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退化防护林成因及修复对策

2020-02-28杨本涛

林业勘查设计 2020年1期
关键词:纯林防护林木材

杨本涛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青年林场,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防护林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改善区域生产生活环境发挥了重要的防护作用。近年来,由于林分老化、过熟衰枯,加之水灾、旱灾等气候灾害影响,致使林分枯死严重、树木长势衰退、林分蓄积下降、质量降低,给生态安全造成威胁,严重影响了防护林的整体效益和生态建设水平。

1 防护林资源现状

黑龙江省各市县现有防护林453.5万hm2,其中,有林地439.7万hm2,占防护林面积的97.0%;疏林地2.1万hm2,占防护林面积的0.5%;灌木林地11.7万hm2,占防护林面积的2.5%。在防护林中,水源涵养林面积最大,为357.5万hm2,占防护林面积的78.8%。

2 退化防护林概况

黑龙江省现有退化防护林6.6万hm2,其中重度退化防护林2.6万hm2,占退化防护林总面积的39.4%;中度退化防护林2.9万hm2,占退化防护林总面积的43.9%;轻度退化防护林1.1万hm2,占退化防护林总面积的16.7%。黑龙江省退化防护林分布范围较广,全省13个地市除双鸭山市、伊春市、大兴安岭外其余10个市均分布有退化防护林。从市域看,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退化防护林所占面积较大,三市退化面积分别占全省退化防护林面积的16.10%、27.96%、17.78%。由此不难看出,我省平原区退化防护林问题较为严重,这与该区域自然灾害频发,防护林树种单一等密切相关。该区域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涝灾、冻害等;防护林树种主要是杨树。

3 退化防护林成因

3.1 防护林资源老化

1978年我省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经过40年的建设,尤其是一、二期工程建设保存下来的林分,现已进入防护成熟年龄,风折枯稍、郁闭度低,缺空断带、生长量不高,病虫害现象严重,很多已经出现枯死,森林的防护效益大大降低,影响了生态工程建设质量,急需更新改造,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3.2 病虫鼠害及气候因素

近年来,由于极端天气增多,也由于我省很多造林地块位于低洼或土壤贫瘠的地段,立地质量差,林木长势不良,极易损毁。2018年,由于干旱导致的造林失败面积占失败总面积的比例达到54.7%,水灾达到8.7%。雨雪、冰雹以及病虫鼠害成为导致防护林退化的重要原因。

3.3 防护林树种结构不合理

在黑龙江省地方2006年营造的防护林中,杨树纯林面积占76.2%,樟子松纯林面积占13.2%,纯林总面积达到95%以上。当时主要以纯林为主,树种以杨树为主。营造纯林给林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诸多便利条件,但单一的树种不但会对病虫害防治带来挑战,林分稳定性差也会对森林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3.4 疏于管理等人为因素

黑龙江省防护林大多位于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等农区,与居民点交错分布,人为活动频繁,耕地侵蚀、农村放牧、乱砍盗伐现象突出,林木管护难度大,造成防护林缺苗断带、林木稀疏、生产力不高、功能下降,人为形成了大面积防护林退化现象。

4 退化防护林修复对策

4.1 多种措施并重,多效益兼顾

根据防护林退化成因现状,结合黑龙江省实际,对重度退化防护林主要采用更替改造模式进行改造,采用块状、带状皆伐,以及林(冠)下造林等方式,采伐后要及时更新;对中度退化防护林主要采用择伐补造模式进行改造,将枯死、濒死木以及老龄过熟林木伐除后,采用植苗造林法进行更新;对轻度退化防护林采用抚育改造模式,采用透光伐、卫生伐、疏伐等采伐方式,更新方式主要采用植苗造林法;对退化农田防护林采用渐进改造模式进行改造。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形成多林种、多树种,乔、灌木结合,多效益兼顾的稳定防护林体系。

4.2 调整树种结构,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杨树因其生长快、易于成活,一直是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的主栽树种,单层纯林林分抗逆性较差,极易引发森林灾害,也极大地影响了防护林生态效益的发挥。近年来,黑龙江省造林树种越来越多样化,2018年三北造林树种已经达到33个,包括阔叶树、针叶树,灌木,果树以及绿化树种,但在林分结构方面,纯林比重仍然比较大,应积极营造针阔混交林和乔灌混交林,逐步形成异龄、混交的多层次的森林植被。

4.3 借助碳汇项目开发,推广营造碳汇林

林业在碳汇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经济、环保、低碳,即固碳释氧,又可以生产木材及多种林产品,因此植树造林、营造碳汇林是实现森林资源多功能利用的措施之一。要实现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除了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外,对防护林来说,应该加大森林资源修复,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同时,大力推进造林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开发,在培育好防护林的同时,以项目开发为平台,引进社会资金,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4.4 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木材储备

我国木材生产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木材自主供给能力弱,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开展退化防护林改造,是提高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近年黑龙江省成过熟改造面积占退化防护林面积的16.3%。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人工措施,不但改善了防护林的结构,同时也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增加了木材储备,维护了国家木材安全。

猜你喜欢

纯林防护林木材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数字说
木材在未来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心中无戒堕深渊
挪用公款8700万的“一把手”
严格木材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