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记·秦本纪》考证一则
——兼论“遂以”结构

2020-02-28张雨涛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华氏石棺典籍

张雨涛

(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 201900)

《秦本纪》有一段话:“其玄孙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而报。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遂葬于霍太山。”[1]225

这一语段的疑误较多,第一处是“蜚廉为纣石北方”。裴骃的《集解》里引述徐广的话说“皇甫谧云作石椁于北方”,显然将“石”理解作动词;司马贞的《索隐》曰“‘石’下无字,则不成文,意亦无所见,必是史记本脱。皇甫谧尚得其说。徐虽引之,而竟不云是脱何字,专质之甚也”;张守节《正义》又云:“‘为,于伪反。’刘伯庄云:‘霍太山,纣都之北也。霍太山在晋州霍邑县。’按:在卫州朝歌之西方也。”综合三家注的意见,虽然司马贞提出了一些异议,但实际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到了清代,梁玉绳在《史记质疑》里考述说:“余考《水经注》六述此事,言‘飞廉先为纣使北方’;《御览》五百五十一卷引《史记》,亦曰‘时飞廉为纣使北方’。‘使’字甚确,当因传写伪‘使’为‘石’,非字有脱。皇甫说不足据,因下有‘石棺’而妄言之。徐广引之以著异同,元非以补《史》缺,而亦不知其误也。至《御览》四十卷引‘史’又言‘蜚廉先为纣作石槨’,必兼采徐注以臆增改耳。”[2]120

依照梁玉绳的观点,“石”应当作“使”,而后的洪颐煊、沈涛、张文虎以及近代的顾颉刚都同意这种看法,最近如辛德勇亦主张该说法[3]310。

其二是“赐尔石棺以华氏”。顾颉刚根据《水经·汾水注》“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葬”一语,断定原本中的“华”乃是“葬”之误,而“氏”又是后人所衍增上去的,且论说:“因知当时《史记》流传,有善本,有误字较多之本。皇甫谧、裴骃所得之本,‘使’已误作‘石’,不得其解,则遂以下文‘石棺’解之。司马贞之本,‘葬’已误作‘华’,又衍一‘氏’字,不得其解。遂望文生义,以‘光华其祖’解之。”辛德勇亦以为然,认为将“以华氏”改订为“以葬”,则文意豁然开朗[3]311。

综上各家的论述,该文段主要有2处疑问,“蜚廉为纣石北方”一句中“石”的释义和“赐尔石棺以华氏”一句“华氏”的解释,“三家注”的注解确乎存在很大的问题。笔者认同梁玉绳和顾颉刚的看法,“石”当是“使”的讹误,“华氏”一词中“华”应写作“葬”,“氏”为衍误,理由如下:

首先看“蜚廉为纣石北方”一句,按照裴骃引徐广的解释“皇甫谧云作石椁于北方”,将“石”理解作动词“作石椁”。笔者对整部《史记》的“石”字进行穷尽性的搜索和考察,石”字在《史记》中一共出现了353次,其中用作度量衡单位“石”的有147次,而用作人名和地名专有词的有90次,用作普通名词“石头”义的有114次,比较特殊的是有2次“石”放在领格活用为形容词的:

1.“此所谓弃仇雠而得石交者也。”(《苏秦列传》)

2.“且帝宁能为石人邪?”(《魏其侯武安列传》)

除此以外笔者没有发现一例“石”活用作动词的例子,因此如《集解》那样把“石”理解为“作石椁”是不准确的。再看梁氏所认为的“使”字,从形体上看“吏”与“石”确实有些相近,有发生形讹的可能。从考察典籍的结果上来看,虽然语料里没有直接“使+NP方位词”的句式,但是“使”后面带一个地理名词或国名的用法是很常见的,如:

3.“诏丞相陈平等举可使南越者,平言好畤陆贾,先帝时习使南越。”(《南越列传》)

4.“而楼兰、姑师小国耳,当空道,攻劫汉使王恢等尤甚。而匈奴奇兵时时遮击使西国者。”(《大宛列传》)

5.“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刘敬叔孙通列传》)

此外,典籍里“为介词+NP+使+(NP)”的格式也是存在的,如:

6.“陈轸适为秦使齐,齐王曰:‘为之奈何?’”(《史记·楚世家》)

7.“高祖之初与徒属欲攻沛也,婴时以县令史为高祖使(《正义》:为,于伪反)”“是时子贡为鲁使于齐。”(《仲尼弟子列传》)

8.“孰能为我使淮南,令之发兵倍楚,留项王于齐数月,我之取天下可以百全。”(《黥布列传》)

9.“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范雎蔡泽列传》)

10.“魏其侯大媿,为资使宾客请,莫能解(《集解》:如淳曰:‘为出资费,使人为夫言。’)”(《魏其武安侯列传》)

11.“我为江使于河,而幕网当吾路。”(《龟策列传》)

据此,梁氏以“为纣使北方”的说法在典籍中是找得到依据的,可以信从。

再看“赐尔石棺以华氏”,《索隐》对其的解释是“言处父至忠,国灭君死而不忘臣节,故天赐石棺,以光华其族。事盖非实,谯周深所不信”,显然司马贞将“以”看成一个连词,“华氏”看做一个动宾结构“光华其族”。笔者就整个《史记》文本对“华”进行全方位考察,发现“华”一共运用了97例,其中用作地点或人名及普通名词的有87例,用作形容词的有9例,而用作动词义的见一例,即“孝公立十六年。时桃李冬华”(《秦始皇本纪》)。再通过检索其他汉代典籍发现,“华”用作动词义的都是指“草木华发”之义,如:

12.“五年冬十月,雷;桃李华,枣实。”(《汉书·惠帝纪》)

13.“秋,桃李华。”(《高后纪》)

14.“六年冬十月,桃、李华。”(《文帝纪》)

15.“风气盛,至秋冬木复华。”(《五行志》)

这里的动词“华”是从名词“草木”义引申而来的,《王力古汉语字典》解释“华”下设三个读音,第一个读音乃“胡瓜切,音花”,意思为“花。说文:‘华,荣也。’尔雅释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又用作动词。扬花,开花。诗小雅出车:‘昔我往矣,黍稷方华’”[4]178。而当“华”解释为“光彩,光华”义时,字典里并没有列出其动词用法,笔者在《史记》文本里也没有找到相关的例证,且在典籍里发现,在《史记》时代如果要表达“光耀、彰示”等含义时,则往往用“显”字,如:

16.“以禹理水功成,故锡玄圭,以表显之。”(《史记·夏本纪》)

17.“是时独有邹衍,明于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历书》)

18.“爵得至乐卿:以显军功。”(《平准书》)

19.“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孙子吴起列传》)

20.“昔文王一动而功显于千世,列为三代。”(《淮南衡山列传》)

21.“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太史公自序》)

因此笔者认为将“华氏”理解为“光华其族”是不合理的。再来看顾颉刚先生提出的“赐尔石棺以葬”的观点,通过检索发现“以葬”用在连动结构“VP+NP+以+VP”里多见,如:

22.“颜回死,颜路贫,请孔子车以葬。”(《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23.“胡亥可其书,赐钱十万以葬。”(《李斯列传》)

24.“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汉书·李广苏建传》)

25.“冢高与元帝山齐,怀帝太后、皇太太后玺绶以葬。”(《外戚传》)

26.“期大功之丧,服其所除之服以葬。既葬而除之,其虞也。”(《孔丛子·抗志》)

况且“以葬”在秦汉典籍里即是常见的结构,而“华氏”一语在典籍中出现的时候都是指“华姓一族”,读如“化”,如“楚平王太子建来饹,见诸华氏相攻乱,建去如郑”(《史记·宋微子世家》);“夷生防叔,畏华氏之逼而奔鲁,故孔氏为鲁人也”(《孔子世家》);“伍胥既至宋,宋有华氏之乱,乃与太子建俱奔于郑”(《伍子胥列传》)。因此笔者采纳顾氏的看法。何乐士先生《〈左传〉虚词研究》在讨论“以”连词义的用法时,就提到“前后两项都是动词或动词结构时,B(‘以’后面的成分)表示前面的动作行为(A)的目的,这类表示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的句子大都含有施动者的主观意愿”[5]192,显然“赐尔石棺以葬”的“葬”多少也带有一些主观意愿。

第三值得一提的是语段里的“遂葬于霍太山”一句。中华书局《史记》新点校本依据《水经注·汾水》里记载“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汝石棺以葬。死,遂以葬焉”一句,认为《史记》原本里“遂”下面应有“以”字[1]278。笔者认为这里的“以”还是不要增补为好。通过考察典籍发现,“遂+VP+于+NP”的格式频繁使用在文献里,如:

27.“厉王胡,以恶习闻遇。乱出奔,遂死于彘。”(《史记·三代世表》)

28.“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十二诸侯世表》)

29.“原大国遂肆志于秦,不谷将以楚殉韩。”(《韩世家》)

30.“苏代许诺,遂致使于秦。”(《樗里子甘茂列传》)

31.“能明其画,因时推秦,遂得意于海内,斯为谋首。”(《太史公自序》)

32.“举兵围季氏,为季氏所败,出奔于齐,遂死于外野。”(《汉书·五行志中》)

33.“二十七年,公孙于邾,遂死于越。”(同上)

34.“于是胜、汉遂归老于乡里。”(《王公贡两龚鲍传》)

35.“吏畏亡将而诛,莫相劝而归,军遂没于匈奴。”(《匈奴传》)

36.“上遂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如宽舒等议。”(《郊祀志》)

37.“控弦贯石,威动北邻,躬战七十,遂死于军。”(《叙传下》)

38.“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司马迁传》)

相反,新点校本所主张的“遂以+VP+于+NP”的格式在典籍里则很罕见,笔者在《史记》《淮南子》《孔丛子》《盐铁论》《礼记》《新书》《汉书》《论衡》等典籍里,凡见两例:“手足胼胝,面目黎黑,遂以死于外,葬于会稽。”(《史记·李斯列传》)“玄冠玄端奠挚于君,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以成人见也。”(《礼记·冠义篇》)从文意上来说,“遂葬于霍太山”和“遂以葬于霍太山”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结合当时语言的使用习惯,笔者还是认为“以”不要添上为好。

进一步分析“遂以葬于霍太山”,这里的“以”是有两解的,一种自然是后面省略了宾语的介词,“以”后面省略前文的“蜚廉”,即“遂以(蜚廉)葬于霍太山”,解为“于是将蜚廉埋葬在霍太山”。何乐士先生在《〈左传〉中介词“以”宾语的省略》一文里指出“以”后省略宾语的一种格式即是“[(主语)·副·以·动(宾)]”,且指出其中的副词所见的有“将、必、遂、其、亦、岂、无、不、尽、皆”等[5]178。何先生所论述的格式与笔者的“遂以葬于霍太山”是一致的,笔者在典籍里也看到“以”后接宾语的情况,如:

39.“后闻阖庐弑王僚自立,遂以其兵降楚,楚封之于舒。”(《史记·伍子胥列传》)

40.“遂以鲁公号葬项羽穀城。”(《高祖本纪》)

41.“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燕召公世家》)

42.“上然之,遂以宣为御史大夫。”(《汉书·薛宣朱博传》)

43.“后秦遂以兵内兼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天文志》)

44.“后将军赵充国薨,天子遂以惠为右将军,典属国如故。”(《傅常郑甘陈段传》)

其实“以”还可以作另外的解释,即与“遂”属上读,“遂以”看作一个整体,整个构成复合虚词,在语句中充当表承接关系的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是”。笔者在典籍里也同样找到大量的例句:

45.“遂以十月至灞上,与诸侯平咸阳,立为汉王。”(《史记·封禅书》)

46.“功已成矣,而遂以车裂。”(《范雎蔡泽列传》)

47.“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刺客列传》

48.“养有疾者不丧服,遂以主其丧。”(《礼记·丧服小记》)

49.“其后浸盛,五将世权,遂以亡道。”(《汉书·五行志上》)

50.“二世委任赵高,专权自恣,壅蔽大臣,终有阎乐望夷之祸,秦遂以亡。”(《楚元王传》)

51.“然天不授命,淫乱其心,遂以自亡。”(《贾邹枚路传》)

52.“无道之君,偶生于当乱之时,世扰俗乱,灾害不绝,遂以破国亡身灭嗣,世皆谓之为恶所致。”(《论衡·治期篇》)

53.“今人之将死,身体清凉,凉益清甚,遂以死亡。”(《佚文篇》)

54.“下而颜渊发白齿落,遂以病死。”(《书虚篇》)

在以上的例句里,“以”都不能理解作介词义,而是虚化成一个构词成分,与前面的“遂”黏合共同表示前后文承接关系的语法意义。与上文的例子相比,这里的“遂以”很明显在组合上缺少一个介词宾语,“以”由此失去成词依据,因而沦为构词成分,失去语法意义,“遂以”在语义上和“遂”等同。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古汉语研究室编著的《古汉语虚词词典》解释“遂”字的副词义,在第5个义项言:“用在后一语段,表示前后事在时间或事理上的顺承关系。可译为‘于是’‘就’等。”[6]显然,笔者上面所列举的“遂以”从语义上看就是等于“遂”,“以”失去了其原有的“介词”义而降格成一个词缀。从它的生成角度来看,是跨层结构层面上的词汇化,董秀芳老师指出:“跨层结构是指不在同一个句法层次上而只是在表层形式的线性语序上相邻近的两个成分的组合。有一些跨层结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变成了词,由这一渠道产生的词多是虚词,其内部形式非常模糊。跨层结构的词汇化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变化,即从非语言单位变为语言单位的变化。”[7]562“遂”原本是连词,而“以”则是介词,两者原本分属于不同的句法层面,由于在语序上紧邻,当“以”的介词义磨损后,与“遂”逐渐合并,自然就发生句法跨层的词汇化。如果从发生机制上看,则是重新分析,原因就在于“以”后面的宾语经常省略,造成人们在心理认知上以为“以”和“遂”是同一个层次下的词,即认知心理学上的组块过程,不再对其内部作分析。冯胜利先生指出,汉语词汇化的方向是双音节化,其直接表示是双音步的实现,随后组成双音节单位,即韵律词,如果这两个词高频使用,最后就导致两字成语的固化[8]39。“遂以”的形成也是重新分析后的结果。笔者所讨论的“遂以葬于霍太山”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其原本的结构乃是“遂[以(之)]葬于霍太山”,但是“以”由于后面宾语的省略,导致人们对其进行组块处理,即“(遂以)葬于霍太山”,在文献中“遂以”高频使用后,就逐渐以双音节虚词的方式固定下来。董先生的书中并没有收录“遂以”一词,笔者检阅现在主流的汉语词典,如《汉语大词典》、中国社科院研究所编纂的《古汉语虚词字典》都没有收录该词,“遂以”亦是跨层结构词汇化的一个典型案例,而且出现的时间很早,在汉代就开始普遍使用了,因此建议在“遂”字目下应该再补充一条复合虚词“遂以”。

综合上述所言,“石”不当活用为动词,应写作“使”,文献中“石”基本上都用作名词义,裴骃认为的动词义是站不住的;同样,司马贞认为“华”理解为动词“光华”也是不正确的,这里“华”应当写作“葬”,文献中“以葬”的用法常见而没有“以华氏”的说法;“遂以”最先是一个复合结构,而在汉代已经发生词汇化,“以”失去介词性沦为构词成分,是跨层次词汇化的典型例子。

猜你喜欢

华氏石棺典籍
巴黎圣母院的神秘石棺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Who Designed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朝阳龙城区出土的辽代石棺——兼谈辽代朝阳地区佛教的发展
《华氏9/11》导演又拍《华氏11/9》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修身齐家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一字之差引来近万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