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步数的你膝盖还好吗
2020-02-27卢亚芳
卢亚芳
每天必须达到1万步吗
不知何时起,兴起“每天1万步”的时尚,似乎达到1万步,这一天的运动量就够了。每天1万步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呢?按照成年人60厘米~70厘米的步幅,1万步就相当于6千米。
事实上,骨科专家提醒:目前研究证明,对很多人来说每天1万步的锻炼方式并不科学。首先,生活步数并不等于运动步数。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的步行,速度偏慢、强度较低,并不能作为真正的运动量。其次,手机或者计步器上的步数不完全准确。摇晃手机的时候也会产生步数,这些就更不能算是运动量了。对于锻炼身体来说,重要的是运动量是否足够,不需要和步数较劲。
走路、跑步会伤膝盖吗
很多人听过一句话:跑步百利,唯有伤膝。走路和跑步时膝盖确实承受着较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是体重关系,但不代表一定会损伤膝盖。适度的运动对膝盖有好处,不仅可以促进膝盖的血液流动和细胞再生,产生的压力还能促进软骨、肌肉、肌腱和韧带发育,起到保护膝盖的作用。
但有人还是会说,走路、跑步之后,确实感觉到了膝盖酸痛。其实,不正确的跑步方式和暴走习惯,才是损伤膝盖的罪魁祸首。
你的膝盖中“箭”了吗
在骨科门诊,每天都不乏因为“暴走”“狂跑”导致的骨疾病的患者,以膝关节滑膜炎、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等问题居多。尤其膝关节半月板的损伤是不可自愈的,需要医生的干预和治疗。
很多人跑步、走路易受伤,主要是这几个原因:
●一周动一次一次管7天
有些人平时久坐不动,突然心血来潮运动一次,运动量巨大,很容易损伤膝盖和肌肉。对于长期运动量较少的人,走、跑要循序渐进,一般建议开始以快走的形式,每天5000~6000步,心率达到100~120次/分,持续5~8分钟即可。
●动前不热身动后不拉伸
跑前不热身,韧带、肌肉、关节都容易受到损伤。建议运动前做好热身,例如小范围小跑、侧身运动、踢腿等。运动后及时拉伸可以放松肌肉,减少肌肉的僵硬和酸痛。
●不走平常路偏向难路行
很多人为了增加活动量,会特地去山路跑,或者尝试弯道、坡道等特殊路段,这样做会增大受伤的风险。平时的锻炼最好还是在平地,有条件的在塑胶跑道进行更好。
●“轻伤不下火线”
当出现膝盖或者腿部不适时,应停止运动调整休息,严重时及时就医。切莫为了达到锻炼目标勉强自己,这样只会加重病情。
出现膝盖不适怎么办
有人问:“我是跑步爱好者,经常出现跑步后膝痛,怎么办?”
对于已有较好运动能力的人而言,当出现膝盖不适时,可以通过静蹲等力量锻炼,加强膝关节的稳定性,促进膝关节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对于腿脚已经出现明确不适的人,骨科专家建议:立刻停止运动,静养观察。一般需休息至少3周,如果超过3周仍无好转,请及时到医院寻求医生帮助,尽早进行干预治疗。
此外,运动前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和运动能力。
这些人不宜“暴走”“狂跑”:
●身材肥胖的人
●长时间疏于运动的人
●患有骨质疏松的人
●曾經患有骨关节炎等骨病的人
●因病导致心肺功能较差的人
●血压、血糖不稳定的人
●有下肢血管病变的人