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色素内镜在结直肠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3-01徐宁
徐 宁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河北 保定 072750)
1 结直肠癌前病变
结直肠癌前病变是指与结直肠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腺瘤、炎症性肠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异型增生、非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1]。
2 放大色素内镜
2.1 组成
主要由放大内镜和色素内镜两部分组成。
2.2 色素内镜(染色内镜)
是指使用某些途径(如注射、口服、喷洒等)将色素导入需要观察的黏膜,然后在内镜下观察,检出病灶位置、形态等,利于诊断。该技术在临床上使用广泛。
2.2.1 色素内镜使用的染色剂需符合下列条件:①无毒、无害。②廉价易得。③与黏膜亲和性良好。④正常黏膜与病变部位黏膜可以形成色彩对比,还可以观察出细微的变化。
2.2.2 常用染色法:甲苯胺蓝染色;lugol碘液染色;亚甲蓝染色;刚果红染色;荧光色素钠染色等[2]。
2.2.3 色素内镜使用前准备事项:①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②清除干净消化道黏膜内附有的黏液。可以使用含有去泡剂的温水冲洗的方式,冲洗时避免直接冲洗病变部位,应该冲洗边缘部位,以免损伤黏膜。必要时可以加用蛋白酶。
2.2.4 适应症:与普通消化内镜适应症相同。
2.2.5 禁忌症:①对染色剂过敏者。②有精神障碍、意识障碍者。③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禁用碘液染色。④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⑤食管、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者。
2.3 放大内镜
是指通过使用内镜,观察消化道黏膜的细微形态,以腺管开口部的小窝与绒毛为中心进行放大观察。放大内镜具有双重功能,包括常规内镜功能和放大观察功能。
2.3.1 适应症:与普通消化内镜适应症相同。
2.3.2 禁忌症:①有精神障碍、意识障碍者。②有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者。③食管、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者[3]。
2.4 放大色素内镜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结合放大内镜和色素内镜的适应症、禁忌症。
2.5 放大色素内镜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放大色素内镜结合了放大内镜和色素内镜的优点,可以清晰显示病灶部位进行观察,还可以对病变部位进行靶向取材,进行病理检查,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避免出现漏诊。放大色素内镜还可应用于手术治疗中,观察视野清晰,显著提高手术切除率。常规检查顺序为:首先进行常规内镜检查,一旦发现可疑病灶,局部喷洒色素,然后仔细观察黏膜。之后再使用放大内镜对病变部位的腺管口小窝、绒毛形态等进行细微观察,从而确定疾病的病变情况和浸润程度,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该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可以高达95.00%[4]。最后再依据这些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放大色素内镜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结直肠癌的早期检出率,并且可以提高病变分型的准确率,在患者的治疗方案的制定中具有重要作用,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
3 方 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7月诊治的结直肠癌前病变患者51例,且所有患者均采取放大色素内镜检查,将检查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理涂片检查结果比对,分析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数据软件分析统计学资料,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用卡方检验。
5 结 果
放大色素内镜检查出有47例阳性患者,阳性检出率为92.16%(47/51),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检出准确的患者有45例,检出准确率为95.74%(45/4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6 应用价值分析
结直肠癌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病变早期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仅表现为大便隐血、消化不良症状,极易漏诊、误诊。该病随着时间流逝,病情逐渐加重,治疗也越困难。临床上极力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常通过内镜或指检进行病理组织涂片明确诊断。临床上单用放大内镜,容易漏诊平坦型和浅凹型腺瘤,从而降低诊断准确性,效果并不理想[5]。而色素内镜可以对病变部位喷洒色素,从而鲜明的区分出病变部位黏膜与正常黏膜,避免漏诊。但是单用色素内镜,存在观察视野清晰度不高,可疑病灶难明确诊断等缺点,易出现假阳性诊断结果。而放大色素内镜是由放大内镜和色素内镜共同组成,在放大内镜下找到病变部位,喷洒色素,观察视野更加清晰,还可以靶向取样本,进行病理组织涂片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极大地提高了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根据我院资料可以知道,51例患者采用放大色素内镜检查出有47例阳性患者,阳性检出率为92.16%(47/51),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检出准确的患者有45例,检出准确率为95.74%(45/47)。使用放大色素内镜检查结直肠癌前病变患者,阳性检出率较高,而且检出准确率高达95.74%,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