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河流
2020-02-29文
文
运河
我的童年记忆里,最难忘的是家乡的运河。
记得父母的卧室紧邻运河的一条支流,打开窗户就能看到并不宽阔的河面。小时候晚上睡觉时,常常能听到熟悉的船只马达隆隆作响,这声音伴随我进入甜美的梦乡。夏天酷暑难耐,我常跟小伙伴们坐在发烫的运河岸边,脱了凉鞋,将双脚浸在河水里,河水特有的馨香沁人肺腑。我们也常在河里嬉戏,时而潜行穿越,时而鱼跃跳水,哪里还顾得上老师和家长的叮咛。隆冬时节,孩子们最开心的就是在河边堆雪人,打雪仗,在零下10摄氏度的气温里,脸蛋和小手冻得通红,却也乐在其中。
每天上学路上,我都要走过那座古朴的新坊桥,桥下便是这条运河。放学时,我垂荡着书包,沿小巷子走回家,一路看别人在河边钓鱼摸虾,一泓河水在散落的民居、小船和水草的呵护下,静静地流向远方。长大了些,路过这条河,我总忍不住多看几眼,甚至驻足遐思。运河萦绕回转,潺潺流水流过杨柳岸边、枕河人家。那深入河中的石阶,曾是妇女们捣衣之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我在月光下顺着石级往上走,倾听历史的回声,看那逝去的碧波。
离我家不远处有一座较为宽阔的桥,名叫德安桥。当年它还是座木桥,比较破旧,桥板之间缝隙不小。透过缝隙,可以看到桥下湍急的河水,令人望而生畏。过了德安桥,沿运河一直向前走,便是城郊了。早春时节,那儿的景色清新而秀美,绿莹莹的河水、飞舞的细柳枝、泛绿的浅草,每当熏风拂过,大片大片的樱花树上,便会飞起吹弹欲破的浅色花瓣,好似簌簌飞雪。有时我会来到这里小坐,膝盖上搁一本书,一边听着河里传来的水鸟的鸣叫。
运河之畔名人辈出,艺术大师刘海粟、历史学家吕思勉、语言学家赵元任……两岸串联起篦梁灯火、毗陵驿、文亨桥、西瀛里、穿月楼等名胜古迹,分布着盛宣怀故居、瞿秋白诞生地、李伯元旧居等名人故居,还有天宁禅寺、红梅阁、宋代石经幢、舣舟亭、石龙嘴、东坡公园等著名景点。一批古寺庙、古戏楼、古码头、古石桥、古水井等,随着时代的变迁沉沉浮浮,诉说着悠远的常州记忆。
家乡情,是一种特殊而奇妙的情结,即使走到天涯海角,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画面、每一声乡音也留在记忆深处。生活在这里的左邻右舍,闲暇时欣赏锡剧、评弹,养鸟种花,下棋打牌,也有写诗作画的。有人做着小本买卖,售卖自家酿制的米酒,小作坊做的麻团、糕点,还有手工制作的棉鞋和编织物。巷子里的居民朝夕相处,温情而和谐。在饱尝人间的甘苦与冷暖后,我们的心总会回到运河河畔,寻找精神的慰藉,思念故土和亲人。
我对世事的感悟,又何尝不是从这条运河开始的呢?悠悠的河水,绝无喧闹与嘈杂,带来的是淡泊与宁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正是人们所追求的。面对运河,我们不过是一个个过客而已,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它让我们思考,如何在这短暂而宝贵的年华里,留下遒劲壮美的一笔。
此刻,我站在运河边,河水舒缓静谧地向远方流去,直至视线的尽头。它将一直流淌在我的生命里。
老屋
金色的太阳升起来了。阳光透过老屋泛黄的木窗子,悄然照进屋里,变得柔和而又静谧。
这座建于1940年代的老宅就是我的家。深灰色的铁皮大门,长方形的天井,青石板的地面,镂空雕花的窗户,房中铺着坚硬的木质地板。青瓦整齐地排列在屋顶上,瓦缝里长着“瓦花”,在光溜溜的屋顶,任凭毒辣辣的太阳烤炙,“瓦花”依然挺立着,生命因此愈发顽强而丰润。
老屋后紧邻运河的一条支流,打开房间的窗户就能看见并不宽阔的河面,小船、居民和水草构筑起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妈妈为了给老屋增添一点生气,亲手栽种了月季、杜鹃和海棠花,在屋檐下挂了一串系着红绸带的风铃,随风轻轻飘荡,发出清脆悦耳的铃声。
老屋整整孕育了五代人,我是老屋里最后出生的一个婴儿,如今也已经50多岁。我从上中学起,直至参加工作几十年,几乎年年都要回到老屋去。
儿时的夏天,我大半的时光都在天井里度过,屋外有两棵高过老屋的银杏树,阳光投射在树叶上,照出斑驳的影子,在天井里不停地变化图案。时而大,时而小;又时而斜长,时而椭圆。寂静的夏夜,清晰地听见虫子的鸣叫,萤火虫不时地从天井的边沿飞出来,划出一道又一道微弱的亮光。有时,小伙伴在天井里滚铁环、抽陀螺、弹弹球,个个弄得满头大汗,不会觉得一点儿疲倦。我们一直玩到昏天黑地,直至哪个家长叫上门来,小伙伴们才依依不舍散去。
我怀念夏日傍晚,父母用凉水泼湿地面,从屋里搬出凳子,我们几人争食点心。堂姐摇把芭蕉扇,手里捧本书安静地阅读,她像一尊雕塑一样,多少年来深深地镶嵌在我脑海里。堂哥是个“故事大王”,能讲很多好听的故事,他平时讲话有点结巴,故事讲到紧要关头,就会突然卡壳似的,想讲也讲不出来,简直急死人了。他讲过三国水浒、妖魔鬼怪、寓言传说。尤其是戏曲故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薛丁山和樊梨花、林妹妹和宝哥哥等,讲得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把我引入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吃过晚饭,家里男女老少端着凳子、拿着杯子、摇着扇子,搬出门板和躺椅,聚集到老屋门前的一方空地上纳凉。母亲忙着织毛衣、纳鞋底,父亲在一边喝茶,与邻居侃大山。我喜欢在一旁念儿歌、数星星、捉萤火虫,或是挤到人多的地方,听大人们说故事、讲山海经、谈论稀奇古怪的事情。
临睡前,如果月色撩人,我会关掉卧室的灯,将窗帘拉开,躺在床上赏月。月光透过窗棂漫进老屋,将床照得泛出清凉的白光,沐浴着月光的我就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感觉。月亮那么静静地挂在窗外,倒影落在河里,河水缓缓地荡起细微的波纹,让我感受到人世间的宁静生活。
光阴似箭,一眨眼二十年过去了,老屋在一段一段的回忆中慢慢老去。我每次回家,还是喜欢坐在天井里,与父母和邻居喝茶聊天。有时候,我蹲在天井边沿的石阶上,醉心于阳光穿过银杏叶子投射下来的图形,快乐地寻找那种感觉。
老屋里的摆设已记不清了,但房间靠墙的两只巨大无比的简易书柜令人记忆犹新。书橱里整齐地排满了父亲的书,全都被编了号,并用粗棉线重新装订过,都是些中外名著或他从事专业的书籍。书上、橱上蒙着一层灰,显然这些书不常有人翻阅。靠门是一条低、矮的缠满胶布的玻璃柜,柜上柜下堆满着报纸、杂志以及各种资料。打开窗户,一股湿润清爽的风飘进来,窗外的河岸有一些轻歌曼舞的青枝嫩柳,还有参差不齐但一样年代久远的简陋房屋。河水静谧清幽,像静静地躺着的一段历史。我喜欢这个房间,因为那些沾着灰的书,更因为这条缓缓流淌的河。
汪曾祺先生喜欢老宅子,其家乡高邮的老屋,他多次出资修缮。他把喜爱老屋的情怀写在《金冬心》里。由此看来,喜欢老屋的不仅有名人,普通人也会喜欢。心中不能淡忘的那个地方,就是这样的老屋。白墙、青瓦、屋檐,那老屋的天井,那一串系着红绸带的风铃,那两只装满了书的简易书柜,还有老屋后面的那条小河。在我的心目中,老屋已成为永恒,犹如阳光和空气。
在老屋苍老的背影里,泛灰的墙面更显出几分落魄与沧桑。那些脱落的墙面,露出暗黄色的泥土,在斑驳的阳光下隐去了原有的光华。老屋旁边早已建起了新楼房,老屋也被纳入开发板块。我知道留给老屋的时间不多了,它终究有一天会回归泥土,这就是万物的轮回。我的感慨顷刻就化为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紧紧萦绕心头,久久难以离去……
小巷
小时候,我住在市中心的一条僻静小巷里。
我依稀记得,小巷错落有致地铺着圆润的石子,冬天不滑,夏天不泞。孩子们在窄窄的巷子里玩耍,嬉笑声在两侧高墙上碰来碰去,很久很久才能落在巷口的梧桐树上。
那棵梧桐树高大粗壮,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树下一方空地,有三个石头墩,表面磨得很光滑,少说也有几十年历史了。那时候,石头墩周围常常聚拢一些人,谈天说地侃侃而论,这里成了小巷一景。
小巷东首的几爿小店,装饰简朴却很温馨,顾客多聚人气,和气生财啊。清晨,小吃店里的香味和腾腾的热气飘满小巷。一群上学的孩子围着小方桌,一边喝着热乎乎的豆腐汤,一边打闹玩笑着。这时,热情朴实的店主大伯会关切地催促孩子们:“快喝吧,别迟到了!”
剃头店很小,一把不知是哪个年代的转椅,一面有些花了的大镜子,还有一个旋转时“吱嘎吱嘎”作响的吊扇。剃头的老师傅和善可亲,无论男女老幼,他都一视同仁,热情相待。他操着剃刀和剪子,剃出各种发型,让顾客们满意。
杂货店的店主叫王三,大人小孩都尊称他“王三叔”。他五十多岁,成天系着一条绛红色的长围裙。每到节假日,前来买东西的人络绎不绝,他忙得不亦乐乎。我经常走过杂货店,看他店里的生意。彼此熟悉以后,也会闲聊几句。有时忙不过来,他也会要我帮忙,我很乐意在一旁打杂,助他一臂之力。
小店旁有一座小院,住着一对年轻夫妻。入夏以后,高高的柳树探出墙头,它们垂下的条条缕缕,不是胡须,是随风飘舞的“绿丝带”。院子里,是几间低矮简陋的房屋,玻璃窗户擦得整洁光亮。狭窄的过道边,栽种着青菜、韭菜、白菜等时令蔬菜,窗台上摆满了色彩缤纷的花卉,令人感到温馨怡静。往里院看,有辆三轮车停在那里,车上放着铁制的油锅、煤球炉、食用油瓶等。一早5点钟,小夫妻就蹬着三轮车奔向农贸市场,丈夫炸油条、妻子做煎饼,各管一摊忙碌起来。午饭过后,丈夫还得走街串巷收购废品,直到天色抹黑才回家。妻子在家料理家务,分拣整理物品。日子过得虽清苦,但小院里始终是舒心的。丈夫外出,妻子总要倚着院门目送他骑上三轮车,夜幕降临的时候,小院门上一盏小小白炽灯的光,为丈夫照亮回家的路。
小院隔壁是一个大杂院,里面住了“七十二家房客”,大都为外来务工者。环卫工人、瓦木工、水暖工、绿化工、保安员等无所不有,做各种小买卖、小食品的人更多,数不胜数。虽然来自天南地北,共同的生活经历使他们亲密无间,有难必帮。每家的小屋都整理得有条不紊,窗明几净,门前即便有一小块土地,也要栽上几根葱,种上几棵菜的。每逢双休或节假日,这里更显得和美闲适,有的相聚打牌下棋,有的扎堆逛大街,有的约着做针线活,也有情侣掩藏在角落里谈情说爱。巷中央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奶奶,她帮儿子拖大4个孙子孙女,家庭生活很清苦。她家隔壁住着一户“双职工”家庭,父母带一男孩,父母经常加班加点晚回家。有一天夜幕降临了,父母还没回家,老奶奶见男孩仍在家门口徘徊,就喊他过来一起吃饭,稀粥就着咸菜,男孩吃完了还用舌头将碗边的稀粥舔干净,吃得好香啊。后来这情形又发生过几次,男孩的父母执意要上门表达谢意,老奶奶一挥手说:“远亲不如近邻,这点小事算个啥呀!”
小巷也有身世显赫的大户人家,房子是清代嘉庆元年进士吴光悦旧宅。这幢旧宅不知什么时候住进不少人家,我有两个同学曾住在这里。吴氏在京曾任内阁中书,最高官至江西省巡抚。这座府第共5进,每进6间,后面还有占地近5亩的花园,每进房屋依次前低后高,寓以“步步高升”的意思。这座有着三百年历史的建筑,十多年前政府为了保护文物已移建别处。旧宅实在大,小时候来这里玩,像进了迷宫,稍微不注意,拐错一个路口,就迷失在另一条枝繁叶茂的走道里。但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很乐意不断迷失在其间,这样的“迷失”是那样充满了迷幻色彩和情调,一处不经意的景色,一只招摇过市的肥猫,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惊喜。不过我有时也会很刻意地在迷路地方做标记,用以加深印象。
往西走不多远,有一口石栏苍苍的六角井。俯首这口古井,清莹的井水在井壁的局囿下,像是一枚圆镜,映照着云影天光,白亮亮地,似乎有几缕温热在袅袅升腾。附近的居民聚集到这里,洗菜的、搓衣的、冲刷污垢的,好不闹忙!邻里之间,边洗边聊有说有笑,张家长李家短,婆媳关系妯娌情,各种话题都有。井水冬暖夏凉,洗漱起来也干脆利落。有幸品尝一口,井水像一滴滴甘露,晶莹剔透,迎光闪烁,也能成为茶圣陆羽看来甘冽清甜的好茶,配得上珠联璧合的上品泉井。
小巷西首是一家茶楼,透过拉起的窗户,看见运河支流上的拱形石桥,桥上车马行驶,桥下船只往来,交织成一幅生动的图画。那桥是灰色的,桥身上面匍匐着一些绿色藤萝,有棵高高的银杏树越过石桥,它就仿佛是一个淘气的少年,赤脚站在水里,笑嘻嘻地看着流水。把目光放得远一些,再远一些,便可望见巷里的房屋,看见灰瓦和飞檐,它们就像漂浮在江南古城上空的凝重的浮云,令人陷于回忆和思索之中。
那是我的童年时光,无数次从这里走过,感到舒心和陶醉。这种时刻,总觉得巷子分明像河流一样,它潺潺地流动着,等着你的脚踏出阵阵水花。你不要小觑了这巷子,看着它不长,走起来就长了,长得仿佛没有尽头。而且它也不是笔直的,略略地弯着,它这种弯不是老人的那种透出暮气的驼背,而是一个少女笑得不能自持时妖娆的弯腰,风情万种。巷子有行人也有车辆,但不见拥挤,石子路上干干净净的,给人明净、妥帖之感。
小巷的故事太多太多。时光流逝,岁月轮回,万千往事那样感人,又如同小河水一样悄然流去。现在,我又来到古朴的小巷,有谁知道我对它是如此深切地怀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