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民国时期乾县城池布局研究

2020-02-28魏欣宝

长安学刊 2020年1期

魏欣宝

摘要:本文利用相关史料的记载,深入研究探讨明清以来的乾县城市总体布局及其内部功能分区如政治、文教、宗教等方面的演变。通过对总体布局及内部功能分区演变的研究使人了解乾县明清时的历史面貌,同时对今日及以后乾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市政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布局:功能分区:名城保护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20)01-162-05

乾县,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偏北,渭北高原南缘。因“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奥,故立畴以郊上帝,诸神祀皆聚云。”故名“好畴”。其后时置时并,其名亦有变化。至唐代则改称为“奉天”,割礼泉、始平、好畴、武功、永寿五县置,以奉高宗乾陵,城址在陵下,未有变动。至元代称为乾州,延续数百年,民国时改为乾县。

乾县城区今日之城址定于唐代,德宗建中元年,采用术士桑道茂建议,扩建奉天城,时诏京兆尹严郢发众数千及神策军共建,城土杂以石灰、沙子、硝根,名日“三合土”,城分为子城、罗城两部分。建中四年,泾原兵变,德宗逃至奉天,时升奉天为陪都,规模有所扩大。此后历代修缮。

一、明清以来城市空间的总体布局

(一)龟城说

乾州古时被称为“龟城”,《名山记》载,“奉天城外象龟形,内列六街”,具体北城狭长伸出为龟颈,北门及瓮城为龟头,南门短秃为龟尾,东、西门和小东门、小西门为龟之四足,南北十字高突,酷似隆起的龟背,纵横街巷,宛若龟背上的花纹图案。关于建为“龟城”的缘由,有两种解释,一为星宿方位说,一为山川形胜说。星宿方位之说,“按张衡《灵宪》云:‘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眷于后,谓中宫轩辕之后。……宋真宗避祖讳,改为真武。今世所奉真武象,实北方玄冥水神也。”玄(真)武为北方的水神,其形为龟蛇合体,且水为万物生长所需,故为民间多有供奉十分重视。同样龟也为四灵之一,且为四灵在世间唯一之存在,所以人们认为龟为人神之间交流的媒介,故时人认为乾州筑城为龟形则可领会神的意志、得到神的佑护,使得乾州风调雨顺。

山川形胜说,“盖尝以山川形势论之,蜿蜒起伏,磅礴奔辏,郁郁葱葱,灵秀所钟,乃有崇墉盘踞其中。此魏伯阳所谓‘玄武龟蛇蟠划相抚者也。桑氏谓:‘奉天有天子气者,以此。俗以水星台即元帝庙,为龟蛇纽结之處。盖其大略如此。”以山川形胜来分析,在蜿蜒起伏之中、郁郁葱葱之下,高大的城墙就盘桓其中,是为魏伯阳所说龟蛇盘绕之势。桑道茂称此处有天子气,故建元帝庙于此。乾州其南为关中平原,北以五峰山、梁山等为界则是渭北高原,乾州正处关中平原与渭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起伏显著。由此可知,城筑龟形为山川形胜影响所致。

(二)城墙

乾州始建于文明年间,后建中年间神策军扩修奉天城,改建后的城池,“旧子城周五里,罗城周十里,有奇高二丈二尺,上阔七尺,下阔一丈二尺内,外濠深二丈,阔三丈。”4其后子城废圮,罗城则为明清时乾州城址。

乾州故城,自唐亡至元末,历代多有修缮,然史料缺乏无可考究,仅五代时后汉乾佑年间对其之修缮载于史册。自明代开始城墙历次修缮则有较为详尽记载,洪武、万历、崇祯等朝因城垣倾圮各有兴修,清朝乾隆、咸丰年间亦屡屡修缮,直至民国九年、二十二年地方长官亦有补修。

至于城门,明嘉靖时王祯所撰《乾州修建城池四门记》中记载乾州城有四门,而根据嘉靖《陕西通志》所载城垣图时已有六门,由此可知,小东门、小西门应为嘉靖时所增置。至于六门的名称,“东日:紫阳,西日:曜清,南日:新泰,北日:储胥,小东门日:好畴,小西门日:率西”,其门名称亦有变化。

(三)城市内部总体布局

根据明嘉靖《陕西通志》所载乾州图可知,乾州城墙开六门,各门引出大街一条,另有正街一条,全城由七条大街两个什子构成,州署位于中部偏西,其他政府机构如府署、按察分司、布政分司等皆位于州署以西,呈扇状分布。儒学、文庙等教育设施则位于州城东南。

至明末崇祯年间,乾州的城市空间格局除了城内道路交通有所扩展,并未有较大变化。州署大门改朝南,前门道路扩宽并向西扩展与正街相交形成一个什子,自此以州署为中心,接通六门街衢形成三个什子,分别为北什子、中什子、南什字:七条大街,即东、西、南、北街、小西街、小东街、正街,余纵横诸巷,城内衙署学校,仓廪、祠庙布局分布。

崇祯年间经微变所形成的城市布局一直延续到清康、乾时期,自清后期开始乾州的城市主体布局变化不大,依旧为七条大街和三个什子构成,然而其它组成部分方面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动。首先城区道路较明代及清前期密集,且城南密于城北,例如原“中什子”则改称为“北什子”:其次城内的庙祠楼阁多集中于城南,由此可见城市发展南倾明显。

民国时期,城内的主体布局承袭清代并未有较大变动,只不过因为随着封建王朝的终结,出现许多新式机构设施,或新建或在旧有设施上易名而存,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祠庙改为学校或其它经济、文化设施,例如将城隍庙、太白庙改为省立乾县中学。至于县政府则在前清州署原址未变,只是变换了名称,而文庙、儒学则因时事变迁或废或改。

二、内部功能分区的布局演变

(一)行政机构的布局及演变

1.明代的行政机构的布局及演变

明代的行政机构由州署、府署、行台、布政分司、按察分司、威胜驿、递运所等机构组成,城内的主要行政机构位置几乎未变,与同时期的多数城市州署或县署相比,乾州的行政机构布局偏西而不居于城中心。

州署,占地六十三亩五分七鳌,即原唐德宗行在故址,其初大门东向。洪武、万历两朝重修,万历十九年知州贾一敬将东大门闭塞,另建门于南,通小西街。崇祯五年知州杨殿元重修州署,将仪门为大门,前设照壁一座,州署在历代的修建中逐渐形成较大规模的坐北向南的建筑群。

至于明代城内其它的行政机构则列表以供查看。

2.清代行政机构的布局及演变

清代乾州城内行政机构的设置由于许多机构被废除,而变化较大。

州署依旧位于城内偏西,雍正三年,知州拜斯呼朗捐修,其建筑格局未发生变化,以照壁、大门、二门、大堂、二堂、三堂、四堂为中轴纵贯州署建筑群,别的配套设施如厨房、花园、杂役住处等则分列左右。

除州署外,其他政府机构的变化则相对较大,重要机构如下:

吏目署,清代则位于州署大门内西北隅:州判署,原先在州治西南方向,明末倾圮,官员租民舍而居:威胜驿,原在小东街,自驿丞裁撤后,移至州署西;试院,在城内东街,明朝时先为察院,后洪武年间改为督学署,康熙、雍正、乾隆接皆有重修。除此之外,僧正司在城西兴国寺,城北有养济院。

3.民国时期行政机构的布局及演变

民国时期,行政机构最大的变化就是旧式机构的废除,新式机构的设立,行政机构的布局自然发生了变化。

县政府,沿用前清州署,位于城内故址,初名为县公署,十六年,改县政府。十八年,县长杨韶重修,按新式建筑。去宜门,改乾县县政府。右侧为旧日马号及典吏署,亦改建中山公园;县党部,为新设机构,位于县政府大门西侧:教育局,先在柴市巷义生善堂内,民国二十八年迁至西大街,后因政府机构重组,二十九年并入教育科:财务局,民国元年省议会为监督地方财政而建,民國二十三年,由于饥荒频繁,裁局并科,二十九年又遭裁撤,后地方财政归县政府财政科管理:建设局,民国十六年设立,二十九年并入教育科,另有苗圃一所,位于东大街;保安大队部,驻扎在县政府东侧,有二百余人:卫生院,位于小东巷,民国三十一年由卫生所改组成立:县仓,位于东大街:社训总队部,位于县政府内,有教官一员,抗战时设,自抗战之始,至民国二十九年三月,共训练壮丁18329名。至三十年,征赴前方者10600余人:国民兵团,位于县政府东侧:司法处,位于县政府内东花厅,以二堂为法庭,下辖有看守所,在县政府内东侧:陕西第六监狱,位于城内东大街,民国六年设。

由上可知,因历代政治机构多有变更,明代乾州城内诸多行政机构,进入清代后多有废除,到民国时期新式机构则陆续设置,而在所有的机构中州署(政府)的变化最小。

(二)文教机构的布局及演变

明清之前,私学承担了主要的启蒙教育。宋元以来,社学和义学渐兴起,同样起到启蒙教育的作用。至明清时期,地方教育则由官府主导,以官学为重,且儒学一般与文庙相结合形成“庙学”。

1.乾州州学

乾州州学,在文庙西侧,前为大门、仪门,中为明伦堂,洪武、天顺、万历、天启、康熙、咸丰年间皆有修缮。此外还有修道斋、游艺斋等附属设施,修道斋,在明伦堂东首西向,洪武四年建:游艺斋,在明伦堂西首东向,洪武四年建:东西号舍,在明伦堂前各十间,明洪武四年建:射圃园,在学正署右。

至民国时期,革除旧制,州学也易名改制,民国元年,改儒学为劝学所。民国十四年,改为学务局,二十三年,因灾荒裁撤,改设为教育助理。二十七年,复置,设有局长一员,委员、督学事务各若干员,分督导、总务二股。直至二十九年十一月,实施新县制,将教育局与建设科,分别裁并为教育科,设科长一人,督学三人,技士一人,科员三人,事务员一人,雇员二人。

由上可知,明清时期的州学在两代并未有较大变动,首先地址未变,位于城内东南,文庙西侧:其次建筑群体未有变化,从明代开始,州学的形制已确立,即以大门、仪门、明伦堂为中轴纵贯建筑群,于两边辅以修道斋、游艺斋、东西号舍等建筑,清代只是在此基础上有所整修。民国时期,将州学改为劝学所,之后又改为教育局,地址迁至别处。

2.文庙

文庙位于州学东侧,相传为唐武德初建。明成化元年知州何节重修,后万历、天启年间屡有增修,形成以以棂星门、戟门、大成殿为中轴纵贯建筑群。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道光等朝亦屡次修缮。明清时期乾州文庙其形制明代即已确立,清代只是修补,两代皆遵守中国古代文庙建筑的布局形制,前设照壁、泮池、棂星门和东西牌坊形成庙前广场,中为戟门、大成殿和东西两庑,此外还有崇圣祠、敬一亭、名窟祠、乡贤祠等建筑。

进入民国后,仍有祭祠官,民国十七年,蔡元培建议罢奉祠官,祠事遂废。二十八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令以先师孔子为万世师表,即以先圣诞日为教师节,举办纪念活动,至民国三十四年,将文庙改建“陕西省立乾州师范学校”,开设语文、公民、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课,学制三年,文庙遂废。

3.书院

与儒学、文庙相配套的还有书院,书院为唐宋以后师儒学讲儒学之地。元朝时,各路府州县普遍设立,主讲称为“山长”。乾州境内唐宋时期的书院因年代久远无可稽考,目前见于史书记载最早建于乾州境内的书院为“紫阳书院”,紫阳书院,在东街考院东侧,乾隆二十七年知州陈大吕建。

清代对于乾州学风产生巨大影响的书院为“乾阳书院”,乾阳书院在州学西侧,嘉庆元年知州赵洵认为紫阳书院地当冲往,改建为驿馆,将其移至今址,改名日‘乾阳,其后屡有修缮,“讲堂、露台、花厅、宿舍皆完备,为本境最高修学地,规模宏大,人才荟萃。省西北各县,皆于此瞻文风焉!”,后因政局变动,光绪三十年后,改设中学堂,书院始废。

民国初,将学堂改为学校,十二年去“校”字,直接称呼为“学”,至民国二十八年全县共有二百一十九座学校,而县城中主要的学校有:黉学门小学,位于城东南,由清高等小学改组;考院巷女子学校,民国十一年创办于柴市巷,仅设初级,民国十三年增设高级:县立第二高级小学,位于高庙巷,先为初级小学,后成立高级小学,二十二年因经费困难,并入敬业小学:私立敬业小学,初建于西安,后因家乡教育落后,乡绅捐助,于民国二十二年移至本县告庙巷,设有图书馆:私立乾阳高级小学,民国十二年,由吴愚若借城西兴国寺地开办,十六年停办:陕西省立乾县中学,位于城内城隍庙、太白庙内,民国二十八年由教育厅长王捷三创建,民国三十年增设高级班。

(三)祠司坛庙的布局及其演变

寺观祠宇作为宗教信仰的空间载体,不仅是沟通信仰世界和世俗社会的桥梁,也是封建时代城乡空间景观和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乾州城内的宗教杂有佛道,清末民初基督教随着西方传教士东来,宗教信仰愈趋多元。

乾州城内的祠司坛庙多创建于明代,清代承袭,至民国时则或遭毁坏或改为他用,则其要者下文列表以示。

此外,在乾州城外还有数处祀坛。社稷坛,在州城外西北二、三里处,曾建有城垣,清末则废圮;历坛,在城外正北一里处,道光年间知州鲍珊创建,同治时毁于战火,光绪初年知州夏舆贤重修,民国时则失跡难考;云雨风雷山川坛,在南门外三里处,嘉庆十七年奉诏改名为“神祗坛”,曾建有房屋,清末遂废;先农坛,在东门外许,清时建,至民国时仍存。

三、明清以来的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的总体特征

1.乾州城坚持中国古代城市平面布局中轴对称的特点,全城以北街、正街、南街为中轴,东西对称,其他建筑分列于两边,这一点从明清以来地方志所载的地图及描述中都可以看到。建国后承袭前代也未有所变化,直至二十世纪末,由于老城内人口众多,故于东南拓城,而布局也逐渐脱离传统,导致今天的乾县布局顶部向东南,呈锥形。

乾州城亦坚持古代城池布局中行政中心位于城内中心的传统。明清州署及民国时县政府皆为一脉相传,虽然没有位于城内正中心,因为这是受到历史传承的影响,且此地为全城地势较高的地方,也符合封建形制之宫殿及衙署高台化的特点,以显居高临下统治人民之意。城市平面布局多按功能分区,即分有官衙区、商业区、文教区等,虽然各区划分未必严格,但是普通城市都具备这种基本特征,例如文庙附近常伴有州府儒学从而形成文教区,由此可见,根据功能进行城市布局的观念已现端倪。

2、乾州城内各功能区内部亦有不同的变化。例如行政机构的变化:清代明后,许多机构被裁撤,进入民国时局变革,后又重新很多设立新式机构。同样文教、宗教等方面的机构设施也大都经历变革,或废或裁或改。

3、以乾州为代表的黄土高原腹地处于“府城”与“县城”之间“州城”这一级别的城市,在明清时期的城市营建已有固定的模式,城池内部设有与其城市等级和规模相匹配的衙署、文庙、城隍庙等配套建筑设施。

四、总结

乾州城经明清以来的历次时局变动,内部的微观布局和具体建筑有所变动,但是城市的主体结构并未产生颠覆性变化。建国后,随着经济生活日益发展的需要,大规模的市政建设破坏了旧日的城市格局及其遗留建筑。不过近年来,随着古城保护热与旅游热的兴起,古城的保护日益得到重视,例如95年被拆除并拟移址重建的鼓楼也于近年重建。本文通过对明清以来城市布局的考察,对于今后乾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市政建设提供参考,其他城市也可以乾县为例,吸取经验从而更好地规划和建设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