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化模式 创新载体加强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训工作的思考

2020-02-28刘宇辉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31期
关键词:人才培训课堂

◎刘宇辉

素质能力提升是人才成长的核心问题。当前,企业的人才培训工作中存在理念保守、模式陈旧、载体不强,思路创新跟不上新形势发展需要等问题,有的培训脱离实际,课程设计不接地气,不能因需施教、因人施教,存在“只管培、不管用”的现象;有的学用结合不够紧密,培训形式单一,方法老套,习惯于常规性、填鸭式教学,削弱了培训吸引力;有的培训机制不够健全有效,缺乏全方位跟踪、责任落实和有效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加强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训工作,创新手段,活化模式,实现培训质量和人才队伍素质同步提升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一、转变培训理念,活化教学模式

企业人才培训要由“组织总揽型”向“组织服务型”转变,在强调管理职能的同时,强化服务职能,培训前充分征求基层和参培人员意见,合理调控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之间的关系。一是从“一贯而终”向“度身定做”转变,制定计划体现实际需求和针对性,培训计划要“当其需,当其时,当其位,当其愿”,符合企业发展需要与参培人员愿望。二是从“高度集中”向“分散扩展”转变,采取“基层提报、系统把关、统筹审核”的方式,使培训更具实效性和前瞻性。三是从“单一覆盖”向“多维延伸”转变,改变原有只侧重重点关键岗位人员培训,做到全员覆盖、整体提升,给不同岗位人员创造培训学习机会,创造“人人皆可成才”的环境。四是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加大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统一思想,明确认识,深打烙印,不断提升对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强调“教”作用的同时,加大对“学”的研究和对培训者的管理,尽最大努力实现培训教学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需制宜,努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创新培训载体,拓宽培训渠道

企业要注重创新载体,积极推行灵活有效的培训形式,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培训渠道,不断提升培训效果。一是抓“自助课堂”,开展“菜单式”培训。把培训计划与人才成长需求结合起来,由培训单位或培训对象提报出培训需求,进行“点菜”。培训主管部门、系统主管部门和培训基地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多种培训方案,安排培训内容,进行“做菜”。同时,鼓励各级各类人才自愿参培,逐步扩大人才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参训时间的权利,增强培训的多样性和可选空间,不断提升受培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抓“专家课堂”,开展“讲坛式”培训。把专题培训与专家讲座结合起来,邀请知名学者和专业领域权威开展高层次、前沿性的培训,有效拓宽思维和视野。三是抓“流动课堂”,开展“送教式”培训。以流动讲坛方式,对偏远地区以及参加集中培训有困难的培训对象,组织专兼职教师、相关知名专家、学者深入现场或关键岗位进行培训,解决现场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提高培训的覆盖面。四是抓“互动课堂”,开展“交流式”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增加沙盘演练、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以及互动式、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加设课题研究、学员论坛、研讨交流等环节,引导学员在参与中体会、感悟、思考和交流,改变被动学习状态,激发主动学习热情。五是抓“在线课堂”,开展“网络式”培训。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学院”,开辟网上课堂和电视媒体教学,将具有前沿性、理论性等优秀课程直接导入课堂,组织学员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通过电脑、手机等方式直接听到高层次名师、专家的授课,既有效缓解工学矛盾,又能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六是抓“实践课堂”,开展“挂职式”培训。对优秀储备人才采取重点和关键岗位挂职形式,进行深化培训,逐人制订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和培养措施,着力培养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拉练队伍。七是抓“现场课堂”,开展“观察式”培训。组织优秀人才到先进企业、先进单位学习考察,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多走多看,多听多学,使学员在感性中学习,在感悟中提高,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三、规范培训机制,加强考核评估

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管理机制,促进培训工作规范化运行,确保人才培训工作高质量开展。一是健全保障机制。在日常培训上,逐层建立集体学习制度,完善学习记录、考勤、考试等配套制度,形成组织推动学、个人主动学、制度保障学的长效机制,提高人才的学习力和创新力。在培训激励上,把培训作为发现、考察、识别人才的重要方式,作为上岗、任职、晋升的必要条件。在经费使用上,对重点培训项目给予重点保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重点人才培训和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培训工作发展需要。二是规范运行机制。以完善培训管理运行体系为重点,推行培训项目化管理,每个重点培训项目都成立项目组,严格实行培训项目方案审查和运行,保证培训效益与效果;实行封闭式管理,在重点班次中实行了封闭式自管;立足成果转化,围绕重点工作确定相应研修课题,让学员运用所学的理论和知识分析问题、研究对策,促进现实问题解决。三是强化考评机制。强化课堂反应评估机制,采取下发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评估被培训者的满意程度,包括对授课人和培训科目、设施、方法、内容等方面的看法,运用评估结果改进培训工作。强化学习收效评估机制,在各类培训班次中,采取考试、测评、实际操作、工作模拟和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测定被培训者的学习收效程度,动态优化培训课程。强化综合应用评估机制,综合运用调研、考核等方式跟踪培训后的工作状况,了解学习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应用等方面情况,促进培训与实践有机结合,实现培训质量和人才队伍素质同步提升。

猜你喜欢

人才培训课堂
人才云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