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中央移驻北平香山始末

2020-02-28曹子尼曹英

工会信息 2020年22期
关键词:杨尚昆四野李克农

◆文/曹子尼 曹英

先期考察香山

中共中央定都北平、移住香山,应该在1949年1月就已经决定下来了。定都北平,当时明确为中央驻地,一是中南海,二是香山。

中南海为北京的中心,是在故宫西侧,显然不便于安全保卫。当时对于国民党武装、散兵游勇的清理整顿接近尾声,但治安案件尤其是特务武装破坏仍时有发生,人民政权的巩固还在进行中。香山则地处北京西郊,山势较高,安全保卫有自然屏障,而且,山上的以双清别墅为中心的建筑群,可以提供四五千人的定居、居住,是理想的驻营场所。

1949年1月中旬,负责“中央搬家”工作的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杨尚昆派李克农和范离去北平选地。范离等经过初步勘察,认为最好临时驻扎在香山,因为香山现有住房较为宽敞,只需动用慈幼院的房子即可基本解决。这个意见得到北平市长叶剑英的同意。月底,范离带着叶剑英市长的亲笔信,回到西柏坡向杨尚昆汇报。(北京市海淀区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中央在香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1月31日,杨尚昆听取范离汇报,向周恩来建议派李克农提早去北平,“赶办一切”。周恩来同意,要求李克农尽早进平。2月1日,李克农和杨尚昆商议进平“搬家”事宜。杨尚昆要李特别加强政治安全、干部作风的建设。2月2日,李克农带领中央书记处特别会计科科长赖祖烈、范离赴平。临行前,周恩来特地指示要他们带上一位专门负责扫雷工作、一位负责无线电专业的同志随行,以加强香山驻地的警戒工作。

2月初,李克农带领12人的考查小组来到北平,在北平市警备司令部司令员程子华陪同下到香山勘察。2月9日李克农报告中央,认为把中共中央临时驻地定在香山是适宜的,并且平津前线司令部司令员林彪已同意调吴烈师为警卫部队,已经调派2个连的工兵在香山进行修筑防空洞等工作。李克农在致电中还建议,中央驻地对外简称“劳动大学”,下设3个处:筹备处位于弓弦胡同15号,由赖祖烈主持,负责办理交涉、筹备日用物资;收发处位于颐和园青龙桥,中央社会部干部王范主持,负责调查社会情况,布置警卫,办理机关人员的驻地介绍等情况;招待所位于香山,中央组织部干部边纪忠、中央办公厅行政处办公室主任田畴主持,负责香山驻地房屋修理、布置、租借、建设等事宜。中心在香山,中央社会部、组织部、招待所、直属机关供给部均驻此,中央警卫团负责颐和园、香山、西直门的全部警戒任务。范离专门负责筹备“劳动大学”全体人员供给事宜,香山公安分局(郊五分局)协助收发处、招待所工作。(《杨尚昆日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7-38页;《中共中央在香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双清别墅内部院落

香山已于1948年12月14日解放。当时中共驻扎在北平的主要首脑机关在西部,以颐和园为中心。如叶剑英为市长的北平市政府即住在颐和园益寿堂。香山是北平市的名胜,有很多名流在此筑造房屋。香山的双清别墅是北洋名流熊希龄建造的“慈幼院”中心,是一座幽静别致的别墅庭院,一排坐北朝南的平房,典雅精致,房屋可供一家居住。在这里建有一个小院,院内有一个小池塘,荷叶满池,水流不息;旁有翠竹,并建有六角亭,亭前两棵猕猴桃树,藤蔓繁茂,荫凉宜人。院内清凉静雅,犹似仙境。再往西北,则是来青轩等庭院,房舍众多,是当时供幼儿居住的“慈幼院”主建筑群,共有3000余间。中共中央机关住此,既便于防空保卫,房屋较为集中空闲,也有利于尽快搬驻。

由此,中共中央正式决定迁驻香山。

迁平筹划与准备

决定共和国定都北平、中央暂时移驻香山后,相关方面紧急行动起来,为中央正式入住做准备。

准备工作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提高认识,要求全体干部深刻认识到这次是“迁都”,是中共中央进驻北平这样的特大城市,任务艰巨、光荣;二是必须万无一失,保证中共中央的绝对安全;三是各路保卫工作尤其是沿途警戒的时间、人员和警戒,要做到万无一失。

2月10日,“搬家”具体负责人、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杨尚昆召集西柏坡驻地的各单位负责人开会,要求全体同志务必正确认识到这次搬迁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因为存在三大困难:一是进入大城市,这对于20多年来一直在农村革命的部队来说,“不能不说是大变动”,面临很多新情况、新挑战;二是北平是和平解放,没有经过肃清,还有反动势力的残余,肯定“已有布置”,阶级斗争的情况非常复杂;三是走得快,来不及充分筹划,“同志们应警惕,应小心,同时要正确认识,不要希望太高、要求太高,更要保持我党朴素的作风。”

周恩来对香山的安全警戒十分重视。2月9日,当四野领导陈云、罗荣桓从东北到西柏坡向书记处汇报工作时,周恩来当面要求四野先抽调一个师到香山一带驻守,准备保卫党中央。并指示杨尚昆将扫雷、无线电等专业人员和范离等一起,作为先遣人员去香山进行侦查勘察。后来,四野派吴烈所部一个师进驻香山一带,并在香山制高点“鬼见愁”建立了一个高射炮阵地。同时,为了保证交通电讯问题,中央在1月底指示滕代远到西柏坡,周恩来亲自和滕代远、吕正操、黄克诚商谈,布置中央机关进北平的交通安排。从西直门到香山,当时没有正规的公路,汽车上不去,决定从四野调来一个工兵连,用20天赶修一条公路,让汽车可以直上香山、双清别墅,这是中共中央进北平前修的第一条公路;指示廖承志把电台广播的交替问题安排好,加上电话已经接通香山,中共中央进驻香山前的所有通讯联络就都好了。

3月16日晚,杨尚昆将迁移的准备情况向朱德和周恩来汇报。朱老总说:毛主席的意思是想在这里再留住两个月,如果和平谈判,也可以在这里进行。但周恩来、任弼时主张快些进北平,因为北平的政治活动日渐频繁,中共中央偏居西柏坡,工作很难适应。北平的政治中心地位,越来越显得突出。从客观需要到主观准备,中央机关迁移北平的条件已经成熟。3月17日晚,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已结束而公报尚未发表时,中央书记处决定:23日启程向北平进发。(《杨尚昆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87-288页。)

当时,负责香山警戒的是四野吴烈部。吴烈1949年初担任133师师长,正在天津以南的叉沽港地区整训。2月9日,周恩来对来西柏坡汇报工作的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东北中央局副书记陈云与平津前线司令部政委罗荣桓说,要四野抽调一个师到香山一带驻守,中央军委决定,将四野第47军第160师改为第207师,隶属于华北军区平津卫戍司令部。3月13日,207师1.5万人全部进驻新任务区,师部驻颐和园背后大有庄,所属第619团驻海淀,第620团驻磨石口,第621团驻清河。与已在北平负责防务的中央警备团一起担负中央首长、机关和首都的警卫任务。中央警备团此时已经入城7个连、800人,经过良乡整训,编入北平市公安局,番号为“北平市公安总队”,属北平市委领导,由张廷祯、魏传连负责,直接归属谭政文指挥,负责北平警戒任务。

吴烈是老资格的政治保卫干部,长期负责中央安全,在延安时曾担任警卫团团长。罗荣桓认为160师政治可靠、作风优良:调160师到北京担负卫戍任务,主要是考虑160师的干部战士绝大多数是东北参军的,都是贫雇农,富农以上的没有,解放战士也少,政治上比较纯洁,剿匪有经验,连营干部大多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营团干部许多参加过长征,师以上的都是红军干部,忠诚可靠。执勤业务由中央社会部领导,与中央警备团一起担负中央首长、机关和首都的警卫任务,主要是清剿京郊地区的游勇散兵,肃清敌特分子,打击流氓,稳定社会秩序。(孙国:《秘密警卫行动——访北京军区原顾问吴烈》,《党史博采》2005年第1期。)

同时,李克农在征得周恩来同意的情况下,以中央社会部的名义组织了一支150人的“中央便衣警卫队”。这支部队在1949年1月中旬开始组建,招收队员的条件是:家庭出身贫下中农、政治上绝对可靠;年龄25岁以下,身体健康;3年党龄、5年军龄。总共招收160多人,主要是华北军政大学的连排干部、中央警备团的连排干部和中央社会部的部分干部,分为3个区队、11个分队和1个女生分队。负责人是队长高富有(中央警备团手枪连连长)、指导员焦万有。

1月18日,集中到建屏县西黄泥村训练班集中学习,班的名称是“中共中央社会部便衣人员训练班”,由李克农部长直接领导。由于中央决定提前入平,训练班便结束训练任务,3月8日先期开赴北平。在迎接毛泽东、中共中央移驻香山途中,这批便衣保卫队除去抽出来准备化装隐蔽搞商业摊点的同志以外,大多数人被分派到香山至西直门公路沿线的警卫区域,大致是一区队负责香山至颐和园东宫门,二区队负责颐和园东宫门至白石桥,三区队负责白石桥至西直门,并抽出部分人负责新北京、八大处至香山沿途的警卫工作。西直门以内的路线警卫归北平卫戍区纠察总队负责。(孙有光:《新中国第一代便衣警卫亲历记》,《百年潮》2006年第8期。)

3月17日,七届二中全会后的各项工作已经结束,中共中央迁驻香山的工作正式开始,当晚,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23日起身公开赴平,并将在西苑机场举行入城仪式、检阅部队,毛泽东将发表主席声明。20日,中央组成杨尚昆、曾三(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处长)、邓典桃(中央直属机关供给部部长)、邓洁(中央直属机关经济建设部部长)、廖志高(中组部干部处代理处长)、方志纯(中央社会部二室主任)为成员的“转移委员会”,全盘负责中央搬迁工作。

3月21日,按照中共中央要求,在北平的几乎所有主要领导人召开迎接中央迁平会议。包括平津前线司令部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聂荣臻等主要军事首长,华北局及北京市委书记薄一波、彭真,北平市军管会负责人叶剑英、程子华等悉数到会。按中央要求成立叶剑英、聂荣臻、程子华、刘亚楼、李克农5人组成的“迎接中央迁平组织委员会”。会议对毛泽东、中央迁平沿途的警卫、对空警戒、阅兵保卫、城市庆祝等活动都做了严密的部署:华北军区负责从唐县到涿州段;四野42军负责涿州到长辛店段;四野41军负责长辛店到西直门段;李克农负责西直门铁路以西到香山段;刘亚楼负责对空警戒、阅兵总指挥,阅兵参战部队由四野组织3个步兵团、1个摩托化团、2个炮兵团、1个坦克营组成;毛泽东到时,36门礼炮个鸣炮4响,共144响示敬,炮弹为演习弹。(《中共中央在香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随即,叶剑英、李克农将布置电告周恩来、任弼时、杨尚昆。

3月22日19时,周恩来代表中央复电,基本同意所提各项布置,但对鸣炮表示反对,要求改以军乐队代替。并要求派一负责干部到达涿州与中央接洽,中央将在涿州歇息一晚。至于是乘坐火车还是汽车,到涿州再定。22日,叶剑英、李克农再次致电中央,建议仍乘火车为好,因为从广安门穿城经西直门到西苑飞机场,公路不好走,铁路沿线已做好安排。电报并具体报告了沿途准备情况:从涿州到清华园约60余公里,一共12站,两小时即可到达。现每站派两个负责人,一人看守电话,一人紧盯道岔、监督车辆通过。在中央首长换乘火车进平时,编列3个列车,每列8个车皮。第一列车挂8个客车,为压道车,载警卫部队、少数干部及警卫人员,到西直门后下车,坐卡车直到香山;第二列车挂8个卧车和1辆餐车,直开清华园站;第三列车5个客车,3个行李车,直接开前门车站。3列车错开,是为安全起见。(《中共中央在香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10页。)

周恩来在请示了毛泽东后,于第二天傍晚回电,对此行程安排表示同意,后来这也是毛泽东、中共中央的进平路线。21 日早晨,四野政治部保卫部长兼联络部部长钱益民、司令部作战科长尹健带着100 辆大卡车、20 辆中小吉普车,分别从北平、天津出发,迎接毛泽东、中共中央迁平。2 2日,二人赶到西柏坡。

中央全员进京开始了。(上)

猜你喜欢

杨尚昆四野李克农
杨尚昆如何评价自己中办主任生涯
中南海“总辅导员”杨尚昆
咏桃花
杨尚昆体内的弹片
李克农三戏侦缉队长
雪笼盖着四野(外一首)
中共“特工王”与夫人的一世情缘
中共“特工王”李克农与夫人赵瑛的情缘
杨尚昆、萧克同志墨迹
军委领导会见编写四野战史领导小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