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里的“木桶效应”
2020-02-27孙道荣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0年2期
孙道荣
一位医生朋友曾十分惋惜地跟我们谈起他的一位病人。
这位病人身体一直壮实得像头牛,谁也没想到,他却突然病倒了,而且这一病就再也没能好起来。夺去他年轻生命的,是他的肾脏。入院时医生给他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除了肾脏,他身上的其他器官都很健康。但一种微小的外泌体侵入了他的身体,引发了他一直不自知的慢性肾脏疾病。
医生说,很多时候,我们失去生命,并非因为身体里的各个器官都衰竭了、坏死了,而很可能只是某一个器官坏了,不工作了。这个“罢工”的器官,成了一个人的致命杀手。用“木桶效应”来解释,这个坏了的器官,就是我们身体里最短的那塊木板。
真是醍醐灌顶。
我们的身体是由无数个部件组成的,我们往往会更在意和精心呵护那些我们自认为重要的器官,比如大脑、心脏。它们确实重要。但其他器官就不重要了吗?显然不是。任何一个器官出了问题,轻则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重则会夺走我们的性命。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生命的长短和质量,并不取决于我们的某个器官或某个部位是不是特别健康。一块板再长,也不能让我们的生命之桶盛装更多的水。若要生命长久而充满活力,需要我们所有的器官都健康。
我们的身体是这样,我们的人生也一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难免有自己的短板。一个人能否成功,往往取决于他的长处。有胜人一筹的强项,才有可能鹤立鸡群、独占鳌头,成为某一方面的翘楚;但是,一个人是否完满却取决于他的短板,短板越少,短板与长板的差距越小,一个人才越有可能臻于人生的佳境。
如果我们不能使自己的长板优于别人,没关系,至少我们可以让自己的短板不输于别人,这样,我们的人生之桶,就依然可能是丰盈充实的。
(摘自《新民晚报》2019年8月16日,火箭熊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