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都的秋》:幽闲的妙韵

2020-02-28苏宁峰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

摘 要:《故都的秋》之趣味是陆机所云之“大羹之遗味”,是众多味道的复合。其趣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独异深致的个性审美情趣、幽赏静对的文人审美雅趣以及幽闲清妙的文化审美韵味。前两种趣味我已分别在拙作《故都的秋:孤寂的秋意》与《故都的秋:幽赏的雅趣》中略陈管见,今此文《故都的秋:幽闲的妙韵》则力在从“故都的秋”的文化审美韵味方面进行赏析。其文化审美韵味的要义可用郁达夫在《北平的四季》中说的“幽闲清妙”来概括。在列置着五种景观的“赏秋”的主体部分,前两景重在写“故都的秋”,后三景则重在写“秋之故都”。前两景重在闲逸独赏中写文人文化的“幽意”,后三景则重在幽远广漠中写市井常物之“闲韵”,在文人与市井两个层面上进行故都文化精神的写意,于意味上,二者既分承又叠印,自然意丰韵满,饶有情致。

关键词:文化审美韵味 幽闲清妙 文人与市井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作于1934年的行旅散文的传统名篇,其文体物玩味,造境写心,遥想深沉,文韵丰永,深可赏玩。其“趣味”正如陆机《文赋》中所云之“大羹之遗味”,是众多味道的复合。对于这样一篇满贮着味外旨言外韵的复味文字,我们的解读也当如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一文中所说的“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深读其文,细品其味,概其大要:从文旨上看,作者立意“赏玩”,以“趣味”为旨归。从文题上看,“故都”意象、“秋”的意象是显性的,但是中间还有一个“我”隐性的存在——可这正是根本性的存在。《故都的秋》本身就仿佛是一幅中国的写意山水画,有着相当的景深:“故都”是深远醇厚的背景,“秋”是前景,而作者“我”则是中景,“我”居于前景与背景之间,调和意味,调度行布。这三种主要意象构成了三维的立体坐标:“故都”表面主要表现为深巨的空间轴线,“秋”表面主要表现为幽远的时间轴线,“我”则居中以“独赏”“静对”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活态度和艺术趣味构成其间最为关键的一轴。其维丰意永,正如宋代范温在《潜溪诗眼·论韵》中所说:“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由其多维之意象坐标而生长出的“趣味”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独异深致的个性审美情趣、幽赏静对的文人审美雅趣以及幽闲清妙的文化审美韵味。前两种趣味我已分别在拙作《故都的秋:孤寂的秋意》与《故都的秋:幽赏的雅趣》a中略陈管见,今此文《故都的秋:幽闲的妙韵》则力在从“故都的秋”的文化审美韵味方面进行赏析。

人教社在其所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②教师教学用书》中对《故都的秋》进行赏读时,察觉到了其文有“文化底蕴”在: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性格。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中的时代精神。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不免也夹杂着一些苦涩。b

然见其流而不知其源脉,知其在而不知其形味,粗略含糊,终是憾事。故不揣简陋,就正方家。

其“文化底蕴”,也就是文化审美的韵味。

我以为,“故都的秋”的文化审美韵味,郁达夫先生是自己早已概要出来的了。他在《故都的秋》的姊妹篇《北平的四季》里就说:

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就《故都的秋》的文字表现来说,“典丽堂皇”是淡至无存的,可“幽闲清妙”却是摄神般的写照,故拈为标题。

我在拙作《〈故都的秋〉的景名:堤柳借翠,岸花分香》c一文中就人教版教学参考中对《故都的秋》的文理结构图式提出批评与修正。文理结构图式是建立在“文眼”判断的基础上的。可实际上,《故都的秋》的文眼并非教学参考所说的“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而当修正为“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句(其中详曲,若有兴趣可看拙文)。故据此,我提出《故都的秋》的文旨当是:作者立意“赏玩”,以“趣味”为旨归。其“赏玩”的文脉纵贯全文:尝秋——赏秋——评秋——品秋——眷秋。以此“赏玩”与“秋”为纵横意脉来编织一张文理结构图,其详细如下:

如此结构的行文,若喻之以郁达夫先生在北平曾住过的四合院,亦别有风味。按楼庆西先生在《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中谈到北京完整标准的四合院结构,则我们在《故都的秋》中的阅读也犹如漫步在北京的一所四合院中:标题如前门,进门则有前院(第1—2段),前院有照壁(第2段,故意宕开一笔);穿过前院入内院(第3—11段),这是四合院的中心部分。内院左右两边有厢房(五种景观,分列两厢:一以写幽,一则写闲), 随后有后罩房以围护全院呼应前院(第12—14段,鉴秋与眷秋)。全文以“秋”为南北主轴,遥借“故都”之景以为势。在列置着五种景观的“赏秋”的主体部分,前两景重在写“故都的秋”,后三景则重在写“秋之故都”。其文势侧重有如朱自清《荷塘月色》分叙“荷塘上的月色”与“月色下的荷塘”之感。前两景重在闲逸独赏中写文人文化的“幽意”,后三景则重在幽远广漠中写市井常物之“闲韵”,在文人与市井两个层面上进行故都文化精神的写意,于意味上,二者既分承又叠印,自然意丰韵满,饶有情致。

具体而言。前两景的“故都的秋”是将“秋”晕染在故都的一座小院里,以“我”之性灵来酿造意味,以见其文人之性情与古典之趣味。作者在文中的赏玩是以精神出游的方式来进行的。这种方式充满着文人自在的性情与道家精神的风味。阔别十年之久的京华,曾经的烟云都化为诗性的怀念。他下笔如画,列景如屏,“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故都的文化之风雅与历史的悠韵一时点染开去,其水墨意境有如远山眉黛,雅意幽韵一时横布。但这起笔竟不是他画意的重心,而仅是他为文化故都写意皴染的远景的点染。他更看重的是要找到一种属于他的个性与故都、文人与文化的契合点。于是他选择了在皇城人海的北平城里的小院静坐独赏,即景遥想,在尘世中出世,在体物中见性,以传统文人风雅的生活方式与幽赏的生命态度去逼近去深入到故都的文化心灵中,寻找到对“深沉博大质朴优雅”(辜鸿铭语)的中国文化精神的更加本质更加饱满的创造性的表达。小院如心斋,独坐可游心,在秋院清晨的闲逸中,他通过虚拟悬想的“造境”方式来“写境”,尽写故都的幽玄深致。在秋的调性上,他选择了青绿蓝的冷色调,这色调里有他的性情。就像他在《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河的巡游》一文中说的:“带青带绿的颜色,对于视觉,大约是特别的健全;尤其是深蓝,海天的深蓝,看了使人會莫名其妙感到一种愉快。”他以此纵贯整个画面,在一个情调上演奏,就像比利时画家卢本斯所说的:“在众多色彩中,突出一个主要的色调,以组成一阕鲜艳夺目的色彩交响乐。”d刚入景,他即物写景,此时的他还只是“静观”外物,以“我”观物,物我两隔。他开拓空间,天空是“很高很高”,以巨大的空间来突出一个冷寂孤离的“我”;他降低心性的温度,“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这是没有温度的日光。而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冷战、清冽,将高冷涟漪般的传染开去。他在冷寂的心相里,渐渐地由“静观”而入“静对”的状态,他移情入景,化己为物,视物如己,以物对物,物我融合。这样他就自然地进入到即物观己,体心造境的“静对”的自我审美观照的境地。因此,他“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他在他的心斋小院里静坐,渐入虚静,渐入坐忘。但这种文人古典的审美趣味的自心营造与鉴赏此时还依然只是“半开半醉的状态”。于是他用本就是有着向内凝缩向性的冷色调来继续皴染,让心相温度继续降低,直至下一段槐树的“落蕊秋纹”的死寂感的出现。“致虚极,守静笃”而至“无”“一”“玄”的艺术自由的极境。当此时,他的心游超越了意识层面而至于“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时,他才觉得秋意圆满十足,才说“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他在故都的这座小院里所游赏的“秋”的意蘊,已远非“秋”的自然意义以及传统意象所能涵容的了。这长在“故都”的“秋”意,也像三维坐标似的,他的富有深度的超越性的个性自我居中坐镇,调和着横纵坐标轴上的“传统文人趣味”与“古典文化意味”。他的秋意——从游赏的方式、游心创造的艺术对象、即物观心、明心见性的艺术描写中都包含着自我人格与文化人格的自在。费夏(F.T.Vischer,1807—1887)认为,观念愈高,便含的美愈多。观念的最高形式是人格。所以最高的艺术,是以最高的人格为对象的东西。e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品味到两个意脉深远意象壮大的“秋”与“故都”之间的适配相和、相倚相得、互相生发的胜境风味。——这是“和”的胜境,正是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所表达的精神自由解放的“游”的基本条件。f

他的精神出游跳出了小院,由文人独赏遥想的深幽意境中切换到市井寻常粗犷旷漠的闲远悠韵中。前两景犹如长镜头似的线性时间的专注表现也切换成了有如镜头扫描似的宽广空间的列锦式的呈现。前者重在写闲逸之“幽”,后者重在写幽远之“闲”,前者有文人精致之高品,后者有市井寻常之质朴。风调与笔法都是相率而变的。

他写秋蝉残声、秋雨歧韵和秋果佳日。坦率地说,如果一景一景地单独拆看,都未免有些粗率疏简,有着外来旅居者浮光掠影的疏隔之感。比如,秋蝉残声片断中说,秋蝉和“蟋蟀耗子”一样都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可王世襄先生在《京华忆往》中列“秋虫篇”“冬虫篇”,其中就都未谈到秋蝉,且对于蟋蟀用长篇做宏论,开篇第一句便令人难忘:“北京称蟋蟀曰‘蛐蛐。不这样叫,觉得怪别扭的。”而“蝉”,典型的北京人叫“唧鸟儿”(见林海音:《城南旧事·我的童玩》)。写“秋雨歧韵”里的说北平人们将误读“一层秋雨一层凉啦”的平平仄仄时,北京作者韩德志在《咬文嚼字》里就曾指出“郁达夫于此有两个误会和一个由误会而引致的错误。误会之一是,北京人不会把“阵”字念得像“层”字;误会之二是,北京人不说“一阵秋雨一阵凉”,而是说“一场秋雨一场凉”;错误是,“一层雨”在现代汉语里没有这种说法,郁达夫以为“层”字是“阵”字的口语音而使用此字,因由误会引起,所以为错用。g此说可备一种参考。写“秋果佳日”则有似匆匆未完,意转局促,说“秋的全盛时期”后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然后便结笔“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这样的表达粗疏未达。比较下,从小在北京长大的林海音女士写的《城南旧事·北平漫笔》可见精细:

来一斤吧!热栗子刚炒出来,要等一等,倒在箩中筛去裹糖汁的砂子,在等待秤包的时候,另有一种清香的味儿从身边飘过,原来眼前街角摆的几个水果摊子上,啊!枣、葡萄、海棠、柿子、梨、石榴……全都上市了。香味多半是梨和葡萄散发出来的。沙营的葡萄,黄而透明,一撅两截,水都不流,所以有“冰糖包”的外号。京白梨,细而嫩,一点儿渣儿都没有。“鸭儿广”柔软得赛豆腐。枣是最普通的水果,朗家园是最出名的产地,于是无枣不郎家园了(“郎家园”与“朗家园”的写法,原文如此。此注)。老虎眼、葫芦枣、酸枣,各有各的形状和味道。“喝了蜜的柿子”要等到冬季,秋天上市的是青皮的脆柿子,脆柿子要高桩儿的才更甜。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这些都是秋之果。h

而郁达夫的这种粗率狂野的笔触像皴染式的,不求真切精细,却能与北国风物有着某种内在精神的契合,写出了市井寻常的文化神韵。这三幅中,写得最传神的,当属第二幅之“秋雨歧韵”。

这幅“秋雨歧韵”实在是借雨写韵,无限精神尽在其中。你得细品才能得尝此味:

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这一“立”字真好。好像人儿突然入画了似的,给雨后的斜桥影儿平添了生趣墨意。而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却渗透着乡土中国熟人社会的亲切随和,闲逸闲适的散淡风味。到了平平仄仄的歧韵再起,则又如画成点睛,顿时神光精锐起来,其韵在声外,可意会却难表达。济慈说的“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北方人说的“唱戏的腔,厨师的汤”可助体味。

北方市井市声韵味丰美,回味悠长,故常见诸回忆文字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北平居住过的,无论是原乡的还是外乡的,他们表达怀恋的文字里这种市声韵味的记忆往往而是。研究者甚至要以专章来论。比如,陈鸿年先生在《北平风物》一书中专列“美的吆喝声”和“市声”两节。他说:

这种小贩的吆喝,据我衣食奔走所到之处,无论是白山黑水的大东北,“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大西南,以及大江南北,若论吆喝的艺术,受听,第一应属北平市!

它不但有优美的调儿,细腻的形容,而且带着叫人馋涎欲滴的诱惑。再遇到嗓筒化赫亮的,真是一嗓子能听一条胡同儿,如鹤唳长空,又像一支悦耳的短歌!而且可以从这些小买卖儿人的吆喝,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美的吆喝声》)

所谓“市声”,头一我想起的,不知住过北平的各位,有所健忘否,是一清早儿,有种老娘儿们,身后背着个大肚小口儿的柳条蒌子,里边装着乱七八糟的烂东西,一进胡同,这嗓子:

“换大肥子儿!”

“换洋取灯儿!”

女人的嗓子,特别赫亮,能听一条胡同,但是您若一细砸滋味儿地听,在她的尾音,却含着无量的凄然意思!(《市声》)

北方市声是有着浑厚、质朴、悠扬的调性,富有韵律感和个性表情的艺术造型的方式。它可以与其他的表现因素配合着表达情感与形象,甚至也可以具足独立的审美表现力。比如王世襄先生在《京华忆往·许地山饼与常三小馆》中怀念燕京大学求学时校门外常三常四兄弟开的店铺的风味时,还说:

“常三”当年卖得最多的菜是常四拉长了嗓子叫喊的“来一卖软炸里脊——糖、醋、烹”。末三个字分开喊,一个比一个重,到“烹”字又特别短促,喷口有力,猛然頓住。有时还要应顾客的要求,带上一句“多加菠菜”。

这种以声传韵,以韵传神的写法,让人对故都文化的精致、细腻、悠闲与含蕴表现的丰永深广都有了深刻的记忆。辜鸿铭先生说:“为了对一种文明的价值进行评估,我们最终必须要问的问题是,这种文明可以孕育出怎样的人物、怎样的男人和女人……如果说一种文明中的男人和女人表现了该文明的本质、个性和灵魂,那么,该男人和女人的语言,则是其本质、个性和灵魂的展现。”i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可以比较透亮地理解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里说:

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这种“奇”“有味”“像样”纯是市声对于故都文化精神、风味的摄神似的表达,是纯以“韵胜”的表达。它让我们在雨后的幽意中感受醇永丰饶的文化韵味,用赵园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北平的“闲逸情调、优游态度、驯良神情”j。

至于郁达夫文字中用以形容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这种“奇”味,要和前面的“秋蝉残鸣”和“秋雨歧韵”两幅配合起来作整体的观照。后三景写市井寻常的“奇”味,可用两个人的文字来回答。其一是郁达夫在《北平的四季》里说的:

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

说到北平的人,他说:

先说人的分子罢,在当时的北京,——民国十一二年前后——上自军财阀政客名优起,中经学者名人,文士美女教育家,下而至于负贩拉车铺小摊的人,都可以谈谈,都有一艺之长,而无憎人之貌;就是由荐头店荐来的老妈子,除上炕者是当然以外,也总是衣冠楚楚,看起来不觉得会令人讨嫌。

其二是钱理群先生说的:

渗透于骨髓中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于北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世俗生活中寻求享用“美”(美的人生,美的文化)——这才是真正的北京人的眼光。k

故都文化的神奇博大深沉优雅的气质精神渗透在每一个市井寻常的人事物中,化为一种寻常。这样“伟大幽闲”(郁达夫语)的文化神韵难道当不上“奇妙”二字吗?

a 《故都的秋:孤寂的秋意》与《故都的秋:幽赏的雅趣》分别发表于《名作欣赏》2014年第7期(知网第21期),第17—20页,2014年第8期(知网第24期),第22—26页。

b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②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6页。

c 《〈故都的秋〉的景名:堤柳借翠,岸花分香》发表于《名作欣赏》2014年第6期(知网第18期),第17—21页。

d 金梅:《傅雷卷·理想的艺术境界》,海天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148页。

e 转引自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商务印书馆2010年12月第1版,第62页。

f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商务印书馆2010年12月第1版,第69页。

g 韩德夫:《郁达夫“一层雨“析疑》,《咬文嚼字》2002年第3期,第31—32页。

h 林海音:《城南旧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98页。

i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序言。

j 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88页。

k 钱理群:《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234页。

作 者: 苏宁峰,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中语文组正高级教师,福建省“教学名师”、省“学科带头人”,厦门市专家型教师,集美大学在职教育硕士导师,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福建教育学院兼职研究员。

编 辑: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导读思练写”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
用“还原法”解读《故都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