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探析

2020-02-28许玉芬

关键词:实干中华民族育人

许玉芬

(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习近平强调:“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1]在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奋斗精神是历代中国人民的创造与积淀,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始终是我们前进过程中不断追求的一种美好的、积极的精神品质。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奋斗精神的重要意涵

习近平曾说:“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胜利离不开党和人民的长期奋斗。近代以来,经历了磨难的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接续奋斗中迈上了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奋斗精神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行的磅礴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克服艰难险阻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一种向前向上的精神品质。奋斗精神贯穿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寻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也必将成为实现新时代各项事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一)奋斗精神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中所孕育而成的一种民族的自我意识。马克思说:“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孙中山先生曾说:“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更要奋斗。”习近平也曾说:“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1]实践证明,国家民族的不断发展向前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更离不开艰苦卓绝的奋斗。科学家屠呦呦及其团队攻坚克难提取出了青蒿素,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华为公司自主研发运行系统轰动全世界,一批批互联网企业从开始的借鉴到自主开发创新,经过不断地努力引领了世界互联网新的浪潮;港珠澳大桥修建成功,其顶尖的建造技术闻名世界。唯有奋斗,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进入新时代,中国实现了从第一个百年向第二个一百年转变,“奋斗”一词饱经风霜,陪伴中国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国一步一步走向富强,看到了中国人民为此所付出的艰辛,汗水和努力,如果没有强大的奋斗精神提供动力就没有办法实现中华民族的弯道超车,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在强大民族精神的引领下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更加无畏地走在接续奋斗的道路上,继往开来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奋斗精神就是在这个伟大民族的不断成长过程中孕育而成的宝贵精神品质,奋斗精神作为我们伟大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直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财富,在时代不断地发展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二)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精神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特征,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奋斗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庞大的历史工程,只有经过全中国人民的不断探索,不断接续奋斗,才能继续矗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时代需要奋斗者,时代呼唤奋斗者,要抓住新时代这个伟大的历史发展机遇,青年责无旁贷,必须要肩负起建设新时代、守护新时代的重任。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我们虽然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距离目标越近难度就越大,我们只有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才能取得胜利。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还充满着各种风险和挑战,我们只有不忘初心,共同奋斗,才能往前迈出坚定的步伐。奋斗精神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很好地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彰显了时代主题,助力了时代发展。

(三)奋斗精神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中强调:“青年一代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2]少年强则国强,青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有远大理想、要热爱祖国、要有责任担当,理想要在创业奋斗中升华,爱国要在顽强奋斗中体现,责任担当要在砥砺奋斗中实现。奋斗精神是新时代的标志,也应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标志。从五四运动一直到今天,中国的每一步华丽蜕变,都证明中国青年是值得祖国骄傲的青年,他们有远大的理想,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有坚强的意志和不懈奋斗的精神。被评为“最美奋斗者”的钟南山院士寄语青年“这个世界属于青年,就让青年改变世界”,奋斗精神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投身伟大新时代建设的重要精神品质,也是他们实现个人理想的重要推力,更是他们建设祖国的强大精神基石。

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现实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3]这既是语重心长的勉励,又是热情澎湃的鼓舞,它寄托了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关爱,同时也顺应新时代对青年一代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有助于高校把培养“三有三实”时代新人的办学新目标落到实处,有助于培育具备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重实践、肯实干、能实用的新时代“三有三实”青年大学生。

(一)有助于筑牢新时代大学生的勤学之基

《东观汉记·桓荣传》中提到:“荣少勤学,讲论不怠,治《欧阳尚书》。”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杂诗》中写道:“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人生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需要不停地求知求学。学习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途径,是个人端正品行、建功立业的基础,它可以使人获得前进的动力。学习也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情,通过辛劳的学习付出,培养出向上、拼搏的精神,学会付出、努力、拼搏,具备勤奋拼搏的精神,具备积极向上,努力付出的责任感。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培养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保持勤奋刻苦的学习状态,也只有如此他们才能在未来的必要时刻接受党和国家赋予的重任,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好务、为国家尽好责。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新事物、新理念不断推陈出新,我们需要不断地去认识、去了解。新时代新青年只有砥砺奋进,思考自己能力的不足,查找自己的差距,增强学习的责任感,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同国家一起奋斗,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前进。

(二)有助于培树新时代大学生的实干之风

古语有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1]实干是青年成长为新时代栋梁之才的关键所在,也是新时代青年必须具备的根本品质。新时代属于有能力的实干者,新时代的实干担当要用努力奋斗去践行。新时代青年要实干,首先要深刻领会“十九大”的精神,把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上来,以奋发有为的干劲,昂首向前,努力突破自己。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攻坚克难的重要保障,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培育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在实干中树立信心,在实干中寻求发展,在实干中奋发向上。实干是奋斗的核心要义,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以往的实践也证明只有实干事业才能成功,自觉做到做到实干才能杜绝浮躁,避免慵懒。投身实干,勇于担当,从小事做起,勇于创新,脚踏实地,勇于奋斗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三)有助于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敢为之质

敢为是一种担当,担当是一种能力、一种责任。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新中国已经成立七十多年,我们已经到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更加需要青年一代敢于担当,敢于对人生负责、敢于对历史负责,更加需要青年一代树立勤勤恳恳的奋斗精神,敢闯敢干。青年一代代表着无限的可能,他们是朝气、是活力、更是创新。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培育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敢于迎难而上,遇到挫折能勇于尝试,敢于作为,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新时代仍然有许多新领域需要去开拓去创新,青年一代需要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规律,只有在奋斗中继续弘扬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勇于冲破传统的束缚,激发出强劲动力,才能最终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

三、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路径

新时代大学生要勇于走在时代的前列,在新时代开荒拓土,做新时代的开拓者和奋进者,发扬奋斗精神,为信仰和理想,为崇高使命而奋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育人的地方,在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过程中要在课程、文化和实践上下功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为目标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奋斗激情。

(一)在课程育人上下功夫,培养勤学品质激发生奋斗动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的主干课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青年观、新时代奋斗观是内涵丰富的、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对新时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具有强大的理论说服力[4]。在课程教学上首先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及新时代奋斗观及时有效地转化成教学内容。集中式、系统化、持续性地讲清楚奋斗精神的历史渊源,讲清奋斗精神的价值理念,让奋斗精神入脑入心地走近青年大学生,把奋斗精神全面系统地以理论课程的方式传递给大学生,让大学生充分理解奋斗精神的意涵。其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个奋斗的历史,始创于井冈山根据地艰苦奋斗精神,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我们党从无到有离不开艰苦奋斗,我们党筚路蓝缕不断一步一步发展壮大靠的更是这个优良传统的不断传承,要把奋斗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一起写入教材中。三要把奋斗精神孕育在时代背景中,让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奋斗精神的新时代意蕴。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主题讨论,理论研学,积极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让新时代的奋斗观成为他们的必修课,让大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奋斗精神,如何发扬奋斗精神,让大学生明白自己身上的使命,激发出他们的奋斗动力。

(二)在文化育人上下功夫,培养实干精神增强奋斗底蕴

文化具有教育唤醒的功能。文化中所蕴含的积极奋斗、努力奋斗、团结奋斗的正能量是青年大学生前进中的不竭动力。青年要崇德向上,在向上中发扬实干精神,实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对民族精神最朴实的诠释[5]。坚定文化自信是文化育人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文化自知,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这是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传承的重要力量。具有高的文化自信,才有可能获得文化的繁荣兴盛,才能成就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在了解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历史的过程中了解奋斗精神,关注奋斗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了解奋斗精神与实干精神的关系,才能够从本源上寻找力量,以文化自知促进文化自信。文化自知的下一步是价值观认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全过程汲取奋斗精神的精髓和精华,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把实干精神从文化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化,达到价值观认同。青年当有奋斗不息的情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奋斗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结合时代精神,把它们更好地进行融合和运用,通过文化育人更好地构筑新时代青年的奋斗底蕴,青年大学生从文化出发,在文化中品味奋斗精神,培养实干精神,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把实干精神内化为自己应有的精神品质,从而努力拼搏,艰苦奋斗,成为真正的奋进者。

(三)在实践育人上下功夫,培养敢为精神锻造奋斗毅力

奋斗精神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要与实践相结合,把实践育人落实落细落小。应该更多地发掘体现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事迹,如抗疫精神、女排精神、北斗精神等激励新时代大学生认识到,条件越是艰苦、困难越是大的地方就越有机会锻炼人,成就人。引导他们敢于到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自己[6]。要搭建好实践育人平台,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对社会的责任。譬如,每年由辅导员或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农村调查”“红色寻根”等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实地调研考察,追寻奋斗精神的痕迹。要搭建志愿者支教服务平台,让青年学生在支教的过程中学会主动关爱别人、担当社会责任。要实施“与专业教师同行”等特色实践活动,推进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方式的有效开展,扩大学生的参与面。社会实践的目的在于育人,在于培养学生成长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批批有理想有担当能奋斗的青年人接续奋斗,只有让青年大学生深入基层一线,经受锻炼,学会吃苦奉献,才能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中承担起历史的使命和责任。

猜你喜欢

实干中华民族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比武激活力 实干写担当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做事应经得起“火炼”——实干不能玩“虚”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