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研究

2020-03-01周德康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6期
关键词:生产者消费品供给

■周德康

(浙江省之江棋院)

1 引 言

体育产品有别于其他实物产品,具有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的特点,如果缺少合理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缓冲机制,则会导致体育市场需求和供给失衡,阻碍体育产业持续发展。为了推动体育产业稳定发展,避免体育市场供求关系失衡,需要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到体育市场,平衡各方关系,加强政府主导,通过政府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宏观调控,创设稳定的体育市场环境,为体育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1]。

2 体育市场需求

体育市场需求,即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多种可能价格下自愿购买体育消费品的数量。如果价格不同,消费者具备的体育产品购买量不尽相同,随着价格升高,需求量随之减少;价格降低,需求量随之增多,说明价格和需求量保持负相关。影响体育市场消费需求变化的因素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消费者收入水平

消费者对体育消费品需求,具体表现在体育产品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对于购买欲望较强的消费者,通常与自身的兴趣相关,支付能力则同消费者自身可支配收入相关。一般情况下,收入增加的同时,体育消费品需求量也将大幅度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体育市场消费需求;反过来,体育消费需求减小,均衡价格也将呈现下降趋势[2]。

2.2 消费者空闲时间

人的时间包括空闲时间、休息时间和劳动时间,对于拥有一定空闲时间的消费者而言,是体育消费的基础前提。多数情况下,空闲时间量增加,体育消费需求也将大大增长,带动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升高。反过来,体育消费需求下降,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同步降低[3]。

2.3 消费者喜好

对于同一种的体育消费品而言,不同的消费者主观看法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育产品消费量。消费者对一种体育消费品兴趣不断增加,即使价格维持原价,那么需求量也将大幅度增长,带动均衡数量与均衡价格升高。反过来,体育消费需求量呈下降趋势,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也将大幅度下降[4]。

3 体育市场供给

体育市场供给,则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面对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出售体育消费品数量。不同价格下,出售体育产品的数量不尽相同,伴随价格升高,生产者出售体育产品的意愿越高;反之,价格降低,供给量也将大大减少[5]。所以,伴随价格升降供给数量也将出现增减变化,呈正相关。影响体育市场供给因素有以下几点。

3.1 生产要素价格

生产活动离不开各种生产要素支持,无论是实体产品还是非实体产品,体育产品同样如此,包括场地租金、器材设备和人员工资等。如果生产要素的价格出现变化,生产成本也将随之改变。生产要素价格呈增长趋势,必然会增加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利润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同一价格,供给量降低,均衡价格升高,而均衡数量呈下降趋势;反之,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成本也将大幅度下降,生产者的利润升高,同一价格水平,供给量增加会导致均衡数量升高,均衡价格下降[6]。

3.2 生产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技术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生产效率和成本,随着生产技术进步或革新,成本也将逐步下降,带来更大的利润。处在同一价格水平,伴随供给数量升高,均衡数量升高、均衡价格反之下降[7]。

3.3 政府赋税

由于税收因素的存在,致使体育产品生产者收入和消费者支出有所不同,对于生产者而言,政府税赋增加会导致生产成本升高,利润有所下降,那么处于同一价格水平线,供给数量下降会导致均衡价格升高,均衡数量反之下降。

3.4 生产者对行情预测

生产者对于所处行业未来市场发展前景预测,是影响市场供给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生产者预测未来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可能出现可以等待价格升高后才出售产品,在任何价格下愿意销售数量减少,均衡数量下降,均衡价格升高。

4 体育市场均衡

4.1 体育市场的失衡

4.1.1 供给和需求总量失衡

体育市场失衡,将阻碍产业稳定、持续发展,一个主要表现即是供给和需求总量失衡,呈现供不应求状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的体育消费增长需求多层次,同体育产品供给不足产生矛盾,究其根本是由于我国现有的体育活动场所较少,加之体育消费项目过于单一,种种因素联合作用下导致[8]。结合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各类体育场地大概615693个,占地面积10.7×109㎡,每万人拥有5个体育场地,相较于发达国家的体育场地占地面积差距较大。体育场地设施作为体育消费的主要场所,由于场所不足必然会导致体育消费需求减少。由于体育消费品供给量不足,体育消费门票价格也将逐步升高,致使多数消费者丧失消费体育产品的倾向。

4.1.2 供给和需求结构失衡

此类失衡情况,多是由于市场上的体育产品企业数量逐步增加,导致国内外体育市场竞争激烈,加之人均收入水平增幅放缓,导致高档体育产品销售呈现供大于求的形势。对于中低档体育产品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点,致使不同商品款式和品种有效供给不足,形成了卖方市场格局。中低档健身娱乐消费品供不应求,而高档健身娱乐消费品过剩,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高,难以承担起高档健身娱乐消费。究其根本,是由于我国体育消费领域非理性消费导致市场反应失真,一定程度上刺激经营者争相升级、涨价。体育服务企业开始逐渐放弃低档市场服务,大力兴建高档健身俱乐部或高尔夫球场,导致大众体育健身运动消费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形成了中低档健身娱乐消费供不应求的格局。观赏性体育消费品匮乏,竞赛表演市场还比较稚嫩,观赏性消费品的生产企业,未能从根本上依托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来发展产业。如,职业足球俱乐部,在企业组建中更多的是各级政府推动下成立,是专业队和企业联合形成。经营管理中,企业多以赞助商身份参与其中,并非是经营者身份负责俱乐部经营管理,政府却始终占据着指挥、领导地位。由于职业俱乐部产权模糊不清,实际经营者会受到政府、协会和企业多方干预,无法独立开展市场活动。也正是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俱乐部行为缺少经济动因的支持,难以生产更多高质量的体育产品迎合市场需要。

4.1.3 供给与需求区域失衡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持续升高,体育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受到历史因素限制,存在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情况,相应的表现在体育市场方面,东部地区显著高于西部地区;消费结构方面,东南沿海地区的实物消费和劳务消费比为6:4,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区域则为8:2,由此说明差距。

4.2 体育市场消费需求和供给均衡的对策

4.2.1 坚持政府主导,制定合理体育生产企业税收政策

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下,为了维持需求和供给平衡,应坚持政府主导,针对市场信号失真问题,通过政府干预,严格把控热门项目审批权,适当提升准入门槛,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明确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对于体育生产企业税收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适当减免,降低体育产品价格,刺激体育消费需求。

4.2.2 适当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推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体育产业投资力度,本质上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践行全民健身号召的必然选择,需要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增加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在公共财政支持下,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所需要的体育设施建设,提升体育公共支出在GDP中的占比,为体育场地、配套设施建设提供充足资金支持,刺激体育市场消费需求。

4.2.3 科学引导体育消费

体育市场消费,需要做好科学合理的引导,转变体育消费理念,针对性开发适合全民健身的娱乐休闲项目,刺激家庭体育消费。同时,推动博彩业和媒体业发展,吸引更多企业购买特殊体育消费品,推动体育市场蓬勃发展。

5 结 论

综上所述,体育市场需求和供给是否均衡,直接关乎到体育产业稳定发展,需要在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选择合理有效措施,刺激体育市场消费同时,保持消费需求和供给均衡,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体育强国建设。

猜你喜欢

生产者消费品供给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1月巴西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3.92%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2018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4%
家禽福利的未来:生产者能期待什么?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