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0-03-01葛茂奎孟凡琦杨阿滨许春蕾孟庆新

经济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大学生课程教育

●葛茂奎 孟凡琦 杨阿滨 许春蕾 孟庆新

近些年,大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紧张的形势愈发严重,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便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这些政策对大学生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都无疑是个福音。为了更好地促进自主创新创业,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动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全面开展显得尤为重要,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一、创新创业课程的内涵与构成

创新创业课程就是对创业者进行创业教育,为其提供创业知识和培训,帮助其熟悉并掌握创业方法,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并帮助创业者正确地认识自己,发挥自身特长,选择最佳创业领域的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构成,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创业,讲述创业的相关程序步骤以及一些相关规定。当然,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不但需要这些有关创业的基本知识,更需要培养其创新创业意识,因为思维意识的养成才是永久的财富。另外,创新创业课程结合实例更能提升大学生对创业的兴趣,有利于传授其中的经验。使学生了解社会竞争的残酷性是有必要的,不能一味地讲述成功的例子而使学生对创业的风险性没有清晰的认识,最终盲目创业。现实中,创业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所以课堂中以这些案例作为教辅材料,让大学生们拿来思考,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抗压意识。除此之外,积极的创造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良好的管理能力和资金运作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需要在创新创业课程上让大学生慢慢意识到的问题,这样才能及时使大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强化“教学—模拟—实战”一体化的训练模式,不断提高自身就业及创业能力,提出创业计划,解决创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达到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创新创业课程对提升人才培养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积极意义

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不仅可以启发大学生自主创业思想,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开阔大学生从业视野;还可以使大学生的思想早些跳出校园,更早地接触、认识、了解社会;培养大学生市场、风险、创新、团队、学习、责任、诚信、人际交往等意识。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创新创业意识不强,未来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是当今社会所存在的普遍现象。所以创新创业课程也为那些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生找到一条新的出路。这让他们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发展方向,找寻自己真正喜欢并擅长的事情去做,也同样可以获得一个美好的未来,实现人生理想。

三、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和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如:(1)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学科体系不完善、普及度偏低;课程内容落后、尚在摸索;教学实践难以落地,理论与实践脱轨,缺乏实践意义。(2)创新创业课程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发生冲突,前者注重能力培养,后者偏于理论传授。这点很难让人们打破常规,全身心地投入其中。①(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契合度低,缺乏相应的鼓励政策,比如现实中有许多大学生担心创新创业会耽误专业课学习,甚至最后的毕业证都不能顺利得到,所以不重视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影响了创新创业课程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开展,阻碍了其发展。(4)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师资力量匮乏,教师培训不够,制约了创新创业课程的发展。

与此同时,也存在多种因素影响着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如:(1)先决因素——学校的支持与宣传,让师生对创新创业课程有了更多地了解与支持,才能使创新创业课程进一步开展下去。(2)核心因素——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创新创业课程的最初设定,只有最初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设定好并有优秀的教师集体来加以实施,才能真正地促进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取得良好的成果。(3)保障因素——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与建立监察体制,这可作为创新创业课程开展的强大基础后盾。得到政府的支持后,创新创业课程将会更加顺利地开展。(4)辅助因素——社会的支持与扶助,拥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大众扶持能够积极促进创业教育的开展。(5)根本因素——学生的个人态度,只有学生自身有创业意向,具备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课程才能有它的用武之地并真正发挥作用。

四、提高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搭建小成本、便捷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将创业教育与实训、创业孵化与服务、创客路演与指导、项目推介与融资一体化,全方位促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十分有效的办法。但此过程中我们仍需克服多重困难。为了让创新创业课程能顺利开展,达到预期效果,充分地发挥其自身价值,我们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基于学生职业成长需求深化高校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扶持创新创业课程发展

地方高校要“接地气”,加快转型。将学校教育对接市场需求,使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帮助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在取得学历证书同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打造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应出台政策积极鼓励企业机构进行“众包、众扶、众筹”,扩展众创空间,降低创业门槛,为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的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将创业指导平台产业化,形成产业链。同时,应为创业教育培训提供财政扶持。另外,政府还要建立监察机构以及健全的监管制度,将计划落实到实处,促进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全面有效地开展。积极动员社会大众,搭建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社会企业应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并与高校保持联系,积极为创业教育培训提供人力、物力。而媒体方面应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广泛宣传,为普及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教学提供有利条件,为创新创业发展积极开设绿色通道,促进其顺利开展。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建立完整实效的课程新体系

高校要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建设,形成协同效应。探索建立“高校创新+孵化器+人才培养”的新时代创业教育模式,构建课程、培训、实践、服务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使创业课程、实训、孵化有机结合,建设大学生创业工作坊、创业孵化基地、实训教学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完善创新创业项目学分认定。将创新与创业融为一体,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使二者相互促进、增长,形成良性循环。将创新与创业巧妙结合,并将二者融合之后的成果产业化,形成“大学—产业—政府”三维模式,三者交叉互补,在时间上同时进行,在空间上并列开展,有利于三者共同发展,实现共赢。高校应将创业理念、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精神融入学生的人格培养中去;将创业思想整合到大学的其他课程之中,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的改变。②

(三)依托“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效果

1.将创新创业课程与大学生创业设计规划大赛以及创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校园形成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实现科技竞赛与创新创业对接,调整创新创业课程的授课形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其更加新颖、生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听课效果。

2.加强软硬件建设,使之相匹配。创新创业课程不仅需要优秀的师资力量,实验用品,创新材料等等也都是必不可少的。

3.授课内容要丰富多彩,与时俱进。不要只讲一些课本中条条框框的概念或者陈旧的东西,应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应用。所以授课内容一定要紧跟时事,从而让学生将来学以致用。

4.在校园广播,网络平台上宣传一些创业的成功案例以及创业成功的创业者和相关的优惠政策,来激励大学生积极加入到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浪潮中,为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③

5.组织师生参加相关创业的社会活动和学校间的学术交流与讨论,互相学习,相互扶持。学校可以邀请从事创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那些创业的成功者、企业老总给大学生作讲座,分析项目,传授经验,营造清新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大学生清楚认识创新创业课程开展的目的,树立危机意识并制定长远就业创业规划。这样才能端正心态,用心去学习这门课程,培养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创业发展铺路。

(四)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业导师队伍,开阔创业视野

高校应加快推动由专家学者、专任教师、辅导员、行业企业、商务管理等联合组建创业教育导师队伍,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证,如开展KAB创业教育项目师资培训班等,通过对创新创业课程教师的相关培训,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并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研修基地,举办教学交流会,使教师有意识地树立起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积极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与培训,学习外来的先进思想,并将自身所学所感悟到的精华毫无保留地传递下去,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奠定基础。

当前社会趋向多元化发展,虽然市场经济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是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仍非常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重视高校创业教育。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将创新创业课程落于实处,把握时机,充分地借助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教学来缓解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总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对大学生,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良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端应用型人才。

注释:

①李晓明.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

②关晓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4)

③唐根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猜你喜欢

大学生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