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打造高效课堂
2020-02-29蒲小兵
蒲小兵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的开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在如何使得体育教学更加高效这一问题上,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部分教师将宝押在了教学内容上,部分教师则是将教学方式作为制胜法宝,事实上这些教师的做法都没错,但是我们今天从学生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初中体育教学。本文将从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丰富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人格需求,课上常常赞美学生;尊重学生的竞争需求,开展体育竞技活动三个方卖弄围绕初中体育教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教学实践
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在履行学习义务的同时,也是教育的服务主体。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受到足够的尊重。首先,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体育课上开展样式丰富、内容多彩的教学内容。然后,教师急需要注重学生的人格需求,在课堂上尽可能叫对学生的名字,并且恰如其分地夸奖学生。最后,教师还需要满足学生的竞争需求。俗话说:少年如火,总有使不完的劲儿。教师在体育课上组织学生开展体育竞技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多。
一、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丰富教学内容
“学生”一词有在学校学习的人一说,但是学生一词更加强调“先学而后生”,较早在《庄子》和《后漢书》中出现。学习需求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想要打造体育高效课堂,首先需要满足的便是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有效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上体育课时,不仅需要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还需要为学生进行现场展示,让学生能够通过模仿和实践来学习体育运动技巧。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一些与本课学习内容息息相关的信息。如篮球体育教学课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下自己了解到的篮球赛事境况,如参赛球队的胜利一方的队长是谁?他们球队在球赛中表现如何?他是如何带领球队取胜的,这些都对丰富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有利,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当下的篮球竞赛的发展近况。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需求,课上常常赞美学生
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服务对象,其人格应当受到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尊重。而当学生表现出色的时候,教师应当对该学生不吝赞美。一般情况下,初中学生学习体育课并没有太明确的目的,更多可能是为了“透透气”。但是当学生在课堂上受到教师的赞美时,其学习效果会远高于正常情绪状态。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找恰当的时机赞美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有颇为显著的效果。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体育活动课,有一些学生在教师没有安排的情况下,提前把需要用的学具准备好了。体育教师就应该充分抓住这个机会来赞美那些主动做准备工作的学生,但是一定要把名字记清楚了,只有准确而恰如其分地赞美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教师的赞美不仅会作用在被赞美的学生身上,同时还会对其他学生形成一种激励的作用。在下次上课前,会有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到准备工作和收尾工作过程当中。教师这样做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更会让学生在心理上感觉到满足。由此可见,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人格需求,的确能够对学生参与体育课堂起到激励作用。
三、尊重学生的竞争需求,开展体育竞技活动
体育往往与体育竞技难舍难分。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适度开展体育竞技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期待心理,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学有所用。“学而时习之”乃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教师应当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竞争需求,积极开展体育竞技活动,让学生在竞技活动当中感受体育课的价值所在,由此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升自己的体育技能。
例如,教师在开展篮球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安排相关的竞技类游戏活动。如在练习投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准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分组投篮竞技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投篮兴趣。众所周知,投篮是篮球运动中至为关键的一环,学生若是将投篮技术提升了,将会对学生学习篮球运动产生颇为显著的积极作用。另外,行进间运球是篮球体育教学中颇为重要的一环,不少学生就是因为行进间运球技术较为出色。因此,在球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提升学生的篮球综合实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尊重学生,对打造高效课堂会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教师应当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各种合理需求。其中,教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推动体育教学顺利开展,而教师满足学生的人格需求,有利于打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教师满足学生的竞争需求,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打造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有颇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聂文兵.融合快乐体育教学理念打造初中体育高效课堂[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1):159-160.
[2] 何雄.浅析如何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02):51-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