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的家庭教育观:破解家庭教育现实问题的出路

2020-02-28叶祖庚

关键词:子女家庭家长

叶祖庚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宁德分校,福建宁德352100)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始终在于培养出品德高、人格健全、学识渊博且能力卓越的优秀人才。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调配合与共同发展。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群的“自然缺失症”日益显现,教育应该回归自然,崇尚自然教育,遵照自然规律行事,以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张东燕和高书国认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在现代家庭教育中高度重视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的培养;二是引入科学育儿、科学育人的理论与方法,促进所有家庭成员乐观向上、健康成长;三是养成科学理性的生活方式,促进自然、社会和家庭的可持续发展,整体提高家庭成员的发展质量[1]。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受教育的起点与成长的基础,地位特殊作用重大,其所产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深刻,也最为久远。它不仅关系着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关乎整个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未来。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教育做出重要指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将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差异,为每个孩子提供合适的、个性化的、多样化的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家庭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

我国家庭教育在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探讨。张良才从父母教养角度分析了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问题,即父母的家庭教育价值观不科学、抚养方式“重身轻心”、教育方式“重知轻德”、养成方式“重他律轻自律”,提出通过多渠道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多方式营造良好社会氛围[2]。代峰认为,我国当前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家庭教育环境差、父母教育目标单一化、教育内容功利化、教育方式不科学等,他基于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提出要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开展家庭教育[3]。

(一)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

新世纪是学习革命的时代,面对新环境下成长的子女,不少父母对家庭教育感到茫然和力不从心。据中国妇女联合会2015年发布的《第二次中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表明:30.3%的父母不了解孩子想法,47.4%的父母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4]。同时,家庭教育是门科学,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涉及教育、卫生、心理等多学科的知识交叉,承担着智力开发、身心保健特别是品德塑造的任务。反观现实,一些父母在不了解子女想法、未掌握正确教育方法的情况下,仅凭借着主观经验和个人感觉开展家庭教育,其采取的手段和方式常常缺乏科学性。

(二)互联网环境给家庭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据《中国儿童的数字化成长及网络素养状况研究报告(2016—2017年)》表明:在网络接触上,超过28.3%的3 至6 岁学龄前儿童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 分钟以上,60.8%的14 岁少年网络使用的时间超过30分钟[5]。互联网环境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和信息,但同时也给家庭教育带来了问题。

一方面,受到互联网影响,子女和父母之间的交流减少,影响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201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美、日等国研究机构,联合开展了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比较研究,中国五至八年级的4170名学生接受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学生与父母(监护人)经常交流的只有57.7%,而日本、美国、韩国分别为81.7%、81.0%和79.0%。这组数据说明中国父母与孩子交流低于美日韩等国家。亲子之间缺乏沟通,容易造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缺少必要的了解,这无形中会阻碍家庭教育的正常开展[6]。

另一方面,儿童的自制力相对不足,沉迷虚拟网络世界影响其身心健康,如网瘾带来的社交恐惧、近视率上升等。同时,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造成学生睡眠不足,缺少户外运动,使儿童的健康状态每况日下,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同教育部、民政部组织开展的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高中生为81%,初中生为71.6%,小学生为36%,6岁儿童为14.5%[7]。

(三)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

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发布的《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中,针对四、八年级学生调查数据显示:学生认为家长最关注自己的学习情况(79.8%、79.9%)、身体健康(66.6%、66.5%)和人身安全(62.2%、52.2%),其比例均显著高于关注道德品质(25.3%、30.7%)、日常行为习惯(15.2%、18.7%)、兴趣爱好或特长(10.8%、7.1%)和心理状况(6.5%、11.1%)。九成以上学生报告家长对自己的成绩有一定的要求,学生的家庭学业压力比较大。这一结果表明: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家庭教育存在相当程度的重智轻德、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的倾向[8]。

这一倾向的存在,一方面是因家长望子成龙的要求十分迫切,一味追求所谓优质教育资源的配备而忽略了必要的品德养成,导致家庭对子女教育目标定位形成偏差、质量评价不够科学。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往往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片面追求高分的教学功利态势。于是将原本家校相与为一、相互配合的系统性育人工程异化为单纯的所谓“读书”,学校往往成为学生追逐高分的竞技场,家庭随之成为学校应试教育的附庸。

二、家庭教育现存问题的成因

(一)父母缺乏家庭教育能力

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虽然毋庸置疑,但是往往会因教育理念的随意性和知识储备的陈旧性决定了家庭教育能力有限,缺乏系统性。

1.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落后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主体和行为人,要教育和帮助家长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尊重每一个家庭成员,重视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大量父母持有“想怎么教就怎么教”的教育理念,缺乏学习和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意识。在农村居民和进城务工群体阶层,子女自然成长的放养观念仍有巨大的市场,认为一棵草自有一滴露珠滋养,孩子长大成人自然就会懂事。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子女往往被看作是赋予父母的与生育相伴随的自然权利。家庭教育被认为是私事,父母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子女的自由,只要不违反虐待、遗弃等法律法规明文禁止的规定。甚至一些父母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陈旧观点,对犯错误的孩子施以暴力,缺乏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的意识以及家庭成员间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现代观念,更不了解暴力将造成亲子情感疏离、子女心理阴影等严重后果。

2.家庭教育知识片面且陈旧

许多父母缺少系统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陈旧零散。其教育理念的知识获取主要来源于自身接受祖辈教育的体会、学校教育的感悟、同辈社会成员间的仿效,往往零碎而不系统,片面而欠合理,陈旧而不适应时代要求。这些状况,反映社会对家庭教育重要性普遍忽视,对家庭教育科学性认识不足,客观上严重制约家庭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影响到未成年人素质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同时,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表现因父母的人生阅历、职业背景、学历程度等不同呈现明显的差异。许多家长受经济条件和知识水平的制约,既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缺乏对子女成长进行正确引导的能力,他们的教育大都停留在安全保护、吃穿照顾和物质欲望的满足上。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公职岗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作用、内容和方法认识尽管较多,但许多人仍然做得不到位,比如对子女期望值过高,约束过多,导致子女学业压力过大,自由空间狭小,影响健康成长。

(二)家庭网络使用行为不健康

如前文所述,儿童由于自制力不足而沉迷互联网使得家庭教育受到互联网环境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父母对互联网的不恰当认识,也是负面影响的成因:

一方面,父母对网络的“妖魔化”,影响了子女对网络的正常利用。一些中国父母对于孩子上网有恐惧排斥心理,将网络“妖魔化”,认为网络是玩具不是工具。有时孩子使用网络只是查阅一些学习资料,却被父母认为在玩游戏,并因此被简单粗暴地禁止使用网络,亲子矛盾就此引发。

另一方面,父母本身沉迷互联网,亲子之间交流减少。201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美国等研究机构联合开展了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有48.4%的中国父母(监护人)与孩子交流时一边玩手机一边说话,与子女交流不够专注和耐心,造成了相互间的沟通障碍[9]。一些父母甚至认为互联网的虚拟环境可以代替实际生活中的社会交往,忽略了积极社会化对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影响了父母正确引领少年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三)家庭教育责任意识缺失

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附庸的根本原因,在于家长观念上忽视了家庭教育对于子女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将教育狭隘地等同于“读好书”。更有部分家长持有将教育责任推给学校的观念,以各种借口推托家庭教育责任。《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30%以上班主任报告,超过50%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约20%至30%班主任报告,超过50%家长不能做到配合学校和班级工作。这充分表明,相当部分家长认不清自身的教育责任。部分家庭亲子沟通严重不足,父母对子女缺少有效陪伴。调查发现,25.1%的四年级学生和21.8%的八年级学生表示,家长从不或几乎不花时间与孩子谈心;有22.5%的四年级学生和21.2%八年级学生表示,家长从不或几乎不问学校和班级发生的事情[8]。

三、解决家庭教育现存问题的策略

根据“成因分析”部分的描述,三个问题的成因的共性在于父母的观念: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产生于父母认为家庭教育无须学习提升、“想怎么教就怎么教”的观念;互联网环境对家庭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产生于父母对于互联网的不恰当认知;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产生于父母对家庭教育重要意义的忽视乃至排斥。由此,针对上述三类问题应从观念层面入手,培养三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家庭教育观。

(一)树立通过学习与子女共成长的家庭教育观

针对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这一问题,父母应当从观念上改正“家庭教育仅凭经验即可完成”的错误认知,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家庭教育是门科学,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新时代的父母必须通过专门的学习才能全面把握其内涵,有效应对急剧变动的家庭建设新形势。

比如,在对互联网的熟识程度上,父母往往不如子女,所以父母应当同时成为学习者和引导者,一方面积极学习、增进对互联网的了解,另一方面引导子女健康上网,与子女在互联网环境下共同成长。针对互联网环境给家庭教育带来的问题,父母应当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两面性:一方面,互联网中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缺乏引导和监督时,辨识能力尚不成熟的少年儿童可能受其伤害,沉迷虚拟世界、忽略现实生活,将损害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但是另一方面,互联网为少年儿童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取大量信息,互联网对少年儿童成长的这一促进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二)树立突破应试教育束缚的家庭教育观

为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工合作,使家庭教育补足学校教育的短板,应侧重于德育以促进子女的全面发展。为此,家长应当注重下述两方面:

1.确立全面发展的成才观

家长要清楚地认识到成绩只是选拔性教育的尺度,并非个体优秀与否的绝对评价标准。智力发展的差异、学科成绩的不平衡,既在于后天的努力,还受先天禀赋的影响,且智力只是能力的重要方面,非智力因素对成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道德素养是孩子人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每个孩子作为独特的个体都有优长,要防止死盯成绩,只关注孩子的智力发育尺度和知识掌握的程度。不能把全面发展片面理解为全科发展,要求各科成绩都优异,应认识到形象与抽象思维的不平衡是正常现象,切不可把学业差看作是低能的表现,横加责怪与打击。要注意发现孩子的特长和兴趣,加以肯定鼓励,创造条件积极培养,扬其所长,为孩子找回自信心,尽早进行职业规划和人生设计,促进其学业成功。

2.认识家庭教育在德育上的独特优势

家庭固然有配合学校进行少儿智力开发的责任,但其重心应放在孩子的人格塑造上,两者协调培养德智并重、全面发展、服务社会的公民,实现孩子人生幸福的目标,这是家庭作为特殊的教育主体所决定的。

(1)父母是孩子言传身教的人生导师

家庭作为每个人生存的第一环境,对人的成长影响是潜在和巨大的。孩子从出生后受到父母的照顾中去感知人与人的关系,从懂事起通过父母的言行去体察社会的冷暖是非。父母往往是子女仿效的对象,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逐渐影响子女一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据《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四年级学生最崇敬的榜样分别为父母(25.8%)、老师(22.5%)和科学家(14.2%),八年级学生最崇敬的分别为父母(29.1%)、影视歌星或体育明星(14.6%)和历史名人或文化名人(12.1%)[8]。这足以说明:学生能够发现父母身上的优秀品德,对父母持认可的积极态度。家庭教育的实践不断证明,问题孩子的根源往往在于其成长的家庭环境和有问题的家长。因此,家长要注意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作好孩子言传身教的第一任人生导师。

(2)家庭教育以情感为纽带效果独特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以爱为出发点,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更容易被教育者接纳和信服。关爱子女是人的天性,也是社会的要求,家长必须为孩子的长远发展谋划,正其身,端其行,让其能正确处理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成为能自食其力,服务他人,有益社会的人。

(3)家庭生活时间长、影响深远

每个人幼儿时期仰赖父母照顾养育,及至步入学校仍有近三分之二的时间与父母在一起。因此,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子女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一生无法拂去。一个孩子将来成为什么人,首要的影响因素是家庭教育。如在1966年美国著名的《科尔曼报告》中,通过收集了约六十万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孩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素质是由父母决定的,影响孩子成长的主要因素是家庭[10]。因此,为人父母以怎样的观念对待和教育子女,决定子女人生的格局、发展的高度和生活幸福度,必须审慎对待。

(三)树立社会与自然联为一体的家庭教育观

家庭教育不能机械地局限于家庭,应将家庭教育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把家庭、学校、自然、社会联系为一个有机互动整体,以“大家庭教育观”培养格局大、眼界宽、知识面广,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公民。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突破目前家庭教育的误区,理顺家庭与学校、社会的关系,相互配合协调,营造适合少儿成长的良好环境。

1.社会:成长就是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

教育是不断促进受教育对象社会化,让其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过程,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成为立足社会、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人。因此,教育子女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读懂社会这本大书,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家长要认识孩子成长的本质是社会化,要防止子女成为“温室的花朵”,受不了批评,经不起挫折,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融入各种集体,去接触他人,感受生活,在社会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家庭规模缩小,独生子女成为家庭关注的中心,许多父母与长辈对独生子女宠爱有加,他们的物质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即使许多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也盲目跟风,出现了社会关注的“穷家富养”现象。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加上学校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学习时间普遍集中用于课程教学,很少组织学生集体活动,独生子女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更多地考虑自己的感受与利益,较少主动关照他人关心集体关注社会。甚至一些独生子女出现“社交恐惧症”,把与别人交往视为畏途,行动上“两点一线”往返于学校与家庭,成为很少参与社会活动的“宅男”“宅女”。

家长要理解学习不局限于读书,从广义上讲,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肤之所触、脑之所思,只要接收的是新信息,都是知识的增长,都应该纳入学习的范畴。家庭要为孩子接触社会创造条件,课外时间要舍得让孩子放下书本,与同龄人嬉戏游乐交流沟通。业余时间要带着孩子去旅行,参与有益的社交活动,引导他们走进科技馆、艺术馆、博物馆,去感受科学的神奇、艺术的魅力与历史的厚重。达到适当年龄,假期可安排他们去参加社会实践和研学旅行,让孩子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会“从无字句处读书”,这样才能培养出心中有他人,胸怀世界,放眼未来的人才。

2.自然:从自然中走来、再回归于自然

自然教育也叫森林教育,就是让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下学习体验,按照孩子的天性去培养教育孩子,通过大自然的力量去激发孩子的潜在力,从而培养孩子的品格和习惯。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加之教育机制的不完善,我们的孩子离自然越来越远,城里的儿童很少听见蝉噪蛙鸣,感知四季鲜明的更替轮回,甚至一些农村的孩子也已很少从事体力劳动,没有切身感受到稻麦瓜果的萌芽生长带来的春种秋收的喜悦。当今的家长更习惯于带着幼儿逛主题公园、游乐场,去摸触神态各异的塑料玩具,尽情游戏在声电光影的电玩的世界,而不是走进山林,观察草长花开,倾听水声鸟鸣。学校大多惧怕安全责任,不再组织踏春秋游,研学旅行也面临着落地难的问题,中小学生少了爬山涉水的乐趣,挑战自我的快乐。凡此种种,代价是许多学生劳动观念的淡漠,好奇心的缺失,美的感受力和想象力的减退。

自然是人类之母,人从自然中走来,智慧受自然启迪,才有仿生学和许多高科技的发明。心灵安顿于自然,精神接受自然的抚慰,才有山水画、田园诗等文艺创造。古代有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现今有生态文明的思想,指引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要重新认识自然体验教育对少儿成长的重要作用,树立“回归自然”的理念,带领孩子走进自然、了解自然、探索自然,培养珍爱自然的情感,在融入自然中感受美好,增长智慧,寻找快乐,让现实的自然与虚拟的空间有机配合,共同服务于少儿的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是每一个人教育的起点和成长的基础,对于人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家庭教育的开展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缺乏科学性、受互联网环境负面影响、成为学校教育附庸三方面主要问题,家庭教育未能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产生良性互动。而上述三方面问题成因之共性,在于父母不完善乃至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观念进一步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形态与质量。当今社会,在互联网影响下的家庭教育越来越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家庭教育的公共性、公益性特点日益增强。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促进家庭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家长应树立通过学习与子女共成长的家庭教育观,树立突破应试教育束缚的家庭教育观,树立家庭、学校、社会一体的家庭教育观,以应对家庭教育的现实突出问题。

猜你喜欢

子女家庭家长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