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英语教学
2020-02-28权可红
权可红
【摘 要】
目前正广泛开展新一轮的课改,在现有英语教学环节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理想的教学手段,这也成為教学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以此为研究内容,结合本人实际的教学经验和教育心得,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拓展应用。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创新
现在我国正大力推进新课改教程,这也使得教师更加重视英语教学。英语属于语言社会学科,其最基本技能体现在听说读写环节中。现代社会的发展对英语教学观念产生重要的冲击,要规避先前哑巴英语的教学方式。目前英语教学在基于词汇、语法学习层面上,要重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英语教学领域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能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的成效。本人对此深有感触,给出以下教学建议。
1. 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大师布鲁纳认为,学习材料的兴趣成为学习兴趣的有利媒介。教学效果是要借助于学生的兴趣,否则将会产生事倍功半的负面教学效果,使得教学内容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进行知识的硬性灌输,使得教学氛围低迷,让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产生机械性认识状态,这也导致相关教学领域长期出现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的现象。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到传统的英语教学领域中,可以打造出多角度、多层面和多视野的教学体系。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面对的不再是静止的教材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教学信息,能够观赏多样的教学视频,感受到教学的互动性、趣味性和积极性。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有效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初中生有着自身独特的心理年龄特点,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以此开拓出学生非智力因素主导的学习效能,为英语教学提供充分的保障。譬如在教授“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课程时,本人在备课中搜集大量资料,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亲临其境的感知课文内容,精彩的画面在配上动听的音乐,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学生学习心境,达到寓教于乐的理想教学效果。
2. 创设良好的视听环境,提高学生口语水平
2.1视听结合,还原语言学科的真实面貌
英语是语言学科中最重要的分支,它作为工具性学科,在教学中不仅需要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同时也是需要创建口语交流的条件。要改变现有英语的教学方式,营造出更具效果的视听学习环境,以此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体现出英语学习的价值以及未来发展的保障性作用,真正意义上还原出语言学科的内涵,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外语教育,将英语的学习和社会交流的实践紧密融合,以此产生实用性的学习功效。
2.2纠正发音,让学生说得更加流畅标准
学生英语交流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体现在发音的不标准,这也是传统英语教学带来的负面效果。现在开展英语教学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给学生带来更丰富、更全面的教学材料,其涵盖着教材听力、原声影视剧片段和精彩英语栏目等,采用此种教学手段,将会拓展学生英语学习的视野,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英语发音,掌握实际交流的口语技巧,以此促进学生英语运用能力水平的大幅提升。
3.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英语重难点知识的教学成为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关键因素,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理念陈旧以及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使得学生在学习重难点知识时产生认识和理解的障碍,这也成为教学效果差的重要原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媒介,能够拓展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理念,突破教学时空的界限,可以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述重难点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深入到课件营造出的学习环境中,通过静态知识和动态教学的有机融合,能够让抽象的知识具备着具象的表现张力,在突出英语重难点知识的同时,也是会让学生消除认知的障碍和学习的困惑。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吻合初中生认知学习思维特点的过程中,优化学习的效能,促进学生掌握和理解重难点知识。这种快乐的学习方式,可以带来更多学习的乐趣和兴趣,构建出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更好的将知识融会贯通,将知识应用于实践。这也就表明,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创建教学情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能够高效的处理和解决,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目前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环节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会带来更具改革效能的教学创新,同时这也是英语教学的全新尝试和大胆实践,能够在有限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活跃教学气氛、提升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将会更大程度的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整体水平,以及运用英语知识的实践能力。
吴天骄. 英语视听说多媒体教学方法[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