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公众参与文物保护新格局
2020-02-27王喜英
王喜英
摘 要:长汀县公众参与文物保护起步早,热情高。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等重要指示,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新模式,打造公众参与文物保护新格局。
关键词:政府引导;公众参与;文物保护;成果显著
1 基本情况
福建省长汀县是文物大县,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有853处,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8处118个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个;中国传统村落1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处(店头衔)。
长汀民间文物保护组织设立于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得到扩大和完善,人员主要由离退休干部、社会乡贤、宗亲等组成,有以下组织形式:①有法人登记的文物古迹修复协会,如汀州古城墙文物古迹修复协会、汀州府城隍庙修复协会等。②宗祠姓氏自发组织成立的宗祠家庙管理理事会。长汀县宗祠家庙祖宅资源丰富,各宗族由姓氏组成管理理事会,如刘氏、游氏、林氏、廖氏等宗祠家庙管理理事会等。③镇村联动自发组织成立文物保护修复协会,如三洲村、坪埔村、南山镇桥下村成立的桥下村文物保护管理协会,充分发挥管理理事会的职能,协助文化站,做好村落中文物保护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④民间乡贤自发成立修复协会,如涂坊镇涂坊村成立涂通今故居修复协会,依靠乡贤影响力,组织社会募捐等,积极投入到文物保护工作中。
2 政府引导,激发热情
近年来,长汀县委、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
2.1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①通过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活动,设置咨询台、散发文物宣传材料、举办文物保护成果展等,普及文物法律法规,使社会力量遵守文物法规制度开展文物保护。
②加强对协会负责人及文物日常养护、看护巡查的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每年举办文物知识培训和消防安全演练,强化安全意识。
2.2 政府重视,积极引导
①加强领导: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古城墙修复协会领导小组,及时、有效地解决修复、保护工作中的问题。②积极倡导: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募捐,在城区各街道建立募捐站、募捐点,开展募捐和踩街宣传活动,同时做好募捐宣传报道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气氛,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工作。③规范管理:对协会的设立、组织机构、人事、经费与财务管理,以及登记管理机关与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等,都做出了规定,确保协会规范管理参与文物保护;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主动介入、关心民间文物保护组织的发展,及时给予业务指导,提升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能力。④加强资金管理:民间资金投入文物保护彰显了文化体制创新,对引导更多的人关注文物保护具有积极的影响。加强民间资金管理,要求各协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行为,强化会计监督,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效益,参与到文物保护中。
3 公众参与,效果显著
①积极参与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文物保护,如汀州古城墙文物古迹修复协会从2002年成立以来,通过书籍、宣传画册、挂历等进行宣传,组建文艺宣传队、举办“汀州城墙采风”“汀州城墙风光摄影”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同时通过各地“智力支乡分会”发动省内外游子,为修复和保护工作积极捐钱捐物、献计献策,积极投入到文物保护中。
②积极参与文物保护与管理。各修复协会、理事会担负文物保护单位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文物安全管理制度,推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监督管理体系,缓解基层文保力量薄弱的压力;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如协会议事制度、安保制度、财务审批制度、领导值班和巡查制度等,确保协会工作有序开展,各文物保护理事要安排专人值守,负责文保单位的日常管理、安全巡查和对外开放等。
③积极参与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各修复协会、理事会积极筹措资金,先后对一大批文保單位进行了维修和周边环境整治。民间积极作为,投入文物保护,缓解了文物保护资金压力,有效地改善了文物的生存环境。
④积极参与文物的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在保护文物古迹的基础上推进新农村建设,如南山镇桥下村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时将文物保护纳入规划,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为原则,借助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开展文物维修、环境整治等,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高其文化层次。
⑤积极参与文物的活化利用。各修复协会以文物保护单位为载体,自发组织活动,充分发挥文物的社会教化功能,如利用春祭大典活动,融入具有各县、市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古朴庄重的祭仪式与现代文明娱乐相结合,传承祖训家风,弘扬传承宗祠文化;或利用文物附属设施,开展国学教育、历史文化宣传等。
通过十几年的探索,长汀县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特色凸现,成绩显著。2OO9年长汀县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同时各协会也受到报刊、电视等大力宣传和表彰。
4 存在问题
长汀县文物资源丰富,优势突出,政府重视,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起步早,群众热情高,在文物保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物管理部门人力和财力的不足,为长汀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文物保护工作的新路子,但在长期的摸索和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①公众保护意识有待提高。目前,还有部分群众对文物保护认识不足,文物法规意识淡薄,缺乏文物保护专业知识,很多文物因产权归属混乱,认为是私有财产,或者因长期使用,认为是宗族集体财产,混淆了产权,出现乱维修现象,文物本体难以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②文物修缮效果难显现。文物修缮具有很强专业性和特殊性,不仅要使用特殊的原材料、特殊工艺来保持文物的原状,而且必须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来进行施工,所需费用比普通建筑施工要高得多,且要秉着最小干预原则,修缮成果在群众看来不明显,导致群众对文物修缮不理解。③保护资金来源渠道少。目前,文物保护资金主要靠政府补助和民间集资,现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金较有保障外,省级、县级文物保护经费紧缺,文物靠组织募捐进行修缮和日常管理,文物资金缺乏“活水”。如何发挥文物自身价值,拓宽文物资金来源,实现文物以物养物是个难题。④政府监督管理难到位。文物保护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从事文保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而文物保护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和利用,不是简单的参与,更要注意专业界限。由于社会团体大都是自筹资金,在文物保护过程中又缺乏专业知识,在文物修缮过程中求新求上,对文物造成破坏,文物主管部门很难管理和协调。⑤文物利用界限难把控。文物的社会价值必须在服务社会中得到体现,但有些社会团体“认领”文物后,不经审批,私自改变文物用途,将文保单位变成宗祠祭祀活动场所,或投资经营民宿、麻将馆等,不利于文物的保护。
5 几点建议
随着保护任务的增加和社会发展的逐步转型,政府如何把控好底线、划好边线、做好引导,如何更大范围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如何实现经济与文物保护共赢,是当前文物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①全方位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逐步形成多部门协作的宣传教育格局,积极培养志愿者队伍,做好志愿者服务品牌,让文物保护真正融入公众生活。
②政府要围绕文物保护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解决文保经费提供机制保障;在资金、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对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给予支持和引导;制定文物合理利用相关实施细则,规范社会团体或个人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避免因不当参与对文物造成不良影响。
③积极支持、引导、培育文物保护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加强培训指导,逐步建立起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刘爱河.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现状和趋势[N].中国文物报,2017-09-29(003).
[2]夏木.让文物活起来是文物保护的核心[N].银川日报,2019-12-25(003).
[3]吴晓林.以加快推进文物保护利用重点工作助力夺取双胜利[N].中国文物报,2020-04-1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