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夏建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思考
2020-02-28文|戴辉
文| 戴 辉
今年建行总行工作会议强调普惠金融要在高平台上全面推进,运用“新金融+高科技”,深度触达用户、向下落地扎根。以“平台经营、生态协同”深耕小微市场,做深做实供应链金融,不断迭代优化主打产品,打造“普惠金融服务首选银行”。
做好经营协同,重构“大普惠”经营格局
普惠金融是一个多维概念,应该定义为一个持续的、有效的、能够全方位的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所以就需要用一种尽可能包含全部指标信息、更为综合的方法来全面度量和考核我们的普惠金融体系。
1.消除部门壁垒。最应该成立的委员会应该是普惠委:融合资金结算条线、个人金融条线、住房金融条线、公司业务条线,打破各管一摊普惠指标没有协同全面营销的部门壁垒。一个村口的小卖店是普惠金融条线的一笔线上小微快贷款,更应该是个人金融条线的一个裕农通代办点和一个忠实的个人客户、住房金融条线的一笔个人快贷、公司业务条线的潜在对公商户和资金结算条线配置的各项对公产品。
2.统一考核体系。所以,消除部门壁垒,杜绝各管各的指标,加强普惠业务全面营销和协同经营的重中之重在于统一考核体系,重新构建普惠金融综合指标体系。指标范围要广,赋分权重要合理,协同营销要到位,真正实现办结算卡的时候想着小微快贷,申请小微快贷的时候想着给企业主办信用卡。不再考核某个产品,而是对一个普惠客户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指标计分考核。
发展区域特色,打造“新普惠”经营模式
普惠金融向下扎根,深度触达的关键在于“精准”,强调大数据测额、申贷的同时,也应突出宁夏各个地区差异化、区域化的不同特点和经营优势,因地制宜的为小微企业画像、适配产品。结合上一部分重构的普惠金融综合指标体系,思考了一些因地制宜、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的普惠金融区域化经营特色模式:
1.银川地区“供应链”普惠模式。银川地区作为首府城市,不存在小微企业的聚集群落,但区位优势在于可以依托核心企业,运用供应链产品,无差别的营销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这就为银川城区发展普惠金融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可靠的路线,依托核心企业,以供应链融资为抓手营销其链上企业的普惠贷款。
2.永贺地区“农业订单”普惠模式。永贺地区不具备核心企业、工业集群,但历来拥有发展农业、支持农户的区位优势。“农业订单”普惠模式应该把重点聚焦在农业龙头企业,农户在农业龙头企业的担保下向我行申请贷款用于养殖种植,农户跟农业龙头企业需签订农业订单且农业龙头企业需承诺为农户贷款提供不可撤消的连带责任保证。就农户而言,不仅解决了农户购买种子化肥及其他生产资料的资金问题,而且确保了农产品的销路问题。
3.灵武地区“银担保抵”普惠模式。灵武地区的区域资源禀赋是具有极大规模的工业产业集群,但核心企业多为民营企业,自身信用额度并不充沛,所以无法将信用额度按照供应链延展至上下游,就无法采用银川地区的“供应链”普惠模式。这时,就需要引入资信良好的担保机构以及各类商业保险公司,共同设计模式和产品,受众群体聚焦在小型制造业和工业企业的产业链上。该种普惠模式的优点为:一是风险三方共担,多方尽调保证贷款项目优质;二是风险缓释充足,150%覆盖贷款敞口。缺点为:一是容易出现三方贷款尽调意见难以统一,效率不高;二是存在三方互相观望互相依赖,都没能开展全面仔细的尽职调查;三是多方风险保障,加重小微企业资金成本;四是商业保险公司没有广泛开展贷款信用保险业务。
健全运行体系,完善“强普惠”经营方法
根据第一部分普惠金融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第二部分发展普惠金融区域化经营的各类特色模式,普惠金融贷款作为所有体系和模式中最重要的资产带动环节,辐射所有产品和指标,应该在思想认识、重视程度、战略定位、指标考核上都予以优先级支持。
1.不良流程分级管理。设立保全专岗,专人负责处置普惠金融不良贷款,网点客户经理仅需要负责日常催收。机关团队批量进行诉讼、庭审、核销,比单一项目处理提高了效率;网点全盘移交不良项目后腾出了大量精力可以专心于营销工作。
2.普惠网点分级管理。将网点分为全功能、综合性和帮扶类三个层级。全功能网点员工人数齐备、客户经理普惠经验丰富、拥有服务大型信贷客户的营销能力和风险把控措施,所以针对普惠金融线上小微快贷的营销仅仅需要指导和协助。综合性网点没有服务对公信贷客户的经验,但普惠金融贷款均从未出现过逾期和不良,需要进行贷后管理的重点关注和定期检查。帮扶类网点集中了普惠不良贷款,新增普惠金融线上贷款的业务办理推荐至机关团队进行贷前、贷后的全流程严格审查、诊断。
3.普惠客户分级管理。将所有普惠金融小微快贷客户按照所属行业、经营特性、企业规模等分为禁止介入、重点关注、月度走访、按周联系、优先支持等多层分级,不同层级确定不同的责任人进行日常管理。
综上所述,本文中的内容有些经过实践的检验,有些属于粗浅的设想。普惠金融只有做大、常新、恒强才能作为缓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金融供给之间矛盾的重要抓手,持续地围绕小微、涉农、扶贫等民生领域,让急需金融服务的机构和人群,得以公平、有尊严地获取金融资源,让建行在履行大行责任担当的同时开启转型发展的第二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