安全工作面煤矿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单轨吊机车在煤矿综采安(撤)工作面中的应用
关于煤矿安全事故责任追究问题的思考
综采工作面过陷落柱防治及其对策
对如何提高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思考
综采工作面的快速回撤
综采工作面坑透结果分析与验证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