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贵的遵守
2020-02-28张勇
张勇
春秋时期,一天半夜,卫灵公跟南子坐在一块闲谈,听见王宫外面有一辆马车由远及近快速驶来,马蹄踏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坐马车的人似乎有什么急事。马车驶到王宫门外时,稍稍停顿了一下,马蹄声重新响起,但不像刚才那么急促了,车上的人显然已经下了车,牵马缓缓步行。马车走过王宫大门以后,又恢复了之前的响声,马车的主人回到了车上,疾驶而去。
卫灵公对南子说,车上坐的人一定是蘧伯玉。第二天找人一问,果然不错。南子问卫灵公是怎么知道的,卫灵公说,依照规定,坐车的人经过王宫门外是要下车步行的,当时是深更半夜,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除了蘧伯玉这样的君子,谁还肯守这个规矩?
考察一个人,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特别是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看他如何行事。蘧伯玉在夜晚经过王宫门外时,在别人看不到的情况下,仍然遵循既有的规则,这种不欺暗室的自觉,确实难能可贵,这样的人,堪为真君子。
《后汉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巴祗为扬州刺史,与客暗饮,不燃官烛。”无独有偶,宋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有位李姓京兆尹,为官清廉。一日灯下批阅文书,仆人送来家书。他当即吹灭公用蜡烛,点燃自己的蜡烛。待读完家信,才又点燃公家蜡烛,继续办公。一般人看来,在公家的烛光下读封家信,实在无伤廉洁,更算不上损公肥私,可这位京官,硬是不肯稍稍“通融”一下,因为他懂得遵守规矩。
同样是关于点灯燃烛的故事。唐代皇甫无逸曾担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一次,他到下面巡查,晚上在百姓家里留宿。适逢灯芯快要烧完了,主人就準备为皇甫无逸换上一根。这时候,皇甫无逸竟然抽出佩刀,割断自己的衣带当作灯芯用。
《三国志》记载:时苗一生清白,临财不苟,嫉恶如仇。东汉末年,他到寿春任县令,为官赴任时,他乘坐自家黄牛拉的牛车而来。等他卸任返乡时,拉车的母牛生了一头小牛犊。临行前,群吏让他把小牛犊带走,时苗执意不肯,把小牛犊交给了当地百姓,并且说:“来时,只有一头母牛,没有小牛,这头小牛是吃寿春的草、喝寿春的水长大的,它应该属于你们,让它给你们出点力,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明朝时,清官海瑞有一天办完公事回来,顺道探访一位朋友。离朋友家还有半里多地时,他便脱下官服,换上便服,走下官轿,坐上事先准备好的私家轿子,才去见朋友。
胡适先生去英国时,正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当地人的纪念方式是撞钟,听到钟声的人要停下手头工作,静默一分钟。胡适看到一个漆匠提着油漆桶登梯子上墙,这时钟声响起,漆匠一手扶梯,一手提着油漆桶,停在梯子中间,低头默祷。过了一分钟,他才提着油漆捅,继续工作。这种不欺暗室的自觉,让胡适先生十分震惊。
或许在那些圆滑世故的人眼中,这些遵守规矩者都是不懂变通的傻子。然而,不肯变通,不媚时宜,才保证了制度的可靠,保证了公平公正,保证了公信力的权威。无论做人还是做官,总应该有一点坚守不变的东西。以史鉴今,正是那些遵守者,立德立功立言,用他们的不变通,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本刊责任编辑 袁小玲〕
〔原载《河北日报》2019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