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钢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新举措

2020-03-01秦玉琴

经济视野 2020年22期
关键词:钢铁企业管理体系管理

□ 文| 秦玉琴

现代化社会环境发展背景下,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动性让企业发展无法长期保持单一的企业管理模式,及时适应市场发展趋势,主动调节经济管理结构,能够有效保障企业核心发展竞争力。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头企业之一,钢铁企业在发展管理期间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迎难而上,主动建立并掌握高效企业管理模式,合理运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能够在有效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同时,建立完善的预算资源管理制度,进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与进步。

钢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传统时期,钢铁企业由于本身的竞争压力较小,在实际管理期间比较重视企业生产发展经营方向,而对自身企业内部的经济体系管理存在一定的疏忽。现代化发展背景下,行业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同行竞争,更多的不可控因素与外界环境压力,让钢铁企业逐渐重视并开始主动改革经营管理体系,重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首先,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明确钢铁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方向,也能够让企业员工明确努力奋斗与积极上进的目标,而企业是否能够共同达成发展夙愿,除了企业内部全员统一配合、共同努力,也需要根据公司实际经济情况与发展需求,制定高效率的经营管理体系与内部控制制度,通过优化公司资源配置与健全企业预算管理目标体系等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经济发展水平与管理能力;其次,全面预算管理相对于传统的会计管理方案,在风险预估上更加行之有效,当前钢铁行业市场的发展不稳定性,不仅严重影响市场经济发展,也为钢铁企业发展情况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一般来说,想要做好预算管理,除了细化了解企业内部的管理发展情况,也要对市场经济行情具有一定前瞻性的预估,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措施的完善与升级,企业不仅能够了解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也能够根据市场发展变化快速调整企业发展目标,在有效避免行业发展风险的同时,确保企业经济发展水平稳定增长与提升。

钢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发展现状

企业管理层重视度不足

企业管理层的主要作用是决策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在时代发展变化如此动荡的情况下,多数钢铁企业都会将“求稳”放在首位,全面预算管理虽然在风险预估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管理优势,但是多数钢铁企业内部已经具有一套相对成熟的风险预警机制,贸然改革不仅为财会部门增添较多工作压力,管理层人员也无法保证全面预算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另外,预算工作不仅需要统计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与企业发展成本,也需要预估一些风险投资项目类型的经济收益等情况,如果高强度的工作内容与员工工作能力不匹配可能会限制企业全面预算改革效果。其中,一些高层领导为了工作便利,可能会选择主动忽视企业全面预算改革的推行与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进而限制企业改革发展的有效性。

预算人员工作能力或者职业素养不足

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我国推行的相对较晚,钢铁企业虽然在实际管理期间已经逐步应用现代化管理措施与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但是多数在职工作人员依旧存在较大的工作能力差异性。首先,面对企业内部工作年限较长的老员工,由于其本身的工作适应能力较差,过于前沿的管理制度老员工可能无法及时理解到位,在实际工作效率上也表现较差,不仅不熟悉计算机软件操作流程,也会由于一些固有的管理思想,限制工作质量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改革发展;其次,预算工作本身的工作量比较大且复杂,加上一些预估评定内容只能依据员工本身的经验来判断未来行业发展变化形势,想要做出精确的预算评估数据报告结果可能比较困难。这时候,就需要预算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素养与职业能力,在有效运用系统评估软件的同时,根据工作经验判定未来行业发展变化趋势,但是多数员工在基础工作期间都表现的比较优秀,但是对于一些风险评估与未来价值预测方便就可能会陷入思想误区,影响预算结果的准确性,缺失了一部分可参考价值。

完善钢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应对策略

明确企业发展管理目标,细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提升企业整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系统,结合钢铁企业当前的发展管理现状,细化全面预算管理期间各个程序与流程的管理内容。首先,作为企业领导与管理层,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应用宣传工作,要求各部门主动配合企业改革发展需求,可以成立专门的预算小组,方便长期建立企业高效预算管理体系;其次,敢于试错,主动提出管理改革要求,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不要将预算改革停留在会议内容与纸面上,只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度,才能够突破企业预算改革“纸上谈兵”的发展局限性。当然,勇于突破不是“盲目”的执行任务,需要提前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制定完善的预算执行流程与工作目标,可以广泛吸收基层员工的建议,逐级完善预算管理系统,通过信息资源的完善与预算管理系统的建立,克服钢铁企业管理与空间跨度较大的困难;最后,监督考核管理体系也要同步建立,企业发展改革期间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或者问题,但是不能放任一些“心存不轨”的员工趁机钻企业发展改革的漏洞。

建立专项考核管理制度,健全责任管理制度,避免预算管理期间发生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管理现象与问题。其中,针对一些工作能力比较突出的员工,也需要适当给予奖励,避免员工由于工作压力较大或者难度较高等问题,抵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推行与实施。

完善企业规划方向,拓宽成本管理理念

钢铁企业在实际产品制造期间,除了考虑生产成品与生产工艺之外,也需要结合市场发展变化,调整生产经营计划,前期做好市场调查并拓展成本管理的发展理念,能够在产品制造之前了解未来的市场发展行情,避免盲目的生产制造损失企业经济效益。要在产品项目研发设计期间,对企业整体生产线现状进行摸底考察,尽量规划设计出最优生产经营策略,结合产品生产测试与市场投放测试,确保产品项目的经济发展有效性。主动判断成本管理价值链是否能够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一些钢铁产品可能前几年还广受市场欢迎,但是在未来市场可能会开始呈现饱和或者脱节状态,及时“止损”并采取创新改革等方式,能够适应市场发展变化,在源头上控制生产成本,进而保障企业成本盈利稳定性。期间,需要注意项目产品在市场投放后,适时做好评估分析工作,当发现市场变动情况问题时,及时调整生产线路与经营规划策略,避免产品囤积过多或者生产产量不足,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定提升。

迎合市场发展需求,保障企业各层级稳定发展

钢铁行业在近年来的发展势头相对稳定,但是对于暂时性的稳定利润也不能放松警惕,面对市场发展变化,需要全方位进行观察与探究,避免单一的发展管理理念,影响企业发展经济效益。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企业可以结合市场发展动向与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有效保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需要观察市场价格浮动区间以及各层公司之间存在的利益变化。尤其是面对一些子公司生产效益比较突出的情况。主动考察当地市场发展情况与子公司采取的营销管理策略,通过全方位的了解与探寻,提升次级企业单位的市场风险与压力,督促子公司或者代理商的业务发展,避免一些子公司秉承着“背靠大树好乘凉”的管理态度,提升企业的未来发展风险。当然,市场价格等情况的发展变化并不代表企业需要依靠打压下级来获取利益,从大局观念来看,成本与利益依旧是企业发展管理的核心要素,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能够将体系中存在风险因素及时摒除或者控制,企业可以通过系统成本的一体化,控制下级公司与代销商的生产积极性以及销售积极性,通过不同层级之间的信息传递,全面了解整体市场发展变化,进而突破传统时期工序之间与厂区之间的局限性。

例如:企业内部的炼钢厂子公司与轧钢厂子公司,两者应当是互惠互利的发展关系,虽然在炼钢工艺上进行优化后,炼钢厂的发展成本有所上升,但是对于轧钢子公司发展利益来说提升了不止一倍的经济效益,总公司可以通过利益互通等方式进行统筹,确保企业整体发展利益的有效上升。

做好人才培训管理,完善全面预算编制程序

钢铁企业想要实现整体发展提升目标,除了在生产工艺与管理制度上“下功夫”,也需要从人才培养方面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尤其是在全面预算编制程序推广与完善期间,具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与管理人员,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发展管理效率,也能够从多方面提升企业经济收益。例如:在人才培训与管理期间,人力资源部门除了筛选一些本身具有一定职业能力与工作基础的工作人员,也要适当培养一些综合性人才扩充预算人才队伍,除了信息化技术与操作系统工作内容的培训,也要适当为员工普及一些市场发展变化方面的知识,传授员工全面的工作思维方式,便于员工在后期总结风险评估方案期间,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形式,为企业领导层提供优质预算评估方案。

结束语

企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员工的努力与企业内部管理秩序的完善,钢铁企业虽然在生产规模与员工体系上远远强于其他企业与单位,但是想要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环境,除了做好企业管理规划与改革完善内容,也需要及时评估市场发展动向,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将企业发展风险及时扼杀在“摇篮”内,在有效避免企业发展经济损失的同时,也能够提升钢铁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体系的稳定发展与壮大。

猜你喜欢

钢铁企业管理体系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长流程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实践与探讨
排放绩效在评估钢铁企业超低排放取得效果中的应用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钢铁企业设备环保发展趋势探讨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