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导向下宗祠文化建设策略

2020-02-28张永钦

关键词:宗祠祠堂文化

张永钦

(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热门议题,而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引起广泛地关注。目前,学术界对乡风文明的相关论述多集中讨论存在问题、基本功能和建设路径等,少有把宗祠文化作为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单独论述。此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广,各地纷纷营造文明乡风,对村落规划的方法和理念有所提高,但是缺乏对宗祠文化潜在价值的挖掘,尤其缺乏对宗祠文化作为新时代农村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模式的探索。因此,本文将以宗祠文化为出发点,讨论宗祠文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宗祠文化的当代价值,探讨新形势下宗祠文化的保护措施,以期助力乡风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

一、乡村振兴过程中宗祠文化建设的现状

宗祠文化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承担着重要的地方管理和教育功能,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民众。然而,当前宗祠文化在保护和开发利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宗祠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目前,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开始重视宗祠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采取相关有效措施,但是仍然任重而道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族中的个体尤其是年轻人逐步脱离原有的血缘聚集,宗族意识在渐渐淡化,进而使得依托血缘关系的宗族祠堂面临尴尬的境地,保护意识淡薄。而且乡村村落发展大都缺乏统一的规划整改,也没有硬性规定和统一的标准,使得一些利益群体为了自身利益而置宗祠文化遗产保护于不顾。另外,宗祠文化遗产尤其祠堂是大都为土木或砖木结构,由于乡村的保护意识不够和资金缺乏,因此一些祠堂出现损坏甚至坍塌,但仍未得到有效地修缮。也有一些地方对祠堂进行修缮,但往往是“好心办坏事”,出现擅自改变文物原貌,甚至大动干戈推倒新建的现象,大大地破坏了文物价值。此外,有一些祠堂还存在电线老化、焚香烧纸随意和缺乏消防设施等消防安全隐患,极易引起火灾。

第二,宗祠文化的社会功能有所弱化。在聚族而居的传统村落中,宗族制度伴随社会发展与进步而逐渐衰落明显表现在,宗族的祠堂、族规具有道德教化、扶弱济贫、惩恶扬善等原本的功能已经有些弱化。而且村落的改造、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传统聚族而居的人居格局,人们不再那么需要宗祠,对宗祠的依赖感和归属感也渐渐消失,从而导致宗祠文化对族人的感召力也逐渐消退。比如在传统社会中,祠堂不仅是祭祀祖先的场所,还是族人举行寿诞、婚嫁等红白喜事的地方。族内若有人宴请宾客,祠堂便是首要的选择。然而如今的婚礼结合了东西方婚礼的特点,大都不会选择在宗祠进行。仪式感的削弱导致了祠堂这一作用的散失,宗祠的功能和作用也随之弱化了,进而促使其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存在的价值降低了。

第三,宗祠普查和相关文献整理不够。宗祠文化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传承着历代族规民约以教化后人。而且宗祠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不仅有祠堂建筑的内容,还包括楹联、碑记、旗杆石等。目前,由于政府不够重视,虽然有些地方开始对祠堂建筑进行田野与整理,但是普查力度还不够;有些地方也积极尝试建立谱牒文献数据库,但是相关文献整理远远不足,且融合宗祠建筑、祭祀、谱牒、碑刻、楹联等内容于一体的宗祠文化数据库尚未形成,尚待今后继续努力[1]。

第四,宗祠文化研究不够深入。宗祠文化相较于其他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为历史学、民俗学、乡土艺术研究提供了充实的研究对象。近年来,学界侧重挖掘宗祠文化的重要价值,重视谱牒文化的研究,而对诸如宗祠建筑、楹联等方面研究较少。值得一提的是,祠堂建筑的规模、装饰等往往是整个宗族倾尽全力而建,进而使其建筑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信息,标志着当时历史阶段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反映出历史时期地域民间匠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当今研究者了解社会发展与建筑营建的实物证据[2](P207)。究其原因,一方面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不够,另一方面对宗祠文化的研究价值重视不够。

第五,宗祠文化开发利用不够。宗祠文化内涵丰富、价值大,一些地方对其保护工作取得了不可否认的巨大成就,但是对其开发利用有待加强,而城市的建设、经济的发展也给宗祠文化带来不少的灾难。一方面,对宗祠文化开发利用不够,其价值有待挖掘,如一些宗祠比较分散,并未纳入保护规划,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遭到严重的威胁甚至毁灭性的破坏。另一方面,对宗祠文化研究的相关成果整理不够,有待于进一步推进纳入教材、编印书籍等。此外,宗祠文化保护的关注人群主要集中研究学者、政府文物管理部门和个别宗族民众,而新闻媒体对其宣传报道较少,导致群众关注度低,而且出现宗祠文化继承后继无人的危机。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宗祠文化的当代价值

宗祠作为血脉崇拜的神圣殿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宝库,它承载着丰富且真实的历史,造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祠文化。这些宗祠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乡贤文化等良好的乡风文明,是乡村中文化的精华,不仅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功能,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敬宗收族”。宗祠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也是宗族进行祖先祭祀的场所,同时还是宗亲聚会议事的场所,更是巩固以共同血缘为基础的宗族关系的纽带,被视为宗族的外在象征。一般情况,宗祠建造得宏大壮观富有装饰,成为宗族中等级和规模最高的建筑。而且,宗祠还是实现宗族整合的标志,被刻意赋予丰富的内涵,藉以彰扬祖先的功绩,炫耀宗族的成就,提高宗族的地位与影响。另外,宗祠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祖先崇拜,是对“根”的探求,无疑是一种“寻根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体现着民族文化观念和文化精神的形成过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宗祠文化最突出的功效在于强化“集体记忆”,发挥着凝聚海内外的中国力量,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构建民族共的有精神家园。

第二,“教育基地”。“光前”旨在“裕后”,是为了激发后代子孙发扬优良传统,争取更大的荣耀。宗祠文化以血缘为纽带,以姓氏为单位,传承着家族的伦理规约、价值理念等,规范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宗祠在过去不仅是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承担着重要的地方管理和教育功能,尤其是诞生于宗祠并记录在族谱中的族规族约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族训、族约、家风等,包含着遵守法纪、崇尚节俭、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勤奋读书等内容,是乡村中文化的精华,凝聚了中华民族忠孝廉节的传统文化。可以说,宗祠文化既蕴含着淳朴的传统内容,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乡风民俗等,是族人们世代相守的行为准则和恪守、倡导的价值观,发挥着以德育人的功能,培育着时代的道德风尚。与此同时,宗祠文化以其特有的形式延续着家乡、地域的文化传统,成为同姓同宗家族的精神依托,承载着许许多多感人的历史,为维系家族乃至农村的团结和睦、繁衍生存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文化振兴的鲜活教材。

第三,培育“家国情怀”。宗祠文化不仅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更是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价值观的外化和仪式,将血缘亲情融入整个国家、社会。“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乡村的核心就是血缘和地缘,家是基础,集家为族,合族成国,构建出“家国一体”的社会模式。这种社会模式使得中国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血缘联系基础上产生同宗共祖的观念,促使中国人的良知系统更倾向于“安身”与“安心”,自然形成深具稳定性力量的血缘关系与社会性的宗族情结的结合,使得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越发稳定[3]。同时,“家国一体”的社会模式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也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有利于创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农村治理体系,推动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

总之,若没有文化做支撑,即使物质再发达、再丰富,也只是一个躯壳,没有内涵,缺乏灵魂唯有灵魂的注入、乡村振兴的文化的提炼。乡村的振兴需要这些存于百年千年的灵魂,不仅仅是提升生活的品质,对于任何乡村、文化都是抹不去的符号,是振兴的根。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宗祠文化发挥着敬宗收族的功能,是农村教育的重要基地,同时还能培育农民的家国情怀,构建和谐社会。可以说,宗祠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相互融合、共同进步的局面。因此,宗祠文化应当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成为当代乡村振兴的助推剂[4]。

三、宗祠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作用。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在各地区的具体表现,不仅融合了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而且也吸收了异域有益文化。因此,应当努力实现乡村文化的与时俱进,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当保护、传承和开发乡村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激活乡村文化创造力。而宗祠文化是家族观念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地标。在过去的历史过程中,人们对宗祠文化的保护已经产生了许多无法挽回的遗憾。新形势下,我们应当深挖提炼传统宗祠文化,深入探索宗祠文化的潜在价值,并赋予其新的作用和使命,不断融入党建、文明教化、社会组织孵化、乡村治理等内涵,以“祠堂+文化”开启新时代农村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新模式,努力将其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第一,深入调研,聚集合力,以政策引领保护与开发。文化振兴绝不是盲目追风,更不是简单复古,而是要激发乡村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协调一致,深入基层,扎根实际情况,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区域内的宗祠文化存在状况。应深入地挖掘宗祠文化所蕴含的传统文化魅力,提炼宗祠文化的精神内涵,立足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宗祠文化中。同时,要在多功能的祠堂上做文章,依托祠堂等物质文化遗产,建设诸如家风家训馆、村史馆、文化展示馆等功能场所,并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传播新时代先进文化的阵地、开展乡村文化活动的阵地和基层善治的阵地,最终达到文化悦民、文化聚民、文化惠民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通过文物普查工作,摸排祠堂及相关谱牒、碑记、楹联等内容,科学规划,全面掌握区域内的宗祠分布、历史沿革、结构形制等特点,并制定实施与宗祠文化相对应的保护修复计划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为宗祠文化的挖掘、开发、保护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同时,创新保护、开发、管理机制,为宗祠文化的革新与传承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潜在作用,形成政府、社会力量和民间群体三方合力保护、传承与开发的局面。

第二,挖掘宗祠文化的当代价值体系,重组遗产碎片并活化利用。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乡村人际交往的纽带和桥梁,而且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在文化振兴过程中,应将时代进步发展与乡村文化相结合,尤其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乡村文化表现出来,促使够将乡村文化运用在实际的生活中,选择能够为农民所接受的内容,增强农民的认同感。因此,应加强引导、利用与完善宗祠文化的存在方式,注重挖掘宗祠文化中的良好道德风尚,并注入新时代活力和赋予宗祠文化新的社会功能,使之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方沃土。同时,以党建为核心,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高度,不断完善乡村社会服务体系,促进构建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5]。同时,以祠堂为根、文化为魂、精神传承为本,推动“祠堂+文化”特色文化项目,构建新时代乡村文化的新地标。与此同时,恢复祠堂原有的人际交往等功能,合理的宗祠活动能带来的聚拢行为,最终使宗祠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形成良性可持续的循环。此外,各地政府应当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宗祠文化建设,促使其真正变成为精神家园,激发人们潜意识中“追本溯源”“同心同德”的价值观,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第三,广泛宣传,引导正确的宗祠文化存在理念。结合多平台的宣传媒介,以古老的宗祠文化来吸引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突出宗祠地域文化优势和个性特色。通过宣传推介,合理引导宗祠文化融入文旅发展,促进特色文化村镇发展,以文化形式创新来守望乡愁,进而提升宗祠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使民众关注并共同参与宗祠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通过宣传教育,弘扬宗祠文化中“礼乐之教”的行为美、“以孝为本”的道德美、“家国同构”的情怀美等美育思想,并将宗祠文化贯穿到教学过程中,进而从不同学科和领域渗透到乡村文化,增强农民对乡村文化的热爱。通过宣传倡导,形成热爱本土文化、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社会意识。通过社会宣传教育,挖掘宗祠文化在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进而重塑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信仰体系,实现文化自觉自信。

第四,统筹兼顾,夯实宗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受社会发展不平衡、宗祠文化保护与开发队伍活力不足等,各地宗祠文化保护与开发程度参差不齐,不可能做到齐头并进。因此,加强宗祠文化保护与开发队伍建设,重视发现培养宗祠文化保护和开发传承人,发展壮大宗祠文化保护志愿者队伍。各地政府及文物、文化部门可以采用内定外聘的方式,整合高校、社科部门以及技术机构的资源,重新筹建宗祠文化保护专业队伍,全面排查并登记各地宗祠文化的情况,以实现宗祠文化保护开发和当地其他社会民生事业的协调发展。建立起民间传承、专业传承、学校教育传承的传承体系,具备一支高素质的宗祠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人才队伍。同时,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更是乡村振兴建设好坏的发言权,只有增强农民素质,大力培养文化农民,才能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农民物质精神的“双富裕”,进而熏陶和培养农民的乡土文化保护意识。此外,还可利用宗祠文化中乡贤的力量,通过乡贤重新构建一套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乡民认可的行为规范体系,以达到摈弃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的目的。

猜你喜欢

宗祠祠堂文化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梁家祠堂史话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谁远谁近?
慷慨宗祠祭先贤
祠堂,华夏山水间的独特风景
福建古田杉洋宗祠遗产调查记
沈家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