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红色文化的新时代价值探究
2020-02-28鄢姿
鄢 姿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习近平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我们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发展。福建红色文化凝聚和沉淀着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我们更要守住初心,牢记使命,充分挖掘福建红色文化资源,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福建红色文化内涵
福建红色文化是指福建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精神,并以此而凝结的文化现象[2]。它既包括古田会议纪念馆、建宁县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暨反“围剿”纪念馆、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林祥谦陵园、闽西革命历史纪念馆、冰心文学馆,《岩声》《冲决》《青年之路》革命刊物等革命历史遗存;又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福建地区所形成的革命精神、思想信念等。福建是一块光荣的红色土地,红旗不倒,可以说整个福建都是革命老区。根据2011年3月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数据显示,福建省革命老区县有67 个,其中单原中央苏区县就有37 个,占中央苏区的大半部分。登记在册的福建革命遗址2502 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868 处,重要历史事件旧址966 处,革命领导人故居165 处,烈士墓172 处,纪念设施331 处[3](P6)。可见福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载体多样。归结起来,福建红色文化可以概括为面对复杂形势和艰苦环境下的创新意识;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抉择中的全局意识和面对复杂形势下不放弃、不离弃,排除万难、守护阵地的坚守意识。创新意识是福建红色文化的标志性特征,全局意识是福建红色文化的重要要素,坚守意识是福建红色文化的独特品质,三者较好地诠释了福建红色文化的内涵特质。
二、福建红色文化的新时代作用
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4]。福建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三个维度。
(一)把握福建红色文化有助于坚持中国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我党走过95年历程,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赤子之心。向前走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再光辉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和为什么出发。全党同志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5]。“不忘初心”就必须牢记党的光辉历程,而要牢记历程就必须不断重温历史。在重温历史的各种方法和途径中,继承红色文化传统无疑最重要和最有效。福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福建红色文化是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活动中留下的重要财富,在党的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国家民政部认定的全国97 个中央苏区县中,福建省占37 个,仅次于江西省49 个;而福建省的革命老区和根据地更是达到了67 个县级行政区域。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中8 位以及1955年到1964年授衔的开国将军中的83 位,都曾在福建战斗过和生活过。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和邓小平等多位党的主要领导人也长期在福建战斗和生活。福建有一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有多处遗址被列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可以说福建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和主要组成部分”。古田会议使福建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纲领的诞生地。《古田会议决议》《反对本本主义》《才溪乡调查》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使福建成为毛泽东思想重要发祥地。福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见证,同时福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的主要区域和核心区域,在党的历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中国道路的领路人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是中国道路最突出的历史表现。福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开启百年征程中国道路之旅的始发地之一,是坚持中国道路重要的思想渊源与历史基因。深入研究福建红色文化,对于把握中国道路的深刻内涵和历史方位,进而促进中国道路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同时,对于福建红色文化的弘扬也有助于让广大人民理解启百年征程中国道路的历史,增强人民对于中国道路的认知和认同,进而促进人民自觉按照中国道路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
(二)理解福建红色文化有助于弘扬中国精神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必然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高度协调地发展,如果物质富裕而“精神缺钙”就不是小康社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双向协调发展的体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必须要提供丰富精神食粮。习近平同志在在2014年3月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文化软实力事关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是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体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物质文明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精神文化的建设却相对滞后。一小部分人精神空虚,价值迷茫,无所追求,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和悲观厌世。同时,自由化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想以及以“普世价值”为幌子的外来思潮和国内极端民族主义、邪教等思想观念也在啃噬着人们的精神。个别思想防御能力差、抵制诱惑免疫能力低的人,在精神上或多或少出现了一定的状况。精神上的“缺钙”必然导致行为上的“骨质软化”与“佝偻”。因此,“天行健”“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应大力培植、弘扬。中国共产党人在福建建设苏维埃政权、创建与发展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与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伟大的革命理念:“一切为了苏维埃”“反对本本主义”“创造第一等的工作”“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伟大的苏区精神[6]。福建红色文化中所蕴藏的价值和精神对于克服我国精神文化建设短板,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福建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红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要素,是中国精神和中国特质的重要成分。
(三)弘扬福建红色文化有助于凝聚中国力量
福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新时代,弘扬福建红色文化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凝神聚力作用。福建红色文化具有汇聚各种正能量朝向中国梦的核心吸力。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是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它不能任意选择[7]。福建红色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构成,是我国人民安身立命与民族认同的精神家园。这种精神寄托使得我国人民能够同心同德地聚集在一起,汇聚成强大的中国力量。福建红色文化是两岸甚至海外招商引资的情感纽带。福建很多企业家、实业家和知名人士遍居世界各地,祖辈留下的福建红色文化的情感纽带吸引他们回家回乡创业与投资。近年来,福建利用这种情感关系,与台湾进行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福建红色文化具有各种能量朝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定向能力。福建红色文化能够增强人们对价值理性的追求,可以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社会矛盾,避免中国力量的内耗。
福建红色文化不但可以汇聚中国力量,也可以创造中国力量。红色文化从宏观上看,它可以通过形成符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经济思想、经济道德与经济文化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与价值取向;从微观上看,红色文化教育能够使人树立主体意识、科技意识、时间观念、竞争意识与效益观念等,以现代意识和先进意识作用于经济活动主体,调整人们经济行为,对经济发展与全社会进步产生直接推动作用[8]。1929年12月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通过毛泽东起草古田会议决议。该决议旨在用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肃清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一建立在反思党内问题基础上的建党建军的伟大纲领,保障了三次反围剿的胜利。革命战争年代,我们需要这种反思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也需要这种反思精神。福建红色文化所蕴含以创新意识、全局意识和坚守意识为主导的精神要素,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红色文化内涵丰富,能够资政育人,具有很好的社会功能。同时,如果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开发与利用,它也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9]。瑞金、井冈山的红色产业就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福建红色文化具有古田、谷文昌等品牌效应,更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渊源与社会基础,使得其必然能发展成为旅游产业、文化产品产业,直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福建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
福建红色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创新意识、全局意识与坚守意识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持、精神指引和意志支撑。
(一)创新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创新是福建红色文化的标志性内涵,是福建红色文化典型特征的体现。从五四运动前后,八闽青年学子创办《岩声》《冲决》《青年之路》等革命刊物,宣传民主、科学,宣扬科学社会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福建的传播;到革命战争年代,古田会议的召开,初步解决了在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下,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福建人民继承古田会议精神,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成就,创新始终贯穿于福建红色文化主体形成过程中。今天,古田会议所涵盖的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和军队建设的诸多思想理论,仍然对思想上建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执政党建设具有深远意义。这些无不体现了福建红色文化的创新精神。因此,必须要深入发掘和弘扬福建红色文化中的创新意识,从老一辈革命家身上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将创新意识深深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之中,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动力支持。
(二)全局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的精神指引
全局意识是福建红色文化的重要要素。福建红色火种燃起后,主动融入全国革命洪流。早在1929年初,正当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朱毛红军在江西东固休整期间,中共福建省委指示长汀、上杭、武平等县委主动联系红四军,邀请红四军入闽。正是这一决策,客观上促成朱毛红军进军福建,进而揭开中国土地革命战争在福建最为波澜壮阔的光辉行程。在后来革命运动中,闽西特别是上杭才溪区,是中央主力红军的一大兵源。长征途中,为掩护主力部队撤离,闽西子弟牺牲无数,这种为顾全大局而甘愿牺牲自身的全局意识,是福建红色文化所具有的高贵气质。今天,我们要充分弘扬这种全局意识,将这种意识内化为人民自觉追求,营造舍小家而顾大家的舆论氛围,以加快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三)坚守意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意志支撑
坚守是福建红色文化的独特品质。主力红军长征后,福建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坚守在八闽大地上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三年的抗争,先后开辟了闽西、闽粤边、闽北、闽东、闽中、闽赣边六块游击区;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坚守在福建的红军和游击队主力奉命改编北上抗日后,中共福建省委及所属党组织先后组织一系列武装力量坚持抗战;以及全国内战爆发后,福建人民始终坚持为民主、自由、解放而不懈斗争。这些都是福建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坚守品质。福建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坚守意识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催化剂,使所有人各安其位,坚守岗位,奋发努力,为实现中国梦不断添砖加瓦。
福建红色文化特殊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其新时代的重要价值,要充分挖掘福建红色文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文化软实力。从“发掘→制作→传播→接受→行动→成效→影响”多层面发力[10]。国家、政府和社会要提供必要的条件,挖掘和弘扬福建红色文化资源,把福建红色文化移植和渗入伟大的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生生不息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