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旱震关系与全球中长期地震预测及磁暴二倍法短临预测
——兼论人体科学与现代地震学发展

2020-03-01任亮RENLiang赵玉玲ZHAOYuling招洁兰ZHAOJielan沈今川SHENJinchuan朱念麟ZHUNianlin罗新LUOXin耿庆国GENGQingguo高建国GAOJianguo

价值工程 2020年36期
关键词:气象人体预测

任亮REN Liang;赵玉玲ZHAO Yu-ling;招洁兰ZHAO Jie-lan;沈今川SHEN Jin-chuan;朱念麟ZHU Nian-lin;罗新LUO Xin;耿庆国GENG Qing-guo;高建国GAO Jian-guo

(①中国五矿邯郸矿业集团矿山局总医院,邯郸056001;②广州市恒联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西安710000;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100049;④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5;⑤中国地质大学心灵量子能量研究所,武汉430074;⑥云南大学物理系新空间1025 实验室,昆明650091;⑦云南大学人体科究室、人体潜能研究中心,昆明650091;⑧中华东方人体生命科学昆明研究院,昆明650091;⑨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北京100036;⑩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北京100036;⑩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北京100036)

1 旱震理论与全球中长期地震预测

旱震理论体系,实质上是由两个不同阶段构成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地动热转移造成气象干旱”,地球干旱区的面积和干旱强度(即干旱总热量)与该区域地壳运动机械能正相关。第二个阶段主要涉及是“干旱结束前发生岩石圈地震”,所谓“地球气象干旱结束前”,实际上标志着此次的地壳运动达到一个非常大的极限点,其位移或者挤压力达到顶峰,这时不会继续释放化学热能,因为地壳运动的机械能已经基本完成,当然也就不会再继续转变成为化学热能了。值得注意的是,“干旱结束前发生地球地震”,对作出短临地震预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2008年512北川大地震,正是在2006年四川盆地气象大旱、2007年四川盆地继续气象干旱,到2008年春季转为雨水增加的背景上发生的地震,其作用机制则是青藏高原地块对四川盆地的持续挤压地动热转移效应而发生的地震活动。我们研究发现干旱与地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发生6 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域,震前1年到3年半的时间内往往是气象干旱区域,而且旱区面积随着震级的大小而不断增减。在干旱后第三年发生地震时间里,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增大半级。由此可见,干旱与地震间地确有一定的关系,这从另一方面解释了大面积干旱的物质成因。旱震理论体系作为大地震中期预报方法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的研究表明,地震与干旱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在地震孕震过程中,地震引起的气象地震效应,表现为一系列灾害性气候和灾害性天气的物理化学极端值;另外,大气环流运动状态的不断变化,也可能对地震活动起着某种地震活动的调剂作用,如临震前出现的低气压和特大降水等气象特征,都可能会最终诱发地震的形成与发生。这是由于地球内部电磁能、热能、化学能共同协调的作用,并集中到岩石圈地表,使大气运动出现异常而发生地震活动。

2 旱震理论的定量分析与预测实践

我们在运用旱震关系在地震预测实践中,我们研究学者需注意几个问题:关于气象旱震,干旱区需要政府组织送水吃的时候就要开始留意一下其它气象前兆,持续一年以上严重气象干旱地区,突然出现没有预报的气象强降雨,这时候立刻搜集一下有没有其它气象异常,一旦出现过立闪或降雨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带颜色的气象雾气,应立刻采取防备。气象旱震关系反映的是多年不遇的涝旱或大暴雨出现和地震之间的气象关系。比如1963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气象洪水,1964年又遭受了四十多天的气象涝灾,到1965年却又出现了几十年没有见过的气象大旱,紧接着1966年发生了强烈大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也发生在气象大涝大旱之后。1975年海城、营口地震活动前,头年秋季雨水特别多。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活动,1889年河北大名强烈大地震活动之前也都有气象大旱大涝。从历史研究资料看,气象旱震关系有“涝—旱—震”和“旱—涝—震”两种气象类型,尽管看起来是很矛盾的气象问题,但结合具体的地震发震震型,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问题则是旱震理论体系相适配的。

3 磁暴二倍法短临全球地震预测

我们可以按二倍法所预测的日期在国内泰文气象地震预测寻找在这个日期哪个地区有7 级以上地震(称带头地震,震级越大越好)与这个日期的日序差呈倍九天时间对于关系(不计年份),天文并在该震发生后能在其附近找到与该震发生日期之差(不计年份)为倍九日期的6 级以上天然地震(称被带地震,至少得有一次),可以说明这个地区有9 天周期的天文气象地震预测外因在触发天然大地震,今后还有触发地震的可能,遂认为二倍法所预测的地震其倍生地区可能是这个异年倍九法所指出的带头地震所在的地区,天文气象地震预测在异年陪九法所倍出的天文气象地震预测若干日期中选择与磁暴二倍法所定日期重合的日期定为未来最可能发震的具体的日期。当然在这个日期可能在国外某地发震,但上述所定地区也是应当进行区分注意的。

4 人体科学与现代地震学

地震前,地震区域上空自然环境发生改变,自然界会出现很多异常现象,相对应的空气温度、湿度、气压等也会发生变化,这种自然环境的改变会使人和动物身体感到不舒服。对于感觉灵敏的人和动物,尤其是听力灵敏的人和动物,人的耳朵会产生耳鸣、头晕的现象,动物可能也会,这种现象就是生命对自然界的条件反应。人身体的这种反应与耳朵内耳构造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少数人可以感应居住地附近将要发生的地震,甚至对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地震也可感应。人体感应是人的身体和意识对外界物质或信息的一种自然反应。体感是任何有生命事物的本能感应、也是最人性化的感应。人体感应地震,即人对地震震前的能量波(电磁波、声波、引力波、生物波)等信号变化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就是相关能量场信息信号对人的身体所产生的影响或干扰,人能感觉感知到这种能量,身体会产生条件反射,比如耳鸣、头疼、头晕、心慌气短、心烦意乱、四肢乏力、重心不稳、恶心、呕吐、嗜睡等表象特征。在这里暂且简称为体感。与此同时,在练习中可以体验到人体气场与气感的客观存在,通过手指或手掌自然经过人体的奇经八脉以及360 多个穴位,感应身体各个部位经络的既分区域又网络联系整体的全过程。经过一定时间的规范教程(如中医经络理论、地球结构、地理以及心理知识等)的学习指导与坚持不懈的练习,就可以从动到静、从浅到深、从难到易、从繁到简地达到掌握“五禽戏”功法的要领。当然,练习者需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要求与心理承受能力,入定练习时不宜受到惊吓和干扰,如有重病或精神异常的人不宜练习此种功法。当练习华佗五禽戏功法到了一定的时期(因人而异),最好是人体的小周天或大小周天被打通后,就可以练习手感测病,即将一只手指或手掌按照五禽戏的练习方法,随意顺着头部朝下或两侧意念轻轻游走,如遇上有病或不适之处,手指或手掌就会稍停下来旋转游动,正处于中医所说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之状态,直至病灶打通或修复方会离开;如遇上较大的病痛,其修复的时间会更长一些;许多人体自身的疾病是可通过此法自己治愈的。练习之后,将尚有余温的手敷脸或按住不适之处,均有美容与镇痛疗病之功效。当练习者个体的精气神饱满,自身体内原有的病痛已经痊愈,或完成小周天或大小周天通畅之时,就可以运用地球的表面位置与人体的表面位置相对应的关系,来进行练习预测地震的可疑信号了。其要点是:你在入定状态下,当手感身体不同部位时,手指或手掌游动到某个部位,会感到一种象磁吸般的加重并在某点上停留,就可在该位置点上内读其对应点的地理国家、海域及两极,反复多次内读得以确认,用手指去按住点为可疑地震中心区域;再入定遥感地震的三个或更多的相关要素,直至内读感悟到所需要的地震数据为止。在预测地震的震中定位时,是将整个人的身体当成一个地球来看待。其中,北极和南极即人的头顶(百会穴)与脚底(涌泉穴)。很巧合的是,中国的版图刚好就在地球的正中心偏上的位置,即宽广的胸部和健壮腹部位置,这块福地印证了中国是“世界中心国家”和“胸怀祖国,望远世界”的民间美好传说。又如,人体左侧从上到下为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右侧则是欧洲、中亚、西亚、澳洲与新西兰;股臀部为非洲大陆;下腹为大洋洲、南海和东南亚等;背部为大西洋;头部正面与背面是前后型验证系统,左右手与脚的正反面分别有一个自我循环的验证系统,还有遥感指测工具、信息储存中心、灾难预警中心部位等等。在地震发生前,通过手指遥感应气场,自由游走至预测的地震预发位置点即停下,按对应图表来确定震中的大概方位。至于该预震点的预测地震级别、发震时间以及震后灾情,可采用中华传统文化的静心入定、意念遥感等方法来加以确定。当然,由于地球是椭圆形的球体,或会沿30 多度角不停自转;地球内部由于板块运动所造成的地震现象,从其震源深度经地壳至地面所走路线、裂变强度和冲出地表的角度不同,也使发震的震央位置亦发生差异性变化,特别是所发生的时间迟早不一,最难确定,常常与实际情况会有一定的差距。

经多次人体体感地震预测的体感记录来看,在大地震发生前,会有耳阻塞耳鸣症状,甚至大震信号接收时,在很短一段时间内,突然失去人体科学听觉,同时会听到某一个特定频率的单纯声音。这声音可能与地震前磁场空间的变化有关,这种变化对地震声波敏感的人体科学的内耳或脑部敏感区产生影响。就像海里的鲸鱼、空中的鸟儿,会被一定的声波波段所影响。人体感应耳朵的敏感度在医学上,还有待研究,这是令医学界感兴趣的一种地震现象。人体感应地震全球三至四级地震,会快速闪过微弱的脉动;感应全球五至六级地震,体感相应较强,震后症状消失;感应全球七级至八级地震会出现较强体感,呈放射状,围绕人体旋转,耳鸣,内耳出现高、低频声音,噪音强大。如果出现刺痛,发震点位多为浅源地震;如出现重度疼痛,发震点位一般为深度,大级别地震在地震前数十天内,海洋地震会出现沉闷的摩擦音,穿透力很强。尽管实现地震预测有着诸多的科学困难,但我们地震学家们一直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着。在科学上更深刻地认识地震的本质问题,是我们未来世纪地震科学的发展方向,在这方面,发展新的观测技术和新理论是发展的重点。

猜你喜欢

气象人体预测
无可预测
气象树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人体“修补匠”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