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生产观与西方经济学生产观比较及启示

2020-03-01江泽晟

经济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资本主义经济学

●江泽晟

基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生产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实践活动。也就说,生产是在特定社会关系下进行的生产。现实中的生产总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具有特殊社会属性的生产。对于生产活动的理论概括与总结,这就产生了生产理论。由于站在不同的立场,这就会出现不同的生产理论。马克思生产观与西方经济学生产观是两种不同的生产理论。

一、马克思生产观是一种完整科学的生产观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时形成了他的生产理论。这一理论主要由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所组成①,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生产理论。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都有各自的研究目的,具有丰富的研究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说,马克思生产观是一种完整科学的生产理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流派的生产理论超过马克思的生产理论。

(一)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没有劳动力成为商品,就没有剩余价值的生产,也就没有马克思的生产观。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础上,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而是由可变资本生产出来的。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反映了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工资掩盖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剩余价值生产是马克思生产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生产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为了得出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他曾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②这个过程既是一个生产一般的过程又是一个生产特殊的过程。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是劳动与资本按一定比例配置或结合在一起,对劳动对象加工和改造的劳动过程,它还是一个劳动在资本的支配和监督下按照资本的意志去行动的价值增殖过程。劳动过程“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③”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④”生产都离不开这两个过程。“资本的直接的生产过程,就是它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是商品产品,它的决定性动机是生产剩余价值。⑤”价值增殖就是为了赚钱。它的一切生产目的和决定性动机无不如此。所以,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之发动的动机和决定的目标,是尽可能大的资本自行增殖,那就是尽可能的剩余价值生产,也就是资本家的尽可能大的对于劳动力的榨取。⑥”为什么呢?除了资本的本性外,因为激烈的竞争客观上要求他们必须如此。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采取了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前者是前提与基础,后者是前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没有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没有马克思的生产理论。

(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同时就是再生产过程。这种再生产过程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是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和对立的再生产。生产是具有连续性的,中断了是很难想象的。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作为不断重复和更新的过程,它同时就是再生产过程。只有保持再生产过程,社会才能得以延续。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是二者的统一。大家都知道,马克思深入地分析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⑦,不仅适应资本主义社会,而且也适应社会主义社会。他的观点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是两大部类和三大产品的划分,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的实现问题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即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关系、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实物替换与价值替换的关系、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内含扩大再生产与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关系问题,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两大部类的平衡关系问题即价值平衡、实物平衡以及价值与实物之间的平衡,平衡被打破后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剩余价值生产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也为社会主义积累财富提供了参考。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的流通规律,而且揭示了商品和生产一般的流通规律。列宁在《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中也指出过:甚至在纯粹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不也有Ⅰ(v+m)=Ⅱc的关系吗?还有积累呢?这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需要科学的再生产理论的指导。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都需要保持生产的比例才能顺利进行。斯大林也曾指出: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决不限于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观点;它同时还包含对于一切社会形态——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发生效力的许多关于再生产的基本原理⑧。就是说,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反映的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一般规律,没有社会形态的区分。不仅微观经济活动,而且宏观经济活动也都需要保持恰当的比例关系。今天,只有保持恰当比例关系的经济发展才是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这一理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西方经济学生产观是一种具有很大局限性的生产理论

西方经济学是指20世纪30年代以来流行于西方国家并成为这些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的主流经济学。西方微观经济学以均衡价格理论为核心,形成了效用、生产、成本、市场、分配等方面的理论。西方经济学生产观,包括生产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可能性边界,各种不同的生产函数,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等。它为私有制服务。它进行大量的定量分析,撇开生产的社会属性,为私有制的利益服务。严格的边际产量或许难以得到,但它所包含的增量分析方法是研究生产理论的重要方法。

(一)生产需要解决的问题

生产是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通过将人的劳动作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生产人们所需要的各种物品或服务的过程。任何生产都必须做出选择。西方经济学生产观就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进行了分析。生产什么,是就多生产黄油还是多生产大炮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甚至用何种生产技术进行生产也需要进行选择。生产出产品后,谁会得到它们也就归投入者了。这些就是西方经济学所涉及到的资源配置问题。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生产者行为的微观分析,形成了一套以厂商如何才能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产量为基本命题的厂商生产理论。在既定资源约束下,这就出现了生产可能曲线。它是指充分利用现有经济资源所能生产的最大限度的产品组合或集合。西方经济学认为,找出最佳生产点,找出实现最佳选择的途径,是全部经济学的中心课题⑨。

(二)生产要素

生产是生产者为获取收益运用资源制成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即生产者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行为。这就出现了不同的投入与产出结果。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经济资源称为生产要素,它们也称为要素或投入。这些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也就是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讲的经济资源。劳动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以体力和脑力的形式提供的各种服务。土地是指一切自然资源,不仅包括土地本身,而且包括河流、森林以及地下的矿藏。资本是指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品和货币资金等。企业才能是指建立、组织、经营企业的企业家所表现出来的发现市场机会并组织各种投入的能力。这些资源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是稀缺的,因此,西方经济学观回答了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稀缺资源问题。

(三)生产函数

于是,有了生产要素,就有了各种生产函数。这些函数包括可变生产要素投入使产量增长的生产函数,生产要素同比例投入使生产增长的生产函数,两种互相替代生产要素投入使生产成本达到最小的生产函数,投入等量生产要素使多种商品获得最大收益的生产函数。最简单的生产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也称C—D函数即Q=ALαKβ。西方经济学生产观揭示了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和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前者包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产量曲线等内容。在生产从小规模向大规模扩张过程中,大规模生产被认为有利于发展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可以充分利用不可分性投入要素,从而提高要素生产率,带来递增的规模报酬。后者包括各种成本理论,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等内容。此外,西方经济学生产观还包括长期生产理论、短期生产理论和生产者均衡理论。这一理论就是如何达到在收益一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或成本一定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西方经济学生产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为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提供了参考。这一理论所涉及的一些概念和结论研究资源配置是有借鉴意义的。它从技术的方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物质生产过程的效率原则,所使用的分析工具、分析方法和发现的某些投入产出规律,对于分析社会主义物质生产过程有其合理性与启示。以既定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产出,选择合理的要素投入进行生产,也是企业应当遵循的效率原则。但是,它的错误在于,它把资本主义生产视为一般的物质生产过程。它把生产过程看成生产一般,是在既定的资源生产最大产量的技术选择过程。它只承认生产追求利润最大化,但不承认剩余价值规律,更不承认剥削。这一理论以人与物甚至物与物之间的技术性关系取代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分析,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特别是这一理论因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导致其对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的研究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揭示其本质,难以科学回答资源配置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西方经济学生产观具有历史的局限性。

三、两种生产观的共同点与差异性比较

(一)具有生产一般的共同点

马克思生产观和西方经济学生产观,都是生产理论。它们都把生产过程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任何生产都离不开生产对象、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的利用。否则,这种生产就会不存在。现代的生产都是为交换的生产。马克思生产观也是为商品交换的生产理论。他说:“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⑪”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出生产的价值所在。而现代西方经济学则认为:“投入或生产要素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系列的有用物品或劳务所构成。”⑫这些生产都是为交换而进行的商品生产。任何商品生产过程都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不进行商品生产,就没有现在的社会化大生产。

不管是马克思生产观和西方经济学生产观,都注重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的定量分析。尽管马克思的生产观以定性分析为基础,但其中的利润率、剩余价值率、剥削率、再生产的比例关系等都有精确的计算公示。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一系列基本的实现条件Ⅰ(v+m)=Ⅱc,Ⅰ(c+v+m)=Ⅰc+Ⅱc,Ⅰ(v+m)+Ⅱ(v+m)=Ⅱ(c+v+m)都包含了大量的量化分析。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更是极致。西方经济学生产观更加注重量化分析。CD函数⑫、生产可能性边缘曲线、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总成本、平均成本、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生产扩张线等涉及到生产的方面都用了量化分析。这些量化分析使得生产理论更趋于完善。

(二)具有生产特殊的差异性

马克思生产观较少进行边际分析,而西方经济学生产观更注重边际分析。边际收益、边际成本、边际产量、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投资倾向在西方经济学生产观中随处可见。这是这两种生产观的重要区别之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西方经济学生产观是更精细的生产理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目的。正是剩余价值生产或价值增殖过程,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特征,也蕴含了不可避免的内在矛盾,规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性。资本主义的生产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西方经济学生产观研究的目的是要研究厂商如何才能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要么在产量既定的条件下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要么在收益既定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成本最小化。不管现代西方经理型厂商理论如何自我标榜生产不是为了赚钱,有的说是为了增长最大化,有的说是为了销售最大化,有的说是为了市场最大化,有的说是为了经理自行决断,但生产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

不管是什么生产观,都有生产一般与生产特殊的区分。生产一般反映生产的自然属性,生产特殊反映生产的特殊属性。生产一般反映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特征。生产特殊反映的是不同阶级属性的个别特征。我们进行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混淆二者的区别。不然,这有可能不是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总之,马克思生产观与西方经济学生产观都从古典经济学中吸取了营养,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如果只看到它们的相同性,这就会抹去两种生产观是根本不同的生产理论。如果只看到它们的差异性,这就会抹去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生产的共同特征。这对于如何搞好生产,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是不利的。

四、两种生产观比较的启示

(一)都是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管是马克思生产观还是西方经济学生产观,都是以市场为基础的生产理论。市场经济是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马克思生产观分析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得出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市场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轴心。商品生产者始终围绕市场运转。市场促进生产的发展和分工的深化。“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⑬这时,市场就能更好地促进生产。西方经济学生产观强调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是由市场说了算。这些生产理论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要进行生产,都要遵循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没有例外。过去曾有过社会主义不重视生产,没有发挥生产理论的指导作用。这是吃过亏的。

用什么生产理论指导生产实践,结果大不一样。在用马克思生产观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生产观中的有益成分,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生产发展,有着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笔者认为,马克思生产观和西方经济学生产观都各有适用范围。围绕市场进行生产,这无疑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例如,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所用的口罩的生产,不管在资本主义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都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市场是判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生产后谁将得到它们的主要标准。所以,两种生产观都是以市场为基础的生产理论。

(二)都注重资源配置

不管是马克思生产观还是西方经济学生产观,都注重资源配置。正是如此,两种生产观都是研究资源配置的理论。资源配置就是各种资源投入的方向和分派或分配和安排。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等。根据提出创新理论的熊彼特的观点,资源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为了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就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生产活动中,生产就是解决资源如何更好地配置的问题。所以,各种生产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资源配置问题。代表不同利益的经济学家具有不同的资源配置观。

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源配置是一种高度市场化的资源配置,难免出现生产各自为政,特别是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2020年在全球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问题暴露无遗。政府不仅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而且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就是其表现。这种生产各自图利的现象暴露出资源配置的市场无序化现象。正如恩格斯说,“每个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社会都有一个特点:这里的生产者丧失了对它们自己的社会关系的支配权。每个人都用自己偶然拥有的生产资料并为自己的特殊交换需要而各自进行生产。谁也不知道,他的那种商品出现在市场上的会有多少,究竟需要多少;谁也不知道,他的个人产品是否真正为人所需要,是否能收回它的成本,或者是否能卖出去。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占统治地位。”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资源配置时曾预料,未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必须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和分配,取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方式导致生产无政府状态。尽管社会主义社会用市场配置资源,但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它却完全可以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非常成功地打赢新冠肺炎疫情战就是其表现。

西方经济学非常强调资源配置的作用,因为实行完全的自由竞争,采取这种配置方式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到了很好的利用。马克思也非常强调资源配置的作用,因为既要利用市场又要用好计划手段与方式,采取这种配置方式使得社会主义人力、物力和财力使用效率比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更高。为什么呢?凡是市场能够配置好资源的就让市场配置,凡是市场配置不好资源的就让计划配置,计划配置资源可以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不足。可见,资源配置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的经济问题,任何社会都会以一定的生产目的为出发点,将资源配置到不同的用途之上。

(三)都注重经济效益

不管是马克思生产观还是西方经济学生产观,都注重收益的最大化与成本的最小化。成本与收益始终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马克思特别强调经济效益即收益的最大化与成本的最小化。社会主义生产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只有社会主义经济效益比资本主义经济效益更好,社会主义才更有竞争力。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战胜了各种天灾人祸,而且战胜了西方一些国家的军事威胁与各种形式的制裁。靠的是什么呢?除了其他许多原因外,这就是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特别是有好得多的经济效益。追求这种经济效益的目的是为了使广大的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所以,这种经济效益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西方经济学生产观在研究厂商生产时,不仅把纳入生产过程的土地、河流、矿藏、森林、草原、海洋、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动力、运输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都计入成本,而且资本主义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成本最小化,收益的最大化。这一理论特别注重边际分析,包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产量分析、边际收益分析、边际成本分析等。这些都是为了追逐剩余价值的需要。它们讲的经济效益就是如何使资本家获得最大化的利润。所以,这种经济效益只满足少数资本家的需要,不能得到广大劳动者的支持与拥护。

总之,通过两种生产观的比较,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需要吸取西方经济学生产观的合理性,坚持马克思生产观,西方经济学生产观的合理性与局限性需要批判地吸取,马克思生产观比西方经济学生产观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注释:

①前者主要是在《资本论》第1卷中分析的,后者主要是在《资本论》第2卷中分析的。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上册)[M].人民出版社,1975,29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上册)[M].人民出版社1975,208-209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221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1971,29

⑥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396

⑦参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中对研究单个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论述

⑧参见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斯大林选集(下卷)[M].人民出版社1979

⑨萨缪尔森.经济学(上册第12版)[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25-30,43-54

⑩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上册)[M].人民出版社,1975,223

⑪萨缪尔森.经济学(上册第12版)[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39

⑫C.W.Cobb and P.H.Douglas.A Theory of Produc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28,Vol.18,Issue 1,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Fortie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Mar.,1928),139-165

⑬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1,102

⑭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中文第1版)[M].人民出版社,1971,296-297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资本主义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经济学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