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用于降低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率的实践分析

2020-02-2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差错率西药房调剂

董 路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 400037)

品管圈活动是一项以组建小团体,实现合作和相互鼓励的具有自主性的管理项目[1]。该活动最初起源于美国,盛行于60年代,目前为止已被应用于医疗行业并承担着质量管理的工作职责。尤其是应用于门诊西药房时,可以针对现状下存在的调剂问题展开积极的管控,我院于近年来充分实施品管圈活动,发现相关的调剂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为了证明该活动的实施效果,本文结合我院2018年9月~2019年7月门诊西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具体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门诊西药房于(2018年9月~2019年5月)实施品管圈活动,以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率为研究对象,以实施前后调剂差错率作为对比,分析差错原因,观察实施品管圈的活动效果。

1.2 方法

成立品管圈,我院门诊西药房于2018年8月成立品管圈,共9人,其中1名圈长,1名辅导员,7名成员,所有成员均为药师。并选定“降低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率”为主题活动。再按照品管圈方法按步骤进行活动。调查统计活动前3月共调剂处方71595张,出现差错479张,差错率为0.65%;活动后3月共调剂处方72556张,出现差错40张,差错率0.05%。

1.3 评价指标

对比品管圈实施前后调剂差错率的改善情况,主要调剂差错事件分别包括(数量差错、品规差错),统计两种差错事件的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对比品管圈实施前后调剂差错率

品管圈活动实施前调剂差错条数为684例(0.65%),实施后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条数数为40例(0.04%),实施前后差异明显,P<0.05。详细如下:

(1)实施前71595例:数量差错479例,品规差错205,合计684例,概率为(0.65%)。

(2)实施后72556例:数量差错28例,品规差错12,合计40例,概率为(0.05%)。

x2=4.0313,P=0.0446

3 讨 论

3.1 现存问题

根据当前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的问题进行分析,已明确差错事件主要包括处方数量差错、规格差错、药品混淆等几项[2]。出现这类差错事件的原因主要与工作经验、培训方式以及人员的责任心不足有关。总结上述问题,基本可以归纳为药师的问题和药品的问题两大类。关于药剂师,在开具处方时受电子设备程序的影响,电子处方的开具可能会出现纰漏。这是因为电子设备开具处方时,输入法存在记忆功能,能够根据药品首字母主动显示药物名称,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差错的概率增加。此外操作不规范也是药品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医院容易出现看病高峰期,此时西药房取药人数较多,药师无法与患者以及取药护士做充分的交流,导致差错率升高。关于药品方面,存在易混淆的药物,药物分类或位置错误等现象。西药门诊中药物种类较多,且很多药包装以及标签相似度较高。这种现象容易导致药品混淆。关于类似问题的管理,需结合品管圈活动进行完善及纠正。

3.2 品管圈实施方法

首先对现状问题展开评估和分析,发现问题后成立品管圈小组。随后选定品管圈活动主题,针对现存问题以品管手法为依据进行活动。最后提出方案,针对现存问题提出(1)整合药品,合理分类;(2)实施“四查十对”,建立奖罚制度(3)制作易混淆药品处方集,并组织每月2次的学习活动等措施。在提出措施对策后按步骤流程完成具体的实施[3]。

经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发现:品管圈活动实施前调剂差错条数数为684例(0.65%),实施后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条数数有40例(0.04%),实施前后差异明显。P<0.05。这说明本次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为降低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将品管圈合理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差错率。

猜你喜欢

差错率西药房调剂
加强西药房管理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科学化管理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要不要服从调剂?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作用观察
没考100分就是有知识没掌握?
临床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实践分析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住院患者口服药物拆零调剂的思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