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
2020-02-28刘娟姚丽娟
刘娟 姚丽娟
摘要 目的:研究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效果。方法:2018年6月-2019年2月收治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经口喂养时给予常规干预,试验组在经口喂养时给予口腔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喂养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喂养效率、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均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能有效促使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提升,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口腔运动干预;早产儿;经口喂养;影响效果
早产儿通常是指胎龄在37周以内出生的活产婴儿或未成熟儿,其体质量通常较低且头围较小,身体适应能力和器官功能相对于足月儿更差[1]。根据临床研究显示,导致患儿早产原因较多,其中产妇有各种妊娠合并症、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意外受伤或手术等均可导致其发生早产。根据临床實践,早产儿的营养支持十分重要,在患儿营养供给不足量时很容易导致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甚至会导致其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在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其营养摄人充足。本研究对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2月收治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胎龄31~34周,平均(31.85±1.02)周。试验组男21例,女19例,胎龄30~34周,平均(31.72±1.13)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1)对照组患儿经口喂养时实施常规干预,主要根据其胎龄和体质量合理计算其喂养量,然后每2h对其进行1次喂养,喂养时调整好患儿体位,并且要在喂养时合理调整休息间隔频率。(2)试验组患儿经口喂养时实施口腔运动干预,干预时应对时间和喂养规则进行明确,主要在患儿觉醒且清醒时进行喂养,每日早晚各1次对其进行口腔运动干预,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全程佩戴无菌手套,确保患儿口腔卫生。①口周按摩:主要按照脸颊、上唇、下唇的顺序进行中指按摩。按摩脸颊时应将易下垂嘴角处作为起点,从下唇正中向两侧嘴角滑动,按摩时使用中指和无名指指腹完成,以此帮助患儿缓解皮肤松弛;上下唇的按摩应沿着患儿上唇线,使用食指指腹从一侧唇角轻轻按压直到唇中线,之后对折患儿的唇角并进行反向运动,按摩时应确保动作轻柔细腻,从唇角到唇中线的力度适当增加;之后让患儿保持双唇闭合,从唇中线开始向两侧按摩后反向按摩,并以此循环。②口腔按摩:口腔按摩的顺序应以舌头、牙龈和软硬腭为宜,护理人员将手指深人患儿口腔后对舌面进行往返轻按,持续1min左右,然后从中间向两侧对舌头进行轻按,持续1min左右。之后对患儿牙龈进行按摩,从牙龈中央开始向两侧后方进行轻按,然后从内向外反向按摩,分别对患儿上下牙龈进行按摩,持续时间控制在2min左右。然后对患儿软硬腭进行按摩,护理人员先将手指放入患儿口腔中央,然后按照口腔中央、硬腭、软腭的顺序进行轻按,按摩过程中不断交替,持续1min左右。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儿喂养情况进行统计,并统计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喂养情况包括喂养效率、喂养成效和摄人奶量比,其中喂养效率以每分钟喂养量为准,喂养成效以进食5min内摄入奶量占医嘱奶量的比例。不良反应以应激反应、疲乏和吸吮吞咽无力为主。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儿喂养情况比较:试验组患儿喂养效率、喂养成效和摄人奶量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喂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早产是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妊娠结局,患儿在出生后因身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导致其适应能力较差且体质量较轻,并且在出生后容易罹患各种疾病或不能正常生长。根据临床实践,早产儿出生后的喂养难度较大,其中尤其是患儿容易因发育不全而导致其无法正常进食,从而对身体健康及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2]。根据临床研究显示,目前对早产儿的喂养通常以经口喂养为主,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提升患儿存活率,具有较高临床效果。但常规的经口喂养方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容易因患儿自身的多种因素而受到影响,导致其喂养效果不能达到预期[3]。口腔运动干预是近年来用于早产儿喂养中的常见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对患儿口腔内外的被动运动,促使患儿能更好地完成母乳的吸吮和摄人,以此让患儿的营养状况得到有效提升[4]。相关研究表明,早产儿经口喂养过程中实施口腔运动干预不仅能有效刺激患儿口腔,让其大脑相应的反射区域得到刺激,从而增加其进食的能力[5]。同时,经口喂养时实施口腔运动干预还能有效促使患儿口腔感觉提升,从而让经口喂养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另外,口腔运动干预能使患儿的口腔和呼吸道功能协调性得到提升,避免患儿在吸吮母乳时出现呛咳和溢奶的情况,对保障患儿顺利完成母乳吸吮有较好的促进效果[6]。
本研究对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进行分析,试验组患儿喂养效率、喂养成效和摄人奶量比均高于对照组,喂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口腔运动干预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促使患儿喂养效率提升,并降低喂养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保障患儿营养摄人有很大帮助,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驰.口腔干预训练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9):2975-2976.
[2]江蓓,宋艳.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联合口腔运动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8,10(5):369-372.
[3]田爱宁,宋文萍,陈爱兰.差异性口腔运动干预方案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2):181-182.
[4]张莹.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0):31-32.
[5]韦艳红,苏小云:综合干预在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1):103.
[6]李凡早期口腔运动干预方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