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随儿童兴趣 创新课程教研

2020-03-01罗海燕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研兴趣儿童

罗海燕

【摘要】课程建设是幼儿园的核心工作,是教师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园本教研则是课程推进的重要环节,优秀的教研团队必将促进课程的发展,也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我们一直以园本教研为平台,改变了教师“被教研”的现状,树立了“追随儿童兴趣创新课程教研”的园本研修理念,从一线实践层面寻找问题、发现问题,通过深度体悟儿童,给予教师专业支持,共同达成研训愿景。

【关键词】儿童;兴趣;课程;教研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贯彻实施,“追随儿童兴趣创新课程教研”已经成为园本教研的新重点、新任务。引领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更能帮助教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与生成,更能引导教师理念和行为的深刻变化和持续性发展。我园开展社会体验课程的实践研究已有3年半的时间,我们将社会体验课程实践研究从概念落到了实处,让每一位老师进步,让每一位孩子受益。

一、高位专业引领,帮助教师了解社会体验课程理念

“体验”根植于人的精神世界,着眼于儿童与自我、自然、社会之整体有机的统一。我园整合多方课程资源,选择一种有效的儿童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时基于“社会”这一大环境,力求解决过去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碎片化”“分散化”“割裂化”“无序化”等问题。

在课程引入的最初,我园建构了由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学院、高等院校、幼儿园、家长、社区六位一体的专业引领团队,她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体验课程的理念、内涵跟老师们进行了系统的讲解,一起通过问题导引、案例剖析、现场教研开展行动研究。

二、捕捉儿童兴趣,以集体备课为平台生成体验课程

我园每个月的月末都将对下月的社会体验课程进行集体备课,分析社会体验课程主题活动的核心价值,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追随儿童兴趣,以一日生活为载体生成月主题课程,集体从顶层进行园本化整合,针对课程目标、内容、评价的总体规划,使各课程和谐相融、共促儿童发展,我园的社会体验课程就这样自然而然的生成,课程的开發成为我园教师开展活动和专业成长的有力抓手。

三、聚焦关键问题,引领教师开展社会体验课程实践

我们通过聚焦关键问题,寻找教研切入点组织园本教研,帮助教师开展社会体验课程实践。幼教工作者,要相信儿童、放手儿童、支持儿童,儿童是智慧的问题解决者。我们以这个理念作为开展社会体验课程的实践切入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研。

[教研实录]

教研目标:

在学习的基础上,引导教师树立“让幼儿成为智慧的问题解决者”的教育理念。

教研过程:

1.引入话题———“不能用昨天的观念,教今天的孩子,去适应明天的社会”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感悟和提升: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著名未来学家彼得·伊利亚德说:“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如果现在的教育,不能为孩子的未来奠基,那我们的孩子30年后一定会被全新的社会所抛弃。“教孩子三年,一定要为孩子未来想30年。”因此,从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我园“一个孩子一个世界”的办园理念和“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的育人目标,以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哲学,胡塞尔的体验主义哲学,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理论依据,探寻幼儿、教师、家长、社会生活和个体知识经验的课程即幼儿园社会体验课程,填补学前教育课程领域的空白。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对教育责任的理解,突破固有的认识,使教育更适合幼儿的发展需要。

2.小组研讨———你是怎样理解“让幼儿成为智慧的问题者”的?

范迎川:我在思考,什么才是孩子的问题?我们应该分析哪些问题应该怎样让孩子自己去解决,特别是我们小班的孩子,能让孩子自己做的就应该让孩子去做,如果孩子遇到问题,老师要对问题作出判断。

陈红霞:老师就要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他自己寻找答案,或找同伴,或找爸爸妈妈等,教师需要通过提供多种的游戏区材料,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帮助,以这样的方式让孩子逐渐在体验过程中成为智慧问题的解决者。

艾丽娟:我觉得首先就应该会提问,教师的提问也应该引导孩子学会发现问题,在与孩子共同解决的过程,帮助孩子……

本次小组研讨,我们达成共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能让孩子做的就让孩子做,能让孩子想的就让孩子想,教师提供支持与帮助,给孩子更多自主选择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机会。

四、整合保教力量,支持教师建构社会体验课程体系

为了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的目的,我们以“年级组”的形式组织教师每周进行教学实践的相互观摩。并以年龄组为单位进行社会体验课程后的研讨,教师有了更多对社会体验课程的感悟,逐渐理解了如何建构社会体验课程体系。保教干部分别深入各班,给予一线教师具体的指导与帮助。行政班子形成了周会、月会的研究形式,帮助教师解决在社会体验课程体系建构过程中的问题。

我们通过大量的教研实践,教师逐渐把关注点从关注教师的“巧妙的教”到关注幼儿的“体验式学习”。让孩子们在有色彩、有生命、有温度的课程中滋养成长!让教师在有态度、有深度、有效度的研究中浸润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教育部印发,2012:2- 6

[2]张华.体验课程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1

[3]李灵.行动研究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概述[J].教育科学,2002(2)

[4]陈如平,刘宪华.学校课程新样态[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6

[5]胡华.2018年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委会学术研讨会“回归儿童,关注生活,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分会场的发言

猜你喜欢

教研兴趣儿童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留守儿童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