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农副食品加工行业分析

2020-02-28何巍姜鑫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副食品加工业全省

◎何巍 姜鑫

一、农副食品加工业的主要特点

1.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定义。

本文所指农副食品加工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包括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制糖业、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2.农副食品加工业的特点。

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共性就是将原材料转变为高价值的产品,是一个确保食品安全和延长货架期的转化过程。一般米说,农副食品加工包括增加热能并升高温度、去除热能或降低温度、去除水分或降低水分含量、利用包装以维持由于加工操作带来的产品的特征等改变。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含有满足消费者要求、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增加多样性、提高附加值这些目的,但要加上一个特定产品,其目的性可能各不相同,并不是买来没备就可以生产,或达到生产出食品并赢利的目的。

农副食品加工业具有投资少、建设时间短、收效快的特点,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物资。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供营养丰富、品种繁多、经久耐藏的农副食品,以满足人民的需要,而且还将为国家贮备物资、调剂货源、调节市场、保证供应、防荒救灾以及开辟食品新资源等作出贡献。

二、黑龙江省农副食品加工行业现状

1.黑龙江省农副食品加工行业近年发展情况。

两年来,黑龙江省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度开发“原字号”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实施方案》和18个子方案等措施,明确提出了推进精深加工升级、龙头企业提升等“十大工程”,成效显著。2017年以来,在“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战略指导促动下,在农副食品加工领域,通过供给侧改革,行业优势不断得到提升,黑龙江全省农副食品加工业正逐步摆脱2014年以来连续滞长的困局,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态势。

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占全省工业的35.3%和36.8%,居工业产业第一位;黑龙江省政府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项目141个,开工建设123个,完成投资189.9亿元,建成29个。2018年,全省重点推进亿元以上项目150个,计划完成投资200亿元。

从整个行业来看,优势产业发展迅速,加工群体不断壮大,优质加工企业大量涌现,逐步形成以粮、畜、林等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为主导、具有龙江优势特色的农产品加工格局。截至2017年末,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7600万亩;全省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94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50个;全省粮食加工量同比增长26%,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6倍。

2.黑龙江省农副食品加工行业规划情况。

目前,我省已经确立了努力把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打造为第一支柱产业的宏伟目标,正在不断强化对农产品精深加工行业的规划引领和政策扶持。由省工信厅编制印发的《食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了“十三五”期间食品工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路径,从宏观角度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2017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全省加快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实施方案》,确定了十大重点产业和十大支撑工程及保障措施,适应了国内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特别是消费结构升级和高品质消费需求,促进了食品工业的高速发展。不断汇聚的产业项目成为我省完成第一支柱目标的重要支撑,总投资14亿元的新和成生物发酵产业园和9个玉米燃料乙醇项目将在2019年投产,也必将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三、机遇与挑战分析

1.农副食品加工业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随着食品行业地位提升,可对该产业链各环节技术创新予以积极支持。目前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产业核心技术与装备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在转型升级加工制造、更新换代机械装备、监控质量安全、改善营养健康等方面,我国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仍有不足,国际竞争力依然较弱。总体来看,对于处于转型关键期的我国农副食品加工行业而言,科技将成为引导其前进的重要力量。在政策带动下,政府、行业和社会势必会加大对该行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我行可对农副食品加工全产业链条技术创新发展予以积极支持。

未来几年,发展潜力最大的三大品类分别是:肉禽鱼、干制蔬果、坚果类,主要是由于这三大类食品多为由农户简单加工制作,销售多以散货形式出现在销售终端,目前尚未形成产品品牌意识,属于发展的最末端。这些品类发展空间很大,也容易打造强势领导品牌。

2.农副食品加工行业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对于农副食品加工业,监管加强加速行业洗牌,未来利润增长放缓。由于政府不断加强对食品源头、生产、运输、销售等全过程的监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将不断加大设备、人员等方面的投入,相应的经营成本也会增加。但是,随着国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整顿力度不断加大,小型企业、食品安全不达标的生产企业将面临洗牌,农副食品加工业市场环境有望得到改善,行业发展空间有望加大。总体来看,未来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增长或将放缓。但是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地方政府纷纷出台食品安全与金融信贷管理挂钩的监管机制,引导各金融机构对守法诚信的食品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失信甚至违法犯罪的企业采取限制甚至禁贷等严格措施。在行业调整背景下,对于银行支持该行业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3.行业主要风险点。

(1)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食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也将通过严格立法、加强食品安全检(监)测能力建设、落实企业主安全主体责任等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已成为关系企业生存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责任,则意味着企业将面临倒闭的风险。

(2)原料风险。平均来说,原料成本占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生产成本70%以上。受自然条件、经济、国际贸易等因素影响,原料价格波动频繁,在短时间内也会出现供应不足、价格上涨过快。出现重大动物疫情、原料受到严重污染等也会导致原料价格上升、产品滞销或出现大量退货,这些都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

(3)政策风险。农副食品加工业整体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初级产品多,技术水平不高,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发展滞后,整体盈利能力不高v。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出口退税等政策优惠是企业的重要利润来源之一,这些优惠政策一旦发生变化对企业影响较大;同时,国家也将陆续出台/提高相关行业的准入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范等,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力度,这也将使一部分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

猜你喜欢

副食品加工业全省
《江苏调味副食品》稿约
农产品加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现状
《江苏调味副食品》稿约
上半年全省工业实现“双过半”目标
与Arburg(阿博格)携手共进塑料加工业的数字化未来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农产品加工业稳中向好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