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研究
——以郑州师范学院为例

2020-02-28武琳晗

卷宗 2020年36期
关键词:文秋芳产出导向法导向

武琳晗

(郑州师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现象严重,很多学生从小学或中学就开始学习英语,进入大学之后仍然无法用英语熟练准确地进行口语交流和写作。为克服这一弊端,文秋芳教授在2015年提出的“产出导向法”,经过了多轮次,大量教师参与的教学实践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本文基于对郑州师范学院普通本科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特点的分析,尝试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探讨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1 产出导向法理论

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下文简称POA),其发展历经10余年,从早期的输出驱动假设(output-driven hypothesis)(文秋芳 2007, 2008, 2013),到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output-driven,input-enabled hypothesis)(文秋芳 2014),再到 POA 体系的形成(文秋芳 2015)。产出导向法理论的核心体系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的教学理念、“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选择性学习”的教学假设和以教师为中介的包括“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该教学理论注重 “输出”,以学生语言的“输出”为主要目标和教学驱动,“输入”是为了促成任务产出的“输出”,因此通过此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学用结合,充分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水平,同时在课时较少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

2 学生学情分析

郑州师范学院的学生大多来自本省,由于河南省高考英语不考听力,学生在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主要以学习书面英语为主,以应试为目的,所以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弱,尤其以 “听、说”能力最为薄弱。部分学生反应理解教师在课堂上的全英教学有困难,大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敢张口,或者张口就说错,但是学生整体的阅读水平较好,这说明学生过去积累的语言知识并不能在需要的时候被激活,变成活的可用的语言能力。而且,多数学生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为学习目标,无法很好地将语言知识学以致用。

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每周4个课时,大二学生3个读写课时,1个听说课时,大一进行了改革,读写和听说实现了1:1的比例。教师的教学方法大多是采用以课文为中心的方法,教学流程主要包括:1. 通过预热活动(warm-up),激发学生对新课文的兴趣;2. 通过略读和扫读(skimmingandscanning),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3. 通过分析课文结构(structureanalysis),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总体框架;4.讲解课文内容,穿插单词讲解和难句分析,使学生正确了解作者要表达的内容;5. 通过课后的练习巩固所学单词,并进行翻译和写作练习。6.时间允许的话安排几次学生的实践产出活动。这种教学方法没有循序渐进的活动,学生很难将课文中所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表达,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学了很多课文,依然无法用英语就一些问题或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

3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学习中心说”是“产出导向法”提出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强调课堂上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为有效学习的发生服务。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中介的作用,设计整个教学过程,驱动学生学习的动机,提供相应的语言材料,帮助促成学生完成任务,形成输出,并对学生进行评价。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至关重要,关系到学生是否能产生满意的成果。我校学生使用的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现以第三册教材为例,探讨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教学设计。

3.1 设计单元产出总目标

教师要明白每个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并设计出每个单元的总产出目标,要求学生以说或写或笔译的形式完成目标,该总目标可以分解成若干个驱动任务最终完成。例如第四单元Let’s go.(我们出发吧),第一篇课文讲述旅行的目的,第二篇关于独自旅行,单元的产出总目标是为一位国外友人设计一次为期7天的中国之旅。需要学生考虑到旅行目的地的选择,花费预算,交通住宿,行程安排,注意事项等,最主要的就是旅行地点的选择,学生要充分考虑选择某些地点的原因,并能够用英语清楚地表达。产出形式是以4-5人小组为单位,形成一个7-10分钟的陈述,要求制作PPT,可以以派一个代表或者组员分工,依次上台的形式。最终表现最优的小组录制视频,上传到班级圈,供大家观看学习。再如第三单元Life stories.(人生故事),总产出目标可以设计成写一篇人物介绍,要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介绍人物的方法,要有介绍的侧重点,可以是人物的影响,成就,趣事等,重点突出。

3.2 设计驱动输出任务

驱动输出任务与传统教学的热身(warming-up)或导入(leading-in)不同,后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或者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做准备,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POA驱动环节是给学生设置一个产出任务,让学生在尝试完成任务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起对新知识学习的愿望和动力。在设置驱动任务时要注意四个方面,即完成任务的目的,明确的话题,确定和真实的身份和任务发生的地点。

例如第二单元Beat your fear(击败你的恐惧),驱动输出任务之一是帮助一个男生留学生克服他与女生说话时的恐惧。在这个驱动任务中,目的是帮助这位男生,话题是讨论恐惧及如何克服,身份是大学生,地点是在大学校园或者教室。这一驱动任务的灵感来源是有一个学生告诉笔者,他在大学最大的恐惧是与女孩子说话。这一话题与学生生活贴近,别的同学可能也有同样的问题,能够引起兴趣和共鸣,唯一的问题是学生为什么要用英语去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把这个学生设置为我们学校的一名留学生,英语是唯一交流的语言。学生在尝试完成任务时发现不足,如描述恐惧,提供建议等方面的词汇和句法和有条理的组织等,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位留学生,他们需要掌握输入材料,激发学习地兴趣和动力。

设计驱动输出任务时要注意交际场景的真实性,可以是真实发生的,具有交际价值的场景化的产出,也可以是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具有潜在的交际价值的场景。

3.3 设计输出促成活动

促成活动的设计要同时具备“精准性,渐进性和多样性”,遵循促成理论原则,结合课程目标,考核目标,学生水平,学时等因素,才能发挥出理想的效果。例如第五单元When work is a pleasure(当工作是一种乐趣),产出任务场景的设定是:老师的一个外国朋友最近在工作中感觉不开心,没有成就感,请你给他写一封回信,帮助他在工作中国找到乐趣。首先,学生在速读课文,了解积极的工作者和被动的劳役者的不同,即:1)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同;2)工作中取得的个人成就感程度不同;3)如何度过空闲时间不同;然后老师带领学生分别就这3点不同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输入所需的单词和句型;下一步头脑风暴,让学生思考除了以上三点不同,还有什么因素影响了人们在工作中的幸福感,在此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述,补充相应的语言表达;最后启发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在学生形成书面的建议之前,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书面表达用语,帮助学生把总结出来的建议形成书信的形式。

再例如第一单元The way to success(成功之路),产出场景的设定是:郑州市的一家双语小学想邀请3名大学生,就成功这个话题给他们的学生进行演讲,选拔形式是每个人都要准备,在小组进行PK,每组选出一名参加班级PK,选出前三名参加活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对关于如何做演讲,如何吸引听众的知识不足,激发学习的动力。为了帮助学生完成任务,首先,老师带领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列举了几个名人的故事,分别是什么;然后分析这几个名人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如何突出演讲主题;最后头脑风暴还有哪些与小学生更贴近的成功的例子。老师补充举例子例证方面的知识和词汇,以及演讲的特点和吸引观众的方法。最后选出的学生演讲录制视频,上传班级圈,供大家交流学习。

3.4 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活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源都可以为教学服务。文秋芳教授指出鉴于目前移动技术的普及,产出“驱动”这一环节可以拍成视频或者微课,让学生在课前学习。同时网络上很多的视频,音频都可以为“驱动”和“输入”环节服务。例如第六单元War and peace(战争与和平),在课前让学生观看视频A look back at China’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展现了战火纷飞的历史画面,通过战争亲历者的话语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战争中平民百姓遭受的痛苦,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并思考:平民在战争中遭受的心理创伤会在战后愈合吗?在班级圈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给出例证。课文学习完成后,观看TED视频Why civilians suffer more once a war is over,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平民是如何解决战后的生存与重建问题,加深学生对战争所造成的灾难的理解。本单元总产出目标是阅读一本有关战争的书,并以口头形式做一个3-5分钟的推荐同学阅读的理由,录制视频上传班级圈,供大家互相学习。

4 结语

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对于大学英语课时少,教学任务重,应用性强的课程非常适用,可以避免传统英语教学方法重输入,轻输出,学生学到的语言知识无法实践应用的弊端。老师要深入挖掘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和主题,设计可行性强,有实用价值的总产出目标,输出驱动任务要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让学生感觉到完成任务的不足,激发学习动力,促成活动要灵活多样,做到“精确性、渐进性和多样性”结合,帮助学生完成任务。笔者还将进一步探索“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课程的线上教学,不断丰富完善教学设计,力求通过教学实践提高其教学效果,教学能力和学生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文秋芳产出导向法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Application of “Process Approach”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Writing-Teaching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犬只导向炮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