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索

2020-03-01蔡维金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对策

蔡维金

【摘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有利于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革创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融入生活案例,创设生活情境,开展生活交流和讨论活动,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对策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十二岁看终身。这句话直观地告诉我们不同阶段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如同一张白纸,缺乏对社会的认知,没有是非观念。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则是从“德”的角度塑造孩子的人格,让学生具备是非观念;从“法”的角度约束学生,提高其法治意识,有效地防治学生在青春期走上犯罪道路。由此可见,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应改变过去灌输式、填鸭式和口述式的教学方式,积极构建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结合生活案例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探索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构建的必要性及有效性对策。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立足教育改革的需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儿童的道德发展,遵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过程。幼儿阶段的孩子,在道德发展方面呈现“无律”的状态,而进入小学阶段的孩子,道德发展则进入了“他律到自律”的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则是通过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实现学生道德由“他律到自律”的自然转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德育”占主体,而教师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通过教育,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将生活案例、生活现象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地降低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难度,让学生从身边事物入手把握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的教育思想发展如火如荼,都直接指向了一个目标:改革创新教学课堂。就小学道德與法治教学而言,教师要积极转变过去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理解和灵活掌握。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构建,是改变应试化、传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的有效性对策

(一)融入生活案例,引导分析生活

将生活案例融入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是构建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想确保案例教学法实现最佳的教学价值,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教学案例的选择应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即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2.教学案例的选择应与教学内容相符合,试想:如果教师选择的教学案例与教学内容不相宜,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融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新闻事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分析生活,实现最佳的生活化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我爱我们班》时,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其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热爱班集体,懂得维护集体荣誉,形成团结一心、努力向上的集体荣誉感。在这个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从“班级生活快乐多”“团结友爱的同学们”两个模块入手,积极收集学生在日常活动中的照片,尤其是一些感人的瞬间,并准备好背景音乐,制作相册视频等,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结合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感知集体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生活化教学质量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实现教学过程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在教学中更深入地体会教学内容,实现良好的教学质量。还是以《我爱我们班》的教学为例,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集体目标一致的重要性。教学情境创设如下:课堂开始,教师给学生发放船票,然后通过语言描述营造情境:班级就如同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今天同学们就要进行一次航海之旅,整个过程充满着风险和刺激,需要所有船员的相互协作,方能化解风险,成功到达彼岸。在情境营造之后,教师给学生一些需要合作的且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让学生完成。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够充分感知班集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意识,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角色扮演、案例讨论活动

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案例讨论活动的开展,实现生活化教学目标。例如,在健康与安全这类话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实际的案例教学,如以生活中灭火器的重要性为话题进行讨论,教师还可以结合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安全问题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积极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融入生活案例,创设生活情境,开展课堂交流讨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唐燕.“摹仿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生活化的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8,20(1):15- 20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