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2-28王红云
文| 王红云
引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自2009年以来,在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础上,开始试点新农保和城居保,2014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几年来,养老保险政策不断完善,基金管理日趋规范,经办服务能力逐步加强,参保覆盖面持续扩大,基本实现了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使数亿群众直接受益,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重大民生工程,是国家完善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举措,随着国家的发展强大,让老百姓也能享受到国家发展的成果,老有所养,享受美好的生活。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仍存在一些问题,还要积极探究其对策,以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尽早建成完善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更好保障城乡居民的老年基本生活。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符合参保条件的青中年人参保缴费积极性不高,所选缴费档次普遍偏低。由于大部分自然村组地处偏远、分散,信息闭塞,思想观念落后,部分符合参保条件的青中年人认为自己身体还好,到领取养老待遇的时间还长,对居民养老保险信心不足等原因,持观望态度,参保积极性不高,仍有一部分人游离在社会保障之外。另外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很多居民倾向于选择最低缴费档次(100元)参保,到龄时也不愿意补足15年。如我区阿子营街道17158个缴费人员,选1000元的37人,2000元的53人,3000元的0人,而选100元的有15992人;5810个待遇领取人员,只有几十人做一次性补缴,缴足15年。这将导致领取养老待遇的时候,待遇偏低,保障水平不高。
2.缴费激励机制效果不明显,待遇调整机制不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设置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鼓励参保人员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但由于受地区经济水平的限制,缴费档次不高,缴费补贴标准偏低;也设置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但待遇享受人员基础养老金发放水平低,调整幅度小,无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对居民的激励效果不明显。
3.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不完善,各方业务对接不流畅。随着今年9月省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的投入使用,服务功能日趋强大,使用越来越方便,人机对话更快捷。该系统还包含了老农保及被征地养老保险,可使社保、税务、银行多家共享信息,可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系统比对参保情况等,但现在新系统还存在数据推送不流畅,部分功能不可用,系统不稳定等。
4.基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经办队伍人员变换频繁。基层基础设施薄弱,场地简陋,办公设备少且老旧,信息网络覆盖点有限,网速慢,各种设施设备原因致使服务能力弱。乡镇以下的工作人员多数是公益性岗位人员,流动性大,变换频繁,无上升空间,责任心不强,业务不扎实等原因也使居保经办工作受到影响。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对策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居民思想认识。各级经办机构要认真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工作,全面准确的宣传解读政策,注重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活动,如利用新闻媒体、网络条幅、标语,发放宣传品等形式,让居民熟知养老保险政策,信任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明确不同缴费标准所产生的投资回报有所不同,了解早参保、多缴费、长缴费的好处,提高居民思想认识。引导符合参保条件的城乡居民积极早参保,多缴费,长缴费,增加积累,保障参保人的合法权益。
城乡居民在参保基本养老保险的过程中,受到自身经济收入的影响,往往会选择低缴费档次进行参保,以农村居民较为明显。因此当地政府部门要注重政策倾斜,一面帮助居民提高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面对低收入特殊群体实行补贴或者代缴。如我区对低保人员、特困人员、三、四级残疾人、人水源区移民、水源保护区居民实施200元的缴费补助贴或者代缴。让这些特殊群体也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社会基本保障。
2.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制度可持续发展。按照“全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推进和不断完善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参保过程中,强化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大政府补贴力度,适时提高最高缴费档次,增强激励效果。我区现有13个缴费档次,最低缴费档次是100元,成功缴费的补贴30元。从100元到1000元档次每提高100元,补贴相应增加10元,1500元和2000元档次补贴为130元,3000元档次补贴为195元。
社会保障水平必须以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实时调整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当地基础养老金标准,特别对长期缴费的,可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以鼓励长缴多得,我区现在执行的是缴足15年的每月多发5元基础养老金,超出15年的,每多1年再每月加发4元基础养老金。我区基础养老金现在为138元,几年来的构成变化如下:国家基础养老金:2011年7月开始为55元;2014年7月提高到70元;2018年1月提高到88元;省级基础养老金:2012年1月5元;2017年7月提高到15元;市级基础养老金:2013年9月为5元;2019年10月提高到10元;区级基础养老金:2011年7月5元;2015年到2017年连续每年加5元提高到20元;2019年1月对年满65岁及以上待遇享受人员加发5元基础养老金,分别由省级2.5元、市级1.0元、区级1.5元构成。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各种监管措施,加强监督,确保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确保参保人的合法权益。广大城乡居民应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监督,对在工作中违反制度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3.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增强各方服务能力。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比例,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能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衔接;能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能在社保、税务、银行各部门之间实现便捷的业务往来;能让参保人多种渠道查询参保缴费情况,能以多种方式进行缴费。特别与智能手机的对接,能在手机上完成参保查询、缴费、生存认证等业务,能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服务相互监督,提高整体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要不断将信息网络向基层延伸,实现省、市、县、乡镇、社区都能联网,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延伸至行政村,健全服务网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让老百姓少跑路或不跑路,就近就能办理好相应的事情。
4.加大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办队伍工作能力。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主管部门职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全面工作。地方政府要为经办机构提供必要的工作场所、设备设施、经费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中开支。更换或升级一些老旧设备;增加服务网点;增大生物特征采集识别系统、银行终端服务系统的覆盖面;POS机刷卡缴费服务可延伸到行政村,解决好最后几公里路的问题。能在村小组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到村委会;能在社区或村委会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到街道办;能电话里解决的就不用亲自去办,要为老百姓提供就近的最便捷的服务。结合当下单位制度改革,协调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资源,充实加强基层经办力量。改善工作人员管理制度,稳定基层经办队伍。经常开展各种培训班,对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的经办人员进行培训,使各级社保管理和经办人员准确理解,全面掌握政策规定和经办流程,提高经办队伍工作能力,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质量和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为促进当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规范化开展,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国家要加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方面的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对于政策的了解与信任。要注重最高缴费档次的合理化提升,完善对长缴、多缴的缴费激励机制;要不断完善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通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全,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作效率,促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确保参保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提高参保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