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非均衡性探讨

2020-03-01曹华静

经济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均衡性财政政府

●曹华静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同时还将会直接决定地区福利发展水准。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重视程度越发提高,人们已经清晰地意识到财力强大的地方政府将会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设带来何种推进作用。我国地域宽阔,各个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是否存在较大差异?为什么会产生此种差异?此种差异是否会带来积极或者消极政治影响?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度探究,有助于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能够行之有效地改善我国中央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重要性

同等价值的金钱在不同人手中会缔造出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同理,同等数额的财力,在不同的机制的笼罩下,其使用效果也将会存有相对明显的差异,进而便会展现出完全不同的财政能力。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是对地方政府能力强弱以及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正负面影响的度量,如果产生负面影响,那么就说明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较差;反之,如果产生正面影响,那么就说明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更强。由于人们长时间认定财力与财政能力处于对等状态,因此导致财政受到了数字化理解,导致其成为筹集资金的工具,在潜移默化中限制了地方政府履行自身义务的作用,同时也导致地方政府的执政水准下降,财政能力非均衡性问题越发严重。所以,针对性地分析地方财政能力就显得颇为重要。

二、地方财政能力非均衡性分析

(一)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主要构成

各个地区的财政发展情况均不相同,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也存有相应的差异。就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来看,其主要有四种,每种能力均涵盖不同的发展任务以及发展目标,同时还有与其对应的财政制度以及资源要素作为支撑。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所有能力中的基础,就某个时点而言,最为核心的生存条件、最为基础的道德信仰以及对政府所产生的信任感是社会向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而言,极具重要意义。尤其在我国人口数量极多的情况下,如何保障政府财政能力的平衡显然是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除国内不均衡之外,还存有区域内部的不均衡问题。此种经济发展现象导致我国不同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产生相应的差异。面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在当前社会下正在不断增强,此外,现下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速率越发提升,因而导致部分社会群体产生大量利益冲突,同时还面临着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大量安全事故,如果政府财政能力无法满足上述要素需求,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财政运作处于不稳定状态。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地方财政能力目标产生严重差异,因此才导致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产生严重的非均衡性。

(二)政府间事权划分模糊会导致财力配置不清晰

政府间事权的划定清晰将会有效增强地方政府财力配置基础,反之,如果间事权的划分不够清晰,那么就会导致政府间事权产生交叉问题,发生问题后会出现上下推诿,政府部门无作为的现象。我国宪法并未对各个层级政府的权利以及义务作出明确划分。虽然有相关法律法规对各个层级政府的职能作出判定,但是其均为系统性框架,流于形式,在执行过程中,部分政府部门并不会根据其来作出相应工作。就财政事项来看,中央可以自行承担相应的支出要务,同时也可以将支出要务交给下级政府执行。出于各种原因,中央政府会将事权下放给地方政府,但有可能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缺乏深度考虑。中央政府可以对地方政府财政事项作出干预,但若是负面干预,那么最终结果只能是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下降,导致地方政府财政非均衡性问题进一步加重。

三、地方政府财政能力非均衡发展的影响

(一)地方政府财政能力非均衡性可能导致出现地方主义行为

地方主义是指在某种地方意识的驱动下而进行联合的地缘性利益集团,其直接把握有某个区域的权利,企图能够直接脱离中央的管辖范围,甚至还会在自认为发展壮大的情况下挑战中央政府,使得地方行政机关转变为自主机关,独立在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之外的政治现象。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之所以会产生非均衡发展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央政府所为地方政府提供的权利划分并不明确。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推进地方生产建设,我国中央政府为地方政府提供的分权逐渐从原有的政治性分权转变为经济性分权与政治性分权相互融合的方式。在此种分权模式的影响以及经济市场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逐渐转化为权利主体,其自身财政能力的非均衡性逐渐映射在地方政府追求利益的行为之上,部分政府在此过程中可能会严重偏离中央政府需要。

(二)地方政府财政能力非均衡性要求对中央与地方关系进行重新审视

就某种意义上来讲,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的非均衡性主要是因为中央以及地方关系的非均衡所引发。中央对部分地区进行特别对待,在“先行带动部分区域致富”的理念的影响下,我国沿海地区城市从中央政府处获得大量经济特权,如此便导致我国地方政府的自主利益认识越发增强,进而使得后续出现大量负面后果:首先,地方保护主义越发严重,外地企业竞争严重,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在市场中;其次,地方政府为争取中央特权的帮助,致使各个区域的矛盾频发,地区非公平竞争问题有待解决,地区宏观经济发展环境明显偏离现下时代发展主题,无益于地方政治经济的深层次建设。

四、全面强化地方财政能力的途径

(一)革新制度,理清地方政府和市场的联系

地方政府财政是政府干预社会发展进程以及经济进步的重要工具,在不断优化自身工作形态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创新思维做支撑,不断推进理财观念的优化革新。例如,我国山东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但是却存有较为显著的社会矛盾问题,因而这就要求地方政府部门能够针对于山东地区的整体情况,优化革新观念,仔细处理发展以及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大量缺陷中寻求优点,在大量矛盾中寻求平衡,以此来全面推进自身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行之有效地处理经济市场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将会为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率提升带来不可或缺的推进作用,同时还会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各项行为的合理程度以及财政资源的利用程度。如果尚未达成相对成熟的市场运作状态,那么可以明确政府以及市场关系处于动态发展中,需要结合市场的发展变化形态来优化政府干预的情况,相关部门需要充分结合经济市场的发展进程,有目的性地拓宽政府职能范围,以此来保障地方政府能够在资源配置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实现互补发展。

(二)转化财政管理形式,提高管理水准

在政府的制度供给之中,最为核心的制度便是政治机制以及经济机制,其将会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与中央之间的联系以及地方政府与经济市场之间的联系。地方政府能够合理地处理上述两项关系,那么将会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以及资源利用率。地方政府的形成效率以及资源供给率将会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生活,是建构自由、和谐社会的前提要素。例如,我国山东地区从属于缔造GDP产值的主要区域,其地方经济发展速率颇高,为使地方资源的应用效率提高,需要全面强化在公共产权管理方面的投入力度。鉴于此,在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全面强化对国企资产的有效管理,避免我国资产的丢失,而且还需要重点强化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对政府资源予以整合处理,以此来以更低的施政成本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全面推进自身发展。由于我国山东地区财政资源的限制较大,因此更加需要注重于财政资金的可持续应用,避免后续政府部门资金供应不均衡问题的出现。以此来全面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水准。

(三)在地区差异情况下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根据我国山东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深度契合近几年我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的变动,可以明确发现,全面增加山东财政能力的首要目标是中央财政保持在当前既定的支付核心下,契合地区的实际需求,全面推进注资工作的进行。就目前来看,我国中央政府为了均衡各个地区的财政能力而采用的财政转移支付主要借助于财力性转移支付完成。如果说将其看做是成文体系,随着中央的各项政策的推行而衍生出的各类转移支付无疑会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来看,我国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核心是民族地区转移支付以及一般性转移支付,这是目前我国独有的发展情况,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伴随着人们对转移支付认识的不断深刻,结合不同目标,对现下转移支付形式进行有效革新处理,这将会是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不断受到强化的重要推进力量。

五、结束语

总之,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关系到地方的正常发展,其最终均会映射在各项政治、经济活动中,并且将会在此类活动中完成衡量。政府的组织经济建设主要包含市场监督、经济调节、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这四项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越发推进以及知识经济越发重要的当下,更为清晰有利地辨别地方政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解决区域竞争问题显得极为重要。财政能力的非均衡性的有关问题的解决并非一蹴而就,这就要求相关单位能够破釜沉舟,全面提高在财政能力非均衡性方面的投入。

猜你喜欢

均衡性财政政府
京津冀全域旅游供需系统构建及均衡性研究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均衡性原则司法适用解读及适用路径的精致化构造——以四个案例为出发点
着力破解基层民主“非均衡性”的困境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间均衡性转移支付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