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争中不该有女人

2020-02-28郭丽姝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女兵前线伤员

郭丽姝

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军队中有100多万名女兵。她们当中有不少人参加了游击队和地下组织,年龄从15岁到30岁不等,她们从事的兵种遍及各个领域:飞行员、坦克手、冲锋枪手、狙击手、机枪手……这些女兵不但以护士和医生的身份治病救人,还跟男人一样奋勇杀敌。

战争结束后,女兵还得面对另一场战争。她们藏起自己的作战手册和伤残证明,因为她们得重新学会微笑,重新学会穿高跟鞋,还得嫁为人妻。而男人们却忘了这些曾经并肩作战的女兵,盗窃她们的胜利果实,且不跟她们分享胜利的喜悦。

以下是女兵回忆录的部分内容,节选自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纪实文学作品《战争中不该有女人》。

“我不害怕死亡,可能因为我还年轻吧。”

到处都是死亡,死亡随时都会发生,可我不去想这事。死亡无处不在,可是所有人都避而不谈。

一天夜里,整整一个连队的人在我们团的范围内进行火力侦察。黎明之前,连队撤走了。在微弱的晨光中我听见了来自中央地带的声音,来自一名伤员。

“别去,你会被打死的。”战友們不让我过去,“你看,天都亮了。”

我没听他们的话,爬了过去。我找到那名伤员,用皮带系着他,拖着他走了8个小时。他还活着。

指挥官知道这事后,气得要关我5天禁闭,因为我擅自行动。可是副指挥官的反应却不一样——“她该得奖”。

因此,我在19岁的时候,得了一枚“勇敢奖章”。

也是在19岁的时候,我的头发白了。在19岁那年的最后一场战斗中,我的两肺被打穿,一颗子弹从两节脊椎骨之间穿过,导致下肢瘫痪……大家都以为我活不成了。我当时才19岁,就像我的孙女现在这么大。看着她,我真是不敢相信,当时的我还是个孩子啊!

当我从前线回到家里的时候,姐姐把我的“阵亡通知书”拿给我看。

——娜杰日达·阿尼西莫娃,机枪连卫生员

“在瞄准镜的那头,一名德国军官正在下达命令……”

来了一辆马车,德国士兵排队在传递什么货物。一名军官站了一会儿,下达了一些指令,然后就不见了。我看见他又出现了两次,如果再错过一次,我就没有机会了。当他第三次出现的时候,我终于下定决心开枪,可是突然间,我又闪过了一个念头:他也是人啊,虽说是敌人,可毕竟也是人啊。我的双手开始颤抖,浑身哆嗦、发冷,太可怕了。现在,这种感觉有时候还会回到我的梦中。以前打的都是胶板靶子,现在让我打活人,太难了。我已经从瞄准镜里看见他了,看得很清楚,他在下达命令,近在眼前。我心里有点儿抗拒,有点儿犹豫不决。但是我镇定了自己的情绪,扣动了扳机。他挥了挥手,倒下了。他是否被打死了,我不知道,可是我哆嗦得更厉害了。太可怕了,我竟然打死了一个人?!

回到营地后,大家说起这件事,还开了会。共青团小组长克拉娃·伊万诺娃安慰我说:“不用可怜他们,要恨他们。”她的父亲被法西斯杀害了。我们想唱歌,她却说:“姑娘们,不行啊,等咱们打败了这些混蛋再唱也不迟。”

我们没办法立刻适应这种事。仇恨和杀人,不是女人该干的事,你得说服自己才行……

——玛丽娅·莫罗佐娃,上等兵,狙击手

“有一次送来了200名伤员,可是只有我一名护士。”

有很多伤员直接从战场上抬过来。那是在一个村子里……我不记得是多少年前了,只记得我一连4天没有睡觉,忙得脚不沾地,每个人都在叫:“护士,小护士,帮帮我,亲爱的。”我从一个人这里又跑到另一个人那里,有一次我绊了一跤,摔倒后立刻就睡着了。一阵喊声把我惊醒,那是一位年轻的中尉,他也受了伤。他稍微抬起没有受伤的半边身子叫道:“闭嘴!我命令你们闭嘴!”示意其他人不要再叫我,他知道我已经筋疲力尽了,可是伤员们仍疼得乱叫:“护士!护士!”我从睡梦中惊醒,一跃而起,又开始跑,也不知道往哪儿跑。那是我上前线后第一次哭。

你永远也不了解自己的内心。冬天的时候,一群德国战俘从我们部队营地旁经过。他们都冻坏了,头上包着破布条,身上穿着破烂的军大衣。天特别冷,鸟从空中掉了下来,它们都被冻僵了。

战俘中有一名士兵,是个小男孩,他脸上的泪水结成了冰。我正推着面包车往食堂走。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我的面包车,他不看我,只是盯着这辆面包车。那里装着面包……

我拿起面包掰了一块儿,递给他。

他接过面包,脸上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我很高兴,我感到高兴的是,我没有恨他。连我自己都觉得惊讶。

——娜塔丽娅·奥萨契娃,列兵,后勤管理员

“卫生营的人对我很好,可我想去当侦察员。”

我说:“如果你们不让我上前线,我就自己去。”他们想把我从共青团开除,因为我不服从军令。可我还是溜了。

我得到了我的第一枚“勇敢奖章”。

战斗打响了。炮火猛烈,战士们纷纷卧倒。长官下令:“冲啊!为了祖国!”可他们还在卧倒。又是一声令下,他们还在卧倒。我于是摘下帽子,好让他们看见。“一个女孩儿站起来了!”其他士兵也跟着全部起身投入战斗。

他们给我发了一枚奖章,当天我们就去执行任务了。可刚好月经初潮,我发现自己流血了,我大叫道:“我受伤了。”

一名医生跟着我们一起执行侦察任务,是一个成年男性。

他问我:“你哪儿受伤了?”

“我不知道是哪儿……可是有血……”

他像父亲那样告诉了我事情的原委。

战后,我在情报机关工作了15年。每天晚上我都会做同样的梦,要么是我的冲锋枪不好使,要么是我们被团团包围。醒来时,我的牙齿咬得咯咯响。我拼命回忆,这是在哪儿?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家里?

战争结束后,我有3个愿望:第一个愿望,我一定不会再爬行了,我要坐电车;第二个愿望,我要买一整块白面包,大口地吃掉;第三个愿望,我要睡在雪白的床单上,床单要沙沙作响才行。

——阿尔宾娜·甘季穆罗娃,上士,侦察员

“我们的制服根本没法保持干净,新制服刚发下来,没两天就被鲜血浸透了。”

我的第一名伤员是别洛夫大尉,最后一名伤员是谢尔盖·特罗菲莫夫,他是迫击炮部队的中士。20世纪70年代,谢尔盖来我家做客,我给女儿们看他受过伤的头部,那里仍然有一块很大的伤疤。

我从战火中一共救下481名伤员。

有一位新闻记者数过,那相当于整整一个射击营的人数……

我们把男人背在身上,他们比我们重2至3倍,而且他们受了伤,就更加沉重了。你不仅得背着他,还得带上他的武器,他们还穿着军大衣和靴子。

你得把80公斤重的男人背在身上往前走。

把他们放下后,再去背下一个,另一个七八十公斤重的男人……

就这样,每次冲锋下来,得背五六次。

而我自己的体重才48公斤,体型跟芭蕾舞演员一样。

现在我都不敢相信,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玛丽娅·斯米尔诺娃,卫生指导员

“1942年,我们去执行任务。我们穿过前线,在一个墓地驻扎下来。”

我们知道德国人就在距离我们5公里的地方。当时是深夜,他们还在不停地发射照明弹。

伞兵纷纷降落……

照明弹照了很久,把一大片地区照得发亮。

排长把我领到墓地边儿上,告诉我发射照明弹的具体地点。那儿是一片草丛,里面可能有德国人。

我不害怕死人,从小我就不怕墓地。可我当时才22岁,还是第一次站岗……

经历了这两个小时的墓地站岗,我的头发就白了……

第二天早上,我发现了第一绺白发,整整一绺……

我站在那儿,紧紧地盯着草丛。草丛中发出微微的声响,我觉得德国人正从里面走出来……

还有别的什么人,好像是些鬼怪,而我孤单一人……

难道说大半夜在墓地站岗是女人该干的事儿吗?

男人已经习惯了站岗和射击。

可是对我们来说,这一切太突然了。

行军30公里,全副武装。

大热的天,马都累死了……

——薇拉·达维多娃,列兵

“那是一场肉搏战……”

我记得什么呢?我记得骨头断裂的声音……

肉搏战开始,立刻就能听见那种声音。脆骨在断裂,那是人的骨头……

周围响起撕心裂肺的喊叫……

战斗开始时,我跟战士们在一起,应该说是稍稍落后一点儿,也算是并肩作战吧。

我亲眼所见,男人们在拼命厮杀……他们把刺刀插进对方的嘴里、眼睛里、心脏里、肚子里……

这种场景,该怎么描述呢?我无力描述啊!

总之,女兵们已经不认识那些男人了,她们在家里见到的他们不是这样的。孩子们也没见过这样的爸爸。太可怕了……

战后我回到了家乡图拉。我整夜地哭泣。一到夜里,妈妈和姐姐就会陪着我……

我总是被自己的尖叫声惊醒……

——尼娜·科韦列诺娃,上士,步兵连卫生指导员

“我的孩子当时很小,才3个月大,我就抱着他去执行任务了。派我去执行任务的指导员也忍不住哭了……”

我得从城里把药品带回来,有绷带、血清……

我把药品放在孩子的胳膊和腿之间,包上襁褓,把它们带回来。很多伤员躺在森林里,他们就要死了。

我得去。

别人誰都没法去,谁都混不过去,到处是德国的士兵和警察。只有我一个人能去。

我抱着孩子。

他还在襁褓中。

现在想想,这有多可怕啊。太难了!

为了让孩子发烧,让他哭泣,我把盐抹在他的身上。他浑身通红,起了疹子,大哭不止,哭得特别凶。德国哨兵把我拦住,叽里咕噜说了一番,打发我快点儿走。

我给他抹过盐,也喂过大蒜。孩子太小了,我还在给他喂奶呢。等我走过岗哨,走进森林时,我一个劲儿地哭啊哭!孩子太可怜了。

可是再过几天,我还得去执行任务……

——玛丽娅·萨维茨卡娅·拉久克维奇,游击队联络员

“战争一开始,航空俱乐部的人员就进行了重组:男人都被派到了前线,得由我们女人去给他们补缺。”

我们去教军校的学员。事情很多,从早到晚忙个不停。

我的丈夫是第一批上前线的。我只留了一张他的照片:我俩站在一架飞机旁,头上戴着飞行员的头盔……

当时我们跟女儿一起住在军营里……

我一大早就把她锁在屋子里,做好粥摆在那儿。清晨4点我们就得起飞。晚上回来时,她吃饭还是没吃饭,从抹得到处都是的粥能看出来。她已经不哭了,只是看着我。她的眼睛很大,像她的爸爸一样……

1941年末,我收到了阵亡通知书,我的丈夫在莫斯科城郊牺牲了。他是飞行中队的指挥官。

我很爱我的女儿,可是我把她送到了亲戚那里。

接着就申请上前线……

临行前的那个晚上,我在女儿的小床边跪了一个通宵……

——安东尼娜·邦达列娃,中士,高级飞行员

“有人出卖了我们……”

德国人知道了游击队的落脚点,包围了森林,从四面八方向落脚点推进。

我们藏在密林深处,沼泽地成了我们的救星,因为敌人是没法进入沼泽地的。

一潭死水,将我们大家拽向死亡。一连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我们只能站在深至脖颈的泥水中。

跟我们在一起的一名话务员,不久前刚刚生完孩子。

孩子饿了,想吃奶……

可是妈妈也很饿,她没有奶水。孩子哭泣不止。

敌人就在附近……

还带着警犬……

如果警犬听见孩子的哭声,我们全得完蛋。整个队伍大约有30个人……

您能理解吗?

指挥官作出了决定……

没人愿意把这个命令告诉那位母亲,可是她自己已经猜到了。

她把包着孩子的襁褓放进水里,久久地按住不动……

孩子再也不哭了……

一点儿动静都没有了……

可是我们谁都没抬起眼睛。我们无法去看那位母亲,彼此也无法对视……

〔本刊责任编辑 袁小玲〕

〔原载《海外文摘》

2019年第9期〕

猜你喜欢

女兵前线伤员
伤员呵护队
奔赴在前线的青年志愿者
这!就是女兵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执法女兵走在第一线
迷彩女兵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跟踪导练(四)4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