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电梯检验中易被忽视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2020-02-28吴永祥
◎吴永祥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电梯依赖程度越来越强,特别是高层建筑,电梯的数量不断增加,有些建筑内部高达百部电梯,保证了人们的出行方便。电梯是建筑内交通和运输的主要工具,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电梯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更重要的是,会带来责任事故,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在电梯检验过程中,维修人员很容易忽视一些检验项目,增加了电梯使用的安全隐患。电梯检验人员需要重视电梯检验中易被忽视的问题,全面检测电梯,保障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一、电梯检验中易被忽视的问题
1.电梯速度问题。电梯检验过程中需要检查电梯的运行速度,但是在检测电梯速度的过程中,一些检验人员忽视了一些自认为不重要的问题,导致事故发生。检验电梯速度需要做到精准性,这样才可以辅助专业人员初步判断电梯运行情况。电梯运行速度非常重要,速度过慢或者过快,都会导致乘客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因此,检测人员要注重检测电压和频率,严格要求电梯运行方向和载重量。很多因素都会影响电梯运行,检测人员要注意电梯限速器,结合有关规定检测电梯的速度,避免出现电梯事故。
2.电梯钥匙管理。检验人员在现场检验工作中,需要结合电梯技术档案,查验电梯钥匙管理制度。在排除电梯故障的过程中,或者解救电梯被困人员的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利用电梯钥匙首先打开厅门,再落实处理工作。如果非专业技术人员管理钥匙,因为缺乏专业技术,盲目打开厅门,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电梯事故。检验人员在电梯检验过程中,通常只是简单地查看电梯钥匙管理制度,没有明确钥匙是否由专业人员保管,为了避免出现电梯事故,检验人员需要严格检查电梯钥匙管理制度,落实制度到实处。
3.制停装置的安装定位。安装高层建筑电梯设备制停装置的过程,因为底坑和门的距离比较远,开启电梯后,电梯可能无法进入底坑,这样就无法触及制停装置,需要工作人员进入坑底,但是缺乏针对性处理措施开启电梯层门,电梯门被关闭后,如果乘客进入问题装备中,因为没有接触制停装置,就会引发安全事故,威胁到乘客的生命安全。因此,检测人员要重视检测制停装置,检查制停装置运行的灵活性,如果制停装置出现失灵问题,就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更新装置,避免影响到电梯的运行,保障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冲顶和蹲底。当前在建筑工程当中广泛利用先进的电梯装置,但是,一些老旧建筑工程仍旧利用传统的电梯装置,更换电梯需要耗费较大的成本,更换难度较大。传统电梯主要利用曳引机,电梯长期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忽略电梯检验工作,影响电梯制动器运行,增加了电梯的安全隐患,引发电梯冲顶和蹲底,使电梯运行安全性受到严重的影响,无法保护用户的安全性。因此,电梯检验人员要注重检查曳引机,确定曳引机是否存在异常问题,结合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避免电梯出现冲顶和蹲底问题,使电梯始终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中。
5.电梯机房。电梯机房负责储存曳引机和控制柜等,如果发生故障,电梯机房可以提供救援空间和途径,因此,建筑内部的救援通道要始终保持通畅,保障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落实救援操作,检验电梯机房的过程中,一些电梯机房通道出现堵塞问题,检验人员需要攀爬孔洞,一些机房外部堆放各种物品,加大了电梯检验的难度。一些电梯层门外安装了防盗门等,如果该层上下层出现困人事故,不利于及时打开紧急开锁装置,降低了被困人员的解救效率。还有一些加装电梯,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电梯和楼梯的互通性,楼梯没有连接电梯门厅,不利于工作人员及时达到救援通道,如果人们长期被困在电梯内部,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检验人员需要针对上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利用可行性措施,如果发生事故,要保证救援人员可以及时达到电梯服务层站,打开门窗等阻隔,立即开展救援。电梯检验部门要根据规定开展救援演练,及时消除隐患。
二、提升电梯检验质量的完善对策
1.明确电梯检验安全作业规程与内容。电梯检验工作对于工作人员技术性要求严格,在检验中工作人员只有根据标准要求以及规范进行检验,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操作,才可以降低各种隐患问题。明确电梯检验规章制度以及内容标准,加强对细节因素的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问题,才可以切实降低检验遗漏以及缺失等问题。对此,在实践中要制定完善、规范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通过监督以及佩戴智能设备进行过程监督等多种方式保障检验工作全面、翔实。
电梯检验中要合理地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数段,通过科学化、智能化的方式进行监督检验,可以有效地转变传统检验的不足与弊端。例如,可以通过遥控传感等技术进行电梯底坑检验,此种方式不仅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获得的信息内容也更为全面仔细。
2.构建完善的安全监测系统。网络时代,在计算机等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构建系统化的监督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化监督管理。通过在电梯控制中添加智能化的设备,了解电梯运行状况,利用动态化、实时化的方式进行监督管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安全隐患问题。智能化的设备不仅可以提升电梯检修质量,也充分地保障了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例如,电梯制动系统出现问题则可以通过智能系统判断位置,分析故障因素,这样则为检验工作提供了参考,有效地避免了人为检验出现的遗漏、疏忽等问题,充分地保障了电梯运行的稳定性。
3.强化日常管理,避免楼道阻塞。要与小区物业以及消防部门联合开展宣传活动,让居民意识到电梯安全的重要性,避免日常杂物堆积楼道。对此,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微信等网络化的方式进行宣传,让广大居民切实了解到楼道杂物堆积的危险性,也为电梯检验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与参考。
4.提升检验人员专业能力。电梯检验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在实践中为了降低安全隐患,避免出现遗漏项等问题,就要不断地提升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在实践中,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以及责任意识都是影响检验工作是否全面的重要因素。加强对电梯检验人员的重视,通过科学的方式强化管理,组织开展学习以及专业培训,可以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的岗位意识,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检验人员要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处理,做好安全防护处理,佩戴保护用品。根据检验要求加强对现场状况的分析,进而从根本上提升了电梯检验工作质量与效果。
三、结束语
电梯检验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检验工作人员在实践中要重视电梯检验,分析常见的、容易疏漏的安全隐患问题,对此,工作人员要加强日常管理,根据作业指导书以及规范要求强化管理,进而提升检验工作质量,保障电梯运行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