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发展探讨
2020-02-28邓志霞
■邓志霞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王庄镇人民政府)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发展农村经济是促使农民走上富裕的重要保障,发展农村经济对于加快小康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起着关键作用。目前,虽然全国农村经济总体发展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发展势头不断壮大,可是部分农村地区集体经济还比较薄弱。对此,本人就所在中部地区的农村现状,如何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做以下探讨。
1 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劳动力没得到有效利用。
(2)扶贫资金有待加强监管。
(3)村集体资产(特别是校舍)闲置,利用不充分。
(4)农村的空心化现象严重,间接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5)农村废弃秸秆不能充分利用。
(6)村集体经济资金管理不完善,村级财务不规范,不公开。
2 存在问题的原因
(1)农村存在大量劳动力过剩的情况。相当部分的农民,在忙完了农业生产活动后,有大量的时间闲置在家,没事可做。还有部分农民进城务工,但是不能积极学习技术、技能,做着普工的工作,工资待遇低下,这样一来,部分人员工作一段时间后又返乡回村,并在很长时间内没事可做,造成劳动力的极度浪费。
(2)近年来,随着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农村学生流入城区现象严重,以至于适龄学生大大减少,以及镇中心校点的设置等,造成村级校舍的闲置,严重浪费资源。
(3)部分学校产权不明晰,造成资源闲置。好多村级的学校,都是在八九十年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模式下建起来的,由村协调,村民小组提供土地,村民集资兴建,国家给予少数补贴,大多数的学校没有办理房产登记手续及土地使用手续,产权归属不明晰,学校撤并后,被村个别人占用情况严重。
(4)校舍变卖难,造成资源浪费。一方面,受利益驱动影响,部分群众干预校舍的处置,另一方面,部分闲置校舍处于边远地带,没有人愿意购买。
(5)近年来,农村住户80%都搬迁至村庄路边,农村居民进城购房、务工很多,造成自然村内住户分散,空房现象严重,村庄内大量的空宅占用了土地资源,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6)秸秆综合利用率低。随着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作物依托机械种收,再加上政策的支持力度引导不够,固定消费市场没完全形成,造成秸秆的大量浪费。一方面,秸秆收集投入成本高,运输成本高,储存难度大,收集后如不能及时进行初加工,容易造成腐烂。另一方面,秸秆利用核心技术不成熟,农村对秸秆利用还停留在肥料化,基料化等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等原始农业化利用方式上。
(7)有的地方村级财务队伍不稳定,不能及时进对村级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以至于村级财务人员对财务法规,财务制度不熟悉,在问题处理上,不能按规章制度办事,造成资金管理不规范。
3 解决存在问题的发展对策
(1)针对劳动力过剩的情况,当地政府应依农户需求,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例如:家政服务培训、农艺技能培训、中药材的种植采收培训、电商培训等,使农民拥有一技之长,在空闲的时间,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争取早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同时,还可以为农户提供小额无息贷款,鼓励个人创业,提高劳动力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2)加强扶贫资金的监管。扶贫资金是国家下发的,是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扶贫资金并不是下发到位就完事,重要的是做到扶贫资金的高度管理,主要行动目标是加强主业扶贫,重点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真正做到授人以渔,使农村区域在稳定中实现增收。
(3)制定、出台村级闲置校舍管理办法。闲置校舍处置必须制定规范合理的程序,严格按程序依法合理处置;对于个人占用的,要依法收回,坚决制止随意占用。
(4)科学规划布局。加强对闲置校舍进行分类,提前规划,因地制宜,在保证教育优先的前提下,可以出租给企业家开办小型加工厂,增加当时劳动力就业,增加村集体收入。也可以鼓励村民参与畜牧业的养殖,充分利用闲置校舍,增加村集体收入。
(5)推进新农村建设,调整村庄布局,加强农村空心村土地利用。通过村庄搬迁,把规模较小的、自然村比较小、居住零散的村,集中起来,促进居民集中居住,向中心村集中。可以建立奖励机制,村级组织,尽快推动土地复耕,通过出租、出让、转包等加速土地流转,增加村集体收入。部分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要加强旅游开发,通过发展文旅产业,在吸引年轻村民返乡,增加乡村活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
(6)村级闲置坑塘利用。① 依托村地形、地貌改造坑塘,可以把原有的小坑塘通过扩挖连片,建成大的坑塘,用于水产品的养殖,水作物的种植等,增加村集体经济。② 依托项目改造坑塘。近年来的高铁、高速公路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的土方,可以与这些项目结合改造坑塘,村级确定好取土地点,这样即满足项目用土,又增加了村集体增收。③充分蓄备水资源,促进农业增收。通过坑塘项目的改造,在夏季雨水较多的季节,充分蓄备雨水,这样即避免了雨水的浪费,又可以在雨水干枯的季节,以坑塘蓄备的水满足农业灌溉用水,增加收入。
(7)秸秆是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秸秆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富民工程”,可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当地政府要积极引导,建立秸秆收购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些秸秆初加工企业,就地取材,使秸秆就地加工,充分利用。如:新野县王庄镇,利用当地优势,在夏、秋大量作物收获后产生的大批量秸秆,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毛寨村的碳棒颗粒厂,对方圆的秸秆进行收购,消化,生产的颗粒碳棒远销全国各地,年实现税收达几百万元,走出了一条秸秆充分利用的好路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还可以与当地的养殖大户结合,充分利用青贮饲料。青贮的饲料中有益菌、蛋白质、糖分和粗纤维的软化功能都比较好,有助于提高肉牛各种微量元素的吸收,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的品质。通常一头牛出栏要20个月左右,如果用青贮饲料,18个月左右就可出栏,并且肉质还好。
(8)加强农村三资办资金管理。建立完善的三资管理制度,提高三资管理资金的规范性,资金管理里应编织财务收支预决算,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定期对财产进行清查,建立台账,根据需要,合理规划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的充分利用。
(9)加强预算,规范财务收支。严格财务审批手续,严禁多头管理,坚持一支笔签报制度,经同意报销的每笔支出需经办人签字。所有支出提前预算,坚持预算管全年,先收后支,以收定支出,确保全年收支平衡。加强支出的控制,对于烟酒招待严禁入账,如果临时需要增加的支出,必须先申请,乡政府批准后才可列支。必须定期召开党员会议,充分发挥党员的监督作用。原始凭证必须完整、真实、合法。村级财务公开地点公众化、设备橱窗化、内容通俗化,公布的内容必须属实,并由村委会主任审核后公布。
(10)实行村账乡代管模式。村账乡代管是一种新型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有利于加强党组织的康洁性。现行的财务工作信息化,由于村级单位的条件有限,加上人员素质和工作环境的影响,造成村级单位的工作条件落后,限止了农村财务工作的开展,面对这信息化的社会,就需要一个环境合适,人员素质跟得上形势的工作环境,村账代管的模式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村账乡管模式下,村级的各项收入,由乡会计员审核,并开具统一的收据,加盖财务专用章,充分完善财务手续。同时加强发包合同管理,保证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入账,保证村集体收入预算的完成。
(11)加大审计力度,确保村集体经济不受损失。信息的不对称,造成村民对村干部存在着一定的意见,通过审计可以化解村组干部间的矛盾、误会。村级应成立3-5人的专人理财组,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通过审计,可以正本清源,更能让部分村干部在斑马线前及时刹车,确保村级财务不受损失。
综上所述,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基层工作人员从多个层面入手,多个层面加以运作。首先要完善健全的监管体系,保证上级下达的任务能有效传递到基层; 其次,扶贫工作人员要深入到基层,了解基层发展现状,制定、研究出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对策,切实以农村资源的可利用入手,拓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制定出属于不同农村群体的发展路子,最终实现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